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脑保护,arb肩负新使命
2010更新指南进一步确立arb在器官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霍勇  2011-8-20 17:29:
关键字:高血压 arb
高血压是当今全球范围内人类最沉重的医疗负担之一,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除了有效控制血压,还应该具有全面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是抗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可阻断心血管(cv)事件链中核心环节血管紧张素ii()的不良效应,而其中ang ii受体拮抗剂(arb)由于直接阻断at1受体而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更完全地抑制ang ii的活性,成为cv保护领域的后起之秀。2010年更新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房颤动(房颤)管理指南》和《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心力衰竭(hf)实践指南》,一致对arb在相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做出了明确推荐,进一步确立了arb在心脑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卒中一级预防,arb功不可没
高血压是脑梗死和颅内出血(ich)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之一。血压与卒中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持续性、进阶式、独立、预测性和病因学的强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高达8.0;而有效降压可使卒中的rr降低32%。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对预防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明确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这一水平与较低的卒中和cv事件风险相关;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i/a)。
糖尿病已被认定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不仅增加患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而且升高致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尤其是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研究证实,积极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卒中风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ukpds试验中,强化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144/82 mmhg)与标准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154/87 mmhg)相比,使卒中风险降低达44%(p=0.013)。life研究在9193例原发性高血压(160~200/95~115 mmhg)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中比较了arb制剂氯沙坦(科素亚?)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的疗效。2组血压下降幅度相近;在119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亚组中(图1),氯沙坦组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24%(rr 0.76;p=0.031);卒中风险下降21%(rr 0.79),虽然由于发生事件病例数较少而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降低卒中风险的获益趋势显而易见。2010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接受acei或arb治疗(i/a)。life研究结果无疑为这一推荐提供了重量级证据。
图1. life试验糖尿病亚组分析结果
房颤上游治疗,arb崭露头角
上游治疗可预防或延缓与高血压、hf或炎症(如心脏外科手术后)相关的心肌重构,从而阻止新发房颤(一级预防)或房颤复发以及进展为永久性房颤(二级预防)。raas阻断剂、他汀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目前常用的房颤上游治疗药物。
在房颤一级预防领域,多项左室功能不全和hf大型随机化试验的回顾性分析均表明acei或arb治疗的患者新发房颤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荟萃分析显示,acei和arb治疗与房颤风险显著降低30~48%相关。在高血压人群中,迄今仅有1项荟萃分析显示acei/arb治疗使发作性房颤的rr显著降低25%,而这一趋势主要由以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life试验中所观察到的氯沙坦组新发房颤发生率较阿替洛尔组显著降低33%(6.8 vs. 10.1/1000患者年)的获益所驱动(图2)。基于此,2010年《esc房颤管理指南》作出对上游治疗作为房颤一级预防的推荐:应考虑使用acei和arb用于高血压、尤其是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预防新发房颤(iia/b)。life研究再次为指南的制定和更新发挥了推动作用。
图2.  life研究:氯沙坦显著减少新发房颤
此外,life研究还发现,与阿替洛尔相比,氯沙坦治疗改善了房颤亚组患者的主要cv结局。主要复合终点(cv死亡、卒中、心肌梗死[mi])发生率降低达42%;单一事件终点cv死亡率降低42%,卒中减少45%,并呈现降低全因死亡率的趋势。而value、gissi-af及active i等试验均未能证实arb治疗较其他活性药物或安慰剂改善cv结局。氯沙坦对房颤的预防及结局的改善是否具有特殊益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防治心力衰竭,arb前景光明
有cv危险因素的患者同时面临hf风险。虽然hf是进展性疾病,当前治疗技术能够做到稳定甚至逆转病情,从左室重构和功能不全进展至hf的病理生理进程可以通过干预而避免,延长轻-中度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期已成为可能。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延缓或部分逆转心肌重构。
2010《hfsa心力衰竭实践指南》对hf预防和治疗中raas阻断剂的应用做出了详细推荐。acei仍是高危(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或卒中,以及合并糖尿病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吸烟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hf预防的首选(a级证据)。在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alvd,左室射血分数[ef]<40%但无hf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中,推荐应用acei(a级证据)或arb用于因咳嗽或血管性水肿而不耐受acei的者(c级证据),对控制危险因素和预防及延缓心室重构进展有重要价值。对ef≤40%的hf患者,建议常规使用acei;因咳嗽不能耐受acei者,使用arb(a级证据);对acei治疗中出现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应考虑arb(b级证据);而对mi后hf(a级证据)和ef降低的慢性hf(b级证据),考虑以arb而非acei作为起始治疗;对已接受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最佳联合治疗而症状仍持续或进展恶化,考虑加入arb(a级证据)。对于ef正常的hf,若无其他药物的特定适应证,应考虑给予arb或acei(c级证据);所有合并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和一项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均应考虑使用acei(c级证据),不耐受acei者应考虑arb(c级证据)。
elite和optimaal试验分别为评估arb在慢性hf和mi后hf治疗中疗效的首项研究,均证实arb氯沙坦(50 mg/d)与acei卡托普利疗效相当。而2009年aha科学年会上公布的heaal研究表明,大剂量氯沙坦(150 mg/d)较常规剂量(50 mg/d)进一步显著降低nyha ii-iv级、左室ef≤40%且不能耐受acei治疗的hf患者(n=3834)主要终点事件(hf住院或死亡复合终点)风险10%(p=0.027)(图3);且heaal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已接受β受体阻滞剂(72%)治疗,这一比例远高于既往的vel-heft(38%)和charm研究(55%),因此这一额外获益更显可贵,也为未来arb和acei在hf领域的对照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图3. heaal研究:大剂量氯沙坦进一步改善hf预后
小结
2010年三大指南进一步肯定了arb在卒中一级预防、房颤上游治疗和hf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应用指征作出了详细界定。同时指南强调,实践中应优先选择证据最充分的arb制剂。life、elite、optimaal、heaal等一系列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构筑了氯沙坦全面、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链条,为指南制定和更新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3】
高血压优化治疗策略
2019年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来啦!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转自高血压诊室论坛]
专家共识 |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基层高血压药物治疗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