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葡萄毁果最严重的病害,看看怎样治

葡萄房枯病又名葡萄轴枯病,葡萄烂弦病,葡萄穗枯病,葡萄粒枯病,主要为害果粒、果梗及穗轴,发生严重时也能危害叶片。主要发生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广东等地。

【主要症状】

主要为害果粒、果梗及穗轴,发生严重时也可为害叶片。

穗轴、果柄受害,初期先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暗褐色至灰黑色病斑,稍凹陷;扩展后病斑绕穗轴或果柄一周,导致病部以下组织干枯,果实生长受阻,果粒开始变软,继而导致果面产生皱纹;后期果粒干缩成僵果,残存于植株上不易脱落。

穗轴发病症状

果粒发病,多发生于果穗生长中后期,先以果蒂为中心形成淡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有时轮纹并不明显,后病斑扩展,果蒂失水皱缩,果粒腐烂变褐色,病斑表面散生黑色小点粒(分生孢子器),后果粒干缩成灰褐色僵果。病果穗挂在树蔓上可长期不落。

果粒发病初期症状

果粒发病后期症状

叶片发病,先是在叶面上产生红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央散生黑色小点粒。

【病原特征】

病原菌有性阶段为葡萄囊孢壳菌,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为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形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子囊壳烧瓶形、洋梨形,直径约200μm,高约180μm,颈部长约80μm,常2个或3个群生。子囊具有双层壁,圆筒形或棍棒状,大小为(63~92) μm×(16~25) μm,无色,有侧丝。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圆筒形或纺锤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5.3~24) μm×(6~9.5) μm。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半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大小 (104~320) μm×(80~240) μm。暗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纺锤形或圆筒形,多两端钝,也有尖的,无色,单胞,有颗粒,大小 (16~24) μm×(5~7) μm。

该病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菌丝生长适温35℃,因此在果实着色后的高温多雨潮湿条件利于发病和流行。分生孢子在24~28℃经4小时萌发。子囊孢子在25℃5小时也可萌发。病菌适应温限9~40℃,15~35℃都能发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果或病枝叶上越冬。第二年5月间,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分别从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内散出,借风雨传播到葡萄上危害,初次侵染所致病斑不久即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条件适宜时再侵染可以发生多次。

【发病原因】

(1)高温多雨:葡萄房枯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在15~35℃时均能发病,但以24~28℃发病最快。北方产区一般在6~9月份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7~9月发病最多,因此,果实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越接近成熟期越易发病。

(2)品种原因: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欧亚系统葡萄较易感病,如龙眼、玫瑰香等。美洲系的葡萄如意大利、金香、黑虎香等较抗病。

(3)管理粗放:田间枝条太密,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果园郁蔽等环境,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各地可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美洲系列的抗病品种。

(2)合理密度,科学修剪,适量留枝,合理负载,维持健壮长势,改善田间光照条件,降低小气候的空气湿度;

(3)深翻改土,加深活土层,促进根系发育;增施有机肥料、磷肥、钾肥与微量元素肥料;适当减少速效氮素肥料的用量,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4)铲除越冬病源。细致修剪,剪净病枝、病果穗及卷须;深埋落叶、及时清除病残体,进行深埋或烧毁;芽眼萌动时细致喷洒50Be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铲除越冬病菌;

(5)选用无滴消雾膜覆盖设施,设施内陆面全面积地膜覆盖,并注意通风排湿,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抑制孢子萌发,减少侵染;

(6)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对果穗的侵染;

(7)注意排水防涝,严禁暑季田间积水,或地湿沤根,以免诱发植株衰弱,引起病害发生。

(8)药剂防治

葡萄萌发前可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除田间越冬病原菌,降低初侵染源;

葡萄上架前可喷洒下列药剂进行保护: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减少越冬病源。

从葡萄落花后果穗形成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

一般每10~15天喷一次,几种药剂交替使用。

果实进入转色期,重点喷洒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套袋前必须均匀、周到喷药1次,套袋后可不再用药。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

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

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等。

视病情,每10~15天1次,连喷3~5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前打药还是雨后打药效果好
葡萄病虫害
经典收藏!葡萄病虫害图谱大全!(上)
葡萄的11种常见病害,你还不快看看?
葡萄灰霉病防治(图文识别)
日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