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岸有个形似马鞍的马鞍山

文字:一升梅子酒

图片:一升梅子酒

马鞍山

南岸马鞍山有过两个辉煌时期,一是19世纪重庆开埠时期,二是抗战时期。

19世纪末期重庆被置于开埠浪潮之中,这座城市开始开放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长江南岸驻留,同渝中半岛仅一江之隔的南岸成为这一时期的最大宠儿。

与此同时,下连码头兼具水路交通便利性和自成体系隐秘性的马鞍山片区,则成为了中外商贾洋行、商号扎堆生根的宝地。

而在抗战时期,大批内迁公司高管官邸聚集于此,它上升为战火硝烟中民族产业的坚强阵地。

1938年,英、德两国大使馆先后从南京迁往重庆,分别选定马鞍山4号与29号作为大使馆新址,随后各国使馆与外事机构纷至沓来,马鞍山又成为了抗战陪都的外交风云际会地之一。

—节选自相关资料

全国以'马鞍山'命名的地方有很多,小到一条普通街道,大到作为省地级市。

这个平凡而不凡的地名单单在重庆就有两处:一个是作为抗战时期民主人士聚居之地的渝中马鞍山,一个是作为重庆开埠与抗战文化见证的南岸马鞍山,且它们均以地块儿形似马鞍而得名。

四月,一天门至上新街路段的清道夫叔叔一遍又一遍地打扫着沿路的黄葛树落叶。

从分岔口处拐进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一路直上便能看见“马鞍山56号”门牌,迈进大门便是这栋过去作为国民党干部培训学校的老建筑。

站在堆满建筑材料的空地上,远远地能望见山坡树荫之间一处带有红色琉璃瓦屋顶的西式建筑,那即是著名壳牌汽油的前身亚细亚石油公司旧址

从国民党干部培训学校出来,沿着通往山坡的石阶直上,阶梯与房屋瓦沿之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黄葛树落叶。

春意盎然的四月,阳光柔和、云淡风轻。散养的家禽悠闲地在树下觅食,野猫睡在能晒着太阳的屋檐角,院坝里挂满了被子与衣裳。一趟风吹来,耳边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声响。

穿过院坝,你不难寻见这栋建于斜坡之上的老建筑。这栋形似吊脚楼的旧洋楼便是传教士马嘉礼生前的别墅。马嘉礼去世后,重庆电影界著名电影人夏云瑚,于1942年买下此别墅,并改称“仁厚堂”。

这栋风雨飘摇的老建筑有着悬山青瓦式屋顶,两楼一底,楼梯走廊皆由木板搭建而成,踩上去还会嘎吱作响。老房子室内漆黑一片,有时候还能撞见一两只从黑暗里窜出来吓人的野猫。

这里有着镶嵌老式花玻璃的门房,窄窄回廊里爷爷读着纸张发黄的武侠小说快要睡着,小石桌上晾晒的当季咸菜,对面楼顶上同我打招呼的小孩儿,屋顶一趟又一趟折回的家鸽,还有山下那带红十字架白漆外墙的马鞍山基督教堂。

沿石阶直下,在马嘉礼别墅对面的山坡上,则是另外两栋英国协会医院(万国医院)旧址

马鞍山234号建筑楼房正中的大拱门直接悬空镶嵌在二楼的凹陷处,通过一坡陡梯同平地相连。

马鞍山237号同样是中西合璧式建筑,有着环绕一周的悬空回廊,墙面上隐约可见某一历史敏感时期的大字标语。绿油油的爬山虎叶子架在回廊之上,一阵风拂过,漾起阵阵波纹。

山顶上的几栋老房子里还住着居民,瓦缝间爬满了绿植,墙体大面积剥落,四下都是凌乱的电线与危房的标语。光膀子的爷爷拎着铁锹进屋去了,野花丛里的母鸡许是又下了一枚蛋,咯咯咯地直叫,山蚊子咬得人满胳膊满腿儿的红疙瘩。

马鞍山的这头是被枝叶裹挟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华福卷烟厂宿舍贺师能别墅等代表着重庆开埠史与抗战史的破败旧址,江对岸却是热闹繁华的渝中母城。

这些上个世纪的老建筑同21世纪新建的摩天大楼之间,是过去与现在的缩影,更是历史与社会更迭发展的见证。

如今,在南岸上新街的小山上,这个曾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马鞍山早已被人遗忘,这里的每一座老建筑连同那神秘的往事也早早被掩埋进历史的长河中,波澜不惊。

- 更多线路 -

鲁祖庙 | 土湾 | 寸滩老街

山城巷 | 铜元局 | 轮渡

国际村 | 左营街天桥

绿皮火车与大渡口长征厂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重庆的轻旅行出游线路,不妨访问“城市玩家GO”(点击进入),点击首页的“线路订制”按钮,可以根据喜好,找到适合自己和家人的路线推荐哦~

(点击图片游重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英国老建筑 是当年重庆最“洋盘”的地方
(76)峡江开埠·立德乐洋行与安达森洋行旧址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下浩的历史
南岸老街 | 一砖一瓦见证着重庆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孔雀:梦回马鞍山(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