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书院门: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论以前还是如今都是繁荣的大都市。随着历史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千年来也改变了这个城市的许多东西。

在时光的流逝中,一座城市经济再是如何发展,文化的底蕴是不可磨灭的。在不断是成长中,这个城市留下了不仅仅是体现在书本上的东西,有那么一个地方,总是会耐人寻味,它就是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说的“书院门”就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从钟楼南行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文化步行街了。

在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颜体大字,两旁便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

书院门地名起源于它里面的关中书院。这所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如今的书院门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彻。在这里,你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

据记载,明代工部尚书冯从吾与“千人所指,一丁不识”的魏忠贤势不两立,在成为东林党人在西北的首领后,以次作为阵地,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度量,出处进退一丝不苟为风操”作为兴学宗旨,在此设立关中书院。

而中国的书院大致始于初唐而盛于南宋,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林书院绽放和折射出了独特光彩,而关中书院就是它的光和影,在这儿摇曳。那幅脍炙人口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依然闪烁在这里。

在这里,曾有一群文化血性男儿,他们躬行实践,高标独立。对着家国之事时时年年于怀。“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如今漫步在这古香古色的街巷,也许脚下的土地就是昔日大贤们走过的地方,照耀他们的日月依然在这里普照着。

在关中书院建成不久,因魏忠贤之关系被拆除。在康熙三年间,才重新建起,这里是明代后科举考试之地,书院门也经过了百年的风霜雨雪。在解放前,也曾破败没落过。

解放后,改造过的书院门回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既有碑林博物馆,又有关中书院的书院门,也让那幅“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楹联得以体现其价值。

过去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师范学校”,当年的莘莘学子为金榜题名,孜孜发奋,留下了书斋、留下了学堂、留下了功名,也留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因为关中书院,书院门的文化色彩更为浓厚。过去这里的夜景,极像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像瞌睡人的眼”,而如今这里的夜景亮堂了许多,还有着很多别致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书院门如今已成为古都西安的书画荟萃之地。一代代的新人在这里起步,继续书育人之伟业,再作学子,再作园丁。关中书院依旧矗立在书院门之中,与碑林博物馆交相呼应着,同样也展现着书院门的深厚文化。

文/城墙下

图/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色古香---西安书院门文化街(绝品收藏)
【陕西·西安】汇聚古城文气的“书院门”2013.4.10
西安书院门
冬日印象-书院门
西安我的城
碑林博物馆北扩,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