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丝缕缕做人的道理—《禅的故事》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14号
丝丝缕缕做人的道理—《禅的故事》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为方便交流,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凯迪克大奖作品《禅的故事》智慧而幽默,从天而降的大熊猫静水为艾蒂、迈克和卡尔讲了三个有趣的故事,解决了他们心中的困扰。琼·穆特用恬静的水彩和优雅的线条,将经典的禅思故事演绎成闪光的小寓言,以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领悟生活的道理,丝丝缕缕、润物无声。
二、绘本信息
书名:禅的故事ZenShorts
文图:[美]琼·穆特
译者:邢培健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2009-10
适读年龄:5-10岁
奖项:荣获2006年凯迪克银奖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绘本,荣获2006美国凯迪克银奖,连续41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石头汤》作者穆特的经典代表之作,清透灵润的水彩画中传达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
在序言中,作者这样说:当你看见一池水的时候,如果水是静止的,你就能看见月亮的倒影;如果水面摇动,月亮也就变得破碎、离散,很难看见真正的月亮。我们的思想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思想动摇了,我们就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关于禅,有人认为,它并不是东方人带来的一桩新事物,自从有了空间和时间以来,禅就普遍地存在于无穷大的空间,与无限大的时间之中。不过,在东方的佛教未传到西方社会之前,西方人不知道禅的存在。
其实,禅用不着任何人来传授,需要传授的,只是如何亲自体验禅的方法而已。
二千五百年前,有一位名叫释迦牟尼的印度王子最初发现了禅,他开了悟称为Buddha之后,告诉了我们认识禅的方法,这方法由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日本。印度称它为dhyana,中国的发音为chan,日本的发音为Zen,其实是一个东西。
英文书封面上的Zen本身有禅的含义,穿着短裤的猫熊静水手持雨伞从天而降,小弟弟卡尔发现后院有只撑着大伞的猫熊,催促着哥哥迈克一起去看看,而姐姐艾蒂早一步和猫熊聊了起来,原来猫熊先生名叫静水,是被风给吹来的。接下来的几天里,三个孩子分别拜访了静水。
【前环】
解析:
粉嫩的水彩背景,朵朵淡粉梅花在枝头跳跃,那把从天而降的粉红色工艺伞,伞骨为竹木制结构,艳丽又绝不俗气的色彩,配以极富中国风情的梅花图案,犹是美丽的风景。
首先,我想结合一网友观点谈谈我对绘本的见解:
绘本是图画书,但不是简单的图画书,国外许多大师级人物可能一生也只留下几本绘本传世,一本几十页的绘本,花费几年的时间去创作,而构思却往往是埋在心底一生初窥的再现。我们可以把绘本当电影看,特别是连续看某人的作品,你会像看小说或电影一样看到作者的内心,他的世界观,他的视角。就如同本文作者穆特内心的中国元素和禅意思想。
我们不要太在意绘本能教给孩子什么,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本身得到一种愉悦就是最大的功效。阅读每一本书就像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一样,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感受。不用把你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未免太累了,太功利了。亲子阅读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过程或者说阅读的效果需要用一生来发酵和释放。
在国外,父母经常带孩子们去美术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品位。我感觉打开每一部绘本都像打开一个博物馆,走进一个美术馆,不同的时代,作者不同的笔触,不同的视角和价值观,那些风格迥异美轮美奂的图画绝对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孩子对绘本很敏感,也很有灵性。有时给孩子念绘本,发现孩子的情绪能随之跌宕起伏,孩子能投入进去,即使故事较长或较复杂。
现在绘本怎么读的书很多,还有类似我自己导读之类的文章,这些是给父母看的,是给父母在短时间内理解作品的,是给父母和孩子交流时的谈资,时引领父母走向新高度的向导,只因此时的父母对作品的感悟没有孩子来的更直接和纯净。我坚信只有父母登高望远才能把握孩子的走向。
我觉得不要给孩子讲太多这些知识点,孩子更多的是对图画美的体会,而这是很私人的,每个人理解的意境不同,不要强加给孩子,只要把他抱在怀里读给他就好了。可以和孩子交流复盘的时候把自己的见解抬出来就是了。
亲子阅读是一种境界的莅临,而境界是因人而异的,当然读的方法有千万种。
一个人成长中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在慢慢构建他的精神世界,不是他学会了什么,而是他体悟到了,他开始独立思考了,心灵世界的构建太关键而又复杂,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提供给他足够多的养分,让他自由的生长。
大人们在阅读时念的是字,关注的是字,而孩子不识字,看的是画,孩子会给你很多惊讶的。孩子会注意无数你注意不到的画面的小细节。
传世经典不少,但也决不会很多,就好像红楼梦和小说月刊的区别,现在出版社出了许多许多套系,看得让人眼花缭乱。我的经验是别怕绘本贵,它值那个钱,它可以让你的孩子讲给他的孩子。
【扉页】
解析:
很多人看到《禅的故事》这一书名的时候肯定会错愕:给孩子讲禅?会不会太早一些?仔细读过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不要拘泥于太过复杂的定义,禅不过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考方法。我们做不到大师一样的开悟,至少可以教孩子用一份平静的心情对待这过于复杂的世界。
作家如此具有勇气,竟用绘本的方式加以表达。在我的认识中,没有超级悟性的人,没有慧根的人,是难以理解禅意的。作者会怎样做呢?
琼·穆特用淡雅的水彩和简洁的线条,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诗意的情境中,形象逗趣的熊猫静水通过三个有趣的故事,以轻松的方式演绎了经典禅思故事,让艾蒂、迈克和卡尔这三个孩子领悟到了生活的道理,解决了各自心中的困扰,丝丝缕缕、润物无声。
【版权】
解析:
版权是对创作者因其文学和艺术作品而享有权利的保护。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是违法的。
《Zen Shorts禅的故事》原版出版于2005年,2009年爱心树绘本馆引进版权,由邢培健先生进行翻译,南海出版社和新星出版社分别于2009年10月和2013年2月出版发行。
具体信息:
国外版权:
Zen Shorts(禅的故事)
作者:Jon J Muth
插图:Jon J Muth
适合年龄:4-8岁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Scholastic Press
系列:CaldecottHonor Book
国内版权:
禅的故事ZenShorts
[美]琼·穆特 文·图 / 邢培健译
品牌:爱心树绘本馆
出版:南海出版社/2009-10
ISBN:9787544242615
开本:16开/12开两个版本
新星出版社;2013/2/1第1版
ISBN:9787513309943
开本:16开
【第1画面】
原文:“迈克,外面有只熊!”卡尔说。 “有只什么?”迈克喊道。
解析:
最小的卡尔看到了窗外有只熊,急迫告知另一房间的迈克。急迫源于卡尔对那庞然大物生疏而又胆怯。孩子越小就越对外界事情敏感这是孩子成长阶段造成的,1-6岁期间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在此阶段,错失了这一段时期对孩子成长是无法挽回的。
墙上相框中三个孩子的照片暗示你卡尔不是这个故事的唯一主角。
开篇淡黄背景墙面和淡蓝的门窗和地脚线让我们多少有些空灵的感觉,简洁的线条给人一种条理清晰的意境中去。
【第2画面】
原文:
(左)"一头熊,好大好大,就在后院里。"“他在干吗?”迈克问。“坐着,还拿了把伞。”卡尔说。
(右)“伞?”
解析:
卡尔所在的位置应该在2、3楼,矮小的卡尔踮起脚尖,双手手掌张开指向窗外,同时和另一房间的迈克进行着对话,幼儿天真的形象生动再现出来。
在迈克追问下,卡尔趴在窗台,踮脚进一步欲看清楚外边的动向。
迈克出现了,和镜框中的装束容貌相同,显然三个孩子留影的时间不长。
说明: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的结合的艺术,图文搭配的形式看有两种:有图无字为无字书,图文搭配属有字书。图文搭配的形式又分为图文合页、图文分页和文字图像化三种。本文采用图文共同在一页的图文合页方式。由于导读画面较小,文字小而不清晰,反而模糊了画面,故经过图像处理把文字去掉,使画面更简捷和清晰。文字罗列在原文中,(左)为左侧画面文字,其它同理。
【第3画面】
原文:
(左)卡尔和他的哥哥到外面时,姐姐艾蒂已经在和那头熊聊天了。“我很抱歉没打招呼就来了”熊说“风把我的伞从我家后院一直吹到了你家后院,我得在它惹麻烦之前把它取回去。”熊说话时带着点熊猫口音。
(右)迈克尔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艾蒂介绍了一下卡尔,因为卡尔在陌生的熊面前有点害羞。就这样,艾蒂、迈克尔、卡尔和静水相识了。
解析:
姐姐艾蒂先于他们出现在后院并本能地和熊进行着交流,显然熊和卡尔一家是邻居。可卡尔还是那么羞怯,幼儿社交圈子有限,对外界陌生的人与物更多表现出拒绝是正常的。
这只大熊猫憨憨肥肥的外表,名字叫静水,但原文的陌生的熊没有自报自己的姓名,而是唐突地出现在结识后的收尾中,但很喜欢它富有哲理的名字,喜欢它说出的看似简单实际深奥的话,被水粉晕染的大块大块梦幻般的如江南的徽居色彩更是喜欢。
静水头上那把粉红色大伞更给深远的背景增添了亮色的光彩。静水移动雨伞给兄妹三个撑起了遮风挡雨,但是卡尔调皮地用手掌感受雨滴的清凉。
家门口出现一只熊猫端坐在草地上且撑起雨伞,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风将雨伞吹到院子里,我来拾它。”熊猫的一句话为一切离奇做了圆满解释。孩子们不需要什么常理,只要一个原因,他们就可以相信。
这是他们第一次结识,静水表现出憨厚待人的可爱形象。
【第4画面】
原文:
(左)第二天,艾蒂去找静水喝茶。
(右)“有人在吗?”艾迪一边说一边走进屋里。“进来进来!”一个遥远的声音传来。接着,她听见那个声音说:“哦,不对,出来出来!”静水在后院。
解析:
第二天,艾蒂就去找静水喝茶。显示出女孩子善于交往的本性和孩子对熊的接受度。看山坡上两处房屋间隔不远,好像艾蒂双手举着一件东西前去的,没有空手探访是人与人交往的善意和常识。
艾蒂就去找静水喝茶,道出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出现在一个外国孩子的行为中是很有味道的,更是处于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钟爱。
山野四邻间是一片空旷的应景,淡绿色山坡绿地和树影婆娑的黄绿映衬的水绿墨色使探访的情景得以升华。
艾蒂手捧插有绿竹的蛋糕听着声音四处寻找静水的存在,屋里的装饰画更以竹节来预示交往对象的素养和品行。
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第5画面】
原文:
(左)他正坐在一顶帐篷里。“这是我叔叔送的生日礼物”静水说“他总在过生日时送别人礼物,纪念自己出生的那天。我太喜欢这顶帐篷了,所以我现在不呆在房子里了。”静水请艾蒂一起坐进帐篷。
(右)“你给我带了一个蛋糕!”静水说“你真是太好了,今天是你生日吗?”
“不是。”艾迪说“也不是我的。”静水说“但是为了庆祝我叔叔的生日,我给你讲个故事作为礼物吧。”
解析:
艾蒂带着亲手做的蛋糕在静水家后院找到了静水,正身穿和服端坐在帐篷中。原因是这是他叔叔送给静水的生日礼物,因非常喜欢而愿意呆在那里。
蛋糕多为给他人送去甜蜜的祝福之意,这一天不是艾蒂,也不是静水生日,而是静水叔叔的生日,为什么巧合在一起?而静水端坐在帐篷中有庆祝叔叔生日之意。
来而无往者非礼也,这是静水给艾蒂讲故事的缘由。看来静水深谙中国礼仪之道。
【第6画面】
原文:
(左)良叔叔和月亮
良叔叔一个人住在山上的一间小茅屋里,他过着很简朴的生活,家里没有太多东西。
一天晚上,他发现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个贼闯了进来,正在翻他仅有的那点东西。贼没有注意到良叔叔,所以,听到良叔叔说“你好”的时候,那个贼吓得差点摔倒地上。
(左)良叔叔笑着握了握那个贼的手“欢迎欢迎!欢迎光临寒舍。”贼张张嘴想说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良叔叔从不让任何客人空手而归,他环顾他的小茅屋,想找个礼物送给贼。可是,实在没什么可送的。贼慢慢朝门口退去,想赶快逃走。这时,良叔叔想到怎么做了,他脱下他仅有的那件又破又旧的袍子。“给,请收下吧。”良叔叔说。
解析:
月光下,小偷跳窗而入,那道深深漆黑的影子让良叔叔看到了这一切,突如其来的问候让盗贼错愕差点失手。这个盗贼应该是狼的形象,打尾巴狼就是狼的代称。
一句欢迎光临寒舍让盗贼错愕不已,哪有这样的主人呢!既然来了,就是客人,就不能让客人空手而归。
贫穷的良叔叔没有东西可给小偷,只能把自己唯一一件御寒的袍子给了小偷。
良叔叔为什么要给小偷袍子?因为叔叔并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愿意与人分享。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第7画面】
原文:
(左)贼觉得良叔叔肯定疯了,他抓起袍子,冲出门,退进黑暗中。
(右)良叔叔坐在山上赏月,银色的月光洒满山头,一切都那么安静,那么美。“可怜的人”良叔叔叹了一口气“我能给他的不过是一件破袍子,要是能把美丽的月亮送给他该多好啊!”
解析:
盗贼深感良叔叔要么疯了,要么存在更大的杀机,夺命而逃。但良叔叔却如没发生这一切一样坐在山上赏月。
贫穷的良叔叔给了小偷自己唯一的袍子,但更希望与小偷分享美丽皎洁的月色。
与人为善,予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多一分同情,才能让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在愉悦之中。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行善者,并非轰轰烈烈扬名天下名垂青史才算成就,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亦显善意,一箪食一豆羹,于其身者不浪费;于甚需者能慷慨施舍足以。
盗贼无处安身始为贼,于甚需者能慷慨施舍足以。看来和善的做法事通用的。
【第8画面】
原文:
(左)“良叔叔人真好”艾蒂说“我想我可不会把我唯一的袍子送给别人”“我明白”静水说“可月亮总是在那儿呀”
(右)“这个故事很不错”艾蒂说。“谢谢”静水说“蛋糕也不错”“谢谢”艾蒂说“我亲手做的”
解析:
令我不解的是,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动物,为何作家却让他身着和服,置身于充满日本味儿的背景中。“禅”一词源于日本,且书中的良先生也是日本历史上的知名禅师。
良宽法师(1758~1831),日本江户时代人,他所处的时代为乾隆、嘉庆、道光朝代。
良宽幼时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15岁左右就读于汉学名家大森子阳的私塾“三峰馆”,习四书五经及老庄哲学。
良宽一生,住草庵,行乞食,孤独清贫而落拓自在,迥出时伦。在物质生活极为清贫的草庵里,良宽却能容膝易安,不改其乐。
良宽的名字在日本几乎已成无人不晓了,甚至在孩子们拍球游戏中也呼唤着良宽的名字,研究良宽者更是不乏其人。
他曾说:我们的爱情是月亮。
作者采用“良叔叔与月亮”的故事来回馈艾蒂来访的回应,真诚的交往,和善的友谊来铸造人生。
我们在此告知孩子用最大的善来面对这一切或许就是人生长久之道。
【第9画面】
原文:第二天,迈克尔去找静水。“我在这儿!”静水在树上喊。“我可以上来吗?”迈克尔问。“那你可得小心一点”静水说。
解析:
静水深处高处知其安危,以其擅长之道却不忘他人之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我们行事的原则。
蔚蓝的天空深囧可测,翠绿大地形成一条永远的地平线,这就我们期许的境界。
迈克和静水互相打着招呼,高低错落显出不同的心理定位。
【第10画面】
原文:
(左)“如果我们能飞的话会怎么样?”迈克尔问。“我们会在云上投下影子”静水说。
(左)“要是我们掉下去了呢?”迈克尔问。“那样的话没准会摔伤的”静水说。“那可不太好”迈克尔说。“也许吧”静水说。“也许?”迈克尔问。
解析:
迈克尔说的“如果我们能飞的话会怎么样?”言外之意能像飞机那样遨游天空,虽然是不可能的事,但反应我们内心的期许太多太多,即使不切实际也在我们期许之列,可见人类的贪婪与奢求。
但静水却说“我们会在云上投下影子”,只是过目烟云留下我们的痕迹而已。没有祈求和贪婪之想。同在一颗大树上,但贪欲却大不相同。
我们祈求很多,但又担心不长久,不能正确处理福与祸的关系。但静水已经超脱了世间的恩怨福祸,能够正确面对。
这就引出了中国众人皆知的那个塞翁失马的故事。
【第11画面】
原文:
(左)塞翁失马
从前有个老农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一天,农夫的马跑了,邻居们听说后都来安慰他。“真倒霉啊!”他们充满怜悯的说。“也许吧。”农民回答,第二天早上,马回来了,还带回来两匹野马。“太走运了!”邻居们惊叹道。“也许吧”农夫说。第三天,农夫的儿子想骑其中一匹野马,结果被马摔下来,摔断了腿。邻居们又跑来安慰他“太倒霉了!”他们说。“也许吧”农夫说。
(右)不久,军队来村里征兵,要把年轻人都拉去打仗。他们看见农夫的儿子腿断了,因此放过了他。“太走运了!”邻居们说。“也许吧。”农夫还是这么说。
解析:
迈克拜访静水时,跟着他爬上树顶,迈克想如果能飞该有多好,可跌下去却会很惨。静水却说这可不一定,于是讲了一个故事:农夫的马跑了,是祸?跑掉的马带回两匹野马,是福?农夫的儿子试着骑野马摔断了腿,是祸?却避过了兵役,是福?福祸相随。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是通过书中迈克问静水,飞上云端后会掉下来引出的。把它与另外两个故事串在一起,共同诠释“禅意”,这个构思的确比我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寓言故事进行改编要高明得多。
该书说明了《塞翁失马》是源于中国的古老寓言故事,却有处于日本文化的包围中。显示出作者深刻的东方文化背景和底蕴。
【第12画面】
原文:
(左)“我明白了”迈克尔说“福与祸是紧密相连的,你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右)“是的”静水说“你永远无法知道。”
解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这个成语出处于《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静水就先给一个哲人平躺在大地上,让迈克坐在他的身体上,拉近距离心与心的交换,为迈克梳理着心中的疑惑。
【第13画面】
原文:
(左)又一天,卡尔来找静水。“迈克尔不准我带着玩具去游泳,真讨厌,他老是管着我,所以,我把所有的玩具都带来了。”“嗯。”静水说“游泳池很小,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能放进去。”“试试看嘛!”卡尔说。“好吧,试试看吧。”静水说。
(右)静水看着游泳池说:“玩具能游泳了,可是我们进不去了。”“我带的东西太多了。”卡尔说。"没关系。"静水说“一会儿我帮你拿回家。”
解析:
卡尔因为哥哥迈克不准他带着玩具游泳,一气之下带着自己所有的玩具来找静水。静水说游泳池很小,不知道能不能把卡尔的玩具都装进去。结果当他们把卡尔的玩具都放进去之后,发现玩具可以游泳了,他们进不去游泳池了。卡尔这才发现自己带的玩具太多了。
左图卡尔左手插兜,右手指着玩具激愤地讨伐着哥哥迈克的‘过激’的举动,静水也是府下身倾听卡尔的对哥哥的微词并理清这一切,静水让卡尔认为自己是站在卡尔这一边的,赢得话语权。
右图卡尔和静水整备好衣裤想游泳时,卡尔看到玩具填满了游泳池而无法进行游泳,抱胸低头从心中承认自己的过失,而静水静静地站在旁边不需要解释,只要在必要时帮助就是了。
当看到了这个故事也学到了育儿之法。首先,我们往往喜欢直接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就像文中的哥哥迈克那样。实际上我们应该学习静水的顺势而为,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当孩子有了亲身感受的时候,不用我们规定,孩子自己就会做到。就像文中的卡尔一样。其次,当孩子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静水做到的是疏导。他没有评价哥哥的做法,也没有指责卡尔。只是陪伴着卡尔,在让卡尔自己有所体会之后,静静地聆听,同时配合卡尔宣泄心中的不满,首先让孩子找到情绪出口。最后,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明白某个哲理性的问题或者一些道理时,我们的做法通常是滔滔不绝的讲。而静水的做法则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在引发孩子的思考后,讲述别人的故事,到最后还抛出一个问题加以夯实。
【第14画面】
原文:
(左)“为什么迈克尔总是对我指手画脚?”卡尔说。“要是他在这儿,我就能跳的高高的。”
(右)“然后在他身上跑,就像这样...”“还要溅出一个大水花,就像这样!”
解析:
他们把玩具请出了游泳池,两人在游泳池了玩了很久,文字讲述卡尔一直都在生迈克的气,可图画上他和静水玩得很开心。
像不像爸爸陪着孩子在戏水,站在肩头、站在头顶、抚摸着爸爸,爸爸一个小动作把孩子抛向空中。陪孩子玩就是让他快乐,此时的卡尔已经忘掉了之前的不快。
【第15画面】
原文:
(左)后来,卡尔和静水坐了下来喝茶。“卡尔,”静水说“你一整天都在生迈克尔的气,可是你发现了吗?我们玩得很开心。”卡尔盯着茶杯里飘出的热气。
(右)“对不起,我把玩具都带来了”卡尔说。“不需要道歉”静水说“不过你可不要这样运东西哦。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解析:
在之后喝茶的时候,静水说“你一整天都在生迈克尔的气,可是你发现了吗?我们玩得很开心。”静水将这个当做一个发现告诉了卡尔。卡尔因而若有所思。最后静水送卡尔回家,静水背着卡尔,卡尔抱着他的那些玩具。
卡尔满脸不悦地带着全部嬉水玩具来找静水,因为迈克不让他把这些都放在充气泳池里。傍晚送卡尔回家的途中,静水讲了一个故事。
生活中,孩子间有了吵闹,一转眼就已经忘了,放下了。我们大人却还记得。其实,禅用不着任何人来传授,需要传授的,只是如何亲自体验禅的方法而已。
谁说孩子不懂得“禅”的意味呢?
【第16画面】
原文:
(左)心灵的重担
两个云游的和尚来到一个小镇上,看见一个年轻女人正准备下轿。可是因为刚下过雨,
地上有很多大水洼,女人要是一下地,身上的丝绸衣服肯定会弄脏,仆人们再提东西,腾不出手来帮女主人。她站在轿子上,不耐烦的责备两个仆人,看起来很恼火。
(右)小和尚看见这个女人,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老和尚却麻利地背起她,把她送过了水塘,女人非但没感谢老和尚,还推开他自己走。
解析:
静水是在送卡尔回家的路上给卡尔讲《心灵的重担》这个故事的。
这个故事取材禅宗故事(1、《放下》2、《还要我放下什么》3、《洗钵去》4、《一切都在》5、《磨砖作镜》6、《人生咸淡两由之》7、《八风吹不动》8、《佛法大意》9、《求人不如求己》10、《先把你的杯子空掉》)之一的《放下》。
出家的和尚已经摆脱了色的利诱,是不能近距离接触女人的。但在别人困难面前需要施救就要抛下杂念而为之。老和尚道高无私果断为之,而感谢之词却不是他的期待,故老和尚能泰然处之,而小和尚道法尚浅却不能自省。
平日里我们萍水相助的目的是什么,是施救的目的能否达到,而不是感谢之词。我们很少能做到。
【第17画面】
原文:
(左)两个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还对刚才的事耿耿于怀,心里一直放不下。几个时辰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对着老和尚说“刚才那个女人又自私又无理,您背着她过水坑,她却连句谢谢都不说。”
(右)"我几个时辰前就把那个女人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呢?"老和尚回答。
解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要放的下!任何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老是记在心里,挂在嘴边,你不烦别人还烦啊!要学会忘记。做人要像那个老和尚一样,坦坦荡荡,拿的起,放的下。小和尚那样修行尚浅的人,要继续修行!当然,小和尚很诚实,做人的基本素质很好。
在作者笔下,熊猫静水就成了这神秘文化的代言。三个调皮好动的美国小孩遇到了和蔼深沉,行者一般的熊猫静水,它生活在喧闹快节奏的美国都市中却丝毫不显突兀,它耐心地与三个孩子一起游戏,给他们讲古老中国的寓言故事,俨如一位世故的长者。
三个寓言,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有些深奥,也或许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这是一个教人如何以平常心对待万事的故事,相信即使不是现在,也许是将来某天,孩子们终究会明白。
《心灵的重担》不是第一次听,《禅的故事》也不是第一次读,只是《良叔叔与月亮》首次接触,这次读算是真正学习了。因为有了在阅读之上的思考,才会有今后行为上的休整。
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礼尚往来,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得与失是互相存在的,第三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心灵的重担。很有哲理!
西方的人物设定,用最中国化的符号熊猫讲诉了三个中国的寓言故事,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惑,传达中国的哲学观、世界观,很赞!
【第18画面】
原文:
(左)“你觉不觉得自己已经抱的太久了?”静水问“是的”卡尔回答。“很好”静水说。
(右)就这样,艾蒂,迈克尔,卡尔还有静水,他们成了朋友。
解析:
路上静水给卡尔讲述了《心灵的重担》这个故事,最后静水问了卡尔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你觉不觉得自己已经抱得太久了?
卡尔就像《心灵的重担》故事当中的那个小和尚一般,迟迟没能放下对哥哥的不满。回家的时候,作者写的是他抱着所有的玩具,实际上也是写他心里所抱着的对哥哥迈克的不满太久了。到家的时候,卡尔才真正的由内而外整个地把事情给放下了。
从卡尔分别时对静水的毕恭毕敬的行动到回到家后高兴的面对哥哥姐姐,是静水托起了他的内心,让他放下了之前发生的不愉快。
【后环】
解析:
在书后有一篇作者的话:“禅是什么?”陈列于此。
英语中的“禅”(Zen)一词来自于日语,简单地说,它的意思就是冥思。在禅学中,佛的训诫由老师传授给学生,一代一代传下来。
佛教中冥思的方法就是安静地坐着,但要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活跃,让思想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又飘走,不要试图抓住。
当你望着一池清水的时候,如果水是静止的,你就能看见月亮的倒影;如果水面晃动,月亮也就变得支离破碎。我们的思绪也是这样,如果总是飘忽不定,我们就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
静水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他的形象部分源于仙崖义梵禅师(1750-1838)。仙崖义梵禅师的画作常被当做温和的教学工具,他本人也以幽默风趣、非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闻名。良叔叔的原型是大愚良宽(1758-1831),一位在日本很受爱戴的诗人。
《禅的故事》表现的是短小的冥思——一些需要苦苦思索的念头。这样的思考没有目的性,却能够经常迫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习惯、欲念、观点和忧虑,可以锻炼我们靠直觉行事的能力。
《良叔叔和月亮》、《心灵的重担》取材于流传好几个世纪的佛教故事。《塞翁失马》是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三个故事的版本很多,我选择了最适合讲给孩子们的。
前后环衬背景相同,只是颜色由粉红变为淡蓝,三颗躁动的心平静下来达到了和谐共生。
【封底】
解析:
封底大红的中国色彩,梅花绽放很有中国味道,静水徜徉在禅的意境中。
读过他的《石头汤》和当下的《禅的故事》,《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已经下了订单,因为这三本书有着哲学的意味在其中,特推荐给年龄大些的孩子。
《石头汤》是一个关于分享的经典故事,分享才能拥有,有着佛理的意味,建议5岁以上阅读。
《禅的故事》曾获凯迪克银奖,故事来自中国和日本,能将禅宗故事这么生动地讲给小朋友,我是非常敬服的。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则来自托尔斯泰《三个问题》,可能是孩子最早能思考的哲学问题吧。后面两本建议6岁以上或者到小学低年级再阅读,里面蕴含的人生哲理是需要慢慢品味的。
《禅的故事》一段发人深思的冥思。可爱的静水、亲密的四邻——勾勒出这一切的水彩华美空灵,定会使孩子们心醉不已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个有趣的小故事,用轻松的方式传达出来自禅学的生活智慧,让孩子学会更从容地生活,懂得慷慨给予、遇事。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琼·穆特的绘本,我能想到的就是:禅意、哲学、东方神韵。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么具有东方色彩的绘本,是一个美国人创作而弘扬呢?
我们的理念和差距就在这里得到验证,我们这些道理都懂,但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就考验一个人活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了。
全篇结构比较简单,画的也不复杂。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禅的故事。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里的重担。说的其实都是智慧与不智慧。
四、作者信息
琼·穆特(Jon J Muth),196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母亲是艺术教师,幼时即已游遍国内的博物馆,18岁时就在美国威尔明顿学院举办了自己的首场个人画展。为了维持生计,高中毕业后为漫画书配过插图,后在日本出版商的资助下赴日学习石雕与书道,从此对东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涉猎广泛,不但在英国、奥地利和德国学习过绘画和版画复制,还曾学习过太极拳、水墨画和茶道,更是一位吉他高手。作品《禅的故事》获得凯迪克大奖,《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被《纽约时报》称赞为能够“默默地改变生命”。此外,他还获得过美国插画家协会金奖、国家亲子图书奖和被称为“美国漫画界奥斯卡奖”的艾斯纳奖。
琼·穆特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每一本都堪称经典。经典之作《石头汤》因为有着哲学的意味在其中而不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她的每个画面都在诉说一个故事!
少儿读物《神探迈克狐》系列的探案故事重磅来袭
开心一刻(201304)
陪0-18个月孩子亲子共读:低幼绘本到底读什么?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赎罪(微小说)
只要妻子同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