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石油专家:电动车对燃油车替代不具颠覆性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提速
11.9
 T.O.D.A.Y

「油气

11月8日,由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和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11届中日油气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交流会上,中日双方能源专家研讨议题涉及全球能源与油气发展趋势、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

新能源汽车占比将稳步提升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研究所所长戴家权就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其对中国石油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他表示,2030年左右新能源汽车成本相对于燃油车有经济竞争力,对油品的替代逐步扩大,但不具颠覆性。

戴家权称,搭载60kWh的新能源汽车,当电池单位成本降至775元/kWh时,其经济性将凸显。未来材料费用下降、能量密度提升、电池PACK减少和规模经济发展等原因,预计国内203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降至700元/kWh。考虑到汽车寿命期在10—15年,中国需要在2040年后禁售燃油车,这样到2050年中国燃油车保有量在所有汽车保有量的比重将不超过15%,这将会显著减少公路运输的石油需求。

“电动汽车还需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其环保性。”戴家权表示。2016年中国发电源构成为:火电占全部发电量的72.2%,水电占19.4%,风、太阳能、核电占8.4%。同时考虑燃煤发电效率为46%和电力输送损失率7.52%,以轿车行驶60万千米达到报废标准计算,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CO₂ 排放相当,约为传统汽车的70%,纯电动汽车PM颗粒排放最高,是天然气汽车的3倍,传统汽车的2倍。鉴于在行驶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排放较低,因此大城市推广电动汽车将有利于局部环境的改善,但对全国能源结构优化而言并非最优选择,只有解决了电力清洁化,电动车才有实质环保意义。

中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触顶

戴家权在对未来石油需求展望中表示,未来中国石油需求增速下降,但绝对量依然较高,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从我国石油消费趋势来看,从人均消费看,呈抛物线式增长,中长期将逐步达峰;从单位GDP消费看,1978年已达峰值,此后逐年下降。未来中国成品油需求中低速增长,以及炼油能力的持续增加,将拉动中国石油需求保持增长态势,戴家权称,考虑替代能源影响,基准情境下,2020年和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6.18亿吨和6.9亿吨,2016-2020年和2020-2030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3%和1.3%。

日方专家观点认为,在特定情景下,石油消费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下降,但即使到2050年石油消费仍是必需的,悲观情绪和投资下降会威胁到能源安全,消费国与生产国之间的合作将变得更加重要。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提速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段兆芳表示,中国天然气市场2017年以来消费快速增长,1-9月天然气消费量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6%,高于去年7%,市场整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特征。

随着中国天然气需求不断扩大国产气供应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7年1-9月国内天然气累计产量10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煤制气16.3亿立方米;总供应量1088亿方,同比增长10.8%。此外,为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进口气增速快速回升,2017年1-9月,国内累计进口天然气6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去年同期为18.5%。相应管道和lng接收站的基础设施也在持续推进。

段兆芳表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提速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定价机制向市场化迈进,天然气管网改革加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投入运行,市场进入者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天然气市场依旧面临挑战,亟需建立储气调峰责任体系和应急体系。随着采暖煤改气的推进,中国冬夏季用气峰谷差进一步加大,储气调峰和应急不足是当前制约天然气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尚未最终形成,对市场供应能力也形成制约。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煤炭究竟能不能实现清洁高效利用?谢克昌院士:“完全可以”
2030年新能源车 较汽油车更具经济竞争力
中石化又要关门了么?真相是什么?
在世界能源消费中起着举足轻重 未来中国能源该怎样发展?
为何说继续投身石油业还有前途?这份权威研究给出了答案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提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