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上回聊到当IO遇到靶向治疗,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如何进行选择和应用,是临床上亟待弄清楚的问题(请参考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当EGFR遇到PD-L1),这一回,小V想和大家聊一聊:免疫治疗时代即将来临之时的化疗,又将如何自处?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大量新的细胞毒类药物被发现,包括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伊立替康和培美曲塞等,这类药物被统称为第三代药物;而诸如足叶乙苷,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等老药则被相应的归为第二代药物。1995年发表在BMJ上的经典荟萃分析的发表成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转折点,该文章结果显示,相比于最佳支持治疗,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可将1年总生存率提高10%,中位OS延长2个月;2002年公布的ECOG1594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含铂双药方案之间的总生存期没有差异,均在7.8--8.1个月之间;随后的两项独立的大规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三药联合虽然能改善缓解率,但没有增加总生存,进一步奠定了双药化疗的基础;之后的JMEN和PARAMOUNT等研究,又显示非鳞癌的病人可以从培美曲塞中获益,中位总生存在接受维持治疗后可以超过一年,而Gemcitabin也可以在鳞癌患者中起到明显疗效,上述一系列研究,最终确立了含铂双药在晚期NSCLC中的位置,直到靶向治疗的诞生。

展开剩余80%

对于EGFR突变和ALK基因融合阳性的病人,目前靶向治疗药物均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药物,随着精准医学概念和体系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整体治疗的模式中获益,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免疫治疗又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在多个实体瘤的治疗中获得批准,而在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已经获得一线适应症,而从2011年第一个抗CTLA-4的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b诞生到现在,才经过了仅仅6年的时间,目前已有5种免疫制剂获得FDA批准上市,而在研的免疫治疗药物更是数以十记,在研的临床研究就超过了200项,免疫治疗的发展速度和前景可见一斑。

免疫治疗就像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一颦一笑都令人怦然心动,举手投足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继Pembrolizumab在2016年ESMO获得肺癌一线治疗适应症后,今年5月依据KEYNOTE-021G的结果又获得一线联合化疗的适应症;之后更是一鼓作气,获得了首个不按瘤种来进行治疗的适应症---MSI-H和dMMR表达缺失的实体肿瘤均可在标准治疗后进行免疫治疗,在涉及12个瘤种的全部86名患者中,53%(46人)实现了肿瘤影像学客观缓解,其中18人完全缓解,共有66人疾病得到控制。nivolumab也不甘示弱,同样获得了MSI-H和dMMR表达缺失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批准......免疫治疗大有颠覆整个肿瘤治疗既成模式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看上去一片河山大好的时候,耳边仿佛又听见了白岩松老师的诘问:这些美好真的属于我们吗?我们对于免疫治疗到底了解多少?免疫治疗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有意味着什么?

梦想还是比现实丰满太多的。尽管我国目前有很多药厂同样在开发免疫抑制剂检查点类的药物,尽管无论是会议、媒体、研究者还是生产厂家,都在竭力宣传免疫治疗的神奇效果,但距离广大肺癌患者真正合理的用到此类药物,可以预见,还有很高的坎儿要过,很多的坡要爬,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总是美好的,但终归要立足于现实。

目前的现实就是:放疗和化疗在我国肿瘤治疗的模式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化疗。在目前免疫治疗方兴未艾的大趋势下,与其期待免疫联合免疫、免疫联合靶向的治疗结果,倒不如把已经用顺手的武器再重新打磨,探究一下传统化疗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免疫治疗如何与种类众多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使更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肿瘤细胞在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调肿瘤细胞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降低DC细胞抗原递呈能力;诱导免疫T细胞表达抑制受体,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与增殖,限制免疫细胞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诱导抑制性的Treg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限制了免疫细胞浸入、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

如上图所示,不同类型的肿瘤药物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多个细胞和多个环节。首先,化疗可以导致肿瘤的凋亡,大量肿瘤抗原的释放,这些可以调节免疫微环境,通过T细胞免疫效应杀伤肿瘤细胞。其次,化疗可以去除部分免疫抑制活性细胞,如髓样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 cells, MDSC)和调节性T细胞,化疗通过细胞毒作用抑制这些细胞,可以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再者,部分研究显示:化疗,特别是清髓性化疗能够清除体内的淋巴细胞,之后再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增加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

化疗能有效地克服此限制。一方面,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促进DC的成熟、迁移、增强抗原递呈能力。另一方面,清除抑制性的Treg细胞和骨髓抑制性细胞MDSC,打破肿瘤微环境,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合理结合,在有效清除肿瘤细胞的基础上,迅速促进了自身免疫体系的重建,有助于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提高治愈率。以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为例,KEYNOTE-021(A-C)组的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化疗,联合治疗组ORR明显升高:

Atezolizumab联合化疗的GP28328(C-E)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不同组合的ORR达到了50-77%:

不可忽略的,仍旧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KEYNOTE-O21G显示:总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联合组为39%,显著高于化疗的26%。‍

尽管已经有药物获得一线联合治疗的适应症,如何在保证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前提下提高反应率,再通过合适的biomarker筛选出优势人群,进一步提高PFS和OS,是临床一线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疗,我们本以为自己已经了解得足够多,但在免疫治疗的大背景下,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回答:1、人群选择的依据是什么?PD-L1<1%还是PD-L1>50%?还是依据免疫微环境分型?2、联合策略应该序贯还是同步?3、化疗药物选择:现有肺癌化疗方案哪个更好?4、IO药物的选择:目前竞品众多,差别微小,具体应用,孰优孰劣?5、疗效评估体系:假性进展 vs 真性进展,PFS和OS哪个更重要?6、不良反应预防、评估及控制:是否应该降低剂量?以及耐药或进展后治疗策略......

看,我们还有这么多问题未曾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所以还是先从临床实际出发,把相对最为熟悉的化疗使用重新定位,这对于深入理解免疫治疗机制也是大有裨益的。相比与免疫治疗这位梦中情人,化疗这位枕边人或许更值得珍惜和探索,正是:

化学治疗有限身。

免疫机制易销魂。

临床试验莫辞频。

联合效果空念远,

不良反应更伤心。

劝君怜取眼前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免疫细胞疗法常见问题汇总解答!
感冒对癌症患者影响严重,如何预防感冒,这5点细节必须做到
精准医疗下肿瘤靶向药物投资研究体系
120万一针的抗癌神药5年随访数据公布,血液肿瘤迎来治愈希望
正确认识和使用免疫增强剂
Keytruda再添适应症|晚期食管癌首个免疫治疗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