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美术丨第7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风云人物:尚扬




他们不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他们不是腾云驾雾的风云人物、

他们更不是只手遮天的风云人物……

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力量浇灌着中国艺术的土壤,

并企盼着它的茁长成长。




尚 扬

1942年出生于重庆

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

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都师范大学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说到尚扬,或许更多人关注的是其在拍卖市场的抢眼表现。然而,我们更想和您分享的是尚扬在创作中所传达的责任。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尚扬的作品中就透露出对人类与环境的关注。他说,我所追求的这种表达仅仅包含三个简单的要素:当代的、中国的和我个人的。这一年,我们看到尚扬正努力的用他个人的方式,试图揭示和推动一个当代而中国的紧迫“问题”。



《剩山图-6》 布面综合材料 205 X 713cm 2014


尚扬说:“艺术的基础是个性化的独特样式,历史文本提供方向,也提供可能。正是这个可能诱使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以独立批判的精神视角,在形形色色的形式观念中寻找被遮蔽的盲点。艺术工作的全部过程就是为在艺术规范中寻找自己的生机。生机的起点也全在历史文本提供与暗示的方向和可能中。”他又说:“我的心始终向着真实地切入时间的艺术,但决不依附时尚和潮流。我感到这个世界需要锐进和本真的一致性。”


《大风景》 布面油彩,丙烯,97cm×130cm, 1991


尚扬的创作经过了几番变化之后,逐渐固定为一种颇为纯粹的图式,对于他来说,“固定”的“图式”并非所愿,在我们谈到艺术时,他常常不自觉地表现出对“成熟”二字的警觉,我理解这是他对固定化图式的拒绝,因为“成熟”的结果是接近固定化的。

当然我要补充,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可能意味着图式的固定化(像巴尔蒂斯、莫兰迪),也可能意味着创作手段的多样化(例如毕加索式的随心所欲),两者的不同在于艺术家类型的区别。

尚扬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原因之一是他开放的心态,换句话说,他创作始终是呈开放性的,始终警惕自己固步自封,从最早的《黄河船夫》,后续的带有习作性的黄土地风景,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肖像”和“大风景”,以及“诊断”、“深呼吸”,再到“董其昌计划”、“日记”系列,都可以看到他给自己留下的空间和缝隙,以便做更深入的调整。相比之下,很多所谓的权威,所谓的名家,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和过眼烟云,表面看来,与我们似乎有时间上的共在关系,实质上却像相隔了整整一个时代。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的关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的看法倾向于二元对立:把前者当做后者的模仿品,或者把后者看做是前者的现成版本。相对年轻的艺术家则对此不太关心,在他们心目中,将自己迅速“国际化”的目标是非常明确和急切的,而“民族”、“传统”、“历史”之类概念,仅仅只是语词而已,既不在考虑范围,也构不成任何思想和精神上的负担。

说实话,我对“民族化”、“东方气质”等说法一向比较疑惑,它们是规范?是使命?或是召唤?尚扬说:“在反观中国画的时候,就发现它的魅力在我心中与日俱增,中国辉煌的文化传统在我心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


《剩水图-1》 布面综合材料、现成品及多媒体装置,253cm×852cm 2015


我有一个想法,如何在绘画的范畴中,把紧紧拉住我心的中国的东西用进去……”他又说:“我一直在考虑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理性,在‘古典品质和当代精神’的契合中开掘自己的语言,进行一个不断深化的课题。我只关注‘一个中国艺术家,他怎样关心今天的中国艺术’这个课题。”透过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到争论的延续:关于艺术家的身份,关于艺术的所属等等。

我和很多艺术家讨论过一个话题:绘画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我们这个变化多端、五花八门的时代还有多少可能性?尚扬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他的观念里,只要能够准确传递人的情感和思想,用什么样的手段是不重要的,我们的前辈既然以绘画表达过精微的思想感情,表现过精美绝伦的形式,在我们手里同样应该做到。尚扬不光停留在对绘画的迷恋立场上,他还坚持一点——创造。


《立轴-2》布面综合材料  248cmX78cm  2015年


所以他的作品里透露着充沛的活力——尽管他采用的方式有时候比较偏重于传统,也就是说,在剥离他画面上那些所造的“物”,我们可以发现,在用笔、肌理、色彩、涂抹的节奏和整体构图上,仍然囿于一种习惯,它让我们产生亲近感,也让我们感到习惯的作用力有多大。

尚扬的创造是在我们熟悉的口号下进行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在连接已有的视觉经验和未知的“新”的时候,他坚持把握住艺术史的依据,正如他说:“对艺术史不了解的话,你的风格何以创造?”我相信,艺术史的依据在我们时代的艺术实践中已经开始模糊,因为,艺术史也变得多元和多样了,以往那种单线的发展,被许多现象的“共在”取代了。(节选自李小山《三说画家尚扬》)


《董其昌计划-2》 布面综合材料,148cm×699cm,2003


《董其昌计划-42》 布面综合材料,360cm×290cm,20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文艺网·2018年度艺术影响人物——尚扬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价值何在?
[黄石书画]油画家王钟——灵魂的自由
邱光平油画作品展
先锋画家潘道生:似水年华的追忆
关于朝鲜油画你不知道的10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