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给成长的孩子和担责的父母——《和爸爸一起散步》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283号
送给成长的孩子和担责的父母——《和爸爸一起散步》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二百篇以上。
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
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5、如有意愿,请加微信号:aa052631 附言:经典绘本导读
一、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父亲和儿子散步的故事,书中的每一次散步都隐喻着生活中父子关系的不同阶段。每一次,母亲都在远处注视着他们:最初是父亲带着孩子散步;儿子大了,开始拒绝与父亲亲近;再后来,儿子反过来带着背已经佝偻的父亲散步……任凭岁月流逝,父子亲情永不磨灭!
二、绘本信息
书名:和爸爸一起散步
文:[法]周·欧斯特·朗迪
图:[西班牙]卡门·瑟果维亚
译者:王石安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画面中,我和爸爸在雪地中散步,雪地中留下的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的脚印就是我们生命中留下的痕迹,后面的我走起步来踉踉跄跄的,而爸爸回身弯腰的姿势时刻等待着迎接可能会跌倒的儿子,这个姿势,这份牵挂,这份担忧,只因为那个不确定的可能。
而封面上方,两颗大树就是那颗小树的保护伞,时刻为孩子遮挡冬日的严寒以及夏日的骄阳,想想我们自己不都是在这样的保护下慢慢地长大的吗?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个人,陪我们打过球、玩过游戏,陪我们打过雪仗,甚至出去探险,陪我们学过自行车、去过游乐场……这个人会是谁呢?是父亲。
这是一本珍惜亲情的作品,通过主人公“我”的自述,说明我和爸爸间时空和力量的反转对比,来阐述父爱的深沉、母爱的炽热,以及我对父母之爱的培养和传承。
【环衬】
解析:
前环衬展现的是宽广的大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尽管我们都有爱。左侧的小兔子,我感觉到这是作者对父亲的贴切的寓意,对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丝的担心和焦虑,就像胆小的兔子,一有风吹草动就竖起耳朵四处查看。
【扉页】
解析:
作者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作者通过描绘两次和爸爸的散步,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第一次,小男孩跟爸爸一起出游,爸爸在孩子没有力气的时候把他举上自己的肩头,那时男孩知道了爸爸是心怀爱心的。第二次,我长大了,也经过了风雨,但爸爸却变老了,同样的场景,同样穿上妈妈织的红茄克衫,只是前后发生了变化,当爸爸没有了力气,我体会到爸爸以前对我说的话:“一个拥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男孩前后认知的变化就是一个人丰满的经历,是我的,也是你的,同样也是他的。
【第1画面】
原文:我小时候,平日里总是和妈妈待在家里,只有在星期天,爸爸才会……
解析:
只有在星期天,爸爸才会……休息在家、会和我玩,这也预示爸爸为生活打拼的艰苦。
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和山崖分明是他们一家出游的方向,黑色的汽车那是他们一家殷实的象征,妈妈在家全职照顾我,这些都暗示爸爸肩上的压力。
但从爸爸的这个面部表情、手势无不告诉我们,这个时候的爸爸是年轻有活力、轻松而愉快的。在孩子面前,永远看不到爸爸工作时的压力,和在外经历的为生活打拼的各种艰辛啊!
图中的爸爸更是面对着亲子阅读中的亲与子,一个干练、沉稳、热情的父亲在向读者打着招呼,似乎再说,抚育孩子爸爸是不能缺失的,尽管工作再忙碌。
【第2画面】
原文:带我出去旅游,为什么呢?因为路途遥远,走起来很辛苦,所以妈妈就很难有机会带我去了。我和爸爸走到乡村附近,那儿有几匹马在石泉边饮水。我们走过小溪,来到小树林里,偶尔还会在路上遇到一头母鹿,它总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最后,我们走到悬崖上,坐在那里眺望远方。在那里,我们望着远方的地平线,望着太阳慢慢地,按时回归大地。
解析:
作者用本页和上页两个页面,概括性叙述了我家的状况和出游的方式及观察到的景物。
妈妈为什么不去?还是仅仅是文中提到的“因为路途遥远,走起来很辛苦,所以妈妈就很难有机会带我去了。”
请孩子们想想,平时的生活中,是谁给你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干净的衣服?谁在你的书包的侧面轻轻装上喝了不烫的温水?是谁每天都关注着气温提醒我们添加衣服?是谁在你平时吃饭的时候更在乎你少吃了几块肉和蔬菜?是谁在你小的时候一遍一遍帮你收拾着你玩过的“战场”?是操劳的妈妈。
这个画面是他们游玩中看到的景物和游玩的地点,以及自家的小屋和妈妈的身影。这是主人公我回议中的场面的集合。作者巧妙地先给出作者一个目的的印象,但在后面的出游中就没有出现这个画面,只是说又看到了。这种前后铺垫和融合使作品更加浑然一体。
【第3画面】
原文:每当我们要远行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小小的房子里目送着我们渐行渐远,猫咪在火炉前喵喵地叫着。“多穿点衣服呦。”妈妈叮嘱我们说。她总是给我穿上最保暖的衣服,因为树林里空气阴冷,到了高高的悬崖上,风会更寒冷。
解析:
父亲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母亲给了我们细致和善良。每当我们要远行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小小的房子里目送着我们渐走渐远。妈妈的担忧,猫咪似乎也为这短暂的离别而感到忧伤。这个短短的离别,从我们会走路开始,就在慢慢地发生着了。
本书中的“我”一直以红色衣服出现的,再来看妈妈织的毛衣的颜色,应该也是为“我”编织的毛衣,哪个孩子没穿过妈妈织的毛衣啊,一针一针,编织的全是爱啊!
妈妈身后墙上挂着的全家照,爸爸妈妈携手站在我身后,小小的我身高只有爸爸膝盖左右,而此时的我已经长到爸爸腰部了。窗前那颗小树不就是我吗?马上就超出了妈妈的视线。
【第4画面】
原文:我和爸爸跨着大步向前走去,大约要走一个小时,突然,我不小心在石路上摔了一跤,跌倒了,膝盖擦破了一小块皮。我哭着叫道:“爸爸,等等我!”于是,他过来抓住我的手,帮助我上路。
解析:
这是一个寒冷的日子,爸爸和我都穿上保暖的衣服,戴着连体的帽子。山林深处颜色昏暗、一片寂静。
当“我”不小心在石路上绊了一跤,跌倒了,膝盖擦破了一小块皮。我哭泣移步求助,爸爸转身弯腰向我伸出援手。在我们跌倒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是爸爸会立即扶起我继续前进,还是会轻轻为我拍掉身上的灰尘,还要焦急地关心我疼不疼?就像书中的爸爸一样,“他过来抓过我的手,帮助我继续上路。” 爸爸的举动验证了那句话:父亲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母亲给了我们细致和善良。
爸爸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用行动诠释了对我的爱。有时候,我们总感觉不到来自家人的温暖,爱的表达方式有无数种,用行动去证明就是其中的一种。
文字中出现一个出行时间:大约要走一个小时。父子俩徒步的远程是爸爸用行动对我坚韧毅力的锻炼。
全书在版面设计上采用独特的纸片贴补的方式,把一段过程的片段用一张纸片粘贴而来,就像是分隔画面的效果,就像是一段回忆、一段经历。如本页中把我和爸爸开始出行前同步的行进,见证当时我是有能力跟上爸爸的脚步的,而主画面中我却落伍了。
【第5画面】
原文:走啊走啊。我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爸爸就俯下身来,对我微笑着,随后,他把我举了起来,放在他的肩膀上,这时候,我又看到那些马在石泉边饮水,石泉喷射出无数的水花。在小树林深处,我们又遇到了那头母鹿,还看到了一些小鹿。啊,这时候,我比悬崖还要高,我看到太阳正在慢慢地落到远山的背后。“我是不是好重啊?”我问爸爸。“是的,你是挺重的。”不过,他并不打算把我放下来。我想:也许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解析:
这个画面应该谁都经历过吧?当我们累了走不动的时候,爸爸的肩膀便是我们最坚实的翅膀,爸爸的头抬得高高的,是在告诉儿子:“走不动,有爸爸在呢?”如果是你在爸爸背上会和爸爸说什么呢?
为什么爸爸会回答“你是挺重的”呢?因为,“我”在一天天地长大,爸爸应该觉得我在慢慢地变成一个有力量的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的人……所以,在爸爸的眼里,“我”是挺重的。
爸爸为什么并不打算把我放下来?作者点出了文章的主题:也许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我和爸爸一起散步的日子,让我饱览浓颜丽色的景物:那茂密的树林,那飞溅的石泉,那壁立的悬崖,那熟悉的母鹿,那灿烂的落日,每一种景色都蕴涵着一种快乐,一种发现,一种和谐。这些都在前面的画面中体现出来。
如果说母爱更多的是慈爱,父爱所显示的更多的是勇气和厉练。所以当我在路上摔了一跤,是爸爸拉住我的手,继续上路。当我没力气走下去的时候,是爸爸把我举了起来,放在他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这个画面背景是暖暖的黄色,作者赋予了温暖的亲情,身穿大红茄克的我心是火热的。画面中那头神情凝望的母鹿不就是恋恋不舍的妈妈形象吗?远处的小房子那是我心中的家园,两大一小的树木暗示自己的成长,小鸟象征我要飞翔的走出去,贪吃的松鼠是自己快活的象征,这些都是我心中经历在脑中的浮现,也使得画面丰富而有了灵性。
【第6画面】
原文:渐渐地,渐渐地我长大了。渐渐地,爸爸开始需要我的帮助了。可是,有时当他慢慢地向我伸出手的时候,我却有些不耐烦。“你愿意过来吗?”我问爸爸。“嗯,我愿意,我这就来。”他气喘吁吁地说。
解析:
主画面是广袤大地的远景,一条绵长的山路通往森林中,远处成片树林和天际连接在一起,两颗树冠不同的大树根植于不同的土壤上,按照人物的站位,树冠茂盛、树干较矮的应该是我了,而树冠尖尖意在收缩,自然是爸爸的象征。我行进在笔直的大路前方,而爸爸步履蹒跚的跟在我身后,一个道路微微转向的位置,我回头叉腰双腿分开站立,在爸爸面前显示自己的力量,显然我已经和爸爸已经有了一个置换点。
画面中的小伙子是我的一个近景,双手交叉抱胸,嘴角紧紧抿住、眼睛目视着远方,却背向着爸爸,是不耐烦、是自信、还是封闭着自己。
的确,孩子长大了,有些话都不愿意和父母讲了,只会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甚至,连父母对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也变得不耐烦起来。
这篇绘本画面干净澄净秀雅,给人视野很宽阔的感觉。笔调柔和,韵味悠长,用平静的笔触,诗意的情调,传达出温暖的感情,和那娓娓的叙述,舒卷自如的语调,十分谐调融合。
这篇以自叙口吻传达出的故事,结构不复杂,一路道来,不绝如缕,疾徐快慢,自由自在,行则行,止则止,没有拘束,全凭兴致,极富个人情调。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一样,但是读完之后就是让人有种幸福,感动的滋味。
【第7画面】
原文:渐渐地,渐渐地我长大了,住在离家稍远的地方。但我会时常回来,回来看望我的父母。我领来了我心爱的女友,去见我的爸爸妈妈。猫咪依旧在火炉前喵喵地叫着,爸爸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抽着烟,坐在我妈妈旁边,坐在房子前面的长凳上。他们轻轻地说着话,一会儿说说这,一会说说那,我不知该对她们说点什么才好。在茂密树林的遮掩下,我和女友尽情玩着相互追赶的游戏,她亲亲我,我亲亲她。“来呀!来追我呀!”她喊着,不时引起了阵阵回声,回声惊动了那些小鹿,可是他们似乎一点儿也不害怕。
解析:
图中的年轻人我在树林里和女友追逐打闹,而父母却静静地坐在公园的长凳子上,双手紧握,会心交流,默默地陪伴,虽然有些寂寞,但内心却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因为“我”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份热情似火的爱情。有时候,因为这个,便忘了整个世界,包括我们的父母。
父母坐在长凳上交谈的画面是一张随意撕下的便条,这暗示他们生活的随性,但内涵却是同甘苦共命运手手相连。而我和女友嘻逐的画面是一张更大的纸片,纸片中有树林、有群山,颜色也是淡绿色的,体现我们生活的多彩而浪漫。而爸爸妈妈的身后背景却是平淡而充满暖意的。
另外我们的那张纸片缺失了一角,是作者的暗示吗?是我们火热生活的不足吗?
【第8画面】
原文:最后,很不幸,那个我爱的少女,她不爱我了。从这一天开始,我发现自己又独自一人了,我感到悲伤,也很失望,不过,我叮嘱自己,不要被这场爱情击倒啊。
解析:
整个画面倾斜了45度角,地平线、山峦和房子都倾斜失衡了。这是我内心失去了平衡的显现,因为我爱的人已经不再属于我,整个天都为此塌陷了,地动山摇,我被击倒了。
我抱头躺在我家小屋前的地上,仰望天空,感到悲伤,也很失望,陷入迷茫中。
但他躺着的方向?也就是头对着的方向是什么?是家的方向呀!那里有我们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吃过多少苦,犯了多少错,永远有一个地方,为我们大门敞开,那就是家。
父母在屋前窃窃私语,他们是过来人,他们能理解我的失落,但仍为我担心不已。
【第9画面】
原文:我仍然经常回家看望爸爸妈妈,现在他们都老了。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伤感。时间过得真快啊!还有猫咪在火炉前喵喵叫吗?在那古老的石泉上,还有马儿在饮水吗?小树林深处,还有母鹿在吗?当然,在悬崖边上,还有耀眼的太阳躺在地平线上。有一次我问爸爸:“你还愿意陪我吗?”爸爸睁着明亮的蓝眼睛,愉快地说:“当然!亲爱的。”我等了一会儿,妈妈给我穿上那件茄克衫,因为树林里已变凉了,悬崖上还有大风在吹。
解析:
这是父亲和儿子的又一次散步,书中每一次的散步都隐喻着生活中父子关系的不同阶段。每一次,母亲都在远处注视着他们。我们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懂得了那份牵挂的深度。
最初是父亲带着孩子散步。儿子大了,沉浸恋情,卿卿我我,因而忽视了亲情,开始拒绝与父亲亲近。再后来,当不幸与挫折降临的时候,孤独使亲情又一次觉醒,儿子反过来带着已经佝偻的父亲散步。
当我和爸爸的又一次散步,路边的风景依次迭出,但只是在文字中显现,而实景还是在前面的画面中。父子之间却调换了角色,爸爸老了,需要帮助了,“我”却忙于工作,孜孜矻矻。但不变的是妈妈的远眺的眼神。
墙面上的全家照也与时俱进,我从身材矮小变成了高大威猛的男子汉,成为父母的依靠。
在主画面下的一大一小的两张贴画,妈妈在屋内手撩窗帘远眺的侧影也已经老了,鞋跟也变成平跟。还是那只猫痴情地跟随在妈妈身边,一样关注着我和爸爸的散步。
【第10画面】
原文:我们慢慢地动身了,我在前面走,爸爸蹒跚地跟在后面。石泉边没有马儿了,只有几个孩子在快乐地泼弄着水花,爸爸在那里喝了点水,我也喝了点水,水很凉爽。树林尽头散发着焦枯的气味,还搭起了一个木架子,不过,鸟儿仍然站在上面安详地唱着歌。我们没有碰到那头母鹿,可是……“爸爸,你快看!”我说。这时候,正好有一只兔子惊慌地从我们面前跑过。
解析:
岁月流逝,我们散步常去的森林变成了公园,远方的瓦房和树林变成了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道路,石泉还在马却变成了游乐的儿童,悬崖边的树变成了鸟儿的乐园,木屋没有了变成了木塔,母鹿消失了却有一只兔子惊慌地从我们面前跑过。母鹿是妈妈的象征,而惊慌的兔子呢?是主人公的我!
但父与子的衣服却从未变换(也包括妈妈的服饰),这也暗示着父亲与孩子以及作为观察者的母亲之间永远不会磨灭的亲情。
开始父子还能并肩同步前行,渐渐驼背的父亲落在了我的后面踯躅前行。
【第11画面】
原文:爸爸显然是疲倦了,他走在路上被树根绊了一下,我赶紧伸出手来搀扶住他,把他扶稳。然后我们俩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悬崖上。乡村似乎变小了,田野也减少了,房子多了起来。一家工厂的烟囱正在冒着烟。最后,太阳闪着耀眼的光芒渐渐沉落在大地上,一群飞鸟排着长队神秘地飞过天空。我和爸爸默默地坐着,此刻,我相信,在这里,我们是幸福的。
解析:
我又跟爸爸来到了小时候的悬崖边,我们靠着一起看太阳,此时很幸福。但远处低洼的大地已经变成了鳞次栉比高楼,鸟飞翔在空中,那是我,只是那阳光依旧。
这本书看的时候有些压抑,触到了我们的神经,它毫不避讳地把成长的叛逆和生活的不如意写了出来。不离不弃,这样的执着我们是可以承受的!
【第12画面】
原文:“咱们回家吧,爸爸……”可是,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爸爸艰难地迈着双腿,好不容易才走进小树林。他说:“孩子,我好像走不动了……” 我对着他俯下身子,让他两手扶着我的肩膀,帮助他恢复一下体力。最后,我也背起了我的爸爸。待我从喘息中平息下来,爸爸问我:“我是不是太重了啊?”“是的,有一点点。”我答道,“不过,这不能算重。” 我想起爸爸以前对我说过的话。“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这是真的。
解析:
青春强壮的肩膀,才承担起抚慰老人的责任。回家的时候爸爸走不动了,我背起了爸爸。爸爸问:“孩子重吗?”我回答:“是的,有点点”。我想爸爸以前对我说的话:“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这是真的。
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多么令人感动的爱之链,因为“我”背起了爸爸,就像爸爸小时候“背”着我一样。“我是不是太重了啊?”“是的,有一点点。”我答道,“不过,爸爸,这不能算重。”
同样的问题,互换了角色回答,作者的眼里爸爸为什么有一点点重,那是因为爸爸这些年为这个家,为我付出的沉甸甸的爱,所以,爱是一种沉淀,是一种厚重。
这本书中小男孩和爸爸一起散步,小时候他累了爸爸背他,他长大后爸爸累了他背爸爸。这样的转换特别奇妙,在奇妙中也让我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更明白了“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请把主人公换做我们自己想一想,爸爸妈妈已不再年轻,是否每次回家看望他们,总是在黄昏时分陪着爸爸妈妈散步,看到他们的背影,是否很多感触一起涌上心头:要不是自己也在为生活奔波奋斗,要不是看到作品中我的感受,我们可能无法理解父亲双肩担起的责任,无法体会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
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那种亲情是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故事很感人,让人看了都会忍不住的有点要落泪。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孩子体会到了自己永远不是一个人的存在,自己的背后永远有亲人的支持。
【后环】
解析:
前后环衬是同样的画面,但寓意是不同的。画面中的这只小兔子,前后是有不同的载体。前环衬中的兔子是拳拳殷切之心的父母,而后环衬中的兔子则是反哺焦虑之心。
正如编辑推荐中写的这句话“阅读这本书,感受到了深藏于胸臆深处的暧意,感悟到了亲情不仅是人生赖以生存的支柱,也是需要一生履行的责任。成长路上,与爱同行。”
给孩子读着这个故事,自己却联想到自己的父亲,想想每年回到家里看到爸爸头发又比以前花白了,爸爸以前高大的身体似乎也渐渐消瘦,爸爸的步履已经不再健步如飞,每次看到这些,我的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封&底】
解析:
全书展示了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很多想象力爆棚的亲子游戏瞬间,展示了父亲能够给予孩子的独特气质,比如,勇气、坚持、毅力、探险精神等等。书里充满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父亲的依赖和仰慕。是难得的父爱主题绘本。
越来越多的妈妈抱怨父亲参与亲子关系太少,工作太忙,这本书以独特的角度展示了父亲能够带孩子的东西是妈妈们无法取代的,通过温馨的画面和语言,能够拉近孩子和父亲之间的距离。
每一个有经历的人,都会懂得这里面深深地亲情。那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沉到很多时候不会去用语言表述,彼此都懂得之中的含义。我们都曾年轻过,被疼爱过,被呵护过;年少轻狂时,谁又没犯过错误,不会珍惜;等到渐渐成熟了,才懂得有一些责任我们开始担负,有一些人需要我们照顾,比如我们的孩子,比如我们的父母……
文字部分始终给我一种回忆录的感觉,在这个作品中孩子从儿时和爸爸一起散步的体会,爱埋藏在心间了。长大后,他才慢慢地体会回味这份父母的爱,他最后懂了,最后重复了爸爸那句经典的话: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书中颜色一直采用的较淡雅的色调,只有孩子身上穿的衣和妈妈手中要织的衣是红色,这代表了父母的赋予孩子的爱。孩子一直是红衣,直到长大,直到他肯背起年迈的爸爸。很温暖的作品。
四、作者信息
周·欧斯特·朗迪(Jo Hoestlandt)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曾获得1994年波隆那书展绘图大奖首奖的《星星下的恐惧》。下笔精确,是她最为人称颂的地方。《星星下的恐惧》这本绘本在欧洲的评价还不错,作者利用老奶奶的倒叙「含蓄」点出战争的可怕,以及友情的可贵。算是比较具「深度」的儿童绘本。同时可以让儿童了解到战争及种族歧视的可怕。
卡门·瑟果维亚(Carmen Segovia)1978年出生于巴塞罗那,一直在巴塞罗那生活和工作。获得了平面设计的学位后,她展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影响,从现实主义风格到二十世纪的漫画书和电影。她的作品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发表和出版。她的作品曾在博洛尼亚画廊和博览会展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你的爱,无条件
《家人》:最好的父爱就是爱孩子的妈妈
幼儿教育,一个好爸爸=100个好老师,这10点你做到几点?
说透亲情的10个句子,感人肺腑
心弦一阕:龙儿(作者 钱玉章)
9张漫画画出爸爸和妈妈之间的育儿差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