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与环境第1期】山地—你回应了吗?
建筑与环境专题一:山地建筑训练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一直是建筑快题中非常重要的考查点,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往往会成为你的方案最终将何去何从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一种大家又爱又恨的地形也非它莫属了——山地。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关于“山地”这种地形,你回应了吗?


【考查重点】

山地建筑主要考查建筑与地形的结合,建筑形体的组织与地形的结合,建筑入口/各个功能及空间在不同标高上的的合理布置能力;其设计的难点在于结合高差布置建筑功能的同时能够解决流线的组织与各个房间的采光通风问题,另外,建筑形体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知识点】

【等高线】:

首先当用地中出现等高线时,我们应该先分析坡度的走势以及坡度的大小;其基本特征如下: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一般为闭合曲线,相互之间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山地建筑的道路坡度】:

1.车行道路:一般采用8%以内的纵向坡度,最大可以达到11%;车行道路宽度最小4.5m。

Ps:车行道路能够环通最好,环通不了则采用尽端式车行道并设回车场地;为了保证道路的坡度,道路线型一般采用“S”形,以增加道路长度,降低坡度。

2.人行道路:人行道路坡度应当在15%以内,超过了就要设台阶;人行一般1-2m.

Ps: 15%以内的人行道路可以称之为“无障碍人行步道”;在车行道路间布置人行步道台阶,使人可以采用最短的步行路径到达建筑的各个 方位,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题目设定类型】

在考察过程中,题目的设定根据山地坡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陡坡:一般高差可能会达到3-4m,此时在设计过程中坡度不能忽略,在考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将建筑沿等高线布置,可以使用退台式建筑形体布局,上层体块可以将下层建筑屋顶作为观景平台,或者地形底处设计两层,地形高处设计一层,通过垂直交通来组织流线;

2.缓坡:一般高差在1.5-2m,高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计错层或者室内台阶来组织室内功能;建筑体块形体高差上变化不大;

3.平坡:高差一般控制在1.5m以下,此时高差基本可以忽略,也可以通过室内台阶来组织形体关系,此时高差一般体现在地界面的处理上。

【应对策略】

在山地地形中,我们在进行场地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破坏原地形,过度改造,尽量平衡土方量,避免出现运土方量的情况。不能直接将地形推平或者任意发挥,要综合考虑基地中朝向/景观面与坡面方向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建筑与地形结合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架空式(吊脚):建筑占天不占地,为避免破坏地表层,选择架空,同时架空的方式又分为景观性架空(架空部分回归自然景观,形成景观视线的延续与渗透)与功能性架空(架空部分作为建筑入口或者室外展示等相关功能)。





架空式:就是地面完全不接触,完全架空的方式。

吊脚式:第二种是一个角度放在地上,另外一个角度采用柱子支撑起来。

2.地表式(接地式):主要通过地界面/错层/退台的形式顺应地形处理高差关系;







掉层式:主要是利用地形的高差,在上面和下面分别设两个出口解决交通的问题。

退台式:坡地建筑每一户都有很大的私密空间。地面和屋顶上都做成退台的形式,主要是适应周边山地的环境,通过退台形成一个层面,可以做成山地本身和退台相呼应。

3.地下式(窑洞):当建筑形体选择消隐时,采用地坑窑形式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下挖式庭院完成建筑与外界的联系,将建筑体量埋入地下,建筑不会对山体产生影响。







窑洞式:窑洞式就是正面向前面开敞。


覆土式:覆土式就是把整个建筑埋在土里面,出于对生态和节能的要求利用地下的地热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所需要的能源。



山地建筑的正确打开方式,你get到了吗?

接下来,一大波优秀案例来袭!


【案例解析一:夏日别墅】

占地面积:9000㎡

建筑面积:280㎡

建筑顺应山势而建,建筑通过盘山公路与外界相连;建筑造型简洁,白色的建筑外观与周边岩石融为一体。




建筑在斜坡地上的两个水平面中延伸,一层主要作为公共空间,另一层作为卧室和浴室等私密空间。两个层面间通过室外游泳池相互交汇,而泳池是岛上夏日的主要活动中心。建筑上下层部分通过中间大台阶相连接,形成空间的渗透;建筑周边通过墙体围合起来,界定出聚向型庭院空间,其他土地维持原貌成为建筑景观的一部分;同时,建筑中设计的大量共享平台,在那里能够观赏到山下大海的景色。











【参考点】

建筑与山地的结合方式,建筑采用错层的方式顺应等高线,错层之间通过垂直交通连接(大台阶);并结合水平平台创造室内外渗透空间.  


【案例解析二:夏日别墅】

占地面积:占地9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0平方米




【参考点】

建筑顺应山势而建,利用合理利用景观视线中看与被看的关系去组织建筑形体,最大化的利用周边的环境景观。

建筑以并列式布局,建筑形体化整为零,消弱建筑体量,让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案例解析三:分角住宅】

分角住宅是位于墨尔本附近的海景房,建筑顺应山势分为两个建筑体块,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其充足的景观视线同时也要保证其一定的私密性。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楼梯本身可当做铺有地毯的座椅,主人和他们的客人可以坐在上面享受表演或透过两边的窗户欣赏风景。建筑分为两个木表皮的体量,通过楼梯上铺有锌板的桥来连接。楼梯下面的一个空隙使得视线可以通过建筑物的一侧直达另一侧。在楼梯的下面,一条小路通向安置了钢琴的入口接待区。这个空间的墙壁由垂直排列的木板覆盖,延伸直至倾斜的天花板的底面。楼梯的顶部是一个开放式的厨房,餐厅和休息室,在其中一端有一个主卧室套房。




【参考点】

建筑采用地表式设计方法,在高差的部分结合台阶设计,台阶部分不仅作为交通空间同时也是集交流休息为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 


【案例解析四:岩堡之家】

建筑由散落的但相连的体块组成,呈欲从坡上跌落的姿态。在这里,海景可以一览无余。主要的起居空间分布在最高的平台上,上面有一个连接着阳台的开放式的厨房,同时还嵌入了一个更加宁静隐蔽的休息区。住宅的就寝部分则设在较低平台上,由两个大卧室及一个可以接待4位客人的宿舍式房间组成,大卧室处在宿舍式房间的旁边。





【参考点】

建筑采用完全架空、局部架空相结合的方式,使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起来,既节约土石方量,扩大使用面积,又满足采光、通风、交通组织等功能要求。


【案例解析五:Z形住宅】

设计理念:建筑主要意图在于唤起居者对“漫步于乡间”的美好体验,在空间氛围上实现“宽敞/开放和宁静”。整个建筑形体从容纳有车库和一个卧室的最上层,整体建筑顺着山体的走势呈Z字形蜿蜒向下,阶梯式楼层上根据其空间特色容纳有不同的功能。“与其说这是一座在场地中的建筑,不如说是源自场地的建筑,就像是在乡间建造了一条散步道,”建筑师这样描述道。

在用餐空间上采用木质栅格,在室内空间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另外在分隔主卧室与起居室之间的小庭院顶部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手法。

 








【参考点】

建筑采用错层的形式呼应地形,在房屋内同一楼层做成不同标高,以此适应地形坡度的设计手法。


【案例解析六:jura别墅】

建筑面积:134㎡

建筑整体镶嵌在它波浪起伏的地形里,类似于靠崖式窑洞形式,建筑底层安置了三间卧室,上层为开放式起居空间,顶层的露台可以俯瞰周边的景观环境。建筑师通过把几乎整个下层包入自然地形里,来最大化内部的居住空间。从外面看,住宅融入了山坡,视觉影响得到最小化,看上去仅仅像陡峭山坡上的一个隆起。在住宅的背部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私人院落,从附近的住宅看过去却完全看不到。
















【参考点】

建筑采用埋地式将建筑形体进行消隐,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本文由绘聚手绘考研研发中心原创整理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编辑获得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地建筑整理
[建筑工具箱]:山地建筑[1]
山地建筑规划,避坑进阶指南|案例·建筑
斜坡修房居家漏财一场空
山地型景区的建筑物设计
山地型度假村建筑形态设计的两种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