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云港市及辖3区3县沿革


连云港市及辖3区3县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析东海县海州、新浦等地和连云市置新海连特区。1949年11月,新海连特区称新海连市。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12月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因港得名改连云港,1962年升为江苏省辖市。

1983年3月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两县与原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

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淮阴市灌南县改由连云港市代管。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4〕56号),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

连云港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灌南县、东海县、灌云县,市人民政府驻海州区朝阳东路69号。

连云区 

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1951年改为连云港区,以境内连云港得名。1958年改为连云港办事处。1969年10月改为连云区。2001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区政府驻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街道西墅路1号。

原云台区

1950年5月,设云台分区,因境内云台山得名。属新海县。1951年始称云台区,属新海连市。1953年2月淮北盐区划入新海连市,建盐区。1960年云台区撤销,建朝阳、花果山、中云3公社。1983年3月,3公社与灌云县的南城镇、云台乡合为南城区,属连云港市。同年7月盐区、南城区合为云台区。2001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

海州区

 南朝宋宋太宗明皇帝刘彧泰始六年(470年)于郁洲(今市东云台山一带)侨置青、冀二州。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青、冀二州为海州,以其地临黄海而名。

隋开皇大业初又改海州为东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海州,兼置总管府,贞观元年(627年)废府,天宝元年(742年)改海州为东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海州。

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年),海州改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后改为海宁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宁府改为海宁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宁州复改名海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因东濒大海,故称东海。

民国18年,海州划为东海县第一区,

民国37年11月7日,海州地区与新浦地区合并为新海市。11月15日,成立以海州城为中心的新海市锦屏区。

1950年5月1日,新海连市与东海县合并称新海县,11月,改锦屏区为新海县第四分区。1950年12月,撤新海县,恢复新海连市建制,同时改新海县第四分区为新海连市锦屏区。

1952年7月,锦屏区易名为海州区

1983年6月,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海州、新浦两区及锦屏、新坝2乡合并称新海区。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海州、新浦两区分治,恢复海州区建制。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4〕56号),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区人民政府驻连云港市海州区浦东街道区民主中路177号。

原新浦区 

据传此境原有新浦河,后沿河建宅堆盐,人烟日稠;“新浦”遂为地名,区以驻地得名。民国三十七年,区境与海州地区合并为新海市,属新海连特区。1949年11月撤新海市,区境设新浦办事处,隶新海连市。1955年5月始称新浦区。1983年6月,新浦区、海州区及锦屏、新坝2乡合并称新海区。1986年6月海州区划出独立设置,现境复称新浦区。国务院2001年10月1日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南城镇、花果山乡、云台乡、猴嘴街道划归新浦区管辖。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4〕56号),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

赣榆区

秦时置赣榆县。赣(gàn),读作“干”元年,汉平帝刘衍置赣榆国。建初五年(公元80年)复置赣榆县。三国魏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公元530年,梁置怀仁县.自此,隋、唐、宋,赣榆均称怀仁县.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废赣榆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赣榆县,八年废入东海县。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改怀仁县曰赣榆县。

1945年11月26日,因纪念符竹庭将军将赣榆县改名竹庭县。

1950年10月,竹庭区复名为赣榆县。

1953年1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回江苏省;

1983年3月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划归连云港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4〕56号),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区人民政府驻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琴岛路2号

东海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分广饶县置东海县。因其地东面临海得名。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入广饶,仁寿元年(601年)又改广饶为东海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于此置环州,以其四面环水得名;八年州废,并省青山、石城、赣榆(三县皆治古郁洲岛)入东海。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东海入朐山。明洪武(1368~1398年)初,朐山县省入海州。民国元年复改海州为东海县。1950年5月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同年12月复原建制。1953年1月,东海县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83年3月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东海划归连云港.政府驻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晶都大道

灌云县 

民国元年(1912年)析东海县东境置灌云县,因南临灌河,北枕云台山,取二地名首字命名。1983年3月,原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政府驻幸福大道306号

灌南县

西汉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置海西县。东晋废除海西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复置,北齐复废。1957年12月21日,析灌云县曙红、海亭、李集、张店、三口、新安、陈集、苏光、树德9乡(镇)和涟水县六塘、花园、硕湖、新集、百禄5乡置新安行政办事处1958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灌南县。因地处灌河流域,又位于灌云县之南,故名。

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淮阴市灌南县改由连云港市行政代管。政府驻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人民中路20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云港”的由来
连云港还会有市区县变化吗?
中国城市历史:连云港市
我叫连云港,已经3000多岁了,我看着你长大,但你对我了解多少呢?
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一个非一线城市幸福感却笑傲全国!
连云港赣榆县改赣榆区 正式纳入主要城区范围——江苏新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