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鉴】七夕暗黑史:牛郎始乱终弃,织女红杏出墙

来源:老沈一说(ID:laoshenyishuo


能够支撑起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其实不是很多。而关于爱情的,七夕可能是唯一的一个。


关于七夕的故事,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听说过,主流故事梗概大约是这样的:无产者“牛郎”偷看央企女职工“织女”洗澡,且偷走其工装,导致该女无法返厂,进而要挟成婚。虽然情节低俗恶劣,但究系以结婚为目的,算不得耍流氓。况织女起初虽非本愿,然旋即与该男欢好,且已产下子女各一,双方目前均表示相爱,当属事实婚姻无疑。


But,封建包办思想严重的女方家长“王母”,利用职权,百般阻挠已成事实的婚姻,改流天水、擅划银河,造成天庭生态系统紊乱;恶意攻击无产阶级家庭,致使劳动力脱离工作、学龄儿童无法入学;


不过最终,在爱情的力量下,织女终于还是通过不断上诉,争取到了每年一次的子女探望权,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来之不易的日子,就是七月初七。


以上就是关于七夕的主流故事情节。但是,如果你真的去翻看历史,就会发现,这是个被篡改多次的谣言。


比方说,牛郎和织女结婚之后,真的很恩爱吗?

牛郎织女的感情问题


通常来说,拥有华丽爱果的双方,当然该是“忠厚传家远”的那种劳动人民。但是,这一次,三观又完了。


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出自《诗经·大雅·大东》。文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所以,牵牛和织女,原本只是两个星座,而且,这次纯粹是为了作为反面教材使用。说它们号称牵牛织女,却名不副实,没有真的织出过一匹布、拉动过一辆车,用来讽刺当时的贵族尸位素餐,和爱情并没有关系



▲ 天文学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但是,因为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相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男女相配,所以最迟在秦代,人们已经把两颗星联想成夫妻了。只不过,当时牵牛和织女并不是什么恩爱的象征,而恰恰相反,它们代表了失败的婚姻。

始乱终弃的牛郎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上是这样说的:“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可见,在秦代传说中,牛郎娶织女后,并没有好结果,而是三次都把织女给遗弃了,所以才造成了两颗星分隔银河的局面。当时,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没有和七月初七联系在一起,但占卜词很明确地说,牛郎娶织女的日子,对于婚姻来说是个凶兆,在这个日子结婚的人,命运都会像织女那样悲惨。


所以说,今天很多人拼命抢着在七夕结婚,你们恐怕是没有好好研究历史吧


哪怕到了魏晋之后,牛郎和织女被明确地配在了一起,但各种流传的故事,仍然讲述的都是失败的婚姻。

好吃懒做的织女

比如,南朝梁有个人叫做殷芸,他的《小说》最早记载了两人的婚姻故事,不过和今天流传的版本很不一样,在殷芸的版本里,织女本是天帝的女儿,因为整天纺织,非常辛苦,弄得面容憔悴。天帝看她可怜,就将她许配给了天河西岸的牛郎。


可是没想到,织女嫁过去之后,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甚至完全荒废了纺织,因此天帝大怒,这才下令她返回天河东岸。


你看,这里压根就不关爱情什么事情,完全是一副《警世名言》的腔调。而且故事里的牛郎并非凡人,他也是天上的神仙,只不过住在银河西岸而已。(别问我为什么神仙会叫牛郎,你忘了弼马温吗?)反正在这些故事里,织女有些是贪图享乐,有些是嫁给牛郎之后受不了苦,总之都是自作自受,才落得个没下场,根本就不是什么追求爱情自由的典范。



▲ 我一直不敢断定牛郎织女的故事,算是喜剧还是悲剧


而且有意思的是,根据调查,这个版本至今在民间仍然是传播得最多最广的。在《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中,搜集了各地不同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里面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传说,织女在其中都以负面形象出现。说她“嬉嬉荡荡混日子”,“不干一点正经事”,甚至与牛郎大打出手,用织布的梭子扔对方,完全就是一副泼辣婆娘的姿态。而天帝呢,则是正义的居委会大爷角色,居中主持正义,协调分居,最后往往都是织女最终认错,获得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然了,和所有的民间传说一样,很快,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演变出了另外一种版本,只不过,它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是个恩恩爱爱的结局。

天鹅处女的禁忌

很多人小时候读牛郎织女的故事,当时也不怎么觉得,但长大后回过来一看,这个牛郎简直就是流氓嘛!趁着人家MM洗澡(当然了,我一直很怀疑下凡来洗澡的动机),偷走人家衣服不说,居然还以此要挟对方以身相许。就算新刑法里取消了流氓罪,但怎么看,这也属于人渣级别的。


而织女的反应也很奇怪,既不用仙术,也不报警,甚至居然,还反过来爱上了罪犯。这就跟今天农村拐卖妇女,到后来,被拐卖的人死心塌地,不肯回去一样,简直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最好例证。


但其实,本来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


关于“洗澡偷衣”,实际上是全世界童话中的一种普遍故事类型,叫做“天鹅处女型”故事。这一类故事的基本情节,就是一位美女在洗澡,把她的衣服或者某种法物放在岸上,然后被男子窃走。于是美女只能听其摆布,嫁给他做老婆或者奴隶。


在北欧的尼伯龙根传说,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甚至印第安人的神话中,我们可以随处找到类似的故事。很多学者推测,这与人类曾经存在过的抢婚制度有关,只要男性抢夺了代表女性权力的某种物件,女性便只能服从他的要求。


而在晋代以前,中国没有这种类型的神话,因此有学者认为,这种故事类型很可能是从印度传入的。传入中国之后,最早的原型可见于干宝的名著《搜神记》,里面记载了所谓“毛衣女”的传说。说一男子见到六七只鸟,脱下羽毛衣服之后都变成美女,他赶快把其中一人的衣服藏了起来,这名女子变不回去,只好嫁了这人做老婆。


毛衣女的故事后来在中国各地生根开花,发展出了多种版本,比如哈萨克传说中的天鹅姑娘,傣族的孔雀公主,包括后来的田螺姑娘等等,都是这个版本的不同演变。而牛郎织女,也是其中一个著名的分支。



▲ 另一个“天鹅处女”型故事:田螺姑娘。只不过女主角的法物变成了田螺


不过,和所有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一样,牛郎织女的版本,本来情节其实是这样的。就是织女嫁给牛郎,并不是什么两情相悦,而根本就是没了衣服,被逼无奈,不得不如此。在很多民间传说中,织女都是一个怀恨在心的形象,而牛郎结婚之后,也仍然把织女的衣服藏在井底或者牛棚里,以防织女逃跑。


根据《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在28篇牛郎织女传说中,有20篇中含有“藏衣防妻”的情节,跟狱卒看犯人没啥区别。而且往往都是牛郎的那头牛再三叮嘱,千万不能让织女逃走,其实按照今天的法律,这也应该算是个教唆罪吧?


所以你看,这哪里是什么爱情故事,活脱脱就是一个白富美被拐卖到农村的悲惨纪实。在这些版本的结尾,往往都是织女发现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主动逃走。牛郎猛追不舍,于是王母娘娘或者织女本人用簪子画出了银河,把牛郎隔离在外面。与其说七夕是情人节,倒不如说是“防止拐卖妇女节”来得更加合适。

红杏出墙的织女

正因为在早期的传说中,织女要么就是奉天帝之命,要么就是被逼无奈,只好嫁给了牛郎,两人之间压根就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当织女回到天上之后,对牛郎自然也就毫不牵挂,甚至经常下凡去找小白脸偷情。


《太平广记》里就引用《灵怪集》,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太原有一个叫做郭翰的人,某天突然见到一位美女主动前来投怀送抱,一问,原来就是织女。织女说,自己在天上寂寞无聊,所以才来找他,于是两人夜夜缠绵。郭翰心里还不踏实,担心牛郎前来捉奸,织女倒是很有现代思想,说银河相隔,牛郎压根就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管不着。放到今天,这绝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 织女与郭翰背着牛郎偷情……这算有图为证么?


而且织女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就是在她那里,天上一日相当于地下五天,不是一年。所以我们知道,织女和牛郎实际上是两个多月就要碰一次头,而织女日日都来找小郭,就相当于一天五次……毁三观的是:织女姐姐至于那么饥渴么?


总而言之,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最早和最广泛的意义上,都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暗黑纪事。织女这个形象也并不专属牛郎,从晋代开始,她又发展成另一个故事的主角,下凡当了董永的老婆,为他织布还债。当然了,随着这些故事流传得越来越广,终于有人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把董永故事里的织女改成了七仙女,这才避免了织女“重婚”的悲剧。


而大约一直到明代,我们今天“主流”的牛郎织女故事才终于定型。一方面,故事保留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偷窥洗澡”式开头,另一方面,织女又被强行改造成斯德哥尔摩型人格,衣服被偷之后,反而对牛郎一见钟情,主动成婚。而原来主持正义的“家长”,就只好当了大反派,变成阻碍两人美满婚姻的万恶之徒。而且很有趣的是,这个角色从最初的天帝变成了后来的王母娘娘,也许古人也觉得,相比之下,丈母娘才是终极BOSS。



▲ 王母娘娘变成了大反派,实在有点冤枉。她自己从前就经常在七夕的时候跑去找汉武帝聊天


不过直到今天,在中国民间许多地方,甚至包括日本和韩国,流传的仍然还是那个“原始”的牛郎织女传说。或许那句话说的很对,神话终究都是用来骗人的

乌鸦还是喜鹊?

最后再来八卦一下,每年七月初七,到底是什么动物构成了那座著名的天桥。我们一般都认为,当然是喜鹊啦,但据某些学者考证,在最原始的记载中,这种动物实际上是“乌雀”,也就是乌鸦,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因为抄写错误,才变成了“鹊”,变成了喜鹊


你可能要问了,喜鹊代表吉祥,乌鸦这么不吉利的动物,怎么能当爱情使者呢?但在古代,乌鸦实际上是一种吉祥的鸟类,代表神性。传说太阳里面住着三只脚的神火乌鸦,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宋代以前,北方仍然以乌鸦为神鸟,为牛郎织女搭桥的也是乌鸦,而不是喜鹊。包括至今,在韩国版的传说中,主角仍然是乌鸦。


不过乌鸦的命运比较衰,从宋代开始,不知怎么,它就被看成了不吉利的象征,角色也慢慢地被喜鹊所代替(难道就是因为长得比较黑吗?)。同样倒霉的还有乌龟,它本来和麒麟、凤凰、苍龙并列为古代四灵,古人姓名中,很多都带有“龟”字,表示吉祥,比如唐朝著名的乐师李龟年,诗人陆龟蒙等等,后来莫名其妙,就变成了骂人的话。



▲ 我小时候曾经以为,喜鹊是有点白癜风的乌鸦


然而,不管是乌鸦还是喜鹊,要想从牛郎星搭桥一直到织女星,还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我们今天都知道,牛郎星就是天鹰座的河鼓二,织女星是天琴座的织女一,两颗星球相距16光年。而一只普通的喜鹊身长最多45厘米,也就是说,需要34亿亿只喜鹊,才能把两颗星球连接上,这比地球上今天的喜鹊总数要多上将近100亿倍。可见,在牛郎织女的时代,也许喜鹊才是统治地球的超级生物。


其实我知道,说了这么多,也阻止不了大家过情人节的冲动。所以最后,也只能吐槽一下某些商家,就算你想炒作一个节日,好歹也有点天文常识吧。七月初七,你放这么圆的一个月亮,这到底是闹哪样啊?



编辑:曹盼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牛郎和织女七夕相遇,而喜鹊要搭鹊桥?原来这不仅因为传说
诗词鉴赏七夕不闻喜鹊鸣
“七夕节”怎么来的?它起源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鹊桥仙 | 花解语专栏
七夕遐思
又到七夕 || 郭亚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