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乐瓷器分析——多彩瓷器的辉煌时代!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始,永乐七年以后,宫廷用瓷量大增。其中,青花瓷器彩料部分继续用国产青花钴料,而部分来源于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中断了四十多年的苏麻离青料又开始在永乐七年后的瓷器上应用。永乐不单在青花器上有成就,红釉、蓝釉瓷器同样在这个时代的烧制创造了辉煌。

红釉、蓝釉器在元代开始创烧,历经明洪武到了永乐时,巳是烧造稳定,发色艷丽而著称于世的色瓷品种了。

釉里红是铜的氧化物在瓷釉层下发色,如果配方和温度控制不准,铜离子组成的氧化物其发色并不单一,而反映在瓷釉里瓷器的釉面上那就不是鲜红的色泽,而是红中含灰、红中含黑、红中有绿,元代及洪武时期釉里红器彩瓷呈色多有如此现象。

永乐的甜白瓷也使后代收藏家爱不释手,特别是有印纹或暗刻龙凤纹的簿胎甜白瓷器,其工艺精湛,胎釉貭地肥润似玉,逆光透视胎貭微微显肉红色,璟莹可爱,龙凤和蔼地在空中云间飞舞,是永乐瓷中的精品。跟有篆书款“永乐年制”的暗刻花云龙纹红釉器一样极为珍贵。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栏目组征集海选报名壹叁伍肆玖陆陆柒零玖壹。

在瓷器上题款,早在唐、宋、元时都有所发现,后人约定俗成一致认为官窑瓷器上题有正式年号款的,应始于永乐。字体极少有青花正楷,多是青花篆书,又常见带花纹边暗刻篆书款。正楷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永乐年制”四字款;篆书为“永乐年制”四字款;暗刻款多为四字款“永乐年制”篆书。遗存于世上永乐青花纹饰“压手杯”,杯底就题上了青花篆书体“永乐年制”四字官款。永乐官窑其他器型也有如此青花款。永乐器还有一种如雪花图案的青花款,习惯称“雪花款”,图26永乐青花篆书款与雪花款 。

永乐瓷器的品种不单有青花、甜白、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而且还有酱色釉、影青釉、翠青釉多有发现。其他颜色釉品种少见,但不等于没有。黄色釉瓷器创烧于永乐朝,黄彩料在瓷器上呈色相当成功。红釉青花永乐时期也有烧制,与蓝釉器一样多数没款,永乐器的时代特征难以从无款的宣德精品民窑器中分出。研究甄别各自的时代特征,逐渐会被收藏者掌握。永乐器体型较俊秀轻巧,釉面多数白润亮泽。图27永乐瓷。永乐承元代珐华工艺又开始烧造珐华器,但量少,此种珐华器物色彩极为艳丽。

永乐时期瓷器的基本特征:

永乐时期开始注重瓷土淘炼,所以永乐器胎质较细腻润滑,器体手感较之后代之宣德器轻薄,器形规整;大器细砂底,有些琢器足底虽见垫沙,但手摸胎骨有滑润感。

永乐胎体有厚薄几种情况:

(A)薄胎:圆器多为薄胎或半脱胎器,如小盘碗,胎体都很轻薄细腻,器形规整。琢器没有见到有薄胎及半脱胎器遗存。

(B)厚胎:胎质细腻莹润,但坚硬不足,较之后来之宣德器较松。厚胎多见于琢器类,圆器类墩式大碗也有厚胎的。

(C)浆胎:胎色微黄。断面,胎质有烧结不够火候的现象。釉面有开片纹,呈淡黄色,开片片纹有大有小;器物底部开片较器身为重,甚至有的胎体内底或足内底有很深的裂纹,釉面也随纹路开裂,以指弹之,胎声沙哑。

琢器胎坯有修整,衔接痕不及元代明显,只是微露。

(D)脱胎:永乐的脱胎器显名于世,胎体薄如蛋壳,故曰“脱胎”。器物莹润透亮,器形很规整,极为轻盈,俗称作“卵幕”。又在器物上印、刻上花纹和款识,技艺精湛绝伦。有小盏、葵瓣口小碗和盘等,不见有大器。脱胎瓷始于永乐,以后成化及清代康熙、雍正乃至民国时都有制作,但都不及永乐器腻润规整。纹饰有云龙、缠枝莲托八宝等,器中心暗刻“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识。永乐脱胎器因为名贵,后世多有仿制。

永乐器的白釉厚胎或薄胎及至脱胎器,迎光透视胎体部分为润白色,部分具有红润光泽(肉红色),白釉器的口边与边角釉薄处多闪现白色或黄色、黄灰色。仿品的透影性较真品更高,迎光透视多显青白色,没显润白或红润光泽。永乐时瓷器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白砂底,其润泽细腻著称。有些圆器的撇口口沿较薄,以手拭之有锋利感。

永乐时期瓷器,釉面莹润如玉。釉面以洁白肥厚、光润细腻、平滑为主要特征,少发现后来宣德中期普遍存在的那种桔皮纹。永乐瓷的器形清秀、圆润。釉汁厚聚处闪浅淡的藻青色。琢器的表、裹釉面多数均匀一致。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薄处泛灰黄,厚处呈浆白色或微闪青色。有些器底釉面有细片开纹。

此时官窑器与民窑器常用的装饰,有暗龙、云纹、卷草、海水、洋莲、莲瓣、缠枝莲、竹石芭蕉、折枝枇杷等。青花纹饰线条较精细、清晰,运笔风格潇洒;个别器物有用金彩,成色足赤,红彩色鲜。青花器的色调绚丽鲜艳、凝重。部分青花器所用苏麻离青钴料,呈色有自然的晕散,并纹饰中有浓重凝聚的深色结晶斑点,有鉄锈斑,使之釉面凹凸不平。铁锈斑处,用百倍放大镜观察,大多如海河岸边的沙滩,或有依稀闪银色网纹出现,少数器物青花中铁锈出现丝网纹状。

常见器足有以下几种:齐平式圈足、内墙外撇式浅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裹直外收式圈足、外底边角微有突出的齐平式圈足。圈足露胎;盘类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梅瓶足底,有微显修胎痕,直角小斜坡状。

永乐朝开始重视在官用瓷上题年号款,多数官窑瓷器书写或暗刻帝王年号款识,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 、“永乐年制”四字青花正楷款;皆为少见。也有“永乐年制”带纹边的青花篆书款及暗刻篆书款,笔法折角处浑圆,字体结构紧凑。此为多见。并见有以雪花图为标记的图案作为款识。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栏目组征集海选报名壹叁伍肆玖陆陆柒零玖壹。

永乐常见纹饰:

云龙、团龙、荷塘龙、双龙、五龙、龙凤、云凤、朶云、云肩、如意云、狮戏球、瑞兽、喜鹊、鸳鸯、山雀、园景、竹石芭蕉、松竹梅、朶梅、碧桃、团花、佛陀花、莲瓣、菊瓣、缠枝莲、缠枝菊、折枝花鸟、缠枝八宝、缠枝牡丹、缠枝宝相花、缠枝苜蓿花、缠枝灵芝、折枝牡丹花、折枝石榴、折枝枇杷、莲池鱼藻、三果、荔枝果纹、枇杷果纹、石榴果纹、海棠、忍冬纹、柿子纹、桃子纹、回纹、海水纹、方胜纹、半钱纹、婴戏纹、藏人歌舞、阿拉伯文、藏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宣青花:笔墨晕染出文人情怀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明三代”官窑瓷器之永乐篇
明永乐青花折技花果纹墩碗
古瓷寄托款鉴赏,看这篇就够了
永宣青花鉴定(一)——永乐青花篇
明清官窑瓷器常见款识(明代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