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该干哪些事

这里所述是笔者在一所县属中学亲眼见到的一个事例:这是一所新创办的中学,第一任校长在任职期间,着力搞好该校十年发展规划、校园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及教师队伍建设,在他任职的五年时间内,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令人瞩目。第一任校长退休后,接任的校长为了继续发展良好的工作局面,工作非常勤奋努力,如经常到教室代班主任批评一些不大守纪律的学生,亲自排课表、写会议通知,甚至见到学生课桌坏了,自己也拿着锤子去修理。结果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不管事,班主任工作没了积极性,学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两年后当地组织部不得不对这位“勤快”校长进行了调整。

    在总结这个学校的兴衰成败时,许多人围绕该校主要领导者“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所持看法也截然不同。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事必躬亲”一词应是褒义词,并常常用来形容和赞美领导干部作风深入、工作扎实、敬业精神强;有人认为它是地地道道的贬义词,只能用它形容一些领导干部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大小事由自己包揽,结果抓了小事,误了大事,非但弄得自己团团转,而且让下属闲着没事干,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领导者应该干哪些事,关键要看两点。

    一是看事情的性质。从分内与分外的角度分类,一个单位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必须由领导者自己做的事即领导分内的事。第二种是根据职务和角色的要求是下属做的事,领导只需过问、监督和考评,不必亲自动手。

    按事情的大小分类,单位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涉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牵涉到单位全局的工作和比较棘手、非领导亲自出面不可的事情。第二种是日常性、局部性和比较容易做的、一般角色可做的事。第三种是虽然平常但意义较大的事情。

    二看领导者处事的方式方法。从事情的分内与分外的角度看,对于领导分内的事,如果他全力以赴亲自去做,而且努力做好,这种“事必躬亲”,不但无可非议,而且要大力提倡。因为这不但是一个领导者勤奋扎实、敬业爱岗、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表现,而且能在群众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种“事必躬亲”,远比那些只会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行为强。反之,对领导者分内的事,如果一拖再拖,没有特殊情况也让下属去办,反倒会给人以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拖沓懒散的印象。对领导者分外的事情,如果样样亲自到场,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倒会让下属无所适从,认为领导者对自己不信任,严重影响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事情干得好,因为你是领导,干好理所当然;如果干得不好,下属会私下里议论,甚至看笑话。同时,领导者如果对分外的事情“事必躬亲”,因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势必会影响他分内的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组织的事。所以,领导者对分外的事情“事必躬亲”,不值得提倡。

    从事情的大小看,如果是单位的重大事情,领导者“事必躬亲”,就值得肯定。因为这不仅是职务或角色的要求,也是工作的需要。领导者看问题的角度与被领导者常常不同,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常能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因而考虑、处理问题更加全面深刻。特别是对某些棘手事情和重大任务,也应当身先士卒。如在接到抗洪抢险任务后,如果领导者带头挑土挖石、第一个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浊浪之中堵管涌,会在群众中起到强大的凝聚和感召作用。对单位一些日常的琐碎小事,“事必躬亲”不仅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而且会使领导者的精力受到影响。对那些看似平常但也关系到群众衣、食、住、行的事情,领导者记在心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自出面解决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样群众会感到领导者不但有人情味,而且关心下属,因而会更加努力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

    领导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处事行为,处事正确、适度与否,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能力与水平。对待工作,如何把握好“躬亲”的尺度,是摆在每个领导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在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了解组织的意图。上任伊始,领导者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在组织中,对每一个角色的职责都有一个大体的分工。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者,应站在理性的高度认真思考:自己在工作期间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班子成员中自己处在何种位置,有哪些方面的工作必须由自己好好考虑、甚至决策并亲自动手去做。

    二是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认清事情的性质。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识人,而且要善于识事。有些领导者并不是对分内分外的事都要“事必躬亲”,而是因缺乏识事能力,往往该“亲自”时没“亲自”,不该“亲自”的又乱插手。因此,领导者在重视务实时也要善于务虚,多分析多体会,以认清事情的性质和轻重缓急,该出手时再出手。

    三是要讲究处理事情的方法,做到既率先垂范又不越俎代庖。对自己分内的事,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己亲手处理,但亲手处理也不等于单独处理,而是应认真听取班子成员和下属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圆满,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如果时间和精力有限,就要学会“弹钢琴”的方法,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把次要一点的事情让下属代劳。因为某些分内的事,根据实际情况或上级规定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工作,但根据领导者的时间和精力条件,又根本不可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可挑选一些能力比较强的下属代替自己去做,这是无可非议

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委托下属做的时候,必须把任务和授权的范围及委托的理由交代清楚,必要时需向众人作恰当的说明。对于分外的工作,可放手让下属去做,以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当然对分外的事,领导者并不是一概不能去做。当下属有所疏忽,或因特殊原因来不及做时,如果领导者亲自出面帮下属解围,下属对领导者会倍加感激,会感觉到领导者是真心真意关心、支持自己的工作,因而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不起,你做的越多,领导越不提拔你
「图」管理者插手下属分内工作,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越高明的领导,宁可手下无兵,也不会留下这四种下属
《读者》001
方圆兵法:雄才伟略治天下
你属于哪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