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朝的失败探索,造就了大唐盛世
userphoto

2022.11.01 美国

关注

图/视频截图


贞观四年(630),距离隋炀帝被杀,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而关于隋朝三十八年国史的讨论,却刚刚掀起热潮。

尘埃落定后的讨论,注定是批评多,褒奖少。在无数次关于隋朝亡国教训的反思中,贞观四年这次最为深刻。唐太宗以胜利者的姿态,把隋文帝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一顿。

01

在关于隋文帝得失的讨论中,面对唐太宗咄咄逼人的询问,萧瑀小心翼翼地说,隋文帝“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唐太宗却说: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承顺而已。(《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这些讨论,被唐玄宗时代的史学名家吴兢如实记录在《贞观政要》中,作为唐朝皇帝学习借鉴的材料。

《贞观政要》中但凡提及隋朝政治,多以批评为主。唯独提及名臣高颎,唐太宗君臣难得地表扬了一次。似乎在唐朝人眼中,隋朝全然一无是处,而唐朝仿佛是从零开始,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朝代。纵观隋唐历史,似乎落入了以成败论英雄的俗套。

而真正的历史规律,容不得我们肆意臧否。

冰川私享 交易担保 放心买 隋亡 贵族时代的终章 小程序

《隋亡 贵族时代的终章》
陈峰韬  著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隋唐时代,是中古历史的总结和发扬,是唐宋变革之前,华夏文明综合与创造的极点。

魏晋以来,不仅政治建设在发展,文明亦在扩大与再造。隋朝接纳了300余年政治、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融合、发展的成功,她刚刚掀起了创革的高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本需要上百年的历史进程,却在一对不怎么合格的父子手中,在38年短短一瞬间戛然而止。历史给了隋文帝父子最无情的惩罚,却并没有中断文明发展的节奏。

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隋文帝(图/视频截图)

隋末唐初的农民起义与统一战争,虽然乱到了极点,却并没有像黄巾起义、五胡乱华一样造成社会的大分裂,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史进程是向上向好发展的。

唐高祖父子统一全国,正应了那句话,时来天地皆同力。再往深里说,为什么天地皆同力?大概是隋朝给开辟好了路子,制度、文化、经济、人才基础——李渊父子赖以收拾隋末残局、顺利接棒的基础,其实全是隋朝留下来的。

02

隋唐本不应中断,其一体现在政治势力的传承上。

说到隋唐之际的政治势力,大概谁也不能回避陈寅恪先生的关陇本位的论点。就隋唐政治势力的构成来看,隋亡唐兴之际的政治势力代际变化,其烈度并没有超过周隋易代之际。

代际传承的很多特点,周隋、隋唐之间并无二致。

周隋易代的特点,大概表现为新旧混杂、以新为主,新政治势力的诞生,更多是人物自然凋谢、新人自然接续。老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诸如李穆、韦孝宽、宇文忻)或被诛或隐退,中生代力量崛起——诸如高颎、虞庆则、王世积、杨素等人。

新旧王朝主政者虽异,但主体力量没有太大变化。隋朝能以新旧交替的基本盘,在八年内连续完成新占区消化、击退突厥、吞陈的宏图伟业,关键点就在于稳定。

△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嫁女(图/视频截图)

隋唐的传承亦是如此。武德年间所定太原元谋功臣姑且不论,这批以武将为主的功臣在武德、贞观年间并不得意,占据的政治地位不高,发挥的历史作用也非常有限,姑不论之。

真正能反映唐初政治势力面貌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二十四人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孝恭、高士廉、长孙顺德、李靖、萧瑀、屈突通、虞世南、唐俭、殷峤、刘政会、柴绍等十四人,都是周、齐、隋朝高官显贵的后代,甚至不乏齐梁王室后人,如北齐清河王高岳的孙子高士廉、梁武帝的嫡系子孙萧瑀。

开新朝而用旧人,说难听些是偷懒,而事情的本质是,这些周齐梁陈隋后人形成的政治势力,并不像其他朝代一样,烂到根子,不堪大用,而是仍有着旺盛的政治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隋唐之易代,除了领头者换了姓氏,从政治势力的基本盘上看,区别并不大。



03

其二体现在政治文明的同向延续上。

永嘉之乱后,汉魏政治文明迁于江东南朝,虽然历宋齐梁陈而日渐衰微,但上古文明终须有人传承。陈寅恪先生论述隋唐制度渊源,指出隋朝制度的来源有北齐、北周、江南三大源头,即使是对陈氏问难质疑最多的岑仲勉先生,也只是强化了北周源流的重要性,对江南源头说并未有什么责难。牟发松先生继承唐长孺先生的论述,将这一变动概括为“唐代的南朝化”现象。可见,隋唐政治文明有一致的演化方向,这应属于学界的主流认知。

隋文帝、炀帝两代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创革,梁陈绍承的汉魏制度提供了极大的历史镜鉴。炀帝晚年于愁肠百结中,自叹不失为长城公——指陈后主叔宝,因何不自比于周宣帝、北齐后主,想来这既有个人气质的郁结,更是政治形势潜移默化的结果。

△隋炀帝画像(图/网络)

唐初政治文明的方向,渐渐淡化了北朝的影响,越来越回归了隋朝演进的路子。北朝政局由于自永嘉以来屡屡被五胡乱入,政治体制一再发生胡化的剧变,虽然十六国北朝都在极力模仿汉魏体制,但总不免杂糅过多,导致混乱不堪,发展脉络不甚清晰。

而东晋南朝却保持了一贯性,所谓江东“正朔”,不光是务虚的法统意义,更代表了成熟的汉人王朝文明的独立性、稳定性。当然,独立、稳定的南朝被野蛮、剽悍的北朝灭亡,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个锅不能由汉人王朝的政治文明来背。

隋朝对政治文明演进最大的功劳,在于统一了全国,并导引南北双方的政治文明演进走到了同一个轨道上来,即史家所言中华文明的“出口”。北朝独具特色的周齐制度都在隋朝制度中融合,南朝汉魏故制也重新回到正轨。

在这一问题上,唐朝肩负的,是隋朝未完的使命。唐朝也正是传承了这样的文明基因,才使其在开国二三十年时,便达到一个历史极点。唐高祖父子在政治体制和文明上并未有什么巨大的发扬,便能安享其成,而唐太宗竟能缉抚四夷,得擅“天可汗”之尊荣,这不得不令人想起当年隋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之事。

或许在四夷眼中,隋唐本就是一体的。



04

其三体现在制度创革的持续上。

隋代最为辉煌的政治成就,无疑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如前文所述,隋朝确定三省六部,既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政治制度的大总结、大发扬,也是隋朝颇多政治独创的结果。

三省六部制的意义,一在于使中央行政制度更加科学化,一在于瓦解独相问题的制度基础。而隋朝更多的用心,似乎都放在缓解君相矛盾上,以至于屡屡出现废杀重臣的现象。

冰川私享 交易担保 放心买 隋亡 贵族时代的终章 小程序

《隋亡 贵族时代的终章》
陈峰韬  著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体制,因而也存在诸多不成熟的现象。制度没有形成对权贵政治、佞幸问题的防波堤作用,杂芜的诸省机构、缺乏约束的权力流转系统,使得皇帝和臣僚们都有很多钻空子的空间,炀帝可以绕过制度肆行很多荒政、暴政,近臣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切断皇帝和执行官员之间的沟通渠道,是以仅仅三十八年时间,隋朝中央行政制度居然紊乱到无法发挥功能的地步。

然而,合理的因革终归是受欢迎的。唐朝并没有因人废制,而是坚定地持续推进这一制度,并加以变化。

三省六部在唐朝的发展和变化,大致来说,一则并省了一些与三省相提并论的杂省,甚至中书和门下两省也出现了合并的趋势,这使得三省的决策地位更加突出。二则延续了隋朝打压宰相地位的制度精神,隋朝一般不设立尚书令,但毕竟尚书令之职还名副其实,一度出现了杨素实领尚书令的事实。

唐朝终身不设尚书令的实职,即使后来有过,也已沦为太师、太傅、太保这样的荣誉性职务。原因不单是唐太宗曾任尚书令而臣下不敢再居此位,本质上是因为唐朝皇帝刻意降低宰相的职级。

△电影《聂隐娘》剧照(图/视频截图)

不光是尚书令被撤销,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尚书仆射的地位也一再降低,以至于降到不加“同中书门下”之职便不能行使宰相职能的地步。人们指摘文、炀二帝对臣下刻意打击,其实是针对其手段过于酷烈、进程过于激烈,而导致了官僚集团的离心,但从强化君权、降低相权的角度来理解,这是没有问题的。

唐朝正是延续了这样的制度精神,只不过推进得远比隋朝温和、缓慢,其效果也远比隋朝更为良好。即便是唐朝开国百年皇族一再爆发流血事件,但国家仍能走向高峰,这与稳定而强大的政治制度有着莫大关系。

其他制度,包括科举的完善与发展、租庸调制度,都有类似的经验与教训,隋朝蹉跌,唐朝镜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得不为隋朝叹息。有些历史问题,不经时间检验不会得出结论,这恐怕是隋朝两位皇帝,为历史进步所作出的探索与牺牲吧。



05

其四体现在军事制度的传承上。

隋、唐王朝的统一,都依靠了府兵制这个利器。隋朝灭亡前,骁果军这支奇峰突出的募兵部队,似乎宣告了府兵制的终结。自西魏大统年间(543年前后)宇文泰创设府兵制,仅仅七十余年,府兵制就发挥完了创新红利,成了过气的兵制了吗?隋朝对这一问题似乎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一如前节所述,隋朝府兵出现了指挥调度不灵、战斗力不高、没有精兵部队的问题,但这些毕竟都是具体层面的问题,是可以扭而转之的。军事上的问题,相比政治、经济,历来是最好解决也最易出成效的。

衰政而出强军的现象,历史一再重演,只不过解决一问题,需要奇姿杰出的军事家,与执纪严明的将军。恰在这一历史关头,隋炀帝好大喜功又急功近利的心态,中断了府兵制自我救赎的进程,他绕过根本问题、避开长远建设,放任府兵制痈溃而崩,而采取募兵制弥补固有制度的不足。其本意或许是另辟新路,却没料到加速了本不致死的府兵制的最终崩溃。

图/视频截图

唐朝意外地恢复了府兵制。不论是巩固赖以为基础的均田制,还是解决隋朝府兵固有问题,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固然,李世民的军事天才,极大推动了兵制沉疴积弊的解决,从战略到战术,李世民和唐军几乎领先了隋朝府兵一个位面,唐朝的军事成就,也远远超越隋朝。

但说到底,个人作用再大,大不过制度作用。我仍然认为,是隋朝的不作为,或者荒唐的作为,使得府兵制这个中古世纪最强大的军事创新成果,无奈地遗珠于野。而唐朝,不过是将其拾取,并更加妥善、充分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隋朝是知名的朝代,因为炀帝那广为人知的暴政,因为大运河、东都、江都……但又是最神秘的朝代,因为炀帝那些八卦故事,掩盖了大帝国的治绩与辉煌。

隋朝是短命的朝代,仅历三世而亡。但又是境界宏远的朝代,大唐盛世,无处不掩映着隋朝的探索与启发。

隋朝是幸运的朝代,她站在历史发扬创新的节点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本已在最高峰踏足。但又是不幸的朝代,她过于激进的政策,将民心和优势挥霍殆尽,留下一地狼藉。

终矣,结矣。杨隋三十八年帝业,中古时代强盛的大帝国,唐代盛世的序章,猝然终结了,留给世人说不尽的叹息与谈资。

落笔于此,却总觉意犹未尽,正如隋朝那模糊的落寞的背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再好的制度,时间久了也会坏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隋朝(2)
古代中国制度有哪些 各政治制度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
中国古代各朝代政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