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论述了阴阳盛衰产生的病理机转,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对其含义进行初步探讨。

1、卫表阳虚而外寒

“阳虚则外寒”,是指卫阳不足,寒邪乘虚而入,邪犯皮毛,而出现恶寒的症状,非里虚寒证。假若是元阳不足的虚寒证,就不会单纯出现“外寒”,内寒必然同时要存在。《伤寒论》中少阴病“病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表明里虚寒证除有“恶寒”外,尚须有“下利”等里证表现。而此句经文只言“阳虚”而“ 外寒”,未提及“内寒”,所以“阳虚”只是指卫表阳虚,“外寒”是由于外感寒邪而形成,其症状可以是恶寒、畏寒或寒栗。《素问·调经论》原文对此还有详细的解释,谓:“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这就是“阳虚则外寒”的发病机理。在这种情况下,“寒”是辨证的要点。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一“必”字更强调了恶寒是关键,这是与此文精神完全一致的。《难经》称此为阳虚阴盛,并提出“阳虚阴盛,汗之则愈”的治疗法则。(按:原文的意思是指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在表的卫阳不足,致使寒邪独留体表而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这种寒并非虚寒,实为外感寒邪早期,出现表证的恶寒。这里的阳虚表现症状主要是在上、在表,从经文中可以看出,阳受气于上焦,上焦的位置经文是这样描述的:“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上焦的阳气应该是卫气的一部分,因为它具有和卫气相同的性质,例如,上焦的阳气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另外上焦的阳气也像卫气一样走表,当腠理开泄时阳气泄而汗出。从上焦的走向来看出于胸中,沿着手太阴经脉流行到阳明经脉。总之,阳受气于上焦,这里是指卫气,卫气源于水谷精微,出于下焦,循行于脉外。所谓“阳虚则外寒”实际上就是卫阳虚,不能温煦肌表,因此而外寒。但是,卫阳虚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根据卫出于下焦的理论,卫阳虚应该与胃肠之阳气有关,胃肠的阳气又与五脏的藏精相关,因此虽然是表现为卫阳虚,但是根源还是五脏的精化气不足。由于卫气主表,太阳也主表,究其根源两者不同,卫气源于水谷精微,而太阳经是人体的阳位,是太阳光线照射到人体的部位,是人体阳气最旺的地方,卫气主要经过膀胱经,但不是只流行于膀胱经,而是全身在表的部位都有卫气。这里还要鉴别一下,“阳虚则外寒”与“阴胜则身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前者是指膀胱经阳气不足而生外寒,后者是指五脏阳虚生内寒,两者都有恶寒症状,表现症状与治疗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2、太阴气虚而内热

“阴虚则内热”,是指太阴不足,气虚发热,不是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而见眩晕,口干,溺赤,五心烦热等。肾虚而表现的内热以自觉午后潮热为主,而此句经文中“内热”是指“发热”或“身热”;“阴虚”是太阴脾虚。《素问·调经论》中说的很明确:“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劳倦伤气气虚下陷,阴火上犯所造成的内热,即东垣之“热中”,其表现为“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治疗当以“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为法则,东垣以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来治疗此症。假如误以甘寒养阴,苦寒泄火,则中气愈伤,“身热”愈甚,可出现烦躁神昏等变证。(按:由于劳倦,形气衰少,五谷之气虚弱,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所以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所以生内热。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所谓的内热实际上是来自于胃气有热。胃以降为顺,胃有热是由于胃气不降而逆于上所致,比较典型的阳明热证包括阳明经证的四大症状,阳明腑证的痞满燥实四大症状,都是胃热气逆的表现。胃热气逆于上而熏于胸中而成内热,这个成因应该是比较常见和典型的。治疗方法也比较明确,前者用白虎汤,后者用大承气汤等。而因为气虚造成胃气不降的病症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了。根据原文所述,胃气不降逆上的原因是下脘不通,而下脘不通的原因是劳倦,“形气衰少,五谷气弱,上焦不行”。这个病因与常见的因阳明腑实引起的胃热气逆截然不同,为什么看起来是个虚证,也可以形成胃气逆上的热证呢?劳倦的病机是气虚,气虚的病机是肺气虚,肺脾同为太阴,脾为肺之根本,主升;肺为脾之标,主行。经云:“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因为肺气虚所以形气衰少,而肺气虚的原因是由于五谷之气虚弱,五谷气弱就是脾气运化不足。由于脾气虚,水谷精微不能上注于肺,而成肺气虚。肺气虚无力推动上焦运行,上焦不行则下脘不通,因而胃气上逆而生热,热气上熏胸中,耗损阴液而成阴虚生内热。从这个方面可以更好的理解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

3、卫阳拂郁而外热

“阳盛则外热”,是指卫阳拂郁而致的“发热”,而不是指里实热证。里实热证应有口渴、汗出,大便干等症状,即属《伤寒论》中的阳明病。此句经文只含“外热”,未提及“内热”,故“阳盛”并非是里热炽盛,而是表阳亢盛。《素问·调经论》中又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表明卫表阳受气于上焦,也就是肺。通过肺气的敷布作用,使阳气布散,达于皮肤而温煦皮肤分肉。卫气被寒邪所束,则肺气闭而不宣,卫阳拂郁于肌表则为表热,即此句之“外热”。《伤寒论》中的“或已发热”就是此句中的“外热”。所以说,阳盛则外热,为表热证。若误认为是里实热证,用清下之法,必致热邪内陷或形成结胸、痞证等变证。“玄府”,毛窍之汗空也。(按:前“按”中讲的卫气和上焦的关系,卫气行于上焦,肺气主上焦气机的通畅,肺主呼吸,上焦因此气机流畅。因此,卫气运行周身的动力源于呼吸,肺气的呼吸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贯心血脉,推动血在脉中的运行,同时还是上焦卫气运行的根本。肺宣发肃降的功能正常,则上焦通利,皮肤汗孔正常开阖,腠理不闭,汗出顺畅。即使有热,随着肺气的呼吸,腠理疏泄,玄府洞开,汗出而热退。如果是肺气闭郁不通,气逆而上,瘀阻上焦,上焦不通利,腠理闭塞,玄府闭阖不开,则卫气闭郁于腠理而生外热。对比“阳虚则外寒”与“阳盛则外热”,两者都是阳气失调,而造成外寒或外热。其中阳虚则外寒是由于卫阳虚不能温煦腠理肌表所致。阳盛则外热是由于肺气闭郁而致上焦不通利,因此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不出,最终导致卫气郁滞而生外热。“阳盛则外热”还应该与“阳胜则身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相鉴别,前者是肺气闭郁而生上焦热证,后者是肺肾阴虚发热。前者为实热,多集中在上焦;后者为阴虚发热,是由于五脏阴虚所致。

4、寒伤中焦而内寒

“阴盛则内寒”,是说寒邪直中于中焦,造成里实寒证,而不是传经之邪所致的阳虚阴盛之里虚寒证。《素问·调经论》谓:“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这是由于饮食寒凉,损伤脾胃,使中上二焦阳气消减,而寒邪独留,引起血脉凝涩而脉不通,阴盛则脉亦盛大,寒凝而脉涩,这种内寒叫“中寒”。中寒不同于虚寒,虚寒之脉微细,中寒之脉盛大而涩;虚寒之证有“但欲寐”等精神疲惫表现,而中寒有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胀(chēn zhàng),或便溏,口不渴。治疗当温中散寒,宣通阳气,寒去而阳复,血脉自和。(按:据经文所述,内寒的脉大且涩,一般来说脉大,或者脉搏跳动强有力都不是好现象。有些人以为脉搏跳动有力是表示阳气充足,其实临床表现并不尽然,脉大或者强而有力多是由于经脉气血瘀滞所引起的。脉大且涩就是典型的血脉瘀阻的脉象,造成血瘀的主要原因是寒凝,由经文知,这里的寒凝是由于厥气上逆,积于胸中所致,寒气积于胸中而“温气去”。此厥气上逆是源于中、下焦,例如,过食寒凉引起的胃寒,或者脾阳虚生内寒,甚至肾水盛而肾精化气无力也是形成寒气上逆胸中的原因之一。由于寒气瘀阻肺的气机,肺气无力贯心血脉,气滞而血瘀。由于血瘀脉阻而五脏藏精不足,精虚则化气不利,因此生内寒。

综上所述:“阳虚则外寒”与“阳盛则外热”,均指表寒证,即太阳病恶寒发热的症状。由于“阳虚”或“阳盛”产生了“外寒”或“外热”,以此来解释太阳伤寒是很确切的。“阴虚则内热”和“阴盛则内寒”之阴是指太阴而言,这里的“虚”即太阴之虚,指太阴之阳气虚,脾阴下陷,阴火上乘的“内热”症,这里的“盛”是指太阴寒邪盛。可以看出这段经文中所谓“阳虚”、“阳盛”的部位都在表,“阴虚”、“阴盛”的部位都在里。古人非常重视阳气,而寒邪最易伤人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说明阳气的重要,而在阳气中卫阳尤为重要。(按:关于“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句话,经文的原意与现代的概念有所不同,应加以区别。)(转自:《山 西 中 医》 1997年8月第13卷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体质养生
67.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黄帝内经|血虚、气虚,手之三部九候
内经临床发挥 (阴阳虚实所致的内外寒热病机)6.1.
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傅杰英谈养生
医经原旨 卷四 疾病第十虚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