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自己,从关注自己的内心开始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部分心理学


这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施沃茨,他是普渡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博士,是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的会员,同时,他在许多国家的心理治疗组织中担任演讲嘉宾。


除了这本书,他还著有《内在家庭系统疗法》,《内在家庭系统治疗模型导论》等书籍。


施沃茨博士于2000年成立了“真我领导中心”,勾勒出内在家庭系统模型,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创伤疗愈的进程大大加快,给遭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甚至被打上抑郁症和焦虑症标签的人提供了希望与力量。


“部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比如情绪,想法等,都可以分成很多部分,就像拥有众多成员的大家庭,因此,“部分心理学”也叫“内在家庭系统心理疗法”。


“部分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把负面情绪和消极想法转化为生命力。


有一句诗这样写道:


也许,我们生命中所有的恶龙,都是等待着我们去拯救的公主,等待我们展现美和勇气。


也许,所有威吓我们的一切,内在最深处都万般无奈,渴望得到我们的爱。

 

我们内在那些令你感觉痛苦与悲伤的部分,或许不是恶与坏,而是脆弱和无助,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偏见与傲慢,聆听它们真切的声音与想法,它们就会变成美与勇气,乐观与开朗等优秀的内在品质。于是,带给我们困扰的各种伤痛就会被我们的智慧所疗愈。

 

只有拨开层层云雾,才能感受到风清月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部分心理学》.

 


“部分”与“真我”

 

“部分心理学”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把负面情绪和消极想法转化为生命力。


换言之,“部分心理学” 的目标就是释放人内在的各个“部分”,让各个部分都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和自己喜欢的工作,从而让“真我”自然呈现,并让“真我”在内心起到主导作用,来协调和平衡自己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详细讲一下“部分”和“真我”这两个概念。

 

  • 部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部分心理学”中的“部分”这两个字。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盟,它们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面的部分让你快乐与幸福。可是,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有的部分会变得极端,并产生破坏性。

 

在应对自己内在的这些负面情绪或想法时,我们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把这些不良情绪排除在意识之外,企图忽视它们,或者把这些情绪锁住,尝试着去消灭它们。


这些极端的处理方法,让我们与负面的情绪或想法建立起了一种敌对的,抗衡的关系。

 

然而,与它们建立的这种对立关系不但不会减轻你的痛苦,还会让你的内心更加疲惫不堪。

 

正确的做法是,让自己对这些负面情绪产生同情或者好奇之心。如果我们不去攻击这些部分,它们就可以放下警戒。



认真去倾听并接纳他们,直到与它们和解。只有这样,这些负面情绪才会转化为生命的正能量。

 

  • 真我。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呢?

 

打个比方,当你看到美丽的夕阳时,或者与孩子明亮的双眸对视时,或许在那么一瞬间,你体验到了内心极致的宁静与愉悦。这就是真我的状态。

 

要想进入“真我”,得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分离。

 

可以想象一间屋子里,有一个曾经伤害你的人。你在屋子外面,透过窗子看着他。此时,你会有愤怒,害怕,憎恶等内在情绪,想远离他或者痛骂他。

 

现在,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此刻的情绪上,然后试着跟这些情绪对话,问这些情绪是否愿意离开一小会儿。

 

然后,再感受自己的内心,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不愿意离开,就继续跟它们对话,问它们: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它们可能会回答:如果我离开,我害怕你再次受到来自那个人的伤害。

 

了解完这些情绪背后的担忧,你可以对它们说:放心,我不会再受到他的威胁,我只想知道自己呆在屋子外面会发生什么。

 

如果这些害怕,愤怒,憎恶等情绪答应离去,此时,你就会感受到“真我”了。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被“真我”主导,他会变得平静而清晰,愿意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容易受到其他情绪的伤害,也不会受到极端想法的影响等等。


“真我”还能让一个人呈现出创造性的智慧,比如很多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的很多灵感,都是在“真我”出现时而产生的。

 

当我们不断地去探索自己内在的各个部分时,这些情绪会逐渐放下它们的极端反应,从内心的主导地位让权。


这个让权的过程中,各个“部分”开始磨圆自己的棱角,各部分情绪之间的关系也由失调转向和谐,于是,越来越多的“真我”就会被释放。



部分心理学的“三分组模式”

 

部分心理学把我们内在的各种情绪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放逐者”,“管理者”与“消防员”。

 

放逐者是我们的内心需要被保护的那部分情绪和情感,也是我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比如:那些令人感到恐惧,羞辱,悲伤的负面情绪或记忆。

 

举个例子,作者其中的一位客户在童年时遭遇了严重的性侵,屈辱和内疚时不时像潮水一样向她涌来,她感觉自己的每个细胞和毛孔都填满了黑色的污水,这种感觉让她痛不欲生。


她非常害怕回想起这段经历,于是,她决定把这段黑暗的记忆和情绪放逐,假装这件痛苦的过往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前面我们提及,几乎所有人都渴望正能量,很多人无法应对正面情绪之外的其他情绪,当遇到负能量时,我们会被教导“忘记它们”,或者“把痛苦放下”。因此,我们总是努力去尝试着把这些负面情绪放逐出去。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放逐的过程,就是负面情绪不断被强化的过程。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这些情绪就像是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在某一个瞬间被突然点燃,然后你就会被恐惧,孤单,无助所淹没。

 

所以,不要惧怕这些“放逐者”们,只有勇敢面对这些“放逐者”,才能疗愈我们的创伤,才能重拾生活的勇气。

 

“管理者”与“消防员”是用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内在部分。

 

“管理者”负责日常的安全,为了保护你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它不仅试图控制你的外貌,表现,情绪,也要把控你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中的一切。

 

比如:为了避免碰触我们内心的“放逐者”们,“管理者”有时候会说:“我是一个好人。”


事实上,这是因为在某段成长经历中,我们放逐了愤怒的部分。“好人”只是我们自己的无奈的一种选择。

 

“管理员”就像一个强势的家长或者伴侣,我们很依赖它们的指引和保护。所以,我们对管理者的情感通常是爱恨相加的。

 

但是,无论“管理者”如何努力地保护我们,被冰封起来的“放逐者”在某一个瞬间,会重燃星星之火,并发起燎原之势。这是毁灭性的伤害,这场大火足以让我们内心灰飞烟灭。

 

此时,“管理员”虽然焦急但无能为力。在这燃眉之急,我们内心的一些部分会采取灭火行动,这一部分就是“消防员”。

 

“消防员”的使命是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后果把我们救出火海,“消防员”的做法非常极端。


我们可以把“消防员”想象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负责照看不断啼哭的小婴儿。


为了让婴儿安静下来,他可能会给婴儿喂安眠药,如果这个还不管用,他可能会把孩子扔到柜子里,试图让他的哭声减弱。

 

“管理员”与“消防员”虽然都在努力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管理员”相对理性一些,它们采取的那些行动,是可被接受的,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比如,管理员会安排我们通过工作和运动,睡眠,购物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而“消防员”的行为就有极大的毁灭性和极端性了。它会让我们采取自杀,酗酒,吸毒等激烈的方式进行排忧解难。“消防员”采取的行动不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就连“管理者”也对它嗤之以鼻。


“放逐者”,“管理者”和“消防员”这三类内在部分彼此分离,当其中一类在我们的内在占据上风时,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同的。


如果“放逐者”在我们的内心占据统领地位,我们就会活在痛苦,恐惧和悲伤中,对生活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被“管理者”部分主导的人,他们总是在做计划,按部就班地过着沉闷又无聊的生活,毫无生机与活力。

 

如果我们被内在的“消防员”部分所挟持,那么我们就会变得邪恶与焦躁不安,如同撒旦附体。

 

所以,我们不能让内心的任何一部分,任何一种情绪成为生活的主宰。


通过部分心理学,我们要去转变这些内在部分的角色,让它们变得结实完整,充满热情和弹性,让内在的各部分之间都能够友好相处。


此时,我们的内在系统就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真我”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并主导你的人生。



如何使用“部分心理学”

来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

 

部分心理学使我们内在创伤疗愈的进程大大加快,在疗愈抑郁,愤怒,焦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部分心理学认为,自己的痛苦自己最懂得,所以,最好的心理疗愈师正是我们自己。


就像我们的生理伤口可以自己愈合一样,我们也有与生俱来的智慧来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痛。

 

现在,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使用部分心理学来解决我们的心理问题?

 

  • 首先,请你关注自己内在的不同部分,询问你希望改变的地方。

 

如果此刻你愿意主动积极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步,要从内心的“管理者”部分开始。

 

如果我们开始探索一个脆弱无助的部分时,为了保护我们不会受到伤害,“管理者”会第一时间跳出来阻止你继续进行下去。

 

因此,在靠近自己内在脆弱部分之前,应当首先关注“管理者”这一部分的想法,倾听它们的意见。征得“管理者”的同意后,再去进行下一步。

 

  • 其次,要去询问并化解暴躁易怒的“消防员”部分。

 

最后,在征得“管理者”与“消防员”这两个保护角色的允许后,再开始内心“放逐者”部分的疗愈。

 

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解读一下部分心理学的疗愈步骤。

 

当你的伴侣做了伤害你的事情,此时,你变得暴怒和冲动,感觉身体像被另外一个人所劫持,就像不顾及任何后果的年轻人。


你的思维变得单一,对每件事情持有非黑即白的观点。


在那一刻,你对伴侣的关爱消失不见,对手变得令人厌恶;你的手臂夸张地舞动,神态轻蔑,语调里充满了不屑。

 

假如你厌恶自己的愤怒,希望改变自己内在的这个部分。


在内心的探索过程中,你首先遇到了你内心的保护者们----“管理者”与“消防员”,它们为了保护你不受伤,试图阻止你的“愤怒”出现。

 

 

通过你的努力,你终于得到了“管理者”与“消防员”的允许,开始与你的“愤怒”部分倾心对话。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愤怒这个情绪也是内在的保护者。


当你与这个暴怒的男孩子对话时,你才了解,原来,他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害怕,他必须要保护自己不受来自至亲的伤害,所以当他感受到威胁时,就会通过暴怒来进行对抗。

 

于是,你发现,其实易怒并不是他的本质,这只是他用来保护内心的一种角色。这样来想,你是不是会对这种“暴怒”产生同情与感激?

 

通过部分心理学,你找到了自己产生暴怒的原因,也找到了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于是,心结打开。


于此同时,“暴怒”也会发生变化,它不再冲动和偏执,而是越来越懂得如何恰当地表达和保护自我。

 

当我们无论如何努力,自己也无法解决自己的内在问题时;当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情感或者想法太过于顽固,以至于我们无法与这些情绪分离时,我们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渴望找到内心的“真我”。但生活的常态就是:


我们已然忘记了“真我”的存在,一直活在情绪的困扰和自我设限中。

 


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你是如何从一块大理石中创造出震撼世人的大卫的?”


他回答:“我知道他就在里面,只是等待有人放他出来。”

 

“真我”就像未开采的大卫一样,它就在你的内心,充满着喜悦与淡定。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原本的自我释放出来。

 

如果你正在遭受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等情绪的困扰,如果你正面临着人生的某些困境,推荐你读这本书。


这本书不仅提出了现代心理学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告诉了我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真正的自己觉醒。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力量与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拨开层层迷雾,将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内心的真我,回归生命本初的安宁与淡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定是可以修炼的
心理学教你如何内心强大,对抗消极负面情绪
生活的艺术----内观
心理学教你内心强大,对抗负面情绪,成为更优秀的人
Ta们用21天的书写,改善了焦虑,增加了自我了解
《心灵突破60问》--找回生命的大自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