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卯(mǎo)榫(sǔn)结构,为什么现在使用这么少?

|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涨姿势,了解一点卯榫结构。

(文|叶清波,授权商务范发布)


榫卯的目的是链接和稳固,保证强度。


合理的榫卯都是可以拆卸的!问题在于不是普通用户能拆卸,因为普通用户不懂榫卯的连接顺序,另外要借助工具。以前的榫卯也要用到胶水,不过动物胶为主。


2种,一种是鱼鳔,就是鱼的气泡熬出来的,也有猪皮胶。解放榫卯,通常是用热水泡,然后才能打开。以前的家具部件坏了可以单独重新做一个装上,所以有以前有把家具送到木匠家里修的。鱼鳔胶(这个其实在其他的答案里我提到过)另外,用木楔卡位的,如果是通孔,用工具顶出来就可以拆了。如果不是通孔,用车转在木楔的位置,直接破坏掉木楔。



但因为装配复杂,精度高、需要一定技术台阶,所以不可能实现平板包装。至于为什么会发展到榫卯现在完全不能逆向拆卸,在后面会慢慢展开。


榫卯是传承,但不是唯一或最佳的结构方式,在不同定位不同结构的前提下,要向成本、时间、易用性等方面妥协。但不会消失,至少我认识多位家具设计师都在传承。


中国的榫卯精致、并很有成就,但是,榫卯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谈榫卯就有民族主义的自豪感,这其实有些过,木材作为最原始的建筑和家具材料是全球性的,所以榫卯是在全球性的发生,而不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埃及也同样很早很早出现了榫卯结构,另外座椅其实是途径西亚传入中国的,大概在东汉末年,(还是西汉?),这就是最开始的垂足而坐,以前中华大地上都是席地而坐,其实是跪着或侧躺着。所以以前的案几只有30-40厘米高。

参考资料:世界家具史-从中世纪到当代(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好,我们回到问题:榫卯结构,为什么现在使用这么少?


依旧回归到榫卯最终究的目的:连接和保证强度!



为什么要以榫卯连接?木质特性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必须保证受力在木质纤维的方向上。比如下图的直角:


所以说,只要是木质材料的连接,榫卯结构的出现是必然的,任何地域和种族的人都会去思考如何连接他们,榫卯就这样几乎同步在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里诞生,这甚至和人类创造语言一样时必然性的。

更多榫卯结构:明式家具研究


新连接材料的出现和更迭。


其实这带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连接只能用榫卯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用金属,最早就铜钉,铜皮包裹,但是古时候铜是贵金属,一般百姓用不起,而且如果是大部件的连接耗材量也就会非常大。后来又有了铁,但是铁是很容易生锈的,中国很早就出现了铁钉,和现在不一样的是,那时候的铁钉都是靠铁匠一颗颗锤打出来的,因此大多数的铁钉柱体都是方的。


主要是还是做榫卯连接之后的固定作用,之前一直木楔或者竹楔,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木楔和木材的材料特性一样可以和家具的热胀冷缩一起变化。但这个历史阶段辅助材料依旧非常有限,依然是榫卯为主。(图示:交椅、铁钉)


科技继续进步,时代继续发展。(这特么是废话)


建筑材料中出现了水泥,金属材料中出现了钢筋,预制时代的来临,几乎终结了木材在大型建筑中的支架作用的统治力。并且更加坚固,更具备抗压力和承重力,施工流程也更加简单。


来个好玩的:水泥桌子


而对于家具来说,更多混合金属以及其他材料的出现也逐渐替代榫卯的功能。比如以前是铁的连接件,逐渐被合金如镀铜、镀铬,锌铁合金等钢性更强而且不生锈的金属替代。机床加工更加能够保证连接件的精度能够精确的微米的误差。



更不用说更多的材料被应用到家具中,注塑、玻璃纤维、铝材等等,这些材料的出现,甚至能让家具一次成型,根本不需要榫卯连接,在这些材料中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图示)


复合木材:


金属折弯:


合金型材:


板材冲压:


注塑成型:


零部件铸造:

更多资料:世界名椅档案


而对于另外一些家具材料来说,从材质上本身就不适合于榫卯。比如密度板材,抗扭力非常弱,所以都用金属连接件来替代。


另外高强度的木质胶水的出现替代了很多榫卯结构的功能,比如拼板。我们知道桌子桌面大多数都是几块木方拼接的,这本身有俩个原因:


一.大直径的木料相对稀少而且贵


二.大直径的木料大面积使用时在防止变形开裂上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尤其对于一般桌面厚度都在30毫米左右,很容易变形。


所以一般都是拼接,以前拼接用木楔或开槽互相咬合用动物胶连接闭合缝隙。现在的高强度胶水直接拼接的强度甚至能超过木质材料本身的强度。但是,不可逆。也就是不能拆卸。


我们再回到现代实木家具的榫卯结构,甚至有些商家以榫卯结构为营销噱头。为什么?榫卯结构很金贵?很难吗?


显然不难,但是问题在于俩方面:


一.无论人工还是机械非常耗费工时,人工来说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非常非常高。


二.机械加工的榫卯精度肯定比以前高很多,能精确到0.5毫米的误差。但是复杂的榫卯都机器要求高,除非是CNC数控加工机床,一般的单轴加工机床要加工复杂的榫卯需要很多工序。而对于国内大多数的家具厂家来说CNC太贵了几十上百万一台,成本太高。


其实并不是榫卯对于木材的选择有限,非常多的木材基本能适应榫卯的强度要求的,并不一定得红木那么硬度的,高密度的红木选择范围有限其实是从清朝开始,而且主要是因为许多装饰性的雕刻,必须木质细密,木质纤维松散雕刻出来不会精致和细滑。明代很多就是一般的材料,比如说楠木的密度也不是很高,当时我国的西南大量存在,到现在已经被砍伐殆尽了。


榫卯无论对于建筑还是家具它并不是必须唯一存在的,是选择。对于实现其功能来说,现代有更多、甚至更优的选择,比如说建筑,水泥钢筋预制的出现出现了摩天大厦,而木质的榫卯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家具来说,更多材料的出现不单是降低了加工成本,更多的是实现了家具使用环境(比如注塑、合金材料的户外家具)和造型的多样性,各种曲线、曲面家具的出现。这些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华能照物 乘时堪博古——关于榫卯
古代家具文化——惊艳千年的中国榫卯技术
燕尾榫传统手工和机械加工工艺详说
木家具的这几种榫卯结构,你觉得哪一种最牢固?
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欣赏--魏平的博客
浅谈家具结构设计之设计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