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劲韬专稿:浅谈太极拳与射艺和宋明理学的关系

【摘要】:太极拳理论丰富,各家拳法众多,各人拳势都显不同,实则如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的:“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其理论中的很多专用词语源于古代,与现代汉语解释或略有不同,或查无此意。我在学习中发现:阅读古文容易望文生义而产生误解,真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通过对宋明理学和射艺的理论知识的深入探讨,发现三者有许多共通之处,特摘录部分相关的言论,并作归类,略加分析,愿与同好共商探讨。

中华武艺之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已有属于兵家技艺范筹的武艺典籍。东汉班固所修撰的《汉书·艺文志》,就已记载了'兵书'、'兵技巧'类的十三家书目,如剑道、手搏、射法等。此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积累了更多的武艺实践经验,并提炼升华为精萃的武艺理论。

据古籍记载和考古研究发现,中国的弓箭,最早出现在黄帝以前。到周朝时期,发展成为射艺,是当时“六艺”之一,已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分为武射和礼射,武射用于保家卫国,礼射利于教化百姓,从军队到民间,丈夫必习,文武兼修。之后的诸子百家争鸣,各有理论,各有所长。到宋明时代的理学,以儒家为基础,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理论而自成一体,继之发展的还有阳明心学。以上各种理论的融合,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发展,对后来各方面的学术技艺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清中叶在河北出现的太极拳。

在明中晚期,宋明理学的太极阴阳理论在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从儒者到士大夫,几乎到了言必称太极的地步。以致后世腐儒或烂陈其辞,或浮薄其义,或亵慢其理,有人以双手作圈势,自云无时不见太极;又有作太极诉冤文者;又有作太极衣以献官者;又有以缅铃相馈赠曰太极丸者等等。如此时尚,纷纷带动民间中下层人士对“太极”的热衷,为后世太极拳的创立提供了土壤,以至于清朝开国皇帝也起个“皇太极”的名字赶上了时髦。



明清时候,广平府设有武举考场,并设有武学(即武艺学校)。武学主要招收武官子弟,培养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从其教学内容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文事,一为武备。文事学习字、读书、会讲,武备演习弓刀马石。学生平时考核有月考、岁考和临时考核。教官也需参加考核,考核规定:教官表仪后学,必正其衣冠,谨于言行,使学者有所观瞻,不许放肆怠惰,粗暴轻率,有乖师范。如此的社会环境,令广平府聚集了许多文武兼备的人才,为后来太极拳的出现播下了萌芽的种子。

以上可见,清中叶太极拳的出现,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射史源远流长,融入生活,理学源于生活,总结生活,又再指导生活。射术受理学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发展成射艺,同时,带动着各种武艺理论不断改善,不断提高。太极拳的理论就是受影响之一。下面,将三者之理论相关处一并列举,融会贯通,探寻太极拳的理论根源。

1、关于“无极”、“太极”、“阴阳”和“动静”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十三势歌》云: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武禹襄《太极拳解》中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宋·周敦颐之理学论云: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神则不离于形,而不囿于形矣。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曰:夫射之道,外粗而内精,形动而神静。

“太极,本无极也”是说太极是理不是物,因此无始无终无边无界。因为“太极者,无极而生”这一句,有人认为太极是无极所生,也有人因此创造了无极拳、无极刀、无极太极等等。前人早说:“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指的是物而不是人,人是有灵性的高级动物,人之思想谓“神”,故此处的“动”与“静”是描述人的身躯肢体与思维的关系。练太极拳要求动中有静,静则思变,处变不惊,动静往复,连绵不断,因此是“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2、关于“中” 和“正”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武禹襄《太极拳解》中云: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

周敦颐曰:中之为用,以无过不及者言之。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中,即礼。正,即智。

清·刘奇《科场射法指南车》中关于“引弓”篇云:必先立身正直。又关于“对面认准势”曰:此势宜看他立弓平准。正面审的。不偏不倚。前后对针处。是要紧工夫。

《礼记射义》云:内志正,外体直,然后可以持弓矢审固。

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是太极拳身法要求。用中,是一种行为;志正,是用中的状态结果。中正,是理学于武艺结合的效果。

3、关于“顶头悬”、“虚灵顶劲”和“虚灵定静”

《太极拳十要》之第一要“虚灵顶劲”,杨澄甫解释为“顶头悬”,曾昭然解释为“虚灵定静”,其余还有说“虚领顶劲”的。

孔子《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李呈芬《射经》曰:审固与《大学》虑而后能得之虑字同,君子于至善既知所止,而定而静而安矣,又必能虑焉,而后能得所止。…… 盖弓满之际,精神已竭,手足已虚,若卒然而发,则矢直不直,中不中,皆非由我心使矣。必加审之,使精神和易,手足安固,然后发矢,其不直不中为何?故欲知审字工夫,合于虑字工夫,玩味之乃得。

清·《奇射秘论弓箭谱》中“论颈”云:人欲长颈,其力在顶,向上撑拔,乃长颈法。论曰:拔颈之力在于顶,用力面上撑起者是也。

“虚灵顶劲”、 “虚领顶劲”和“虚灵定静”发音相似;言“虚灵定静”,是以行拳前的心神状态而言,形而上的表达方式;而说“顶头悬”和“虚灵顶劲”是指以行拳前的肢体动作而言,形而下的表达方式。两种方式并无矛盾,它们所产生的状态,亦即射艺中审固的心法与身法的要求之一也。

4、关于“太极无手”或“太极不用手”

练太极拳讲究不动手,或曰太极无手,或曰手不主动,或曰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

《射经》论身法云:“夫人之射,虽在乎手,其本主于身。”

太极拳要求以腰为纛,手为驱使,听命于腰,不主动用力,这与射艺的要求相通。

5、关于“势”与“式”

太极拳法常言拳“势”,如十三势;而太极剑剑谱中多用“式”,如魁星式。

周敦颐曰:势,轻重也。一轻一重,则势必趋于重(如蓄势待发),而轻愈轻,重愈重矣。

民国时起,由于发展体育之需要,太极拳拳势的名称大都改为拳式的名称了,如“起势”改为“起式”,“提手上势”改为“提手上式”等等。“势”与“式”同音不同义,式是形,仅做动作而已;势是态,是对变化的准备。理解不同表现有别,有形不一定有势,有势必定有形。

6、关于“身法”

武禹襄《身法八要》曰: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杨澄甫《身法十要》曰:提起精神,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气沉丹田,手与肩平,胯与膝平,尻道上提,尾闾中正,内外相合。

明·李呈芬《射经》云:“身法之善,莫若蹲腰坐胯,最为便宜。腰蹲则身不动,坐胯而臀不显。”

《武经射学正宗》中论“匀法”曰:胸前肉开,背后肉紧者,此匀下手功夫也。论“彀法”曰:倘引弓不彀,骨段节未尽,肩臂俱松,犹不根之木,生意何由发。

明·杨帷明《射学指南》中曰:臂弯夹紧,谓之“压肘”。一箭发时,则必摩其弰、压其肘、仰其腕,方合法。

《武经汇解》中曰:吸胸藏肩。胸吸气自舒,肩藏力斯出。

可见,太极拳和射艺之间的身法要求几乎一样,“含胸拔背”与“胸前肉开,背后肉紧”相差不远;“尾闾中正”与“坐胯而臀不显”同理;区别在肩肘的状态,是“松肩沉肘”、“ 沉肩坠肘”还是“藏肩压肘”的问题。射艺关于用肩肘,开弓时,肩背是紧的,放箭后,肩背俱松。这其实和太极拳发劲是要求是一样的。至于 “沉”和“坠”,是指物体基于自然状态下的受地心吸引力影响而被动向下的感觉与动作,而“藏”和“压”则是用了意气驱使的主动感觉与动作,是被动和主动之别。


7、关于“大架”和“小架”

个别太极拳有大架、小架之拳法。小架太极拳多是架子偏高,步子偏小,手上动作小幅度小,没有大架宽大。

《射经》曰:每射时如身挺然直立,两足相并,此谓大架子。如两股尽开,身伏手低,此谓小架。二者若与敌对射,大架不便躲避,小架苦于收足,均未为善。

《武经射学正宗》要略曰:考之射家有三势。曰大架子,曰中架子,曰小架子。大架子者,直身并足而立,左手直如箭,右手平如衡。中平架子者,左足直右足微弯,左手如推泰山,右手如握虎尾。小架子者,两足俱弯,出弓如怀中吐月。又曰:大架不稳,小架不活。

上述得知,太极拳与射艺所言的“大架”和“小架”,意思基本是相反的。纵观射艺和太极拳的理论,相通之处甚多,或有不同,皆因弓与拳不同,若器不同而法不同也,但势法相反的,只发现此一点。或许是认知不同或师承有别,以致理解与表现形式迥异。

8、关于“裆”

太极拳桩步讲究吊裆、裹裆、开裆和园裆,表达不同而意一也。

清·崔起潜《新镌射艺详说》云:骑射之腿讲究松裆、开裆,而夹裆则不活。颠跑时脚尖是微向下点,向下点而周身之顶提俱由此出,是把两胫练如两臂,两脚练如两手,裆清腿活,任意领马拏马纵横驰骋无不如意。

练太极拳时裆能裹兼松,可得稳且活。与射艺同理。

9、关于“默识揣摩”

王宗岳拳论云:默识揣摩,达至从心所欲。

《礼记》云:相观而善之谓摩。程子曰:格,至也。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意向俱到,不可移易。知求其理矣,而不知乎物之极,则事之理有未穷,而吾之知亦未尽,故必至其极而后已。

默识揣摩,即是格物。只有通过默识揣摩,才可达至通微之境。

10、关于“气”与“力”

武禹襄《太极拳解》中曰: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练法十要》中曰:不强用力。《太极拳术十要》中曰:用意不用力。

《奇射秘论弓箭谱》中曰:气者体之元也。人动曰气。有气则有力,无气则无力。又曰:无气拳有力,有气拳无力。气与力相佐实相碍。非为拳有气而无力也。盖为胸有气而拳无力也。然气为力主而力乃气使。胸有气则力在胸。拳有力则气在拳。

“用意不用力”容易误解,“尚意不尚力”表达得更明晰,指以意为先,不主动用力,非不用力。而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和“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此两句话曾一度让许多太极拳爱好者迷惑,《奇射秘论弓箭谱》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11、关于“轻”和“松”

武禹襄在《太极拳论要解》中曰: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曰:运劲如抽丝。

《武经射学正宗》中论“轻法”曰:轻者,后拳与前掌相应,轻松发矢也。然轻之功极细。……如蜻蜓点水,轻扬活泼。如瓜熟带落,全出天然。松而且脆,矢出如荳,细冲至的。此下手用轻之工夫。

《武经汇解末卷》中论“搭箭如悬衡”曰:衡者,称物轻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扣搭上去必小,扣搭上去必大,如悬衡而轻重随之,自无大小矣。

太极拳运动崇尚自然,沾粘连随,松柔轻灵,不丢不顶,尚意不尚力,与射艺的要求同出一撤。


12、与射箭有关的拳势和论说

杨氐太极拳行功架拳势中有左右野马分鬃和弯弓射虎两势。长拳拳势中还有弯弓射雁。《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曰: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关于马射,《射经》曰:“武士之常技三:曰分鬃,向前射也。…… 分鬃者,以身俯出马外,于此挽弓,即于此发矢,临敌怆惶之际,庶无谬误。”

不懂射,就不明如何“开弓”如何“放箭”,更不明太极拳的蓄劲发劲之理。弯弓射虎和弯弓射雁,一势拳射低一势拳射高,而野马分鬃势则是暗藏射法而不露。可见学习射箭对学习太极拳的辅助是极有功效。

13、关于“内功”与“外功”

淸·《顾镐射说》关于“内功”和“外功”曰:

内功:正心 (心无邪慝。雑念不乘。)

诚意 (意在弝前。时思内外。)

存神 (动止安闲。消除躁妄。)

养气 (得失皆忘。喜怒不形。)

外功:落 (肩腰齐落。根本始足。)

下 (气下小腹。无使上冲。)

卧 (弓劲如眠。弦靠乳下。)

顺 (脸正对的。箭路画一。)

满 (一开过襟。不促不缓。)

归 (紧夹后膀。以拳附肩。)

平 (两拳如衡。箭从唇过。)

空 (两肋空虚。如无罣碍。)

定 (状如入定。审固而发。)

匀 (撒放停匀。势如裂帛。)

内练精气神,外练形与势,这也可以是练习太极拳的内功和外功的参考方法。

以上种种列举,摘要说明了射艺与理学思想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孕育出太极拳。这正是太极拳文化的正脉。沿此正脉,结合射艺的练习及理论,傍依理学为基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是运用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指导思想来学习太极拳的方法。太极拳讲究“势势存心揆用意”,用意即用心,故附以学习阳明心学必会有更深入的领悟。由于研究尚浅,所列举之例证或有纰漏和附会牵强之处,望能得到方家指正,并以此抛砖引玉,为弘扬太极拳多开辟一条林荫小道。

曾劲韬简介

曾劲韬先生,广东中山人,马伟焕先生拜门弟子。生于1969年,8岁起随父曾锡汉习武,1992年,杨振基宗师夫妇应邀南来授艺,居于曾宅,门庭桃李,亦当年盛事。2006年,经其父坦诚推荐,得拜香港杨氏太极拳总会创会会长马伟焕先生门下继续进修,参证宋明理学和传统中华射艺,深入剖析杨氏武艺体系义理。 曾劲韬勤学勤练,对太极刀法、太极大枪技法甚为精纯。感“承上传下”有责,师志吾志,曾劲韬在中山创立了【正和堂】武馆,传播传统武艺文化。

【声明】 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专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哲学理论形成的历史
太极拳经要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画演示)
《高老师讲老论》01
武式太极拳练功阶段
无极桩到底怎么站?练无极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练拳不站桩,就是瞎空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