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窥到部分癌症不治自愈秘密的“癌症免疫治疗之父”,生前却是得不到承认的“民科”

中国的类似民科医生很多,我们就接到了很多类似咨询。我们的核心业务之一,正是把他们由“民科”转变为真正的临床科研学家,成为“黄馨祥”一样的临床科研受益者。


(一)


癌症免疫学是目前最火爆的学科之一。重要原因是某些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的巨大成功,包括免疫检验点抑制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等。


对于多数人,这是个全新的概念,称之为21世纪的前沿抗癌疗法。但事实上,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在100多年就已经有人尝试了。


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廉·科利(William Coley),19世纪末美国的一名外科医生,现在被很多人称为“癌症免疫学之父”。



但这是在他死后很多年才得到的荣誉。在他活着的年代,威廉主张的疗法,从理念到操作,都和当时的主流科学格格不入,被绝大多数人忽略。按照现在的话讲,他就是个“民科”。


这位“民科”逆袭的故事,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


威廉本来是个主流外科医生,怎么不务正业跑去搞“民科”了呢?


这得从一位17岁的小姑娘,伊丽莎白·丹希尔说起。伊丽莎白不幸手上患了恶性肿瘤,当时既没有放疗,也没有化疗,“最前沿疗法”就是做截肢手术,于是她成了28岁的年轻医生威廉的病人。


很可惜,手术后,肿瘤很快复发扩散,小女孩两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

这给威廉带来了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也带来了使命感: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办法!


于是他开始翻阅医院以前的记录,希望找到一些非主流,但可能有效的抗癌疗法。


还真被他找到了一个神奇的病例。


一位叫“斯坦”的德国移民得了癌症,手术也无法切除所有肿瘤。更惨的是,手术过程中他被感染,得了“丹毒”,一种链球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当时还没有抗生素,因此他高烧不退,差点直接挂掉了。但斯坦最终熬了过去,烧退了。真正神奇的是,他的肿瘤居然在发烧的过程中快速缩小,短短几天,烧退了以后,他的肿瘤也随之消失了!


威廉专门去寻找这位患者,发现他出院7年后依然好好的活在纽约,没有任何肿瘤残留。


威廉非常兴奋,又去查阅更多文献,发现世界各地都有类似案例:一些癌症患者意外被细菌感染,严重高烧后,癌细胞就自动消失了!


难道细菌感染能“以毒攻毒”干掉癌细胞么?!


当时人类还完全不知道免疫系统的存在,威廉有两个猜想:


1:细菌一定分泌了一种“毒素”,能够毒死癌细胞!

2:如果故意让患者被细菌感染,引起高烧,可能治好癌症!


这纯粹就是威廉个人的胡思乱想,一没有理论依据,二没有动物试验。如果放在现在,恐怕永远进不了临床。


但100多年前,没有FDA,医生说干就干!


威廉自己弄了一些能引起“丹毒”的致病活细菌,直接注射给癌症患者!


1891年,第一个被威廉拿来做试验的人出现了。一位35岁的意大利瘾君子佐拉,脖子上长了一个大肿瘤,没法吃东西,位置也没法手术,基本就是等死了。


威廉拿着带活细菌的针管,前后给佐拉注射了几十针。佐拉果然得了丹毒,高烧到41度。而且,伴随着发烧,他的肿瘤果然开始减小,两个礼拜后,肿瘤消失了!

威廉成功了!


他非常兴奋!发表了论文来阐述他的发现。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现代癌症免疫治疗试验。


(三)


但威廉高兴得太早了。在治疗佐拉成功后,威廉接着用同样方法治疗了另外10位患者,结果却让人迷茫。


出现了四种结果:


·      病人百毒不侵,根本不发烧。

·      病人高烧,熬不过去,卒。

·      病人高烧,熬过去,肿瘤没啥变化。

·      病人高烧,熬过去,肿瘤缩小。


完全无法预测病人注射细菌后的反应和效果!完全是随机的。


在连续两位病人都直接被注射的活细菌弄死后,威廉觉得应该改变了。


他通过研究,发现用两种灭活的死细菌(链球菌和粘质沙雷菌)混在一起,也可以引起高烧,而且要安全很多。于是他放弃了使用活细菌,而开始使用这种混合灭活菌,这就是著名的“威廉毒素”。


威廉毕生都在研究和使用威廉毒素,治疗了近1000人,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号称有效率在50%以上!


但是,主流科学界和医学界完全不买账。1894年,美国医学会专门发表评论文章,说“威廉毒素”是无效的,完全是瞎扯,威廉看到的疗效只是巧合。


威廉成了得不到承认的民科。


(四)


为什么主流的科学和医学界不认可威廉的研究呢?


其中有医学潮流和局限原因。


1:当时的医学界,手术为王。大家认为不需要手术就治好的肿块,都不是真正的癌症。因此,威廉弄消失的,也只是“良性包块”而已。


2:20世纪初,放疗刚刚兴起,大热,很多大佬都转向做放疗研究,觉得这才是最有前途的疗法,对于威廉这种旁门左道,提不起兴趣。威廉所在医院的老板,就是威廉毒素的强烈反对者,禁止威廉在自己的医院用毒素治疗病人。


3:美国医生教育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叫“不伤害原则”:无论如何不能主观故意伤害病人。因此,主流医学界无法接受威廉这种拿细菌直接往病人身上打,引起高烧的危险做法。


4:现在我们知道威廉毒素起作用就因为激活了免疫系统。但100年前,没有免疫系统的概念,因此没有任何人,包括威廉自己,能解释注射细菌为啥能治疗癌症。


总而言之,威廉的理念过于超前和另类,因此无法得到主流的承认。


但如果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主流医学界,也不太公平。威廉得不到认可,和自己也有很大关系。


因为威廉实在是个非常烂的科学家者!


他是个好医生,有很好的直觉,但他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不知道什么是对照,不知道怎么设计试验,也不知道怎么记录试验。


他就像一个中国的厨子,做事完全凭感觉:“盐少许,酱油适量。”


举些简单的例子。


比如,威廉给病人打毒素,有时候一个病人要打很多针,但是威廉从来不写每一针打了多少,打在了哪里。


所以很多人想重复他的试验,都失败了


再比如,威廉毒素的配方变来变去,前前后后搞出来至少13个不同的版本,有些有效,有些无效。威廉对这些不同版本的记录很不清楚,加上病人反应各异,主流科学界完全无从判断到底咋回事儿。


因此,虽然主流科学界有自己的问题,比如过于保守,追逐热点(放疗),但威廉自己缺乏科学素养,无法科学地完成和记录试验,才是被大家忽略的根本原因。


从这点来讲,威廉的确很像现在的民科。


很多民科总是宣扬阴谋论,说主流科学界压抑他们的天才发现,但他们却从来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科学试验。


不可否认,有些超常的直觉和理论,是主流科学界理解不了的,但民科不被承认,通常不是因为观点过于新奇,而是因为完全无法和其它科学家沟通。


正是由于威廉自己热情有余,但科学训练不足,因此即使尝试了40多年毒素疗法,号称治好了上百人,但一直饱受质疑,从来没有进入主流。


因此,在威廉去世后,他和他的毒素慢慢被人遗忘,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失。


编者案: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正确的科研姿势。

中国大陆医生不乏有志之士,但缺少系统的解决方案,使得众多医生的科研沦为民科,不仅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更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Healsan已经帮助很多中国医生规划、设计或修改了其临床科研设计。


感谢菠萝及“菠萝因子”公众号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染新冠病毒后,他的肿瘤居然不见了......
“疯狂”抗癌史:从用活菌以毒攻毒,再到用犯人进行试验,最终成就一个诺奖
感染细菌治好了绝症
肿瘤免疫治疗的故事(连载六)
肿瘤免疫疗法的诞生
10分钟让你学会如何正确治疗各类癌症肿瘤(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