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古诗词要摒弃过于功利化倾向
学习古诗词要摒弃过于功利化倾向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教学仍以应试为主,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 
  连续十天的2017年度《中国诗词大会》精彩落幕,一个“00后”、被网友称为“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所有想象”的古典才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光大。 
  武亦姝,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凭着她渊博的古典诗词知识和淡定从容的表现,战胜众路高手,一举夺冠。这其中,除了作为上海名校复旦附中的传承中华文化的筚路蓝缕,其个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强烈爱好和深沉积淀,在场上的才思敏捷和从容,恐怕也是主因之一。这位把陆游、苏轼、李白封为自己“三大偶像”的“00后”曾经说:“喜欢诗词是一件很单纯的事,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 
  确实,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可称为中国文化最为瑰丽的宝藏,以其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内涵的丰富,和情感的细腻或激昂,历千百年,至今仍是中华文化无可替代的代表。这届《中国诗词大会》只是把这份瑰宝的一小部分再一次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了鸡年新春一道饕餮大餐,引发了人们内心对中华诗词、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正如有的观众所说:“正好是寒假,陪着孩子一起看很好。不管是选手们的表现,还是评委们的随机评点,都让人沉浸,陶醉。” 
  可是,在现实中,真正能喜爱古代诗词,并且把对古代诗词融入自己生活,成为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的,可谓少之又少。 
  即使是在学校,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而古代诗词、古典文化对人自身修养的铸炼,内心的陶冶,情操的修炼,在应试面前,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其实,真正对中国古典诗词、古代文化的传承,更主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功夫在诗外”。从蒙学开始,逐步培养孩子对古典诗词、古代文化的兴趣,并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一种爱好,一种修养,这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都是有益的。作为学校,也应该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当作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抓手,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甚至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这份瑰宝里不断充实自己,升华自己。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份内涵和精神的修炼,是任何应试都无法实现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武亦姝是这样,文化自信中诗书气质的培养亦应该是这样。真心希望,武亦姝们的出彩和走红,能带给更多同龄人、家长和教育者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吴中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顾桂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2000首古诗词融进气质里,是什么模样?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追求分数,更应追求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顾问李定广:早春二月,在诗词中盛开的那些花
古典中秋诗词精华
春天的100首古诗词,带领孩子们重返传统文化之源,领悟诗词魅力
独家对话武亦姝母校特级教师黄荣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