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药方之二十四:中药搭配“四件套”

一、古籍里的四味药方,小方办大事。

    1.“麻黄汤”(《伤寒论》):麻黄15、桂枝10、杏仁15、炙甘草5。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现代研究表明能解热、平喘、镇咳、兴奋中枢、增强腺体分泌和抗流感病毒等。适用于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为主药;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麻黄发表之力,并能解除肢体疼痛,为辅药;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止咳平喘之功,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共收发散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化裁:肌肉痛、浮肿者加白术20g;无汗、皮肤痒,合桂枝汤;脉弱者,加黄芪20g;汗多怕热者,加生石膏30g;关节痛者,加淡附片15g。
    2.“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20、 厚朴30、枳实20、芒硝10。
    功用:峻下热结、腹满痛、不大便、谵语神昏、或者烦躁不安或者头剧痛、发热多汗、脉滑数、口干燥者;用于阳明腑实证、热结胃肠。现代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呼吸窘迫综合症、挤压综合征、急性阑尾炎等。

    方解:寒邪内传阳明腑,郁化为热,或温热之邪入中焦,热邪伤津,致胃肠传化之功受阻,肠中燥粪相结,壅积于胃肠而形成里实证之便秘。热结产生燥、实,气滞产生痞、满,故治疗应以峻下热结为主,以收急下存阴之效。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胃肠而为主药;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为辅药;二药相须,峻下热结;枳实消痞散结,厚朴宽肠下气除满,治无形之积滞,共为佐使。四药合用,泻实、润燥、消痞、除满药力峻猛而奏峻下热结之效。

    要点:一是只能服用头煎,二煎汤液会苦涩,不利排便;二是必须空腹服用,服后1小时内不能进食;三是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四是先煮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五是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化裁: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党参补气,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比较: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四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3.“十枣汤”(《伤寒论》):芫花、甘遂、大戟,各1.5等份,大枣10枚,前三味碾细末,大枣煎汤调药灌服。

    功用:攻逐水饮,主治胸腹积水及水肿之实证。证见患畜咳嗽喘促,胸腹疼痛拒按,或下腹膨大,或肢体浮肿,苔白滑,脉沉弦。现代
    方解:水草停滞胃腑,致脾胃运化失职,应以逐水攻积为治则。方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药性峻烈,合用后攻逐水饮之力甚著,共为主药;但三药均有毒,大毒治病,必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益气护胃,缓和三药药性之峻烈,为佐药;四药合用,使水湿之邪得以消除而正气不伤。

    要点: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四是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化裁:一是本方除大枣,加大黄﹑黑丑﹑轻粉,水丸,名三花神佑丸,治壮实人风痰郁热,支体麻痹,走注疼痛湿热肿满,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及积痰翻胃。服三丸后,转加痛闷,此痰涎壅塞,顿攻不开,再加二丸,快利则止。二是本方各五钱,加黄柏,大黄,粥丸,名小胃丹,治胸膈肠胃热痰湿痰。

   4.“白虎汤”(《伤寒论》):石膏30~120, 知母30~60,生甘草45,粳米50~100。
    功用:清热生津,用于气分热和阳明证。证见壮热面赤、烦渴贪饮、恶热汗出、脉洪大有力。现代医学临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牙龈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方解:本方为阳明经证所设,热入阳明,邪传气分,皆呈现气分大热。此时虽有阳明气分实热,但未见腑证,故不宜攻下,又热邪必伤津液,故以甘寒生津之药为主组方。方中石膏辛甘大寒,透肌表之热,泻肺胃之火,又能除烦生津止渴,为主药;知母苦寒,能清热养阴,清肺胃之热,质润而有润燥之功,助石膏泻火之功而为辅药;甘草、粳米和中养胃又能护津,能制主辅药大寒伤胃之弊,共为佐使之药。四药合用,可凑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功。

    化裁: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各9g以凉肝息风;若兼阳明腑实,见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加大黄、芒硝各5g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加天花粉、芦根、麦冬各10g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消瘦、口渴、食欲不振者,加人参10g;关节疼痛、汗出、怕风者,加桂枝15g;关节疼痛,口中黏,舌苔厚腻者,加苍术15g。

    4.“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水牛角30~100,生地40 赤芍15 丹皮10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于热入营分和热入血分。现代研究表明能退热、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调节免疫一功能等,适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并见身热神昏、舌绛起刺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热毒深陷于血分,或营热不解,深入血分而致。热入营分,心肝受病,上扰心神而致神昏谵语,烦乱不安,迫血妄行则上见吐血、衄血,下见便血、尿血;热邪外溢于肌肤,可见发斑,舌质红绛,为血分热盛之象。方中犀角直入血分,清心凉血解毒,使热清血宁而为主药;生地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可助犀角解血分热毒、可复耗伤之阴血,并增强止血作用,为辅药;芍药行气而泻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热,或血散瘀而为佐药,芍药又可和营而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同完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

   化裁:喜妄如狂者,加大黄10、黄芩10;皮下淤斑者加升麻15、黄芩15,烦躁、神昏、舌红苔黄腻者,合黄连解毒汤,再加连翘;吐血、衄血者,合泻心汤;口干、舌燥、怕热、多汗者,合白虎汤。
    5.“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5~15,黄芩10 黄柏10 栀子15。
    功用:清热解毒,用于三焦火毒热盛之证。证见患畜大热,或热甚发斑;或热入血分出现吐血、衄血;或生疮黄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现代研究表明能抑菌、抗炎、解热、降糖、降脂、降压、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催眠、抗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改善脑缺血、改善外周循环等。
    方解:本方为热毒壅盛于三焦而设。火毒热盛,充斥三焦,表里皆热,神明被扰,故见大热烦躁;热邪迫血妄行,血随火上逆故见吐血、衄血、发斑;瘀热蒸熏,热壅于肌肉故见痈肿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皆火热实证之象。火热炽盛即为热毒,故解毒必须清热泻火,而火主于心,故应以泻心火为主。方中黄连解热毒,兼泻心火,为主药;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共为臣药;又加黄连泻中焦之火,使三焦之火均得以清泻,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为佐药。四药合用,一派苦寒,使火邪去而热毒解,故名黄连解毒汤。

    化裁:出血便秘者加大黄10;皮肤发红发干、脱皮者,合四物汤;口腔溃疡者,加生甘草。
    6.“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苇茎(现多用芦根代替)30 薏苡仁15 冬瓜仁15 桃仁15。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证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鼻脓腥臭,或带血丝,呼吸喘促,舌红苔黄,脉滑数。现代研究表明常用于肺浓疡、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百日咳等属于肺热者。
    方解:风邪热毒蕴结于肺,或过食温补食物,内生积热,热毒迫肺,以成肺痈,病机为痰热瘀血蕴结,治宜清热化痰、散瘀排脓。方中重用苇茎,甘寒而轻浮,入肺经而宣透,善清邪肺热而疗痈,又能宣肺利窍而化痰排脓,乃治肺痈之要药,为君药;冬瓜仁长于涤痰排脓,清热利湿,脓未成时可化痰,脓已成时可排脓,是治内痈之要药,与苇茎相伍,清热涤痰排脓之力更加卓著,为臣药;桃仁活血行瘀,散瘀消痈,滑肠通下,薏苡仁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水湿而祛邪,使湿热去而痰无由生,有治病求本之意,同为佐药。四药配伍,清肺化瘀、逐瘀排脓,乃治肺痈之要方。

    化裁:壮热甚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天花粉、黄芩、黄柏;胸痛剧者加丹参、赤芍;脓痰排出不多加桔梗、甘草、金荞麦;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党参;壮热喘咳者加麻黄、杏仁、石膏;麻疹透发,咳嗽痰多加贝母、桑白皮;咳嗽咯血者合丹溪咯血方(海粉、瓜蒌仁、山栀子各9g,青黛、诃子各6g);肺痈初起加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痈脓已成加桔梗、贝母、甘草;麻疹已透发,肺热者去桃仁,加桑白皮、黄芩、贝母;热病,余热未清,咳嗽痰多者加瓜蒌皮、枇杷叶以清泄肺热而化痰。 

   7.“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10 黄柏15 黄连15 秦皮15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痢疾。证多由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主。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故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故见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热毒内盛之象,现代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原虫真菌、免疫调节、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等以及治疗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病毒偏盛者。

   方解:方中以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臣以黄连之苦寒,清热解毒,燥湿厚肠;黄柏泻下焦湿热,共奏燥湿止痢之效。秦皮苦寒性涩,收敛作用强,因本证有赤多白少,故用以止血,不仿芍药汤之大黄。四药并用,为热毒血痢之良方。

    化裁:食欲不振者,加人参10g或者党参20g;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8.“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40 炙甘草10 黄芩10 黄连10
     功用:表里双解,清热止痢,主治表证未解,邪陷阳明之下痢。证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现代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方解:外疏内清,表里同治。方中葛根辛甘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阳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故为君药。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故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化裁:口干苦,食欲旺盛,血糖高者,黄连可重用;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郎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9.“理中汤”(《伤寒论》):党参15 白术15 干姜15 炙甘草15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证,为治中焦虚寒之要方。证见腹痛喜温、呕吐下痢、腹满不食、完谷不化、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现代研究表明能抗消化性溃疡、升压、止血、调整肾上腺皮质功能等。
    方解:方中干姜大辛大热,直入脾胃,为温中散寒,振奋脾阳之要药而为主药;党参甘而微温,补气益脾,加强脾胃运化之功而为辅药;白术苦温,健脾而燥湿,针对脾虚而出现的水湿兼证,配人参复脾运而调升降,为佐药;炙甘草甘温,滋补和中健脾,缓中止痛,调和诸药之味而为使药。四药合用,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之效。

    化裁: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郎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10.“吴茱萸汤”(《伤寒论》):吴茱萸10 党参20 大枣20 生姜30
    功用:温肝暖胃,降逆止呕;用于肝胃虚寒证。证见肚腹疼痛、呕吐嗳气、口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迟细或沉弦或迟等。现代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方解: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而严重呕吐的常用方剂。方中吴茱萸温胃散寒,开郁化滞,下气降逆,为主药;党参补虚益脾,为辅药;生姜为止呕之圣药,散寒温胃,降浊阴,消痰涎,为佐药;大枣甘缓和中,助吴茱萸、党参温胃补虚,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凑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效。

    化裁:若呕吐较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功;头痛较甚者,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加干姜、小茴香温里祛寒;吐水、眩晕,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头痛、头晕,胃部胀满、有振水声者,合苓桂术甘汤。
    11.“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附子20 僵蚕20 全蝎20 黄酒100
    功用:祛风化痰;用于口眼蜗斜。证见口眼歪斜,目不能正视,采食吞咽障碍,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喁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属于风痰阻络者。

    方解:方中用白附子辛散头面之风而为主药;僵蚕驱经络之风邪又可化痰,全蝎祛风止痉,皆助白附子祛风之功,为辅药;黄酒加强药力,助祛风通络之功,为使药。四药合用,达祛风化痰之目的,为治疗口眼蜗斜之要方。

    化裁:初起风邪重者,宜加羌活、防风、白芷等以辛散风邪;病久不愈者,酌加蜈蚣、地龙、天麻、桃仁、红花等搜风化瘀通络。
    12.“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20 桂枝15 白术20 甘草10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用于中阳不足之痰饮病,证见胸肋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
,脉弦滑或沉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方解: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用。 

    化裁: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13.“二陈汤”(《和剂局方》):半夏15 橘红/陈皮15 白茯苓15 炙甘草10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湿痰咳嗽、呕吐、腹胀。证见咳嗽痰多、色白,苔白腻而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湿痰咳嗽、呕吐、腹胀,乃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所致,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主药;陈皮理气,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消,故有理气化痰之功,为辅药;茯苓健脾利湿,脾复健运则可化湿,湿去而瘫自消,故为佐药;甘草和中健胃,协调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为治疗以湿痰为主的多种痰证的基础方。

    化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二、常用“ 四字 ”妙方治疗
    1. 四逆散——
  【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功效】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2. 四神汤——
  【组成】怀山药、莲子、芡实、茯苓。
  【功效】健脾祛湿,养颜降燥。
    3. 四君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效】补气第一方,健脾益气。
    4.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大枣。
   【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肠鸣腹胀,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5. 四逆汤
   【组成】淡附片、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用于阳虚,冷汗自出。

    6.四味健步汤

   【组成】赤芍30 石斛30 怀牛膝30 丹参20

   【功效】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下肢静脉血栓,以及下肢骨折等引起的腰痛无力、下肢肢痛、麻木、抽筋、浮肿等。

三、常见病中药搭配“四件套”辩证加减疗效好,也很实用!!!
   1.老年痴呆脑萎缩——四件套✔水蛭 天麻 红花 益智仁
   2.老年血压高眩晕——四件套✔葛根 夏枯草 钩藤 仙鹤草
   3.老年冠心病心衰——四件套✔丹参 葶苈子 西洋参 降香
   4.湿热痛风关节炎——四件套✔土茯苓 薏苡仁 泽泻 黄柏
   5.返流糜烂食管炎——四件套✔金钱草 败酱草 三七 瓦楞子
   6.慢性咽炎气管炎——四件套✔浙贝 桔梗 鱼腥草 金果榄

   7.慢性腹泻肠炎——四件套✔白术 黄连 木香 仙鹤草
   8.慢性胆结石胆囊炎——四件套✔鸡内金 蒲公英 鸡骨草 郁金
   9.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四件套✔菖蒲 辛夷 苍耳子 鹅不食草
  10.风湿骨病类风湿——四件套✔独活 雷公藤 海风藤 防己
   11.失眠多梦入睡困难——四件套✔夜交藤 酸枣仁 茯神 柏子仁
   12.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四件套✔金钱草 石韦 滑石 海金沙。

    13.安神——四件套✔茯神 酸枣仁 朱砂 夜交藤

    14.咳嗽——四件套✔百部 杏仁 桔梗 炙麻黄
    15.肺热——四件套✔石膏 鱼腥草 黄芩 金荞麦
    16.鼻炎——四件套✔白芷 公英 苍耳子 辛夷花
    17.感冒——四件套✔荆芥 贯众 桂枝 柴胡
    18.清热——四件套✔栀子 连翘 石膏 桑叶
    16.肺寒——四件套✔干姜 细辛 五味子 附子
    17.补气——四件套✔黄芪 人参 山药 白术
    18.血虚——四件套✔白芍 熟地 当归 阿胶
    19.气虚——四件套✔西洋参 太子参 党参 炙甘草
    20.淤血——四件套✔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21.补肾“肾四味”——四件套✔枸杞子 菟丝子 仙灵脾 补骨脂
    22.壮阳——四件套✔鹿角胶 鹿茸 附子 肉桂
    23.滋阴——四件套✔女贞子 生地 旱莲草 鳖甲
    24.解毒——四件套✔栀子 贯众 二花 绿豆
    25.结石——四件套✔鸡内金 滑石 金钱草 王不留行
    26.心慌——四件套✔远志 苦参 丹参 炙甘草
    27.肝胆——四件套✔柴胡 虎杖 鸡骨草 茵陈
    28.降糖——四件套✔玄参 黄连 葛根 鬼箭羽
    29.头痛——四件套✔全蝎 白附子 白芷 川芎
    30.痛风——四件套✔百合 车前子 玉米须 萆薢
    31.风湿——四件套✔防己 老鹤草 秦艽 桑寄生
    32.腰痛——四件套✔狗脊 独活 土鳖虫 杜仲
    33.眩晕——四件套✔天麻 泽泻 半夏 仙鹤草
    34.颈椎——四件套✔葛根 威灵仙 鸡血藤 片姜黄
    35.阳痿——四件套✔蜈蚣 菟丝子 巴戟天 仙灵脾
    36.盗汗——四件套✔浮小麦 五味子 山萸肉 女贞子
    37.妇科——四件套✔红藤 小茴 益母草 当归
    38.更年期——四件套✔知母 仙灵脾 女贞子 刺五加
    39.跌打——四件套✔三七 刘寄奴 骨碎补 自然铜。

    40.回阳——四件套✔淡附片 干姜 甘草 肉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精选】四味以下的常用方剂
咳嗽痰黄、顽固静咳,拘挛咳,百日咳***
释方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肺有六怕》+何绍奇;中医诊疗肺炎的心得体会(笔记版) +慢性咳嗽经方治疗体会+六淫七情伤害后咳嗽+慢性咳嗽不用怕,用药一览表一看就明!
痰湿咳嗽、痰热咳嗽 、白痰、黄痰的区别及用药选择(附联合用药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