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生皇族,他是东粉
userphoto

2023.10.25 江苏

关注

苏东坡是北宋最爱交朋友的文人,他的朋友圈有多大,谁也说不清,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说,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于宗室中得赵德麟,奖许不容口。

此中提到的,是苏东坡两位身世显赫的小伙伴,一个是世家子弟王巩(字定国),另一位,是天潢贵胄的赵家人,赵令(字德麟)         

赵令畤任职于颖州时,结识了名满天下的苏大学士,苏东坡也欣赏这位有才华的王孙贵公子,一见如故,从此小迷弟成了苏大学士的忠粉,被称为东粉。

何以会被后世叫东粉?      

他做了一件事,在元祐君子们百年之后,赵令畤将他们的经历,集结成《侯鲭录》刊行于世,流传至今,让后人可以读到那段光辉的岁月中,那群闪光的人的言行、作品。



赵令畤是太祖赵匡胤一脉,从小生长在北京大名府,北宋皇族只要不做皇帝,都会被好好供养,过着富贵闲人的日子,只是不能入朝为官。

他幼年时正值黄庭坚刚出道,为北京国子监教授,负责教导赵家兄弟们。   

年幼的赵令畤,自然常常听到老师讲授苏大学士的诗文。于是小时候,赵令畤就和苏东坡的朋友圈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神宗朝,发生了一件大事。熙宁年间开始,为了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由神宗主导,王安石主持,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改革,这场改革影响到国家的方方面面,赵姓宗室子弟也是受影响的一个群体。        

宗室子弟,本来一直由国家供养,但是开国100多年,宗室子弟群体不断扩大,国家已无力供养。于是王安石将与皇上血脉关系远的宗室,划出国家供应的名单,让他们自食其力。赵令畤属于太祖一脉,与神宗关系疏远,就在这份名单中。

开始时,因为失去供养,赵令畤有些彷徨,但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

宗室子弟之前被国家好吃好喝供养着,锦衣玉食,这些有资格争夺大位的威胁者,都被国家严格地控制起来了,没有出入朝堂的自由,宗室子弟不得参加科举,也不得进入国家的决策核心,时刻有人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不能和官员、士大夫多有往来,以免勾结篡权。

王安石改革后,赵令畤成为第一代获得自由的宗室,他参加科举进入官场,来到颍州,结识了苏东坡,人攀谈之下,才知赵公子幼年是黄庭坚教导过的,真可谓"有杞梓之用,瑚琏之贵"。

赵公子比苏东坡小二十多岁,他的启蒙老师既然是黄庭坚,对大文豪他便要尊称一声师祖了。苏东坡一高兴,就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字,叫德麟,还郑重其事地写了一篇《赵德麟字说》,交代了这个字的来龙去脉,赞扬赵的才能,并勉励他在如此大有作为的时代,施展才华、有所作为,直是洋洋洒洒一大篇。     

此后苏东坡又多次上奏朝廷,举荐赵令畤,经过苏的赞赏和推荐,赵令畤名声大噪,不胫而走。



赵公子自然也希望和苏轼长长久久地做同事,为苏轼分忧解难,以报答苏轼的知遇之恩。              

公元1092年,苏轼调任扬州知州,赵令畤也申请追随苏轼到扬州一起工作,甚至想寄居扬州,只可惜未能如愿。

赵令畤完全就是一个小迷弟,整日地跟在偶像后面,学习他的一切,为他做一切事情,还入了当时以苏东坡为首的"颖州雅集"——一个文人的小团体,这个团体里有当地的陈师道,还有欧阳修的两个儿子欧阳柒、欧阳辩,五个人时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相互唱和。         


北宋 张激 白莲社图局部

好景不常,朝局发生了变化,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新党再次上台。

党争的浪潮很快地席卷而来,新、旧党人之间的恩怨不停。因为和苏东坡的关系,赵令畤一早便受牵连,苏东坡被贬惠州,他也跟着遭罚。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赵令畤《清平乐》

苏东坡去世后,宋徽宗继位,赵令畤还是因为元祐党人,被蔡京打压为异己,此后十年沉浮江湖。

蹉跎到了靖康之变,颠沛流离,赵令畤又跟着赵构的小朝廷来到杭州。



战乱中,赵令畤艰难地活了下来,元佑党人已成了历史,他将这些人的历史记录下来,集结、刊印了《侯鲭录》。

侯鲭者,典故出自汉朝楼护的"五侯鲭",喻意汇集天下之至味矣。赵令畤之所以用做书名,很可能还跟苏门的另一位前辈李膺有关。

文人之间常有雅事,李膺与赵令畤等人曾经诗句接龙,集体创作了《寓龙兴仁王佛舍,德麟、公定、道辅、仲宝携酒肴纳凉联句十六韵》一诗,其中有句:"角巾代公绂,草具逾侯鲭",吟咏的是他们往来交游的情谊,比汇集天下美味的侯鲭,还要更珍贵。
——《侯鲭录》难能可贵之处,正是书中赵令畤与苏黄诸子之间的故事,而不在于封面“侯鲭”二字之表征。

在党争的年代,和苏黄有关的文字屡遭禁毁,留下的记录,都是劫后余生的吉光片羽。       

赵令畤留下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是后世了解、研究那段历史的宝典,今天我们透过赵令畤留下的文字,可以梦回那段光辉的韶华。

除了《侯鲭录》之外,赵令畤还有笔墨传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赵令畤版的苏体字,其笔势几乎照学东坡,最可注意到那"再拜"的拜字,末笔一竖直画而下,又在旁边多点了一点作结,正是东坡惯用的写法。


赵令畤的一些题跋,也很特别。除了姓名,还把当年东坡给他改的字也一并附上,自然是为了纪念与坡公的因缘。

比如辽宁省博物馆的《白莲社图卷》,是张激所绘,上面就有一段赵令時题于政和年间的跋文。


北宋 张激 白莲社图题跋

篇幅很长,熟练的苏体字,所用的典故是庐山虎溪三笑之事,这是苏公爱用的典故。落款署“赵令畤德麟”,姓名与字号并陈,这在宋人手书中不太常见,一般多仅有署名而已。

这一切都是赵令畤在向苏公致敬,他将苏公的精神刻在自己的文风字体中,他亦是学苏公的行事活在世上。

赵令畤生得其时,有幸与苏黄数子同游;亦生不逢时,赶上了两宋之际国家的种种不幸,一次都没落下,以至于绍兴年间去世时,竟然贫困得无以为殓。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日,这位曾经的皇家贵胄,只剩一枚外表不起眼的砚台长伴左右。

正是在这砚台上一寸一寸磨出来的墨,最后都化成了我们看到的《侯鲭录》,字里行间,亦斑斑血泪也。


作者:焱燚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翔东湖游记(下)
一生浮沉的苏东坡,最大的幸事,是有他这位好老师
苏轼与苏堤春晓(苏公堤)@苏耿仁
生日快乐,对联里的苏东坡
海口苏公祠
【光阴·故事】苏东坡:情深再别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