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声对话毛大庆:场景带来多少创业红利,还有多少新品类等我们独占

本周四,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线下沙龙邀请了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一起聊聊《场景革命的黄金时代》。


场景即将成为商业分类的新维度,在沙龙的三方对话中,看看以课堂为场景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以办公共享为场景的优客工场,以及以场景创设为入口的场景实验室,如何为创业者搭建通往梦想的基础设施。


分享嘉宾: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前万科副总裁

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前京东、凡客副总裁



场景带来无限想象、无穷可能

体验本身成为新场景

这场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业红利


毛大庆:吴声的《场景革命》我看了好几遍,讲到支撑场景的四个要素,其实是体验、链接、社群跟大数据。这四样东西实际上混合在一起演化出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可能。


上个月在美国走访了17家跟创业创新有关的企业,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跟我讲,说在做共享经济。


在美国其实有很多的产品,联合办公的共享模式,把人的居住跟社群联系起来,还有联合教育,还有联合会议室,所谓的500强的大公司,在纽约他们会在一个地段去租用联合会议的会议室,联合会议室导致里面开会的各种大企业的人又产生的社群和社交。


其实你看场景是多么伟大的生意。


在美国我们看到产生了很多不得了的公司,Uber、we work、airbnb等等,这些公司估值好大一块来自于他们对场景的想象。今天在美国的创业创新里面,让我觉得特别吃惊的就是对场景的想象和创造。


我们的创客工场是这样的一个办公室:完全不一样业务的三家公司坐在一个桌子上上班,大家其乐融融,每家公司干的事情根本不搭界,这样的70多家公司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可以演化出多少的场景来。


这里面产生了非常复杂的人际交往的关系,当我们的入驻人足够多以后,实际上优客工场是一个很大的公司,所有入驻企业的个体都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员工。


现在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把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接驳进来,比如说企业在这里入驻的时候,他们需要会计师,报税,上市前需要律师的服务,融资前需要法律的咨询,包括他们不知道怎么向投资人交事业计划书,包括他们需要联合的品牌推广。


为什么要做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把原来传统的只有办公功能的办公室变成一个办公的云平台。当没有边界的时候,大量的可以想像的事情就产生了。今天的人最需要的其实是能够真的对场景和对未来的场景的想象。


吴声:刚才大庆讲得非常棒,他说了一个关键词,我们需要对场景有重新相信的能力,让自己内心的雄心万丈演绎为未来对真实的场景的定义。


大庆做的优客工场就像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一样,他们可以让我们知道怎么样找到我们的用户,找到我们的超级传播者,甚至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通过创造一种新的场景去定义全新的品位。


静态的空间被重构了,表面上是数千平米的办公空间,背后可以有爱情,可以是时代不得不奋斗的青春,这种体验本身成为了新的场景。


人加智能的设备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因为万物互联,媒介正在泛化,可能是智能的手环,智能的手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入口。场景正因为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的碎片化的商业生态,本身成为了新的入口。


今天我们在优客工场意识到,这场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的红利,更多的时候也告诉我们还有多少新的场景没有被发现,还有多少新的品类正等待着我们去独占。




对话环节:

因为生逢其时

所以中国场景创业弯道超车

想一个场景,所有生意都在里面


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我们知道场景革命的硬件过去几年在美国应运而生,场景真正创业的风暴是中国,大家认为在场景革命这一次商业风暴中,中国远远的弯道超越世界上很多技术先进的国家,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弯道超越?


吴声: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领先的国度,第一是人口红利,是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使用。第二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大范围的本土化的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谈论场景,也不能说是因为我们的变化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可能性,的确是我们生逢其时,自然也就成为了创业者的机会。


不要说是不是某一种细分的领域成就了我们,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中国人口的红利和移动终端在中国大范围的普及和互联网本身形成的应用的深度催生了这场场景的红利。


毛大庆:我们两个没有对过台词,很多观点几乎完全一致,我讲几个他没有说的话,我非常相信中国移动互联网和产品以及产生的场景,一定可以超过美国,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原因。


第一,互联网的哲学理念是中国人创造的,老子在《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互联网就是利万物而不争的东西。


第二,我们现在处在打破垄断,消除不平等,希望能够让草根,让平民都有表演平台的地方,互联网恰恰迎合了大家对于公平、正义,简单透明的诉求。


最后一条,中国太大,经济形态非常复杂,加上我们的社会效率极低,人跟人沟通这么难,所以导致只要你有想象,能提高生活的效率,只要让人觉得方便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中国人太渴求效率的提高,沟通的方便,社会的便捷,我们又碰到像水一样的互联网解决这些问题。

吴老师讲的场景,只要中国人敢想,这个事情想一个场景,把你的生活变幸福了,就可以做了,都有生意在里面。谢谢!


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今天两位也是场景革命实验室中的创业的两位,你们为什么创业,你们创业的背后究竟想要改变什么?


毛大庆:对于我来说创业有两件事情需要做,第一个事情是生命完善的过程,这个事情不做缺了一段很有意义的旅程。你想完成这段旅程,没有大的社会环境也不行,正好中国开始了这么一个过程,特别有意思。


第二,这个时代是有可能,也有机会让你做一点改变历史和未来的事情,也许我们就改变了一点点,也许今天的办公室确实让入驻的这些人,留下的人生特别奇特的一段经历。


吴声:我是路人甲,但是我相信当天空静寂清了的时候,一只鸟呼啸而过,我相信天空也可以听到它的声音。所以我不认为什么是宏大的叙事或者使命的召唤,我在想人生苦短,必须性感的表达里面找到自己愿意做,好玩,有趣,能够让自己真正的乐在其中和工作。


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我记得有一句话,创业一开始是从悬崖坠落的过程,创业本身是你在坠落的过程中组建你的飞机,帮忙你从悬崖上爬升的过程。想听听你们的感受,悬崖下面美妙吗?


吴声: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的巧克力下一刻是什么滋味,我们所能做的是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创业其实是特别让人接地气的动作,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责任,责任让你焦虑,又让你找到解决的方案,找到出口。


毛大庆:我不能更加同意了。很大一部分心要特别大,身体还要好,这两条是根本。至于说干起来的时候只能看脚下,别看太远,这是我对创业很大的感悟。


每一步都走扎实了,一步加一步就比两步多一点,这个很重要,实际上确实创业是无比焦虑的事情,焦虑来自于不断的寻找解决方案,你在组装一个机器,你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出来什么样,还有你对很多人负责任,不能辜负他们。




互动环节:

以产品为中心变成以人为中心

时间比空间更有转化能力

定义一个场景,要创造一种价值


提问大庆总做过中国最大的住宅地产,我在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工作了很多年。线下的购物中心就是一个最大的生活场景,真正怎么把这种思维的方式应用到更广阔,因为我们不缺线下的资源,不缺用户,也做了探索,形成了粉丝团,怎么增加粘性?


吴声:其实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叫做卖百货的万达死了,但是卖场景的万达还在。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逻辑,迭代为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的逻辑,这是特别重要的变化。


作为万达它原有基于百货一样的定义的模式,的确很难生存,因为你在搞双十一,你也比不上天猫,京东。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体验,我们需要溜冰、看电影、约会,这里面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你会发现关系取代了产品,成为我们的优先法则,功能成为了我们的评价标准,消费者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比空间本身更具备消费的转化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看什么是社群,长期基于这种相同的爱好、趣味所形成的瓜熟蒂落,比如远洋太古里为什么没有把主力店定义为爱马仕,普拉达,而是定义了方所,这样的思想文化生活的空间带来了体验,整个商业模式的关系上,以用户为中心的连接法则。


毛大庆:以后也许不存在100个万达广场的事情,但是可能存在100个万达的房子,50种或者100种的不同的构成。


我去年看大阪项目一个很惊讶的事情,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里面很多很多的场景,上面做了一个众创空间叫知识沙龙,下面整个半个商场是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展示和交易,那边是购物中心,他也用了很多的二维码,互动大屏,所有的周围老百姓都可以变成会员,人家可以在大屏上随意组成各种社团。


这个商场的平台变成了周围老百姓组织各种社团的工具,你想里面有多少人进去,他们都是在这里组织活动,妈妈一个社团,宝贝一个社团,老太太一个社团,周末都是各种社团,这个商场变成了一个工具,一台机器,最后这个机器让人在上面无限的使用,而且都不要钱。


所以实际上还是场景,还是想象力,说到底还是场景设计。


现场提问现在各种群都是无用的群,死群,这样的情况,社群这个最大的场景还有意义吗,如何用场景革命的概念救活半死不活的社群呢?


吴声:我刚才提到了社群是一个结果,我们不要执着于此,我们不要认为我有多少的微信讨论群,我的订阅号有多少的用户,我就可以沾沾自喜和扬扬自得。核心在于你要形成一种交互,社群的价值是什么,是我们自己能够 为这个社群做贡献。


要定义一个场景,我们要创造一种价值,创造一种应用的场景,这种应用的场景可以是某种仪式感。


比如说假如每周四晚上九点,我们定时,大家一起在这里签到,或者每周五晚上别人都是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一起学习,通过定义一个富有仪式感的场景就可以救活一个社群。


当我们能够创作一种价值的时候,就能让他形成一个活力之源,活力的本身、交互的本身是在于我愿意,我想说,我乐意。


忘记社群和我们形成的天然商业模式创设的必要性,而更多的想我们定义了何种人群,我们倡导了何种生活态度和审美的这些,我们又怎样找到我们共同喜爱的标签。


*本文根据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线下沙龙整理,欢迎转发分享,网站或期刊转载请微信联系warmly11。




这是一个场景创业的黄金时代

谁占据更多场景,谁将拥有未来

11.21/22,厦门

《场景革命》作者吴声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作者罗伯特·斯考伯

将带来课程《场景革命的东西方对话》

帮你在纷杂世界找到你的场景机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场景革命的东西方对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大庆:这是“酿酒人”的时代
优客工场毛大庆:谁是新的世界公民? | 红杉Family
毛大庆:未来我们是否还需要办公场所?
毛大庆:在绝望与质疑中奋进,“九十九死一生”才是创业真相
电商观察 | 拼多多云集之后,社交电商还有哪些持续创新
从拼多多到贝店:社交电商裂变式爆发的因素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