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锁合伙人股权设计的四个原则

老板和员工最大的区别是身份的不同,老板觉得是为自己干,员工觉得是为老板干。

身份不同,导致大家付出努力的程度也不同。

股权激励核心的目的,就是把员工变成公司利益的相关受益者,使他们持有公司的股份,让他们觉得是公司的主人,是在为自己干,从而使团队的战斗力升级,使企业发展壮大。

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股权设计架构方案。

比如,华为今天已经走过了创业期,也走过了发展期,进入到非常稳定的成熟期。

这个时候,华为已经把97%的股份全部分给了员工,合伙人团队中的老大任正非,目前只占有公司1.42%的股份。

虽然他占的股份非常少,但是在华为任正非依然说了算。不管是阿里巴巴的马云,还是腾讯的马化腾,这些上市公司的老大都只占有公司不到10%的股份,但是仍牢牢控制着公司。

未来的企业家,在公司里面所占的股份会越来越少,但手上的财富会越来越多。

※ 第一个原则:要有主营的业务,要有合伙人团队

合伙人的股权设计,首先要有主营的业务,要有合伙人团队。

小米的主营业务当你在百度上输入“小米”两个字时,搜到的第一段话就是关于“小米商城”的介绍:

小米商城: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直营小米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包括小米手机、等等

那小米的合伙人团队呢?就是5个“海龟”加3个“土鳖”,8个老男人,雷军、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黄江吉、洪锋、王川,平均年龄43岁,这便是小米的合伙人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很强大。

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阿里巴巴旗下有阿里巴巴、淘宝网和中国雅虎、蚂蚁金服

阿里巴巴的30位合伙团队:TimothyA.STEINERT、蔡崇信、蔡景现、曾鸣、程立、戴珊、樊治铭、方永新、胡晓明、姜鹏、蒋芳、金建杭、井贤栋、刘振飞、陆兆禧、马云、倪行军、彭蕾、彭翼捷、邵晓锋、童文红、王坚、王帅、吴敏芝、吴泳铭、武卫、俞思瑛、张建锋、张勇、张宇。

2016年12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新增4位合伙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团副CFO郑俊芳、蚂蚁金服集团财务赵颖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

不论是小米的雷军,还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都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合伙人。

问题来了,如何让这些人才安心为企业工作?

像小米和阿里巴巴的这些合伙人,他们创业不只是为钱,而是想做出一个一生的事业。有的企业一经创办,就注定会死掉,因为老板创办这家企业把金钱作为了唯一的目标。

当大家因为利益聚在一起,公司就没有文化,也不愿意投资员工,他们做的是一个生意,而不是一项事业。

最高级的合伙人团队,一定是为事业拼搏,而非金钱和利益。

※ 第二个原则:要规范经营、公司化治理

一个企业、一家集团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如果人才团队不稳定,又没有一套有效的经营制度,没有相应的股权激励制度,企业要想持续地走向成功是不可能的。

企业若想规范经营、公司化治理,企业家就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明确定位。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本质上有三个身份,

第一个身份是公司的投资方,即公司的大股东;

第二个身份是公司的董事长,即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第三个身份是总经理,总经理具体负责董事会的执行事务,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公司的运营。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忽略了作为大股东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忽略了作为董事长应该去行使的权力,因此,绝大部分老板只是在公司扮演了总经理的角色。

早期创业的时候,老板可以兼顾三个身份、三个角色,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老板要逐渐将企业所有权和总经理的管理权分离,出让更多的股份,用其去筑巢引,吸引更多的人才,这样企业才会越走越远。

做一个企业,就要集众人之智,凝众人之力,圆众人之梦。

光靠老板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要规范治理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顶层设计方面的战略实施,让企业高效自动化运转。

※ 第三个原则:要有核心股东、合伙规则

公司治理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公司的产权和股东关系。在这里,跟读者分享一则案例。

有一家家具企业,创立时有三个股东,老大占股40%,老二占股40%,老三占股20%。

三个股东共同出资,公司注资资金100万元,老大出40万元占40%,老二出40万元占40%,老三出20万元占20%。老大和老二不参与公司的管理,这个公司相当于老三任总经理。

老三干了三年以后,把企业的产值做到上亿,慢慢地他的心理就不平衡了。

他认为老大老二什么都没有管过,然而俩人股份最多。老三找老大老二谈这件事,要求增加自己的股份。

公司治理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公司的产权和股东关系。

当时老大老二俩人不同意,理由是当初创业时有契约,并说道:“假如公司今天亏了上百万,你会不会说两位老哥我多亏一些,你们少亏一些呢?既然你承担了20%的责任,就分20%的分红,我们承担了80%的责任,就享受80%的分红。”

随后,老大老二经过商量,决定一个月给老三涨1万元工资,年底再给老三奖金20万元。

老三没同意,心里不是滋味:“多给我点股我什么都有了,用得着施舍我吗?”

十分郁闷的老三,回家把前因后果跟妻子讲了一遍。妻子一番话让老三茅塞顿开:“这还不简单吗?你干了这么多年是不是有经验了?是不是也有资源了?厂子就是你管着,你跟我弟弟在旁边开个厂……”

刚开始老三没有同意,多年的兄弟感情,自己要走的话大哥和二哥怎么办呢?后来,在妻子的软磨硬泡下,老三另起炉灶。

结果,干了一年时间企业产值就做到了8000万元:资源是原公司的,员工也是原公司的,原公司被掏空了。大哥和二哥又是气愤又是后悔……

这个案例说明,一个企业要实施股权激励,必须有核心股东,必须拥有明确合理的合伙规则。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老板和公司的权益,才能保护激励对象的权益:只有这三方利益平衡,才能达到股权激励的效果。

要有明确合理的合伙规则,包括进入规则、干活规则和淡出规则。

※ 第四个原则:要明白是融人,而非融资

“智本”时代到来后,人才的作用远远胜过资本。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做企业首先是融人,而非融资。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了解一个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未来创造价值。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实现这种人力资本的利益回报。

股权激励制度是最好的一种制度安排,能够实现人力资本的利益回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股权激励制度,人力资本强大的反作用力,会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困难。

老板作为股东,也只关心这两件事。

“资产”包括钱、品牌价值、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

“人”指的不只是老板,还有很多人,包括创始的合伙人、核心的团队、公司的苗子、投资机构、天使合伙人、公司老客户、行业合作伙伴、上下游产业人士等。

如果用一个词表述出来,这些人统称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切跟企业利益相关的人。

通过股权激励,也可以把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撬动起来,所有人通过利益捆绑在一起,将蛋糕做大,使企业长久地良性运行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业者必看!合伙人股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20150514
小米上市在即,雷军如何保住公司控制权?| 热解读
史上最全的合伙人制度研究报告
新时代股权结构该怎么设计你知道吗?(上)
事业合伙制的共识
合伙人制度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