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坛将相”杨焕育

□姚俊虎

我与杨焕育先生结识于上世纪80年代。他为人诚笃,与人为善,是群众公认的好人、老实人;他谦虚谨慎,博学多才,是不可多得的剧作家和诗人。他以过人的智慧在蒲坛出将入相,用出色的文笔给梨园描龙画凤,受到演职人员及专家戏迷们的广泛赞誉。

杨焕育是永济市石桥村人,笔名芹墨,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文学会、戏剧家协会会员、西厢记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运城市经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会副主席。

杨焕育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著名琴师泰娃、鼓师林娃都出生在这里。他从小就跟祖父十里八乡地撵着剧团看戏、模仿演员做戏,八九岁参加学校文艺演出,完小毕业便在开张公社文工团当小演员。1958年,县里在金井举办农民赛诗会,杨焕育一口气赋诗十余首,硬是把众多参赛者比了下去,被人们誉为“十三岁的小诗人”。

由于刻苦努力,杨焕育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晋南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光明日报》《英德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他的作品。初中毕业后,他回村当了俱乐部主任和业余剧团编导,先后创作《修渠春秋》《姐妹探亲》《追车》《古槐树下》《三代血泪》等十几个剧本。1970年,杨焕育被调进永济虹光蒲剧团担任专职编剧,从此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

杨焕育进入剧团的处女作《红桥风雨》,有幸参加运城地区文艺汇演并获成功。1979年,他与王西兰合作改编的蒲剧《乾坤啸》在地区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剧目二等奖、好剧本奖,其中《夜探》一折还多次在省广播电台播放。他先后创作和改编了《杨继业争亲》《花田错》《义保龙凤》《高山下的花环》《杨贵妃》《武松与潘金莲》《柴郡主挂帅》等剧目。专家名流们形象地把永济杨焕育、稷山张大魁和临猗郭启农称为县级编剧的“三根顶梁柱”。1986年,已入“不惑之年”的杨焕育被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不久,他与韩树荆、梁惠芳合作编导的蒲剧《阴阳河》进京演出获得成功。在1990年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中,他创作的《琼玉公主》和与韩树荆一起改编的《西厢记》在省城一炮打响,被称为“蒲剧改革的大胆尝试”“走出了传统戏剧现代化的新路子”,双获综合治理大奖和优秀编剧奖。由蒲剧表演艺术家武俊英领衔主演的《西厢记》还荣获山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金奖。由平陆团演出的《琼玉公主》获1992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铜奖。1996年蒲剧《西厢记》由杨焕育、韩树荆、王芝兰改编为五集戏曲电视连续剧,经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后,引起热议。在一片赞扬声中,《西厢记》连中三元,喜获1997年戏曲电视连续剧展播奖、戏曲电视剧“飞天奖”和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他与人合作的《寇老西升堂》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荣获优秀剧目和优秀编剧奖。1999年,他创作的历史故事剧《清官寇准》获山西省国庆五十周年献演优秀剧目、编剧和“五个一工程奖”。杨焕育为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改编的《山乡辣嫂》《山村母亲》获中国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奖。

杨焕育出版了长篇章回小说《秀玉情缘》《大唐秘史》《王之涣》《关公全传》,传记文学《王秀兰》,民间故事集《玉洁冰清》及《杨焕育剧作选》等十余部书籍。

杨焕育还擅长书画,对隶书尤为精通。2005年,退休后的他退而不休,多方兼职,四处奔波,以慷慨助人为乐,以默默奉献为荣。在他看来,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蒲乡红》《青年演员戏曲大赛》及多种社会文化活动中,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2007年编纂《蒲州梆子志》时,杨焕育一人承担机构行政、俗语、戏谚、著作论述、传说轶闻、戏剧文物六项任务,展示出渊博的知识与才华。近几年来,在编纂《蒲剧传统剧本选编》《蒲剧传统折子戏选编》过程中,杨焕育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不少戏剧名家,为夯实蒲剧艺术基础、完善蒲剧艺术资料、继承蒲剧艺术遗产,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他还在企业与剧团间铺路搭桥,促成不少互利双赢的业务。

蒲剧艺术传天下,关圣故里尽朝晖。热切期盼杨焕育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欣欣向荣的河东文化戏剧舞台增光添彩,再续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年三晋梨园史
蒲剧名旦吉有芳
​吉有芳
蒲剧梅花奖获得者吉有芳艺术成长经历
看戏日记 | 我眼中的乔俊宝
中华第一鼓——大宁威风锣鼓/列国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