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身支教,乡村教师演绎知识分子:理想,天真,幻灭
乡村教师投身支教,是知识分子的理想。

在我国的知识分子的心目中,乡村教育是教育之本,

投身乡村,必能改变乡村社会,改变教育不均衡之局面。

要想出世,必先入世。教育怎么能够用金钱可以衡量?

“再苦不能苦教育”是一句口号,更是知识分子的理想。

为了中华崛起而“投身支教”,

为了理想,为了学生的将来,

乡村教师苦点累点也是值得的,毕竟自愿投身“支教”的人已经不多。

乡村教师投身支教,是知识分子的天真。

人活一辈子,需要养家糊口,不然,就是自取其辱,被人诋毁。

可是,乡村教师有着知识分子的天真,

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相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名。

天真,是一种的心态

只有美好的处世心态,才能心若向阳,才能一切皆美好;

苏东坡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乡村教师不必悲悲伤伤,既然选择从教,就不畏坎坷,轻松直面风雨。

乡村教师投身支教,是知识分子的幻灭。

知识分子怀着梦想来到乡村,几年之后,希望与理想等在现实中像幻境一样地消失,

“工资美的空调”,各种“虚头巴脑”的头衔,

然而,人活世上,有社会责任,也有家庭责任,果然因此而道德绑架教师,实在不应该。

请原谅乡村教师的幻灭,

乡村教师也是人,需要精神粮食,也需要物质粮食;

过分强调“精神财富”,都是“不安好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倩芳——支教是解决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做好材料是关键
“尊师重道”的渐行渐远
助推贫困地区从“脱贫摘帽”向“乡村振兴”转轨升级
支教后被常问的几个问题(思考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