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剂中成药:茵山连颗粒;清肝胆热,利脾胃湿,为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众所周知,湿是万病之源,热易化腐,若因饮食不节制,居处潮湿等造成体内湿热蕴积,容易导致热盛成毒,引发一系列病变。

邪热伤津易发热口渴。

湿热酿毒,上壅咽喉则咽喉肿痛。流注下焦则小便黄赤。横犯肝胆则身目发黄。湿热留脾胃,阻滞气机则脘腹胀满,肢体倦怠。而因肝胆脾胃相邻,故常有肝胆犯胃,脾病及肝之症。

中成药茵山连颗粒,清肝胆热,利脾胃湿,为清热解毒、利胆退黄剂。主治由肝胆湿热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疾患。以右胁疼痛(此处为肝区所在),厌食呕恶,口苦便溏,周身乏力,苔黄腻等为辨证。

组成:茵陈、半枝莲、五味子、栀子、甘草、板蓝根。

五味中药,除五味子入肝养肝血,入肾巩固好大后方,其它的均清热解毒,尤其茵陈半枝莲桅子还能利湿,且茵陈为去肝胆火之良将,共同清热解毒利湿而除病。

具体来说,茵陈苦辛,微寒。入脾胃清热利湿,入肝胆退黄,为除湿散热结之要药。被任命为本方的总指挥。

半枝莲辛苦寒,入肺肝肾经。清热解毒,化瘀利尿。肝炎肾炎腹水都能治,尤能解肝胃之症。

民间用鲜半枝莲15g,红枣5个,水煎服。可治肝炎。

民间用干半枝莲30g,和猪肚或鸡一只。水酒各半炖熟,分二,三次服。可治胃气痛。

五味子,五种味道,酸入肝养肝血,苦入心降心火,甘入脾健肌肉除倦怠,辛入肺生津止咳,咸入肾纳心火,令水火相济。可谓五味慰五脏。将身体调整到正常状态。

桅子苦寒,入心肺、三焦经。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结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是助茵陈散热利湿解毒的好帮手。

板蓝根在治感冒方面名声响亮,但因其性味苦寒,入肝入胃,能入肝胃血分,凉血解毒,常用治肝胃问题。

民间用板蓝根30g。水煎服。可治肝炎。

民间用板蓝根30g,茵陈12g,郁金6g,苡米9g。水煎服。可治肝硬化。

甘草清热健脾并调和众药。

共治肝胆湿热蕴毒诸症。

区分一下胰腺炎胆囊炎,慢性迁延性与活动性肝炎。

胰腺炎和胆囊炎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但两者的疼痛性质不同。胰腺炎一般疼痛比较剧烈,大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有部分病人腹痛会向背部放射,弯腰屈膝时疼痛会缓解。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

而胆囊炎主要是以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为主,也可表现为右下肩胛区疼痛。可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

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有轻度食欲不振、乏力、便溏、肝区胀痛等,这些症状一般较为轻微,多无黄疸,仅有轻度肝肿大,也可能脾肿大。

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是迁延性肝炎的加重,容易进展为肝硬化。本方为中成药,就没有制作与服用方式啦。

免责提示:本文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辩证论证下用药。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味搭配,既可治肝炎,又可治胆囊炎,还可治胰腺炎!妙不可言!
养肝护肝的中成药1.清肝片​组成:板蓝根...
常见的9种中成药,专治慢性乙型肝炎!建议收藏
一个护肝的中成药
肝炎:
板蓝清肝茶治传染性肝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