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闽名祠: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湖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3年)。相传该祠原计划建在现祠址后山坡的“龙穴”上,堪舆先生断言此处是风水宝地,在此建祠,刘家肯定人才辈出。但刚动工兴建时,因木匠师傅的蜚语道破了天机,坏了兆头,只好改建在德川公三子、仅传了两代的伯聪圮毁的旧屋基上,乾山巽向。宗祠建成后,第一次重修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第二次重修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20世纪末又依原样修葺、油漆。

现存的刘氏宗祠,由门楼、正厅和两组厢房组成,面阔10丈5尺,进深7丈5尺;正厅高2丈1尺九寸;堂横3丈6尺,直3丈;檐柱上是史称“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刘光第,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回湘湖寻根访祖时的撰联并手书:“赤麋引避安全众,绣豸褒荣积累深”。厅堂属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结构,墙壁开有长扇花窗,天井饰有卵石铺砌的花纹图案,上大厅左右墙壁上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笔力遒劲,疑出自名家之手。厅堂上中悬挂“谨身节用”石刻颜体横书大字,单字面每字约0.4平方米,左旁署“光第”字样。这也是刘光第寻根访祖时为当地“同顺昌”店老板刘志通题写的,后来由刘志通将此题词用石刻成横额嵌在厅堂上中。刘氏宗祠大厅,虽非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室内亦无豪华物品摆设,只是用白石灰粉刷与密密层层的灰黑屋瓦,形成强烈反差,却显得古朴、典雅。墙壁上的大字、柱子上的对联,高悬厅中的横额与大门框上的石刻对联、封号、题匾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涵蓄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彰显了客家人的为人准则和理想追求,并长年累月濡染着人们。据《湘湖刘氏族谱》载,仅明、清两朝,从洪武至光绪三年止,湘坑湖刘氏在朝廷获取功名和职事者共有472名。即在当代,湘坑湖刘氏后裔及分衍各地的裔孙,任县、处级以上职务和获高级技术职称者亦不下数十人。“赤麋引避安全众,绣豸褒荣积累深”

大厅墙壁上的“忠孝”“廉节”

祠堂大门门楼四层,石斗造型,如意拱下昂,单檐悬山式加两坯,屋檐为石构框架,门顶额挂直书“恩荣”楷体樟木匾,下有石刻横楷书“浩封山西按察司金事刘德川”(按:据清朝康熙《武平县志》载,刘金事指明代刘隆,字守庸,号伯盛,二夫公六世孙,永乐二年甲申科进士,曾任南昌府推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浙江巡按御史、山西按察司金事、大理寺卿总督边储。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封其奉政大夫,并推恩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官阶,赐予诰命),横批下是石刻直书“进士”匾。花岗岩大门框上的对联为“藻采高翔文传鸣凤;湖山青淑居号蟠龙”。此联相传是汀州知府题赠(具体姓名、年代无考)。此联中的“藻采高翔”含义是指独特的门楼造型;“湖山青淑”喻指祠里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石大门前的石柱子是供族人春节或喜庆喜事贴对联用的,“呈对联内容均为“瓜瓞义门昌世族,柏台仁里冠平川”。相传此联是清光绪知事何近洙撰写的(具体年代无考)。

“藻采高翔文传鸣凤;湖山青淑居号蟠龙”

由于此祠建筑风格独特,又是历史名人刘隆、刘光第;近代革命英烈刘克模,首任共和国空军司令员、,虽建筑年代久远,但保存完好。1983年被武平县人民政府授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由福建省文联、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授为“八闽名祠”。

刘隆,永乐二年甲申科进士,曾任南昌府推官、河南道监察御史、浙江巡按御史、山西按察司金事、大理寺卿总督边储

戊戌六君子之——刘光第

刘克模,191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受命回福建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在武平创办崇德学校传播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首任共和国空军司令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姓对联及刘姓来历、刘姓宗祠联 20
刘姓宗祠通用对联及故事(下)
刘姓楹联典故
吴氏祠堂对联精选
百家宗祠:余姓起源之历史名人,宗祠通用对联
关于葛氏宗祠对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