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学家怎样识别甲骨文字?

首先,甲骨文的识别是非常专业的,这毫无疑问,因为可以面对社会明码标价10万破译一个,可见难度之大,但是,所幸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太过伟大丰富,又为专家学者破译3000多年前的“中华密码”留下了别的文明与文字没有的智慧和方法:

一、《说文解字》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这段话,可说为郭沫若、王国维和罗振玉、董作宾四位“甲骨文四堂”留下了一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钥匙。

《说文解字》这段话直接讲的就是甲骨文,也就象形字与汉字的构造原理,言简意赅,一读就懂。

这就是考古学家破译甲骨文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六书”的定义出发,尽管甲骨文并不是都能达到秦汉后的“六书”的标准,不能那么娴熟运用这6种造字方法,但是,目前所破解出来的约2000多个甲骨文字,却确实已经发现了这六种原理。

毫无疑问,《说文解字》的许慎以及他那个年代的人就已经可以辨认上古象形文字了,不得了呀!

二、汉字的“万年一脉”之特性

问个小问题,下面这张青铜器铭文的图片,谁能找到“黄帝”的字眼?或者“皇”的字眼?

我估计要认出“黄帝”的字眼有点难

因为它本也写作“黄啻”。但是,要认出“皇”估计就不太难了~

这是战国田氏齐威王时的出土青铜器《陈侯因齐敦》,讲的是齐威王做器向他先祖学习的意思。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汉字是万年不变的字体,虽然严谨的说,殷商甲骨文与西周金文自己秦汉后的篆书与隶书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根源还是不变的,无论是秦篆汉隶还是西周金文,它的根还是《说文解字》里记载的那句“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说穿了,就是用画画的理念来创造的了。

中国人随便一个没有学过相关专业的人,就能看懂几千年前的古文字,这在拉丁字母的使用人群里简直就是逆天般的神奇!

上面这一张古英语,字母还是大体那26个字母,但是其单词与语法却已经完全不同现代英语了……没学过就等于是看天书——好气呀!明明拆开来看,每个都能看懂,可是一合起来就……

因为拉丁字母不是象形文字,所以人们在没读过书前,是不可能看得懂的。而象形文字就不同了,因为象形文字就是照着事物的原型或人的意念里的“拟物”而画出来的,图案永远比文字数字更容易让人明白,看图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人看过的东西,就会在脑里生成画面,所以,你看,下面这个字简直就是“送分题”呀!假期你现在正在考古文!






根据语言学家的定义,文字发展大体有4个必经阶段,分别是:

1、结绳记事;

2、图形记事

3、语段文字(约定成俗的符号或图案);

4、成熟文字

而按照这个阶段的“流程”看,象形文字(即图形记事,也包括部分语段文字)是成型文字的必经阶段,根据全世界各古文字发现考证,确实如此,比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

但是,后来就是不知道为何,就这么吊诡,全部变成了拉丁字母,就是说:文字断根了!(等于文明也断根了!)

而汉字就不同了,3600多年前是象形文字,3600多年后,虽然已经不是单纯的象形文字(已是六书体),但是它就没断根——所以,文明也一直没断根!

如此一来,我们的考古学家要破译甲骨文自然是大把规律可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文解码
英语象形理论初探<转>
为什么像汉字一样的象形文字很少,多数语言是拼音文字呢?
六书 象形 甲骨文基本知识
汉字概说
谷雨日也是中文语言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