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壬寅夏至,养脾祛湿

公历2022年6月21日(农历壬寅五月廿三)17点13分,太阳到达黄经90度,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夏至节气。

《恪遵宪度抄本》讲:「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慢慢变短,夜晚逐渐增长,即「夏至为一年阴之始」。

壬寅年,中运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夏至到大暑一个月仍在三之气中,主气、客气均为少阳相火。其间,壬寅三运的主运、客运均为太宫(土运太过)。火气与土运均太过,木生火,火生土,三者相得益彰。火热与湿土相互交替。天气晴朗时,火气彰显,体感炎热;天气阴雨时,土湿明显,体感湿凉。

夏至饮食起居建议如下:

1

饮食避凉

《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炎热之下,人易错觉,以凉驱热,却不知「火明则空」之理。热向外发散,中焦脾胃空虚,寒凉易乘虚而入,所以古人讲「冬吃萝卜夏吃姜」。热时非但不吃寒凉之物,反而宜在卯时至酉初之前饮姜茶,保护脾胃气。若脾胃仍然寒凉不适,又想吃辣,可以适量吃辣椒、白胡椒驱赶寒凉,醒脾暖胃。

若乏力倦怠,或伴有气短,可以于未、申二时食用少许人参(尾部),补下焦的小肠气和膀胱气。如果申时怕凉,应该饮食少许温热性食材,令膀胱经充实,利于酉初阳转阴的收藏。

否则,过食生冷食物,不仅伤脾致水湿停运,加之壬寅夏至,过盛土气可乘肾水,使膀胱气化不利,易致人小便不利或水肿。《脾胃论》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建议吃水果时,根据自身脾胃的承受能力,将水果榨汁煮开饮,等等。这是避免夏天「中空」伤害脾胃的万全之策。

2

少食味淡

《經》云:「少食补气,味淡补气。」饮食适量,可以将食物转化为气,过量食物不仅耗气,而且化为腐败伤害脏腑;酸、苦、甜、辣、咸五味太过,称之为「味厚」,可致人细胞脱水或者伐克脏腑,不可取。

脾胃偏弱者、阳气不足者,建议饮食量相对减少。进食完毕,无困倦乏力之感,此餐饮食量合适。进食过程中,如果吃得兴起,还想再吃一碗时,戛然而止,此时此餐饮食量合适。

对于饮食量已经偏大的人,建议午餐吃饱。早餐和晚餐适当减量。如果之前饮食量过大,腹中积食,偶尔早餐或晚餐也可以暂停,给肠胃留缓冲的余地。

3

花椒祛邪

壬寅夏至,木火土盛,阳气发散,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更易感受风、湿、寒等邪气应及时祛邪于外,避免关门留寇。花椒性热,味辛,所蕴藏的阳气可通畅身心,芳香化浊,驱风燥湿。花椒以道地的川花椒「大红袍」为最。

感受风湿寒邪入侵者,将花椒对准不适之处,固定于贴身衣服内,依靠花椒辛温正气驱散邪气,改善气血循环。不适之证消失,即可取下,再不适再用。

4

日茶三汗

壬寅夏至,湿热相交,阳气发散易受湿气困扰,体感闷热时,建议「茶洗百脉」。每日寅时、巳时、酉时,三次茶灸,浊随汗出,内外通透,身心清爽。茶灸尽量用无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等污染的真正的有机茶。茶如「纪检委」,自身清净方可驱除污垢。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饮茶茶净、心静、血清,方为茶道。

经意间,夏至悄然而至。每年夏至的节气令人惆怅。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之中阳气鼎盛之时。可是,物极必反,从这一刻起,太阳直射点转头向南回归线运行,是北半球一年阴气的开始。再过一个半月,北半球进入秋季。也可以说,壬寅年留给我们夏日的时光仅有一个半月了。

夏应心。夏火生脾胃土。脾胃为后天之本,统血,主肉,主运化,主行水等。抓紧仅剩下的一个半月夏日时光,养心,养护后天之本,分分秒秒,贵重如金。

《黄帝内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到夏三月时有句话叫做「无厌于日」。这句话实为天机,讲的是对于夏天炎热的心态。亲近夏天,喜欢阳光,将自己作为陶瓷置于夏火中烧制,方有精美出炉。祝愿时令养生人夏日收获丰硕。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 / END / ————
文字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壬寅秋分,温补暖身
癸卯芒种,木达火发
戊戌白露 木气乘土
如何提升脾胃功能?提升人体阳气?
冬养之道暖的有讲究
戊戌冬至 一阳始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