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书局版《楚辞》惊现《离骚》诗题新解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没有来过应城,这个问题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近日,笔者从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通过阅读文本,笔者发现:由中华书局于2010年6月出版的《楚辞》(系由中华书局编辑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的一种)一书间接透露了相关信息。可以知道的是:屈原极有可能来过应城,并且在应城住过一段时间,伟大的爱国诗篇《离骚》就是在离开应城时写的。
        问题的落脚点就在于对“离骚”二字作何理解。该书中对《楚辞》的首篇《离骚》这一诗题的理解罗列了从古至今的九种看法,有说是遭遇忧愁的,有说是离别的忧愁的,有说是向忧愁告别的,有说是发牢骚的,有说是楚古曲名的,还有说是八卦星宿之类的,不一而足。但其中有一种说法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关注——那就是地名说。兹将书中原文摘引如下:
     
    骚为楚地名,即蒲骚说。李嘉言《〈离骚〉丛说》 一文称:“‘骚’应解作地名,‘离骚’就是离开‘骚’那个地方。”其引《左传 桓公十一年》、《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认为“骚”即汉水之北应城县境的蒲骚,并由此推断屈原住在汉北时很可能住在蒲骚,本篇则是离开蒲骚时所作。  
 
     关于“离骚”二字,以前比较通行的解释是:离通罹,遭遇的意思;骚是忧愁或忧患的意思,即遭遇忧愁。笔者记得以前老师讲课就是这么讲的。现在偶然看到这么新鲜的解释,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
    尽管支持上述看法的学者不多,但有一点,学术界是有共识的,那就是《离骚》是创作于屈原第一次被楚怀王疏远后流放汉北的时期。汉北,即汉水之北的楚国的地方,应城自然在其列。如此一想,上面那倒真极有可能是事实。应城在汉水以北,又离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县)不太远,第一次见放嘛,楚怀王想也不至于把屈原弄得太远,如此倒也合情理。
    只是若依了这“离开蒲骚”的说法,好像这诗题显得有些太随意,太不靠谱。然而非也!笔者恰恰觉得这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屈原身所处的是中古时代,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对文章的题目很在意,很讲究。那个时候的《诗经》,我们看一看,集子中的诗题大都率性、随意。像什么“关雎”、“卷耳”、“蒹葭”、“汉有游女”、“女曰鸡鸣”、“君子于役” 等等,何尝有什么特别的象征,什么特别的内涵?就像给自家小孩取名字一样,随便一叫,就是一个人名。再看看《楚辞》中其他一些篇目的诗题,也不过如此。值得一说的是,古人好像从来就喜欢把地名植入诗的题目中。“哀郢”、“涉江”、“怀沙”、“湘君”、“湘夫人”,都有地理因素。一直到后来的唐朝,诗歌进入鼎盛时期,这种诗题中喜欢保留地名的习惯一直沿续着。尤其有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一诗为证: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宛鸟)雏竟未休。
 
这诗的内容何曾与安定城楼搭得上边?屈原的《离骚》中也没有涉及到应城(蒲骚)的内容,但并不妨碍这是屈原在离开应城时就已经拟好的题目。一个人有时在什么地方,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于是只有轻轻说一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见,蒲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国恩 著名楚辞研究专家 文学史家 北京大学一级教授
屈原,华夏诗空的东皇太一
俞志慧:两汉的屈原批评及《楚辞章句》的解释取向
【盈香同题】端午节吟
“棕香〇夏之风” 洛阳诗词学会端午诗词楹联赛
【端午特刊】灵均不写离骚句,未必留名到此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