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展 | 独上高楼 · 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即将开幕




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30日 – 2018年5月4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4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 

冯 远

策展人

谈晟广 杜鹏飞

策展顾问

 东   刘 石   范宝龙   蒋耘中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联合主办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档案馆

清华大学校史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王静安先生遗照明信片   香港翰墨轩提供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


静安先生是近现代史上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1925-1927 年曾担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导师。他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上古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敦煌学和边疆学等,在诸多学术领域皆有开创之贡献。终其短暂一生,著作六十余种,曾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



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女士题签



展览简介

2017年时逢静安先生诞辰14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国学研究院、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单位,特主办“独上高楼 · 王国维诞辰 140 周年纪念展”,以志纪念。“独上高楼”,取自静安先生“三重境界说”之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仅可喻其令后人望其项背的学问之大成就,亦可喻其孤傲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



第一单元   罗王之交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西头望大秦。”这是王国维《咏史二十首》中的佳句,也是罗王定交的媒介。时在 1898 年,二十二岁的王国维来到上海,进入上海时务报馆任书记,同时入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习,罗氏因激赏《咏史》诗而与王定交,二人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密切交往,此后的人生便一直交织在一起——先是师生,后是共事,其后罗王两家共赴日本侨居 5 年,再后结成儿女亲家。无论是罗振玉,还是王国维,二人后来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巨大成功,与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密不可分的。本单元展件,主要有王国维之父王乃誉的日记和书法作品、王国维与罗振玉往来书札、王国维罗振玉题跋金石拓本等,以多方面反映王国维的人生。


王迺誉日记   静安先生后人提供


王国维致罗振玉书札   上海藏家提供


王国维致罗振玉书札   海宁一得轩美术馆提供


罗振玉王国维书札   海宁一得轩美术馆提供


王国维罗振玉题跋秦公敦拓   上海藏家提供


王国维名刺   静安先生后人提供


第二单元   平生交游


王国维生前已是举世公认的学术大师,尽管他有着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并给人以“老实得像一根火腿”(鲁迅先生评语)般的木讷和迂阔,但是因其过人的才华、开创性的治学方法和了不起的学术创见,而获得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广泛尊重。本单元展件,主要反映王国维的交游圈,不仅有王国维的书法作品,也有故交好友的书法作品,国人如梁启超、沈曾植、姚茫父,国际友人如伯希和、铃木虎雄、内藤虎次郎等人。从中不难想见王国维在当时的学术影响与学术地位。


王国维致铃木虎雄明信片   香港翰墨轩提供


王国维书赠朱自清诗轴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姚茫父《杞菊图》寿王国维五十   北京重华轩提供


第三单元   清园执教


1925 年 2 月,王国维就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担任国学门导师。4 月 18 日,携眷属迁居清华园之西院。直至其去世,王国维人生最后的时光均工作、生活于清华园。期间,他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道,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本单元展件,主要是与王国维相关的国学研究院档案,以尽可能还原其当时在清华的生活轨迹。在王国维去世前,国学研究院有两届毕业生,很多均是后来的学术名家,本单元亦选取了部分国学研究院毕业之学生的手迹。


王国维在清华期间的居所

(现清华大学西院 42、43 号)(谈晟广摄)


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合影

(前排右手起第六人为王国维)


研究院教务会议记录(第一册)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毕业生名单

(附梁任公先生评定成绩等次名单、王静安先生评定成绩等次名单)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第四单元   静安不朽


1927 年 6 月 2 日,王国维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举世震惊。关于王国维自沉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因罗振玉伪造“遗折”,更使其死因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学界一段未决的悬案。本单元的展件有王国维遗书的石印本、讣告原件、陈寅恪所拟挽联等一批珍贵文物,较大程度上还原了王国维去世后之哀荣与治丧情形。


王国维自沉处:颐和园鱼藻轩(谈晟广摄)


王静安先生遗书   香港翰墨轩提供


王静安先生讣告   香港翰墨轩提供


陈寅恪挽王观堂联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结语   众人评说王国维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 , 惟王国维及陈 ( 垣 ) 先生两人。

——伯希和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鲁 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 适


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

——郭沫若


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阴拓片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开馆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学校东南门。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图文编辑/垚梦

图片摄影/肖非

觉统筹/王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的殿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 | 冯远:王国维'独上高楼'亦有烟火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
李珍: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陈寅恪三悼王国维
清华风物之王国维墓碑
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