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迎向空巢期自由!廖輝英:人生啊,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 50+FIFTY PLUS | 遠見雜誌

油麻菜籽,自由地飛吧。

廖輝英帶著一本蘇珊桑塔格的隨筆與演說集《同時》來到我們約訪的咖啡廳,穿得笑得都像鄰家阿嬸,她說以為我們會遲到,有書陪伴就可以愉快度過等待空檔。書是她之前就看過的,還有畫線和註記,但現在重讀,就像初次見面,「以前我是個過目不忘的人。現在呢,過目就忘,忘光光。我今年70,我承認也接受,真的老了。」

《油麻菜籽》洞見傳統女性苦處,婚不婚,都難!

廖輝英70歲,但無論她多少歲,1982年,33歲的她首度出手,震驚文壇的中國時報文學獎首獎小說《油麻菜籽》,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的經典地位至今未曾動搖。

於是採訪前我重讀了一遍《油麻菜籽》,雖然新世代對廖輝英的認知,是那個親和力超強、電視上的兩性專家。

「……查某囡仔是油麻菜籽命,落到那裡就長到那裡。沒嫁的查某囝仔,命好不算好。……你阿兄將來要傳李家的香煙,你和他計較什麼?將來你還不知道姓什麼呢?」小說中媽媽對大女兒阿惠說。

「……嫁到歹ㄤ(壞老公),一世人未出脫,像媽媽就是這樣。像妳此時,每日穿水水的去上班,也毋免去款待什麼人,有什麼不好?何必要結婚?」然而阿惠媽媽又很矛盾,一方面斷言「妳將來還不知道姓什麼」,另方面又不期待女兒走入婚姻,落入她「嫁ㄤ生囝,拖累一生」的命。

小說結束在阿惠結婚,她跪下去,抱住頭髮斑白、婚姻不幸的媽媽,想告訴她:我會幸福的,請妳放心。

現實中的廖輝英呢?幸福了嗎?她這一粒油菜籽,如今落在哪裡?

去年4月滿70歲的廖輝英,俏皮在臉書發文:祝我「十七」大壽快樂!(出自廖輝英臉書)

幼時像養女,寫作是苦痛的解脫

現實版的油麻菜籽,情節和小說全然不同。譬如說,廖輝英6歲就開始照顧弟妹,被訓練做所有的家事,「我母親是西醫的女兒,留學日本。外公幫她挑了一個老實讀書人但不會賺錢的丈夫,生了6個小孩。她充滿了怨恨,不願意也不會做家事,一件衣服都不會洗,又重男輕女,所以事情全部落到大女兒我的頭上。」

她必須殺雞;處理捕鼠籠捕到的老鼠;寒暑假時洗全家人的衣服。有一次偷吃一福堂的麵包——大哥專屬的點心,被母親用鐵棍追打,最後是鄰居出手相救。學校4點鐘下課,她騎腳踏車4點20分到家,母親多半躺在床上讀松本清張的小說。

父親是機械工程師,英日文俱佳。為賺外快,廖輝英初中時就和和父親合作,父親口述日文書籍或日本電影內容,她寫下後潤飾,交出去後從未被出版社或電影公司退稿,殊不知這正是所謂作家的才華。

廖輝英回憶,廖家3個女兒,父親總是對人說,老大最乖、老二最漂亮、老三很可愛,「我很醜,不用安慰我啦。」廖輝英很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沒有容貌上的優勢,過著養女一般的勞動人生,廖輝英靠著過目不忘的天賦一路考上第一志願北一女。沒有想過反抗嗎?「有啊,我高中的時候曾經想自殺。」她說。

活下來,是因為她夠聰慧,夠強韌,對人生依然充滿熱情。大學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闖蕩工商界10多年,和同樣任職於廣告界的男友結婚。懷孕後寫作魂爆發,加班回家繼續伏案疾書,「寫作帶給我莫大的滿足,我會一邊寫一邊流淚,心想有哪個作家可以寫出這麼動人的故事……

但她懷孕過程很辛苦,住院3次,根本無法上班,只好辭掉工作寫作,結果小說一炮而紅,開啟她往後數十年叱吒文壇的風雲作家歲月,小說和散文集,至今出版近80本著作。

認清最重要的,其他就當成修煉吧

徹夜寫小說,但廖輝英自認「我也認真經營家庭」,並沒有忽略小孩,只是丈夫不是一個體貼的人,特別是對兒子管教嚴厲到不合理,2人爭吵不斷,她曾經離家出走,提離婚,打官司,最終都為了「保護孩子」而回頭。不過,這無關乎犧牲,而是她思考清楚之後的決定,「我沒有假裝婚姻很快樂,是寫作志業成全了我的自我,也證明我是一個意志力何等堅定的女人。

而面對曾經待她如養女的原生家庭,廖輝英咬牙吞掉所有的怨,以百分之百的照顧與孝順回應。薪水一萬五的時候,她可以給到一萬二;賺到三萬,就給兩萬多。成為暢銷作家以後,父母的生活和出國旅行費用,父親的私房零用錢、母親年年身上的昂貴新衣,她都給得無怨無悔。家人謂之「愚孝」。如果說這就叫做傳統,「我想我比傳統更傳統。」廖輝英說,「更傳統,但同時也是一個重情分的現代女性。

她對「現代女性」的定義一點都不複雜:心中自有定見,清楚什麼之於自己最重要的,如此而已。

因為經歷過2次拚生死的生產,她同理生了6個小孩的母親的苦;因為了解丈夫的成長背景,她選擇柔軟、忍耐,將之看成一段自我修煉的旅程。人與人之間,她一向把情分看得最重,「如果連情分都沒了,那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關於愛,甘心付出就別期望回報

飛越50,穿過60,抵達70,廖輝英很早就明白寫作的黃金年代有限,她抓住時機「轉業」成為兩性專家、電視名嘴,努力經營每一階段的人生。有人批評作家上電視,「但如果不是上了《康熙來了》,中國大陸怎麼會認識我,讀我的小說,請我去演講?」

年紀帶給她一種對人情世故更深刻的洞察力,看穿卻不戳破。一位朋友曾炫耀如何被丈夫寵溺,廖輝英一聽就確定這婚姻有問題,其中必有不可說的祕密;果然後來真相浮出,疼愛老婆的男人早有另一個女人,而且和她生了孩子。

她徹底理解,人的個性永遠不可能改變,無論你如何想要改變對方。

還有愛,付出的要甘心情願,不必要求等值的回報,無論愛情或親情。

人生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的旅程

時間當然也帶來生離與死別。6前年廖輝英的父母以90、91高齡相繼過世,今生緣盡責任已了,她的心卻空了一塊。10年前她2度急診,頭痛到感覺身體要被撕裂,像經歷了一場爆炸;在與死亡接近的時刻,她想到的是尚未獨立的子女,以及想要寫的小說。

而去年則是喜事連發,4個月內兒子女兒相繼結婚,忽然間就空巢期了。她以為可以面對,沒想到竟然每夜走進子女房間,坐在空蕩蕩的床上,悵然若失,「好在我早就有認知,人生到最後,終究都是一個人的旅程。

去年廖輝英兒子娶媳婦,同年女兒也出嫁了,廖輝英迎來人生的空巢期。(出自廖輝英臉書)

如今40年的老房子正在尋求買主,某一部分,像是廖輝英重新整理人生,一種與從前種種道別的宣告。對丈夫,她說「我將他區隔為家人,不再有更多其他期待。」她小心翼翼,選擇用了一個最中性,最不傷人的說法。

整理需要時間,慢慢斷捨離。廖輝英相信,她將迎來此生最自由的時刻,自由地走路,自由地讀書看電影,全心全意地生活,吸取新的養分,而在腦中盤整10年的2部大河小說,是時候讓它們種植到紙上了。

文/蘇惠昭

攝影/陳鴻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堂從不曾撤守?》文末後記
靠每天1000拜克服腦性麻痺的韓國畫家
人生
兩性關係語錄
【环保卫生 - 他在路上撿了一個破舊輪胎,回家後鑽孔鋪上木板...最後做出來的東西讓所有鄰居都瘋狂稱讚阿】
大學校園巡禮/我在牛津的日子【聯合報╱胡志強˙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