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定班级5%的“捣蛋”学生,校长再也不用担心我上课了

民小编说


一学期的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这学期的课上得还顺利吗?有没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总让你感到头疼?你的课堂管理能力是不是愈加成熟了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知道课堂管理中有一个80-15-5法则吗?了解这个后,可能对你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更有帮助哦,还可能会让你对那几个捣乱的学生有新的认识!


“我们学校有‘四大金刚’,上课时只要有一个‘金刚’,这堂课就实在难以上下去了。”一位老师说。

 

“我们班的××,上课不听讲,一心一意看漫画书,你让他出去,他拔腿就往外走,这对他来说,真是求之不得呢!”另一位老师说。

 

“这位学生还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班的××那才可恨呢,居然将课本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转圈,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整堂课没法上了。”第三位老师说。


课堂中的80-15-5比例



课堂管理,是教师教学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深入教学一线,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气死我了,××又在课上捣乱了。”然后就是一大通学生的错误行为的演绎故事。其实它涉及两个问题,课堂管理是针对班级内所有的学生,还是捣乱的学生?该进行怎样的管理呢?

 

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其中克文和门德勒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典型课堂中的80-15-5比例。


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能有适合的课堂行为,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程序只需要保护和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少数学生(15%)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有时会与这些规矩作对。教师需要建立一个课堂结构和程序来限制他们的捣乱行为,使他们重新关注正确的学校行为。最后,5%的学生是长期的规则违反者,这些学生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优秀课堂管理者的诀窍就是,要控制不让那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产生副作用,维持那80%准备学习的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不把那5%的学生逼上绝境否则就会像第三位老师描述的那样,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引起课堂的混乱,使得教学难以继续。



有些课堂行为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



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该清醒过来,对课堂管理不能只使用“惩罚”这一种方法。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拿着锤子的壮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钉子。”可见,课堂管理是对所有学生的管理,你要具备多种行为管理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锤子。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课堂80-15-5的需要来分别准备:第一,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组织策略和技术,满足80%学生的需要,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第二,当学生偏离期望的行为时,教师就应该用一些精力来干预。最后,还有极少数的学生需要特殊的行为矫正,需要使用矫正技巧。

 

成功的管理者能够较好地预防课堂问题行为。而预防之最重要者则是让自己的课变得有魅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些课堂行为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




一位语文老师在《赠汪伦》的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古诗的意思,一学生把书翻得哗哗响。老师看了他一眼,他有所收敛,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开始翻书,声音比原来还大。他是在捣乱,可是为什么?教师先用提问的方法,给予警告,他对答如流,然后不紧不慢地说:“老师,我知道你的用意,是想考考我,其实你讲的内容我早就会了。我不想再听了。”教室出奇的静,同学们都在看教师怎么收场。这位教师算很有智慧的,让同学们来出主意,本意想通过大家的力量,把这个同学“拉”回来。可是这一提问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全班竟有将近20个同学都会了。

 

这个现象值得教师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总要讲大家都会的知识呢?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让学生广泛参与,保持教学的流畅性呢?而做到这点才是有效预防课堂行为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不能忽视提前制定课堂规则。有效教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整个学年能顺利地实行课堂管理,主要是因为能在开学头几周对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与学生讨论课堂规则细节的方法就非常有效,这样能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课堂中哪些行为会受到鼓励,要为哪些行为付出代价。接下来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执法如山。



教师预防得越好,干预课堂行为越有效



教师预防得好,就能避免大量问题行为的爆发。但是,预防再好,也难以避免出现一些课堂行为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恰当地采取干预的手段了,采取干预手段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最小干预。教师在有效阻止和抑制不良课堂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正常的教学进程。

 

一位老师在讲《游园不值》中“小扣柴扉久不开”的诗句时,一个迟到的同学猛地把门推开,坐到座位上。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这个莽撞的同学给吸走了。如果老师把这个同学批评一番,正常的课堂一定会搞乱。怎么才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给拉回来呢?这个老师就把握了最小干预的原则,智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问同学们说:“为什么作者用小扣,而不是猛扣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诗人有文化,懂礼貌。”“猛扣会打扰主人正常的活动。”……于是老师一边说一边走到这位迟到的同学前问道:“你是赞成猛扣呢还是小扣呢?”全班同学善意地笑了,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教师巧妙地度过了意外的窘况。

 

2.不良变优良。合理处理不良课堂行为正是促进学生发展正确课堂行为的机会。

 

一位教师在《半截蜡烛》课堂中,全班正在探讨“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谈到杰奎琳,一学生突然大声喊道:“杰奎琳在使美人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杂音”。教师给这个学生机会说明原因,结果把讨论的结果推向深入:“这只能说明杰奎琳的聪明。她知道怎样与德军周旋,她能看出少校一定会有孩子,并能利用少校的亲情,唤醒他对自己孩子的爱,让那份爱移植到自己身上,直至成功!”“况且杰奎琳如果想使美人计,她就会说‘亲爱的司令官先生’,但她没有。而且她也不用说去睡觉了,要说洗澡了!”就这样在一片哄笑声中,“美人计”事件顺利落幕,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对待这5%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



对于那5%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他们。其实他们只是需要额外的注意、支持和专业的行为矫正。需要说明的一点,不是所有的捣乱学生都是需要特殊行为矫正的,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是否长期出现不可控制的行为问题。教师对待这5%的学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教师的期待,就像阵阵的南风吹暖了这些孩子的心灵,从而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80-15-5效应为我们的课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但是要铭记,没有孩子天生爱捣乱,我们对待的是年轻的生命,过早给他们贴上标签决不是好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的习惯,这样“捣乱”学生也能变得自律,只要我们有爱!






文章来源 | 刘儒德主编《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学业不良的干预方法
信息技术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第五章 课堂管理
探究|教师情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好老师,什么样的班级都一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