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习录讲了些什么?

细解传习录小篇,心友的分享【转自同修分享】

《黄省曾录》导读

49.1 无适、无莫、义。 学习致良知,要避免教条,外部不断的变化,只有我们清澈的良知才能临事不乱,应变无穷,企业家想要抓住商业的本质,只有依良知而行,只有道能传承,文武之法即是尧舜之道。在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我们还只用过去传统的方式就不是道。我们唯一不变的是经营之道之本身,当我们回到良知本体的时候,自然应对有方,不要执着于一时一刻的一些方法。

49.2 “思无邪” 阳明先生说,所有的经典一言便可盖贯,都是圣贤的良知发用,有德者必有言,只有真正的有德有道者才能说出这样的语言,便是“思无邪”,道心之言。

49.3 道心 人心 阳明先生说,所谓的道心就是上天之道无声无臭的上天之心,只有我们自己去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亲身体验获得这颗道心,才能避免自己那些不安稳处,才能随心所欲,让自己走在康庄大道上。因此作为我们普通人,不可以擅自作出对世界很多事情的一些认知和看法,我们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达致良知,我们才有可能说出真知灼见,不然我们的见解往往是是似而非的。

49.4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在企业当中,要不要跟普通的员工谈学习致良知?阳明先生说圣贤巴不得人人都做圣贤,但每个人资质不同,我们带给他们的教导应该是分层次的,比如阳明先生面对曹贼,不给他们讲良知,用曹贼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仁义礼智信,让他们深受一颗真诚的心的感染。在员工中推广致良知学习,是要慎重的,换一种形式,如通过家庭理道、子女的教育等,切不可直接言心性良知,对于企业的高管则可以。因此,学习致良知要变成真正可行的制度,变成真正有效的企业文化,来规范员工,熏陶员工。

49.5 读书不记得,如何?阳明先生说,晓得就已落在第二义了,我们读懂文中义已是第二层了,最重要的不是明白文中的意思,而是体会圣贤的心,白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学习文中句,句中义,我们还要去体会义中之玄,玄中之妙那些背后的东西,我们学习致良知,要去体悟圣贤的那颗心,那才是心法和奥妙所在。

49.6 逝者如斯 我们以为“逝者如斯”是生命的时光往前奔走,不舍昼夜。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良知的发用如有源之井水,生溢无穷,一个人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动,循天理而动就是依着山川天地这样的天道而行,这样的时候就是永远的长久下去、永恒,生溢无穷。对我们来讲,我们达致良知,找到我们原本的这颗心多么重要,唯有此才能证明我们的生命不浪费,我们才能与天地相合,让自己的生命回归天地道。

49.7 志士仁人 志士仁人,杀身成仁,英勇就义,视死如归,他们在关键的时候不苟全自己如禽兽般的生命,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依良知而行,因而才会真正成就自己这颗仁爱之心、这颗良知,而不是我们苟且的活着,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为了保全自己的生身性命,这就是颠倒了,我们要去做正确的事情,只要依良知而行,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49.8 毁谤,赞誉,荣辱,得失,圣贤都不会避免,但圣贤与我们普通人不同的是,圣贤不会为了这些得失所动摇,反而在荣辱得失面前保持自己此心不动,良知清澈,才能应变无穷,我们普通人闻谤则怒,闻誉则喜,像木偶一般被人操纵,动来动去,这怎么能看清事情的本质呢?怎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呢?有的人即使没有人毁他,他做得不对,总会被发露。 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一个君子最不齿的是不愿意在他自己的有生之年,让自己的声名过誉,而我们很多人,却恨不得让自己声名远扬,让自己的声名远远大于自己实质的本质,这样的话是最羞耻的事情。我们今天被这些荣辱得失所控制,忘记了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情,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私心而来,因此有所好乐,有所恐惧,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我们已偏离了本心。

49.9 一个人如果面对生活中的好多事情不能处理得恰到好处,厌烦这些事情,去求一个静,就有骄惰之气了。倘若不是这样,是为了涵养自己,做一些涵养的功夫,却是好的,最好是当下格物,事上磨练。但有时我们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调试一下自己的身心,涵养自己,这样也是一种可行的修炼方法,但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做。

49.10 阳明先生希望他的弟子不要拘谨,一个人真正学习致良知是活泼泼的,不是外面装作一副圣贤的样子就是学到真正的圣贤,如孔子对于曾点的评价,随才成就。狂者,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从狷处成就他,我们不能以同样的模子去塑人,让其成为相同的模样,我们今天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学成“仁义礼智信”外在的形式,而是达致良知以后,自己随着自己的性格和行业的特点,该如何就如何,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而不是拘泥于外在的形式,这才是致良知活泼泼的样子,一个人的生命才尽展他燃烧的状态。

49.11 对于元静的评价 一个人学习,不要求博,不是为了学富五车,不是为了追求学者的风度,不是学了多少知识和名声,而真的是为道日损,把不好的东西去除,阳明心学言简意赅。圣人之学都是大道至简,今天我们好博,认为一定要读个博士,我们才能够证明自己有学问,事实上作为科学知识,我们学博士也远远不够,而做人却不是靠广博,而是去私欲,在去私欲上下功夫。

49.12 圣贤都是诚于己,从良知而行,从不矫揉造作,孔子也不会不知道的地方去妄作,颜子对于自己不善的地方总是有觉察。圣贤不在于他在具体的做法上有不知,而是不妄作,这就是圣学圣学之真血脉路,也就是达致良知,从根本原理上依良知而行,做一个明白人,时时允执厥中。


类似内容很多,真正悟道的确少之又少。我是民间守艺人一枚,喜欢阳明心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致良知》的点滴心得感悟
大家|牟宗三:王阳明学行简述(二)
王阳明《答南元善》(传习录外)
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做去,不管人非笑,毁谤,荣辱,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
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
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百毒不侵,镇定不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