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1.3亿成年人患糖尿病!但与庞大患病人数相对应的却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严重不足。更可怕的是隐藏在糖尿病背后的“致命杀手”——糖尿病并发症!据统计,我国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糖尿病造成的肾损害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正视、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国人必须要面对的健康挑战!




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本次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医学论坛报诚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陆灏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东方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杜瑞琴教授就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助力糖尿病诊疗临床实践。

陆灏教授
刘东方教授
杜瑞琴教授
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疾病负担2016研究指出,我国1990-2016年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116.3%,死亡人数增加了96.4%。我国成年人现患糖尿病人数达1.3亿,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现代人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高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在不断催生着糖尿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了解糖尿病并进行积极管理,早已不只是宣传口号,更是迫在眉睫的健康警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杜瑞琴教授指出,糖尿病可以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且控制情况不容乐观。从2013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36.5%,治疗率32.2%,控制率不足半数(49.2%),加强糖尿病管理刻不容缓!

糖尿病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临床常谈到“五驾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干预手段。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仍以西药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中医药纳入国家糖尿病防治体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协调发展的糖尿病防治模式。

并发症!隐藏在糖尿病背后的“致命杀手”

糖尿病的防控难点在于并发症的防治。刘东方教授指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与来势汹汹的急性并发症相比,慢性并发症更像是“长期潜伏的杀手”。慢性并发症主要由血管病变引起,通常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杜瑞琴教授指出,大血管并发症可以导致心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以及下肢缺血等。小血管并发症累及肾脏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累及视网膜可导致糖尿病眼病,累及周围神经会出现四肢远端麻木、瘙痒等感觉异常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并发症会显著增加患者致残、致死率,在我国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糖尿病造成的肾损害也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当下学界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重点关注的问题。刘东方教授谈道,近几年通过严格控制血糖以及早期使用对患者远期心、肾有益的药物,糖尿病的并发症情况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并发症,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筛查不及时等原因,往往容易错过早期治疗时机。因此,预防并发症出现、延缓并发症发生进展,是守护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关键一环!

中西医结合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升级版”方案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陆灏教授谈道,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研究也指出:中医药可以有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愈后。从胰岛素作用角度探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所致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全身各个脏器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纤维化以及肿瘤等。因此,在降糖过程中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对糖尿病并发症防治非常重要,也是中医药干预并发症的重要靶点。

陆灏教授指出,研究显示创新中药津力达颗粒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项津力达颗粒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证实,津力达颗粒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保护大血管,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牵头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共纳入192例服用二甲双胍稳定剂量治疗3个月血糖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治疗,可使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降低0.92%,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项纳入18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荟萃分析表明,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可使糖化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体重。

基于多项研究结果和临床专家的广泛认可,在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津力达颗粒再次获得推荐。新版指南指出:“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提高β细胞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症状,减轻体重。”基于此,新版指南明确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的基础上,可加服津力达颗粒。”

从防到治,全程干预2型糖尿病

陆灏教授指出,其实在糖尿病的各个时期,中医药都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前期,已经出现糖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的高危人群中,每年可能有三分之一会发展成糖尿病。现有资料证明,津力达颗粒可降低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在糖尿病期,刘东方教授指出,临床中遇到患者口渴、多饮、多汗等症状单纯西药治疗改善不明显时,加用津力达颗粒等中药,可以起到确切效果。中医药可发挥协同降糖、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刘东方教授强调道,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相关研究,比如剂型改善、临床研究等。中药在糖尿病领域中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调节、糖尿病症状的改善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也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新的糖尿病指南以及国家医保政策中都体现出了对中医药应用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中医药的开发和研究。

陆灏教授指出,目前中医药全程干预2型糖尿病已成为专家共识,也写入了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从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与中医药”到2020年版指南中“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名称变化的背后是对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作用的肯定。




作为当下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目前尚无治愈手段。“上医治未病”,预防糖尿病是全人类共同的健康主题;防微杜渐,积极治疗糖尿病并预防并发症发生,更是糖尿病患者享受健康人生的必修课。

在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历经漫长岁月沉淀的中医药正迸发出新的活力,基于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络病理论指导的津力达颗粒作为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糖尿病治疗创新中药,能够多靶点发挥系统效应,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无疑是临床糖尿病管理的有力武器。中医药这座“宝库”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彰显出无限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定将能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美发现:吃降糖药可升高心梗风险!医生们该怎么办?
【曙光·专题】杏林撷英 | 曙光医院名中医:陆灏
中药防治糖尿病有广阔发展空间
理论-机制-临床,津力达颗粒多靶点干预糖尿病效果显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重磅发布,康弘药业渴络欣胶囊入选
直面糖尿病挑战,中医药助力优势独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