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饱满柔润的阅读启蒙——《米菲在海边》讲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600号

一种饱满柔润的阅读启蒙——《米菲在海边》讲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五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有一天,米菲的爸爸问谁要跟我去海边,米菲高兴的嚷着要去,她还要带上小桶,捡些贝壳回来呢。米菲坐上车出发了,一路上就别提是多的开心快乐了。米菲自己换了衣服,还在沙滩上堆了城堡,对了,还捡了很多好看的贝壳。

二、绘本信息

书名:米菲在海边

文图:[荷]迪克·布鲁纳( Dick Bruna)

译者:阿甲 

适读年龄:0.8-3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三、阅读目标                                                       

1、透过简单有趣的画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读绘本的乐趣。

四、绘本讲读

【封面】

解析:

米菲兔诞生于偶然,其灵感来自于1955年的夏天,迪克·布鲁纳带着全家人在荷兰一个海滨胜地度假。一个下雨的午后,突然在草坪上看到了一只飞奔的兔子,儿子便一直吵着要听小兔子的故事,为了逗儿子开心,迪克回去后便把故事画了出来。童稚般的线条,拙拙的双耳肢体——就是最初Miffy的造型!第一本故事集《米菲在海边》诞生了!

封面中的这只白色的小兔子—米菲,是1963年绘本《米菲在海边》及以后的造型,她的形象格外简单,两个长耳朵,两个豆豆眼,一个×嘴,大大的脑袋,看上去有点若有所思,永远从正面看着你的那只可爱的小兔子,是否特别可爱呢! 

1955年米菲的造型是否跟现在所看到的不一样呢?

讲读:

封面中的米菲双手放在背后,萌萌地站在沙滩上,似乎在说我已经穿戴就绪就要下海了。大大的脑袋,看上去有点若有所思。它在想什么呢?

你去过海边吗?背后黄色色块是沙滩,米菲穿着红色的短裤这要是去下水了。

互动:

1、如果你去海边,会带什么去?你最想在海边玩什么?

2、封面上的米菲兔穿成这样子,她是要去哪里啊?

【扉页】

解析:

在米菲的故乡荷兰,Miffy(米菲)的名字念法完全不同。作者给她起名为“nijntje”,来源于荷兰语的“konijntje”,意思是“小兔子”,词尾“tje”则有着“微小、值得被爱”的含义。

这个名字对于荷兰人来说很有意义,当地人听到它的发音都会温柔地怀念起童年时幻想中的兔子伙伴,但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这个词实在太难发音了。

于是,当米菲的第一本故事书被翻译成英文时,译者几乎没有什么多做考虑,就把手中的小兔子译作“米菲(Miffy)”。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特殊含义,但是很容易在所有语言中被读出。

讲读:

米菲穿着蓝白相间的外套,侧身看向读者,似乎在邀请小读者我们一起去海边吧。

互动:

1、这本米菲绘本属于谁呢?属于每一个阅读的小读者。

【第1画面】

原文:一天,兔爸爸说:“今天谁会有兴趣,翻过沙丘踏上海滩和我一起看海去。”

解析:

故事开始于,米菲的爸爸问谁要和我去海边?他没有直接说,而是用询问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对去海边产生兴趣,自己选择去。这和我们平时对孩子的交流有什么不同呢?

红色的背景是在家里,蕴含着家庭的温暖、乐观的态度和主动的力量。

这个故事只有两个人物,米菲和爸爸,爸爸和米菲的差别主要在嘴巴上,米菲的嘴巴是一个交叉的线条,爸爸的嘴巴多了一条线,看起来像胡子。

这么简单的一条短线,就能让孩子区分出孩子和大人。别看米菲嘴上那个×,在不同的画面里,却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呢!

讲读:

一天,兔爸爸说:“今天谁会有兴趣翻过沙丘踏上海滩和我一起看海去。”

如果你是米菲,你们想去吗?

这是米菲的爸爸,只露出头部和衣服的翻领,你看出这和米菲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吗?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把米菲的嘴画成一个×?为什么把兔爸爸的嘴画成×上再加上一根横线吗?作者说他小时候一直以为兔子的三瓣嘴就是一个×,米菲形象的奠定,就是那么任性。仔细看了看现实中的兔子,其实,还真有点像!至于兔爸爸嘴上的那个×,就是这简单的一横,给人的感觉这卡通形象有了年龄上的区别,因为这样会看起来老一点。

互动:

1、这是米菲的爸爸,看出他们的差别在哪了吗?

【第2画面】

原文:我去,我去,米菲说。耶!我要去看海,还要带上我的小桶捡些贝壳带回来。

解析:

一个正面全身的小兔子米菲,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段,比例的失调凸显表情的呆萌。同样是在家里,米菲指向自己,用肢体动作表明自己要去,让小读者学着这个动作啊!

最开始的米菲还有点性别不明,毕竟只是一只小白兔,画米菲只是为了逗儿子开心,迪克并没有刻意设定米菲的性别。直至1970年,在第6本绘本《米菲的生日》中,作者首次给米菲穿上了花裙子,由此确定了米菲的女生身份。

讲读:

米菲的想法是否跟你们是一样的呢?

“我去,我去!米菲说。“耶!我要去看海,还要带上我的小桶,捡些贝壳带回来。”

互动:

1、如果你们去海边,会怎么去呢?

【第3画面】

原文:好呀,爸爸说,请上车,乖乖扶好坐里面,爸爸的快车拉着你,一会儿就能到海边。

解析:

兔爸爸拉米菲去大海,但我们却看不见他,只是从背面看到了坐在车里的米菲。

画面简单,省掉了不必要的因素。

多大的孩子适合看米菲呢?0-3岁

为什么年龄跨度这么大?绘本没有真正的年龄限制,针对同一绘本,早接触和晚接触,只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认知可以读到不同的内容。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米菲有多个系列。米菲认知洞洞书、米菲普通绘本、米菲贴纸书、米菲早教玩具书、米菲触摸纸板书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洞洞书特别适合0-1岁的探索期的小宝宝,可以无压力的让宝宝辨别颜色、认识形状、判断大小、都是日常所触所见,浅显易懂。而普通绘本适合1-3岁的孩子了解故事。

《米菲在海边》对于1岁多点的宝宝来说字还是相对稍多点的,不过画面很简单,很干净,没有多余的线条和色块。宝宝看这样的画面应该很省力,不会累。

给宝宝讲这本书时,如果按照原文来读,宝宝可能没有耐心听完,并且有的话还不够口语化、生活化。讲这本书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出来。

讲读:

爸爸说,好呀,请上车坐好,爸爸的快车拉着你,一会儿就能到海边。

爸爸拉上一个米菲专属“小车”出发了……一路上就别提是多的开心快乐了,露出一个大脑袋的看着读者,一把红色小铁锹斜靠车里,还带着什么工具了呢?说好的小桶呢?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互动:

1、你认为米菲还带着什么工具了呢?

2、爸爸是如何拉车的?

【第4画面】

原文:米菲坐车穿过沙丘,哇,沙丘好高呀!她大喊。兔爸爸说,我看见了,前面就是海滩!

解析:

这里高高的沙丘是绿色的,或者说长满了绿色的植物,在沙丘的低处是黄色的沙滩,上面布满了帐篷。一天水平线分隔开同色的天空与海面。

我们看到每一页颜色通常用一种或两种,如这页的蓝、绿和黄色,而且只用那种大块鲜艳、明亮的纯色。简单的色彩构成却留给你很多想象的空间。每一册书都用仅用“红黄蓝绿棕灰”六种颜色,很少用橙色,从来不用紫色。橙色是红色加黄色,紫色是蓝色加红色,这些颜色不够直接。

无论是背景还是填色,都是完整的色块。这样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开始发育后就会对完整的色块有更直接的认识。米菲系列绘本则是在这方面能够很大限度满足孩子们的成长规律的,让小小孩读到也能感受到色彩的力量。

绘本背景色和人物画法非常有意思。在家里背景色是红色,出门后变成绿色,到海边海水是蓝色,在海滩上有大太阳和沙子是黄色,回家路上又变成了安静的蓝色。这样对色块也有了认识。

讲读:

米菲坐车穿过绿色的沙丘,她大喊着,哇,沙丘好高啊!兔爸爸说,我看见了,前面就是海滩,海滩上还有几座漂亮的帐篷呢。

这是米菲眼中的世界,沙丘、海滩、太阳、大海、天空和帐篷。

互动:

1、你能感受到米菲此时此刻的的心情吗?

【第5画面】

原文:车停在一个漂亮的帐篷前。我们到了,米菲,请下来。爸爸好厉害,米菲大叫,我们的车开得可真快!

解析:

他们翻过沙丘,好不容易来到了海边的帐篷,却没有他们的身影,只画了一个大帐篷而已。除去为了理解故事而不得不留下的画面之外,作者把该省略的都省略掉了。

这个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讲述的故事,内容只是一个孩子的日常生活,描述着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人与物,帮助孩子认知世界。

与简单的故事相呼应,作者用最简单的手法画米菲,用略显粗短、清晰、且温和的粗黑线勾勒出米菲的轮廓,近距离地看,甚至能感受到画刷的不平滑。

讲读:

他们把车停在一个漂亮的帐篷前,兔爸爸兴奋地说,我们到了,米菲,请下来。米菲非常高兴的称赞着爸爸,爸爸好厉害,米菲大叫,我们的车开得可真快!

他们的交流都蕴含着一种热情和力量,你有和家人一同去海边的经历吗?你们的交流是否也是这样呢?

互动:

1、看到他们的交流你有啥感受呢?

【第6画面】

原文:米菲马上脱掉衣服,换上她的游泳衣。哇,好快,兔爸爸说,换衣服要数你第一。

解析:

由于荷兰版和英文版都是押韵的,阿甲的译本读起来韵律也很好,跟原文的意思也非常契合。亲子阅读时,一定要把文字的韵律读出来,朗朗上口。

迪克·布鲁纳首先是一位画家,其次才是一位作家。他的每一本创作,都是先完成了图画再来用文字讲述故事。他在文字上同样追求简单、直白,同时考虑到给孩子朗读的需要,所以每页四句,二四押韵,如同童诗。

米菲这套有点像看图说话,文字很少,需要爸妈自由发挥。其中一本《米菲的梦》更是无字书,极度挑战爸妈的编造力。

讲读:

等他们翻越了一座大沙丘就真的抵达了海边,米菲自己换了衣服。爸爸夸奖了米菲,米菲穿衣服数第一,米菲真开心啊。

米菲换上游泳裤,表示要下海游泳。

下水之前我们要换好什么?

互动:

1、米菲换泳衣可快了,接着他们还做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结合图画来猜一猜)

2、米菲背后的黄色代表什么呢?

【第7画面】

原文:现在来堆个大城堡,用你的小桶和铲子,我相信米菲的大城堡,肯定漂亮又结实。

解析:

封面设计简单、醒目,一个对开页彼此协调,一面是插画占居整个画面,另一面则再白色的空间上编写文字,使得画面有安定感。

作者还喜欢在画面上巧妙地留下很多空白,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间。

画家省略了所有该省略的细节,人物全部统一,形象反复出现,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宝宝记忆,专心通过看图来读懂故事。

一把铁锹、一个小桶意味着堆城堡。米菲和爸爸都没有出现,即使小读者也知道要干什么?

讲读:

米菲要在沙滩上堆个大城堡,却没有出现米菲的影子,只看到一把铁锹和一个小桶,你想到了什么呢?

互动:

1、画面中有几种颜色?

【第8画面】

原文:米菲使劲地挖呀堆呀,垒起一道坚固的城墙,你瞧,米菲的小脑袋正露在高高的城墙上。

解析:

在沙滩上隆起一条弯曲的弧线,表示米菲垒起了一个大沙堡,米菲拿着铲子,身体被遮住了大半,只露出半个头部和眼睛。而举起的铲子让我们仿佛看见了米菲堆出一座大沙丘后那手舞足蹈的样子。

讲读:

米菲在沙滩上堆城堡,堆了一个大大的城堡,都把身体遮住了。我们看不到米菲的表情,她一定很累,但一定又是高兴的。

互动:

1、米菲堆起一个大沙丘后的情绪怎么样?

【第9画面】

原文:在黄色的沙滩上,挖沙子的游戏玩够了,米菲就拎上小桶,去找可爱的小贝壳。

解析:

绘本最大的特点“简单”,属于极简风格的卡通创作,简单的线条、较大的色块、几乎没有细节描写、文字和图画完全分开、符号化的形象,让图画内容简洁、易辨,40开的小书本,书页也比较厚和硬。适合低龄宝宝拿在自己手中阅读、把玩。

作者认为图画书的对象不是父母,是画给两到六岁的孩子看的,只有将故事和图单纯到极限,才能让幼儿欢喜,才能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讲读:

米菲来到海边,先是在海边玩沙子、堆沙丘,然后又是去寻找小贝壳。

米菲捡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贝壳,扇形的贝壳每一个都不一样,特别漂亮。我们是否听到了米菲找到了美丽贝壳时的欢叫声呢……

互动:

1、一共见到几个小贝壳呢?是不是就捡到这几个呢?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呢?

【第10画面】

原文:接着兔爸爸带米菲去海里玩游戏,米菲跟爸爸打水仗,把他淋成了落汤鸡。

解析:

米菲兔的构成元素虽然一双眼睛就两个点、一个嘴巴就一个叉,但微妙的个性差异、情绪变化,都要靠这些来传达快乐、悲伤、喜悦和伤心。

所以作者说,兔子的眼睛和嘴巴是最难画的,稍微改变一点眼睛的角度,情绪就不同了。不妨认真比对一下,将米菲X形状的嘴,右下方稍微延长少许,就体现了难过和不安的表情。而将眼睛和嘴的位置稍微错开,就画出了仰视的表情。因为仅仅数毫米的差距就能造成表现上的差异,所以作者需要反复绘画。

讲读:

米菲在海边先是玩沙子、堆沙丘,然后捡贝壳,最后才是此行的重头戏洗澡。

米菲露出半截身体,两边有几滴大水珠落下,米菲在跟爸爸打水仗,好像淋成了落汤鸡。

互动:

1、你有没有打水仗的经历?是否也淋成了落汤鸡呢?

【第11画面】

原文:等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干,兔爸爸说,时间不早了,真遗憾,亲爱的米菲我们得回家了。

解析:

兔爸爸面对着我们,在书中一共出现过两次,上衣换为红白条纹的背心,嘴巴变小了,眼睛变大,也有些累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绘本中所有形象,大多保持一致的形状和线条,且几乎都是正对着读者。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宝宝辨别形象,看到什么就想起它是什么,一定不会混淆。

米菲绘本一直是孩子们心中的最爱,但没能打动成年人,在成年人眼中图画也过于简单,缺乏细节。但是孩子们却喜欢,被画面的颜色吸引,能认出里面所有的形状。因为他将一切多余的部分去掉,只留下最简单的图画,而每一幅图都会自己会说话。

讲读:

等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干,爸爸就说:“时间不早了,真遗憾,亲爱的米菲,我们得回家了。”

每页一个人物或物件,让读者无法看到米菲的反应。此时的米菲想回家吗?

互动:

1、 米菲玩够了吗?她想回家吗?  

【第12画面】

原文:不嘛,米菲喊道,我一点儿也不累呢!可是,她一上车小眼睛闭上了。

解析:

最后一页与兔爸爸拉米菲去大海的一页完全一样,只是米菲歪着脑袋睡着了。除去为了理解故事而不得不留下的画面之外,布鲁纳把该省略的都省略掉了。

这样的例子绝非偶然。兔爸爸拉米菲去大海的那一页,明明兔爸爸在拉车,但我们却看不见他,只是从背面看到了坐在车里的米菲;他们翻过沙丘,好不容易到了海边的帐篷,可这一页却看不见米菲他们的身影,只画了一个大帐篷;兔爸爸让米菲堆沙丘那一页,只画了一把锹和水桶;沙丘变大那一页,一根曲线就代表了沙丘;捡贝壳的一页也是一样,只画了几个五颜六色的贝壳。

讲读:

等他们身上的衣服一干,米菲爸爸说该回家了。小米菲喊道“不嘛,我一点也不累!”

可是刚一坐上车,米菲的头侧在车上,小眼睛很快就闭上了,眼睛从原点变成下弯线,则表示她睡着了……

米菲是不是太累了,哪里看得出来啊?

互动:

1、一眨眼他们要回家了。如果是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

【封&底】

解析:

到1996年时,米菲兔才正式为中国人所熟知,却并不是图书和音像制品,而是中国孩子喜欢的学习用品。如晨光文具的橡皮、圆珠笔、三角尺、包书皮等。

米菲绘本于 2002 年即进入中国,当年他们对出版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在图文排版的过程中就算把米菲兔挪了一毫米也得发邮件!在印刷上必须用潘通墨印刷、必须六色印刷机,而六色印刷机全北京没几台!总之,这书的里里外外必须得与原装的一模一样。

讲读:

最简单的才是最适合宝宝的。如果妈妈们对米菲兔感兴趣的话,不如带宝宝也看看这本绘本吧,让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努力尝试忽略文字,去从画中读出故事来。

互动:

1、如果我们也可以去海边玩的话,你想跟谁一起去?还想带什么东西去玩呢?

【合集】

解析:

米菲绘本系列(第一辑+第二辑全10册):

1963年《米菲在海边》《米菲在雪中》《米菲在动物园》

1970年《米菲过生日》

1975年《米菲住院》

1979年《米菲的梦》没有任何文字,纯粹以图片讲述故事

1988年《兔爷爷和兔奶奶》《米菲做客》

1991年《米菲哭了》

1997年《米菲在美术馆》

1955年迪克·布鲁纳出版了米菲的第一本故事集《米菲在海边》,当时还是长方形开本,只是画出了米菲的漫画形象,却尚未确定米菲的性别。直到1970年时,在米菲的第六本绘本《米菲过生日》里,作者首次为米菲穿上了花裙子。

而以绘本形式出现是在1963年的《米菲在海边》,米菲系列书籍第一次以正方形形式出版,并且严格地将尺寸缩减到能让小孩子手持的大小,米菲也演变成为我们今天认识的那个用乌黑小眼睛凝视着读者的可爱小兔子。

为了不让米菲孤独,迪克还创作了她的家人和朋友。包括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和 Alice 姑姑。她的朋友有:两只分别叫 Boris 和 Barbara 的熊、Grunty 猪和 Snuffy 狗。

米菲的形象一直在变化:头变小了,耳朵不再高高竖起,两眼的距离也变近了。

在《米菲的梦》(1979年)和随后的所有故事中,米菲的耳朵和脸都稍更圆润柔软、更平衡。

最早的米菲1955还带着婴儿肥,有些憨憨的。随着新的故事出现,米菲渐渐变成我们熟悉的那个样子。可以从下图的演变中看出端倪的。

五、作者信息

迪克·布鲁纳,荷兰著名画家,1927年出生,获得过荷兰金画笔奖,被荷兰女王授勋为骑士。布鲁纳将荷兰风格派与法国前卫技法融入绘本创作中,创作的米菲形象风靡全球。1955年他创作了第一本《米菲在海边》,迪克·布鲁纳到2011年退休时,他一共出版了124本绘本,其中米菲绘本34本,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被誉为“孩子的第一本图画书”。荷兰时间2017年2月16日,米菲之父、荷兰国宝级插画大师迪克·布鲁纳在家乡乌克勒支离世,享年89岁。米菲失去了她亲爱的爸爸。

六、拓展延伸

米菲的家乡乌特勒支有着各式各样的米菲形象:米菲兔之家、米菲红绿灯、长着米菲大耳朵的大楼、米菲兔广场、米菲书店等等。

2006年,乌德勒支市为了纪念米菲兔诞生50周年,开办了米菲兔博馆“nijntje museum”。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少儿英语绘本讲读:My Dad,我爸爸!
【庄 子】讲读
一对狮子父子难得的温情互动,真是神还原《狮子王》啊!
【浙江】熊予菲《健身迷爸爸》指导老师:姜鹏
为什么要坚持亲子阅读?这是最大的收获!
爱上阅读,玩具书少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