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

    扬高戏的本名叫秧歌戏,又名弦子戏,俗称羊羔戏。因其行腔尾音高扬而得名扬高戏。扬高戏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原古陕州)一个濒危的地方性剧种,目前仅存于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

扬高戏的历史

    相传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南征凯旋,途经田野听此曲调,顿觉耳目一新,即令乐官将此曲调记录下来。李渊登基后,命宫女学习演唱。从此,宫廷内外共唱此曲,以示荣贵。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又命长安宫民皆唱此曲,以示孝意。中宗时期,化妆演出,形成了扬高戏的雏形。唐朝末期,一位赴京(长安)赶考未第返乡的书生,在出函谷关后,因手中拮据,便将扬高曲调传授于灵宝南阳村。南阳村家戏班以元杂剧剧本为基础,用扬高曲调登台演唱,形成了具有灵宝特色的扬高戏。经过漫长岁月,它又逐渐流传到陕县和山西的平陆、夏县一带。 

  清道光时期,扬高戏开始能够与秦腔、蒲剧相抗衡。清光绪年间,豫西、晋南最“红火”的就是扬高戏。凡大庙会、大戏楼皆请扬高戏班,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扬高戏。

    清末民初,黄河两岸扬高戏科班众多,曾是同蒲剧分庭抗礼的“大戏”。专业班社有河南灵宝亢彦林班、杜彦样班(即苏老六班)、芮城张仁杰班、佩凡班、李江西班、运城赵连城班,襄陵(今襄汾)安月子班、马柱子班、岳家班及,陕州猪嘴班、卢氏匡玉明班等,他们曾北上临汾、洪赵,南到河南朱阳关、陕西龙驹寨,西走宝鸡、咸阳,东达河南渑池等地活动。出现过张拉娃、茂林、三娃、董牛娃、五子、李成业(锁娃子)、王营儿、王豹子、李新月(山东棒)、小鹿子等颇有影响的艺人。相传民国十一年,在山西芮城南庙古会上,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着演着,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那边观看,不但挤倒了庙园的大墙,而且活生生地气死了蒲剧的名角,扬高戏度过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民国26年(1937)后,班社解体,艺人星散,剧种渐绝。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扬高戏有所恢复。但种种迹象表明,扬高戏已在走下坡路。

扬高戏的艺术特色及剧目

  扬高戏的曲调与迷胡、花鼓调的最大区别就是起伏大,调尾旋律上扬,多用“大跳”,因此将该剧种称之为扬高戏。

    与其他戏剧相比,扬高戏的表演、音乐、舞美具有一股古朴气息。它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但重故事(剧情)表述,旦角男扮,延习至今。生、旦、末、丑,同腔同调。净的唱法和音色与其他戏曲相比稍有变化,唱调有72大调、36小调。其音乐伴奏很有特色,弦乐多碎弓、多抖动,加之高音竹笛,可谓繁弦急管,金声玉振,给人以欢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扬高戏剧目取材广泛,既有生活小戏,又有盔靠大戏,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兼备。表演艺术与蒲州梆子相似,唱做念打皆重,风格纯朴大方。传统剧目有百余出。现存《反西唐》、《回龙阁》、《司马庄》、《白玉兔》、《金瓶梅》、《花柳林》、《明珠宝》、《清河桥》、《取长沙》等12个本戏和7个折子戏。

扬高戏现状

    扬高戏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仅存于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

    在陕县大营镇峪里、灵宝市大王镇南阳村两个地方,提起扬高戏,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少年儿童,可说无人不晓。每逢重大节日或各种庙会以及天旱祈雨等重要活动,无不以请到扬高戏为荣。可以说,在当地没有了扬高戏,集会或节日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扬高戏在那里曾一度被奉为“神戏”。

    峪里村扬高戏剧团的团长、副团长都是老头儿,团长李超伦说:“扬高戏原名叫羊羔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后县里文化馆的一位老馆长给改的名。我们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姓李,大部分人也都能哼几句。剧团是业余的,演员更是业余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六十天都是在地里干活,只有到了年跟前才忙着搭台子唱一场戏,一年就唱一回。”问为什么不出去进行商业演出呢?旁边的李朱仓老人接过话茬说:“因为角儿不全,没人请。演员不够,大戏已经拿不下来了。那次到郑州演出,还请了灵宝市南阳村的几个演员。现在只有这两个村会演扬高戏,但哪个村单独都挑不起来,谁也离不开谁。剧团的道具服装都是演员凑钱买的,村上偶尔出点油彩钱。如果有人愿意管接送管吃饭,我们就愿意演,已经好多年没有出去演了。”

  据说,扬高戏剧团以前曾经红火过,看的人很多,甚至把台子都挤塌了。现在不行了,剧团里演员最大的80岁,最小的也有38岁,平均59岁,连个跑龙套的都找不到。李团长说:“演员家里都有事儿,给人说了很多好话儿人家才来。像演潘金莲的杜艳美,孩子5个月就不得不上台,上台前先给孩子喂奶。有一个男演员,老婆有病生活不能自理,托人照顾才跑出来演一场,如果演两天我们就来不了。”

  在南阳村,扬高戏改革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老艺人原玉荣,提起扬高戏的改革,原玉荣介绍,因从小受父亲影响,他11岁开始学扬高戏并能拉板胡上台伴奏。在经历长时间演出后,原玉荣发现扬高戏的曲调古板、陈旧难听,并且扬高艺人普遍存在重拉唱不重感情表现的弊端。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于1964年步行几百公里,走访了山西芮城扬高老艺人张春生、胜进学、义兴子等8人。经过座谈,原玉荣受益匪浅。他将扬高戏的唱腔进行了改革,并打印成册分发给陕县、灵宝等地的老艺人以征求意见,得到他们的承认与支持,形成了现在的扬高戏唱腔,使扬高戏音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9年10月,原玉荣创作的《小姑走娘家》参加洛阳地区戏剧汇演受到嘉奖,并被推选为参加全省汇演剧目,获二等奖。说到此处,原玉荣也来了兴致,拿起自己制作的板胡为记者现场表演起来。旋律悠扬高昂,声音圆润,使听者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正听得津津有味,二胡声突然变得凄凉悲伤起来。原玉荣感叹地说:“这扬高戏快要失传了!现在村里会演扬高戏的人越来越少,只有逢年过节或特邀时才有机会联合陕县峪里村表演。因为赚不到钱,年轻人宁肯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学这玩艺儿。现在的扬高戏,只靠老一辈艺人的维持,才不至于失传。”

   扬高艺人结合本地新人新事,自编自演三十余个节目,多次参加省、地、县农村戏曲汇演。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地方稀有剧种,河南省戏曲研究所于1986年专程到此录制了传统古装剧《花柳林》、《珍珠衫》、《金瓶梅》等剧实况。并派专业人员对扬高戏曲牌进行搜集、整理,出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扬高戏音乐卷》。

    我国有300多个戏曲剧种,有一多半像扬高戏这样的稀有剧种,正处在即将消亡或已经消亡的境地。如何对待这类珍贵的历史文本,是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学术界需要倾力关注的一个领域。扬高戏,作为一个濒危剧种,它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它依然是一定人群的智慧结晶,它的丢失,也应是人类戏曲文化的损失……

httg/c.j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河南戏曲剧种(下)
【夏夫子】她让蒲剧出国门
歌仔戏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诞生
滹沱河畔的繁峙秧歌戏
宁都采茶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