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札记 || 读《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札记 0 1

编者按:


岁在癸卯仲夏,购得《阎崇年史学论集》一套,盼之,切之五年矣。

幸挚友张锦同学不吝慷慨,助我购藏此书,知我者,谓我心忧!

时值,阎崇年先生九十寿诞,治学清史与满学七十余年,出版学术论文集,乃我辈读者幸甚。

藏之此书,遍得阎崇年先生毕生著述三十八套册约千万余言。我辈学者必继先生之志,读史以修心,治学以养性,清史是我的命啊,为清辛苦见平生!迩来24年矣。

作文以记述。

小 引


阎崇年先生生于1934年,历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是“百家讲坛”新格局的开创者。

阎崇年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历史学者,一生著作等身,研究清史七十余年,阎崇年先生少有休息时间,读书是他最大的生活乐趣。为了写书,阎崇年虽高龄仍亲身进行田野调查。从长城、大兴安岭,到贝加尔湖、库页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上世纪1982年— —本世纪2023年出版专著106种;从上世纪1975年— —本世纪2020年发表论文113篇。如今,90岁高龄的阎老,读书写作依然是他的生活常态。

90岁的阎崇年先生

《阎崇年史学论集》遴选阎崇年先生在清史、满学、北京史研究的重要代表性论文80篇、附录5篇,共85篇文章,按类组合分成五卷:《清史卷》(上)、《清史卷》(中)、《清史卷》(下);《满学卷》和《燕史卷》,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23年7月出版。

这是我期盼了五年的一套书籍,幸赖好友慷慨,为我在官网订购一套,至此,阎崇年先生近20间年出版的所有著作约90%以上,均收入书房。

列表如下:

 1阎崇年史学论集(全5册 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23)

2 阎崇年文集26卷(精) 华文出版社(2023)

3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10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

4 中国古代都市生活史(精) 华文出版社(2023)

5 明亡清兴六十年(特装书 精) 华文出版社(2023)

6 康熙大帝(修订本 精) 华文出版社(2023)

7 清朝开国史(修订本 全2册 精) 华文出版社(2023)

8 清史大事编年(精) 华文出版社(2023)

9 森林帝国(修订本 精) 华文出版社(2023)

10 努尔哈赤传(修订本 精) 华文出版社(2022)

11 袁崇焕传(修订本 精) 华文出版社(2022)

12 日新集(精) 华文出版社(2021)

13 大故宫(纪念本(全2册)) 故宫出版社(2021)

14 北京文化史 北京出版社(2021)

15 故宫疑案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

16 故宫六百年(全2册) 华文出版社(2020)

17 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 青岛出版社(2020)

18 森林帝国(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8)

19 御窑千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8

20 天朗集(线装)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2 康熙帝大传(精) 中华书局(2016

23 努尔哈赤全传(图文版)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

24 阎崇年自选集(精) 九州出版社(2016

25 于谦(新编历史小丛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6 古都北京(中文版 精) 朝华出版社(2016)

27 阎崇年集25卷(精) 中国友谊出版集团(2014

28 正说清朝十二帝(纪念版 精) 中华书局(2014

29 清朝开国史(全2册 精) 中华书局(2014

30 阎崇年讲谈录 九州出版社(2014

31 大故宫(彩图精装本全3册 精)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32 阎崇年说清史(全3册 精) 中华书局(2009

33 合掌录:阎崇年对话星云大师(合著) 九州出版(2009

34 康熙顺天府志校注(精) 中华书局(2009

35 清代台湾 九州出版社(2009

36 清朝皇帝列传(全2册) 紫禁城出版社(2007

在阎先生之前、之后,我还买过如周远廉先生、戴逸先生、孟森先生、茅海建先生、喻大华先生、张宏杰先生、袁灿兴先生、隋丽娟女士等等,一大批清史专家学者的著作;其中包括如史景迁教授等,欧美及日本等国研究新清史的专家、学者的关于清史的书籍。

总体比较下来,我还是首推阎崇年先生,他以国际视角、平民视角、电视视角、演讲视角、公正视角、人文视角,把枯燥的学术问题当故事讲,做到了删繁就简、深入浅出、表达清晰、张弛有度、史论结合等方式,向大众普及明清历史,说起满学和清史,就像谈起“隔壁家老王”的八卦轶事;他以简明、清晰、准确、中允、通俗、生动,满足各行各业的观众于读者,从孕妈胎教未出世的宝宝,到90多岁的老者,几乎全年龄层覆盖,能到达此种境界谈何容易!非专精、博学、深厚、通达、见识广博、博闻强记、难以实现。阎崇年先生是蜚声国际的知名清史学家、满学专家,在三十多部专著、六百多篇论文的基础上,才锻炼出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阎崇年。

在没有集中出版《阎崇年史学论集》前,我主要通过《阎崇年集》卷6《燕步集》、卷7《燕史集》、卷8《袁崇焕研究论集》、卷9《满学论集》、卷10《清史论集》、卷12《阎崇年演讲录》及《阎崇年自选集》这七本书,共144篇著作,来看阎先生的论文。

《阎崇年史学论集》收录阎崇年先生在清史、北京史、满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把这七本书的内容重新编辑整理,更加方便查阅。

我将分三篇文章,来谈谈阅读这套论文集的感受。

正 文


《清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分装三册,卷上主要包括作者对于清代几个贯通性问题的综论,涉及满洲勃兴的东北地域文化、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代的历史大势以及清代的法制问题。此外,还涉及明清易代之际的几个重要战役、满洲对东北地域的征伐以及顺治即位问题的考释;算附录,共12 篇论文。

卷中主要围绕两个历史人物展开——努尔哈赤与袁崇焕,这也是作者多年关注的两个人物,由研究这两个人,进而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算附录,共 17篇论文。

卷下的内容主要以清入关为大的背景,其中主要篇幅是对康熙朝历史的多角度关注,旁及一些历史人物的研究;算附录,共17 篇论文。三册合计共46篇论文。

列表如下:

《清史卷》(上)

森林文化之千年变局

清朝历史的文化记忆

清朝鼎新的八次机遇

清代法制绎

论宁远争局

论觉华岛之役

宁锦防线与宁锦大捷

论大凌河之战

辽西争局兵略点评

清太宗经略索伦辨

顺治继位之谜新解

附录 读《中国通史·清时期卷》

《清史卷》(中)

论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考

努尔哈赤入京进贡考

清太祖汉译名考

论袁崇焕

抗御后金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固守宁远之扬搉

论明代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

平息哗变:袁督师的胆略与智慧

袁崇焕与明金议和

袁崇焕籍贯考

袁崇焕“谋款”辨

袁崇焕“斩帅”辨

袁崇焕“死因”辨

袁崇焕与聚奎塔

于谦与袁崇焕

附录 《袁崇焕资料集录》前言

《清史卷》(下)

评康熙帝

康熙:千年一帝

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

康熙大帝与避暑山庄

康熙南巡与碧螺春茶

盛清社会与扬州文化

论雅克萨之战

清代名将萨布素

清郑各庄行宫、王府与城池考

雍正理王府址考

明珠论

《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文》考述

清代史坛大家孙承泽述论

孙承泽生年考

唐英:千年一瓷人

蒋良骐及其《东华录》

附录 20世纪的满族历史研究

后记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由“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东北森林文化”“西北高原文化”“沿海暨岛屿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组成,到全面、细致地介绍满洲三千年历史发展历程,成功回答了“清朝缘何由几十万人口、十多万军队,战胜明朝一万万人口、一百多万军队,且巩固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这一历史之问。

阎崇年先生开创性地提出了“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化五种形态”以及“文化统合”的概念。从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和解读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演进和族群发展。从森林文化出发,讲述满族的崛起和清代的建立与巩固。书中论述中华文明具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其中,森林文化孕育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满洲,文脉之承续,三千年不绝。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农耕、草原、高原、海洋多元文化,形成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史上,中华文明帝国曾表现为农耕帝国、草原帝国和森林帝国三种形态。其共同特征是,以某一文化形态为纽带,实现文化的多元一统。森林帝国是指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及海洋文化,所建立的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满洲实现了女真内部的统合,完成了东北森林文化的统合、同漠南蒙古(内蒙古)的统合,以及同汉军、汉臣、汉儒的统合,形成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清定都北京后,原本是“以小制大”,经过“康乾之治”的文化统合,他们在满、蒙、疆、藏、台等地区,重俗尊教,因地制宜,逐渐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统合。这五个文化圈占当时全国人口的90%、土地的90%以上。满洲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占据主导或主流地位,清帝成为中华共主,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总之,清廷依靠“文化统合”而得以国祚绵延二百六十八年。后来外有列强入侵、内生文化裂分而逐渐走向衰亡。

清朝开国史的时间范围,在清史学界,主要有三种分法:

第一种,清朝开国史百年说,即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接受明延平郡王郑克块归顺、统一台湾,整一百年。

第二种,清朝开国史六十年说,即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覆亡、清都北京,约六十年。

第三种,清朝开国史二十八年说,从后金天命元年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到清崇德八年即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德帝死、顺治帝立,共二十八年。

清朝历史的开创者与奠基者--清太祖努尔哈赤,像历史上一切走完其事业旅程的杰出人物一样,他一生的事业,有准备期、兴始期、发展期、鼎盛期和衰暮期。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努尔哈赤组建了一支铁骑队伍——八旗军,每次御敌,不仅“临大事有静气”,而且奇谋百出、用兵如神,古勒山大败九部联军,萨尔浒打退四路出师,十胜一负,几成神话。

努尔哈赤不仅武功卓著,而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创制出满族自己的文字,方便交流沟通;发明了人参煮晒法,使部民获利百倍。

努尔哈赤与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与叶赫家族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他的一生,至少留下十二桩历史疑案……

1583年,在白山黑水的中国东北地区,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悄悄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一年二月壬子,建州逆杲子阿台,复诱虏酋阿海等从静远榆林入寇,总兵李成梁督兵破之,二酋就戮。荡扫巢穴,斩获者二千三百有奇。”

建州逆杲就是当年的建州右卫都督王杲,因谋反在万历三年被抓,后在北京城被正法。他的儿子阿台逃脱后继续兴风作浪,1583年春,辽东总兵李成梁发兵,在古勒寨一举剿灭了阿台。在这二千多死难者中,就有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最终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开始担任自己祖传的职务,成为建州女真的首领,也开始了自己征战一生的生涯。

1643年,吴三桂投降清朝,满洲女真取得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开始了自己统一天下的步伐。满州女真仅几十万人,人口很少,从统一全女真开始,花了61年时间发展壮大势力,和宗主国明朝对抗;到突破山海关,占领北京,势如破竹,百战百胜。

为什么满洲女真几十万人口怎么把上亿汉人人口都征服了?

那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枪炮,满洲女真也不是西班牙、英国这种海洋工业民族。

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满州女真处于社会发展发生根本变化的阶段,从氏族奴隶制走向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产生根本性变化,这个时候全民族最容易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社会发展处于上升的阶段,农业也发达,经济也发达。

二、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代首领的骁勇善战战,为了削弱明朝,想尽了办法,而且创造了八旗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军力。八旗制度是非常坚韧善战的兵民合一的组织,把整个满州女真部落的人组织在八旗制度之下,整个满族子弟骠悍勇敢,团结在首领的周围。

三、满州女真部落内部的凝聚力强大,它是一个在胜利中不断前进的部落,这时它的凝聚力是最强大的时候。而且满州女真的首领能够比较果断地解决内部矛盾,当时满洲女真的内部矛盾虽然没有明朝那么多,那么积重难返,但是依然很多,比如努尔哈赤跟舒尔哈齐的矛盾、跟褚英的矛盾,以及四大贝勒之间的矛盾,最后多尔衮跟豪格、济尔哈朗的矛盾,但清朝的首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都非常善于处理这些矛盾,不至于像太平天国一样闹到内讧,相互残杀。

四、满洲女真善于学习汉人的文化制度,敢于重用、利用汉人,像李永芳、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一直到吴三桂、孙可望等人。

五、善于联合蒙古及黑龙江流域的各其他部落,尤其与蒙古各部落的联姻联盟,成功孤立了明朝,也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蒙古八旗成为清朝仅次于满洲八旗的一支劲旅。

而此时的这时的明朝进一步受到孤立,内外交困,腐败不堪:一方面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闹得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战乱连年;一方面明廷内部党争混乱,如东林党、阉党激烈地互相拆台,互相斗争;外边还有后金政权与蒙古部落联盟,三面夹攻,明朝灭亡是早晚的事。

一看史料就知道明朝和后金政权的不同:一个是焦头烂额、四面楚歌;一个是生机蓬勃、欣欣向荣。所以人口少的女真部落逐渐在与明朝的斗争着占据优势。

接下来,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中,清史卷中册就涉及到袁崇焕等影响了历史的主要人物等。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祖籍东莞,落籍藤县,曾居平南。崇焕官至督师,抗战八年,“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只念社稷安危,不计个人荣辱。他身戎辽事,忠于职守,其“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体现了高尚的爱国精神。这是袁崇焕留给后人重要的精神财富。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八月十六日(1630年9月22日),中国的天庭上,一颗星辰陨落,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磔刑。这不仅是督师袁崇焕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大明皇朝的悲剧。

在明亡清兴的历史上,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误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一个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明史·袁崇焕传》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阎崇年先生研究袁崇焕一共写了五本书:

1《袁崇焕资料集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年

2《袁崇焕研究论集》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3《袁崇焕》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

4《袁崇焕传》中华书局,2005 年

5《明亡清兴六十年》(其原名是《袁崇焕》),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讲稿由中华书局于 2006年出版。

三十多年来,阎崇年先生对袁崇焕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发现新资料,不断探索新问题,不断纵横新思考,不断取得新收获。几篇关于袁崇焕的论文,管中窥豹,可以见一斑。

清史卷下册,主要以康熙皇帝的论文为主,所以我就简要的谈谈康熙皇帝。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点燃战火,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南明最后象征--延平郡王台湾郑克塽归清,时间跨度,整整百年。这一百年间,君王与民众、官员与百姓、贵族与平民、地主与农民、业主与工匠、士绅与商人,他们在痛苦、磨难、战乱、灾荒之后,最需要什么呢?是国家统一,民生富裕,文化融合,天下太平。康熙帝就是在国际与国内既有利又挑战的历史条件下,面临'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历史与现实的课题。而'坐天下'又经历'乱世'、'治世'、'盛世'的艰难历程。康熙帝驾驶大清帝国的航船,在汹涌波涛的海洋上,从'乱世'--'治世'--'盛世'的过程,经过半个世纪航行,驶向康熙盛世的局面,留下盛世历史的思考。

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近世以来,众说纷纭。

三种观点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康熙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黑暗的时期;第二,康熙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盛世的时期;第三,康熙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落日的辉煌。

先说第一种观点,界定康熙“黑暗”说的观点,主要论点说康熙朝是“封建专制”。封建君主专制从秦始皇算,到宣统帝,其间300多位君主,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不加分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洪宣之治”等,也都是“封建专制”。因此,以“封建专制”作为否定“康熙盛世”的观点值得商榷。

次说第三种观点。论者认同康熙朝是“辉煌”,但是落日的辉煌。这个提法很有道理。日出的辉煌与日没的辉煌,就“辉煌”这一点来说,都是辉煌。其实,康熙朝也好,大清朝也好,其他朝也好,都像日出日没,月升月落一样,既要观察其是日出或月升,日没或月落;更要观察日出月升时,是被乌云遮蔽,还是光亮天下。本文讨论的是学术界存在的两种观点。

再说第二种观点。我赞成“康熙盛世”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呢?我想,康熙盛世有五种景象。

在历史的天平上,康熙朝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概括说来,主要有五点——中华版图奠定、民族关系稳定、中华文化承续、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秩序安定。

第一,中华版图奠定。我们打开中国地图和东亚地图,看看当时的清朝疆域:

在东南,统一台湾,金瓯一统。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奉南明正朔(即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政局不稳的时机,率军统一了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并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东北,抵御外侵,缔结和约。黑龙江地域在皇太极时已经归属清朝。清军入关后,沙俄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地区。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调派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格尔毕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外兴安岭以南,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土地,归中国所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在正北,多伦会盟,善治蒙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康熙帝则进一步解决漠北蒙古、初步解决漠西蒙古的问题。从秦汉匈奴到明朝蒙古两千年古代历史上的北疆难题,到康熙帝时才算真正得解。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康熙之后,蒙古是中华各个民族防御沙俄南进的长城。

在西北,三次亲征,败噶尔丹。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遏制噶尔丹势力东犯,不仅稳定漠北喀尔喀蒙古局面,也稳定漠南内蒙古的社会,更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

在西南,进兵高原,安定西藏。清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西藏已经完全归属于清朝。康熙帝又派兵平定西部蒙古势力对西藏的扰犯,维护西藏的社会安定。

第二,民族关系稳定。在东北,打败俄国的侵略,解决并巩固了自辽河到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问题,东北的广大地域,前代所谓的“边徼”之野,清朝则成为“龙兴之地”。在北方,中国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边患。明代的蒙古问题,始终未获彻底解决。己巳与庚戌,蒙古军队两次攻打京师,明英宗甚至成为蒙古瓦剌的俘虏。清朝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先后绥服了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清朝对蒙古的绥服,“抚驭宾贡,敻越汉唐”。在西北,对南北疆统一。在西南,进兵安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后乾隆《钦定西藏章程》设驻藏大臣、在西藏驻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金奔巴瓶制度,西南云贵川的苗、瑶、彝等,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这个地区民族的管理,清朝实现了中国皇朝史上多民族国家新的和谐。

第三,中华文化承续。清朝帝王为了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镇压异端、打击政敌,实行文字狱。这是应当批评的。在文化方面,康熙帝主要有几件事情:其一,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两万余卷。其二,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康熙帝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雍正、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圆、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和圆明园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其三,引进西学,学习科技等。

中华文明在清朝不仅得到传承,而且延续活力。

第四,经济恢复发展。清军入关后,最大的弊政,莫过于圈占土地。跑马占田,任意圈夺。康熙帝颁令,停止圈地,招徕垦荒,重视耕织,恢复生产。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培育新的稻种,取得很大成绩。康熙朝强调藏富于民,普免天下钱粮共达545次之多,其中普免全国钱粮三次,计银一亿五千万两。

第五,社会秩序安定。我说康熙朝社会安定,主要是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之后,虽然社会

矛盾也有,民族纠纷也有,但没有大的、严重的社会动荡。康熙帝很有幸,他生命的后40年,中国社会处于由乱到治、由动到静的历史时期。原有的社会冲突已经释放,新的社会冲突还没有积聚起来。康熙朝的社会安定,我举三个例子:

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到六十一年(1722年),中原地区41年间,没有大的厮杀争战,没有大的社会动荡,也没有大的社会危机。在中国两千年皇朝史上,统一王朝皇帝在位40年以上的,有汉武帝(天汉民变)、唐玄宗(安史之乱)、明世宗(庚戌之变)、明神宗(萨尔浒大战)、清圣祖和清高宗(王伦起义)六位,而中原地区连续40多年无战争的只有康熙朝。

秋决死刑数字比较少。秋决死刑的案件,康熙十二年(1673年),“死犯共有八十余名”,(《康熙起居注册》康熙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后来“决一年之罪犯,减至二三十人”。(《康熙起居注册》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康熙十六年(1677年),终岁决断死刑,“不过十数人焉”!对于一个上亿人口大国来说,一年死刑十余人,死刑数字,算是很少。这就说明:当时社会,相当安定。

康熙帝多次四方出巡。他三次东巡、六次南巡、五次西巡、三次北征,还48次去木兰秋狝、53次到避暑山庄。试想:如果社会动荡,康熙四方出巡,这是不可能的。

“盛世”的“盛”是指强盛、繁盛、兴盛的意思。康熙朝的后40年,在中国皇朝史上,确是一个相对强、繁、兴的局面——“强”,当时是世界上强大的帝国;“繁”,当时是比欧洲国家繁荣的帝国;“兴”,当时是东亚兴隆的帝国。康熙帝国有内在矛盾吗?有潜存危机吗?有。

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但归纳来说,主要在五项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开国“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还有多尔衮),他们在建国时、在入主中原后,于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时间久、皇权威望高,他应当、也可能对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然而康熙朝没有对自己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做一个整体的认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回应。最后清朝灭亡正是下述新问题交织的结果。

第一,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到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政治上,旗人贵族特权。如权力决策层核心的“五大”——内大臣(上三旗各二人)、领侍卫内大臣(上三旗各二人)、议政大臣(满洲贵族)、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雍正设),主要是满洲贵族。如大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到二十七年(1688年),满洲大学士中除觉罗勒德洪外,全是满洲正黄旗。康熙朝大学士48人,其中满洲22人,汉军4人,汉人22人,旗人占55%,汉人占45%。康熙朝12位河道总督,旗人占了10位。

其二,在经济上,旗人生计问题。八旗群体生计由国家包下来,旗人缺乏创业与谋生的机制,从而腐蚀了整个八旗群体。

其三,在社会上,旗民矛盾难题。旗人与民人、满洲贵族与汉族平民,分城居住,同罪不同罚,同刑不同法,享有特权,终世不变。

康熙帝对八旗制度缺乏原创性的改革和创新(八旗制度是他碰到的极少无法从前人那里学习解决方案的问题之一),只是解决了一些枝节问题。八旗贵族集团在清政权巩固之后,其保守性大于进取性,顽固性大于创新性,安逸性大于勤奋性,寄生性大于谋生性,因此,这是一个拒绝分割部分利益给平民的集团,拒绝改革的保守集团。

旗民矛盾,这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清朝的死结。要进行八旗制度改革,根本一点就是割掉一部分旗人利益,特别是满洲贵族的利益,分给民人。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将旗民矛盾提到了政治高度。

这个难题,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并不突出;顺治时期,已经突出,但顺治帝年轻、在位时间短,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康熙帝不同,他在位时间长、政治上成熟、威望也很高,有条件、也有可能进行修正或加以解决。但他没有这样做。从这种意义上说,康熙大帝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改革家。尔后,雍正帝在位时间短,乾隆帝缺乏魄力,也都没有解决这道难题。再往后,内忧外患,矛盾丛生,失去解决的机会。

第二,皇位继承没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明朝的“嫡长制”。它在清太祖、太宗朝是“贵族共推制”。顺治朝用的是皇帝临终“皇帝遗命制”。康熙帝则采取“立皇太子制”。他将两岁的胤礽册立为皇太子,就是皇位的接班人。事与愿违,康熙帝对太子“两立两废”,闹得朝廷纷争,个人健康受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走向君主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历史。清朝却在“家天下”的圈子里转悠。其结果,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慈禧太后实行“懿旨确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向亡朝。

第三,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皇家科学院”。但康熙帝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没有成为政府政策,也没有形成国家行为。

第四,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三亿,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亿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

第五,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协调。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个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文字狱,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在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群体特殊化、八旗贵族掌控朝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清朝的近三百年间,在竞赛中黯然落后,而欧美则因技术创新和工业革命而卓然崛起,最终改变了全球格局。总起来说,康熙帝有功有过,有对有错,有成就也有缺憾。

康熙盛世出现,主要原因有五:一是,国际环境有利,恰好处于西方大国两次崛起高潮之间;二是,周边国家协和,如果周边环境不好,清朝也难以独善其身;三是,国内有利因素,处在两次社会大动荡之间相对平静的时期;四是,满洲民族新兴,满洲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上升的、有朝气的族群;五是,康熙个人素养。

康熙盛世出现的诸因素中,我着重探讨康熙帝的个人因素,特别是探讨康熙帝的个人素养。康熙帝个人素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一以贯之”。

康熙帝修身“一以贯之”,其表现,举四例——知敬、知仁、知止、知学。

知敬:一以贯之。康熙帝认为,君子修德,在于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皇帝地位至高,权力至上,怎样约束自己?作为皇帝的“敬”,就是对自己的约束。敬,不要时断时续,而要“一以贯之”。总之,康熙帝认为“敬”就是“正”,他说:“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康熙庭训格言》)

知仁:一以贯之。知仁,就是重视仁爱。他说:“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帝主张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康熙庭训格言》)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人就会比较宽容。他对臣下宽和、善待:“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康熙庭训格言》)知止:一以贯之。人既要知进知变,又要知足知止。康熙帝说:“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簞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帝知足知止。他拒绝大臣请求为他立碑记功。大臣们曾经八次奏请上尊号,均被康熙辞绝。康熙帝之文治武功,之出众才华,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确实是罕见的。康熙一贯坚拒别人的赞誉、恭维,更是难能可贵的。

知学:一以贯之。“知学”就是重视读书学习。康熙帝立志高远。他说:“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凡人、俗人与贤人、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于读书学习。坚持之心,持之以恒。康熙帝读“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直至老年,还能背诵。他自己还有《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和《几暇格物编》。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学者型的皇帝。

总之,康熙帝的这些素养,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以贯之”。用康熙帝的话来说,就是“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但是,康熙帝突出“一”字,又产生了“僵”字。这个“僵”字的连带影响,则是“五项缺憾”。

康熙帝的一生,历史怎样评价?自我评价 康熙帝晚年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又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

那么,《清史稿·圣祖本纪》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呢?

历史评价 《清史稿·圣祖本纪》论曰:“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康熙朝版图,东濒大海,南极曾母暗沙,西接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达外兴安岭,东北至库页岛,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军事最为强盛、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帝国。康熙大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文化营养。这为他展现雄才大略、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陶冶了性格,开阔了视野,蓄聚了智慧,奠定了基础。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

他确是应该占有历史伟人地位的,难怪当时在清朝宫廷里的西洋传教士们,也有赞誉他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帝王”。李约瑟博士称其为“科学的皇帝”。

无论就中国历史作纵向比较,或就世界历史作横向比较,都可以说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他同当时俄国彼得大帝、法国路易十四,同列世界伟大的君主。但他也有另一面,如他对成年儿子几乎都革过爵,或圈禁过;对有的大臣“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而死”,这就是他专制君主的狰狞一面。

最后说说北京郑家庄平西王府的故事。

平西王府的主人到底是谁?它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谜团?昌平郑各庄记录了清朝唯一一个太子的最后时光,见证了清朝唯一一座不在内城的王府兴衰,还流传着一段令三位皇帝头疼的烟云往事。

选址:清朝唯一不在内城的王府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延长线立汤路上,有个地方叫郑各庄,北面就是蜿蜒的温榆河。过去,郑各庄叫郑家庄,这里还有个地名叫平西府。老人们都说,原来这儿有座平西王府,后来府没了,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确切地说,这座王府是理亲王府。据记载,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俗名平西府。清朝的王府不少,可大多位于皇城周围、山明水秀之所,清朝不在内城的王府这还是唯一一座。

据说,郑家庄曾经是八旗的封地,也是木兰秋狝途中的必经之处,康熙皇帝曾有意在这里修建行宫、王府、城楼,但历史上对此并无明确记载。

规模:恢宏府宅更像监狱

关于王府规模的记载并不多。有种说法是,当初王府规模极大,大小房屋有189间,饭房、茶房、兵丁住房、铺房近2000间,另有护城河,是规模最大的王府。也有专家称,王府内住人的地方规模并不大,但四周有高大的砖墙,非常坚固。周围还驻扎着部队,范围很广,更像是一座监狱。

但如今,这里早已找不到任何当年的遗迹,无论是王府还是监狱,早已被淹没在岁月之中。但有一个谜团仍未解开,为何一座位置偏僻的王府还派重兵看守?这还要从王府的主人说起。

胤礽是康熙的二儿子,生他时,皇后大出血死了。也许因为过于喜爱这位早逝的皇后,康熙早早就封胤礽为皇太子,这也是大清朝被封的唯一一位太子。

但胤礽想当皇帝心切,过早暴露了黄袍加身、取康熙而代之的心迹,因而失去康熙的信任被废,后复立、再废。第二次废黜后,胤礽被禁于咸安宫,直到康熙逝世。

雍正继位后,出于对皇位安全的考虑,继续对废太子胤礽实行软禁,但并不想让其住在宫里。于是雍正元年(1723年),他下诏于昌平郑家庄修盖房屋,驻扎兵丁,让胤礽迁居那里。第二年,胤礽在郑家庄去世。

胤礽死后,雍正追封其为理密亲王。“密”是谥号。有书记载:追补前过谓之密。胤礽生前曾受康熙宠爱,但一生未有封号。死后的这个理密亲王,也是因他的儿子理郡王弘皙而得。

弘皙是胤礽的二儿子,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理郡王,府邸在北新桥。但雍正二年,皇帝便让他去郑家庄陪伴父亲胤礽。胤礽死后,弘皙仍居住在这里。雍正六年(1728年),弘皙被晋封为理亲王。

王府虽为胤礽所建,实则为弘皙所有,故也被称为理亲王府。但说是王府,其实更像一座远离朝廷的高级监狱,只因里面住着亲王,才有了王府一说。而居住于此的弘皙,却被乾隆视为强劲的政敌。

乾隆继位后,并未将这个堂兄放在眼里。弘皙很快扩张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据说,他仿照国制,设立会计、掌仪等只有皇帝才能有的机构,在郑家庄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乾隆发现后才意识到,弘皙是康熙与正引皇后的大孙子,是康熙真正的嫡长孙,血统甚至比自己还高贵,大大威胁到了自己。并且说:“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遂将弘皙以谋反论处。

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削了弘皙的封爵,“弘皙逆案”成了清朝大案。后来,胤礽第十子承袭了理郡王,搬回了北新桥的理郡王府。弘皙获罪后数年,驻兵调走,郑家庄的王府也被内务府拆除了。

遗迹:出土“铜井”未有定论

据记载,上世纪50年代文物普查时,王府附近还曾有500米的墙垣遗迹可寻。村中老人则说,今平西府中学就是原来王府的东南角,但都已无法考证。还有传说,在郑家庄建王府时,曾凿“铜井”专供王爷饮用,但一直没有人见过其真实面目。

2005年5月,温都水城施工中意外发现了一眼古井。井深7米多,水深3米,水质清凉、口感甘甜,可直接饮用。这口井的井壁用特殊烧制的御制青砖砌成,表面的金黄色涂层清晰可见,据说是当年粉刷的铜质涂料,故称之为“铜井”。

“铜井”上又建了一座亭子,“铜井”旁也装上了辘轳,供人参观。但由于现存资料很少,挖出的“铜井”是否为王府遗迹,没有定论。

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在《大故宫》一书中,记载了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查到一份奏折——清内务府关于郑家庄行宫与王府工程竣工的满文档案。这份满文档案详细记载了郑家庄康熙行宫和王府工程的竣工资料。如城墙长度、护城河宽度等尺寸等等:“奴才等监造行宫大小房屋二百九十间、游廊九十六间,王府大小房屋一百八十九间,城楼十间,城门二座,城墙五百九十丈九尺五寸,大小石桥十座,井十五眼,修葺土城五百二十四丈,挑挖护城河长六百六十七丈六尺,饭茶房、兵丁住房、铺子房共一千九百七十三间,夯筑土墙五千三百五十丈七尺一寸。营造此等工程,共用银二十六万八千七百六十二两五钱六分三厘。尚余银十五两六钱七分。今既工竣,将此余银如数交部。为此谨具奏闻。”[《上驷院郎中尚之勋等奏报郑家庄行宫工程用银数折》(满文)康熙六十年十月十六日,郭美兰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家庄康熙行宫与王府,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完工,康熙帝曾去过三次,但没有正式入驻。第二年康熙便过世。

《清圣祖实录》记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朕(康熙皇帝)因思郑家庄已盖设王府及兵丁住房,欲令阿哥一人往住”。但具体是让哪一位阿哥入住呢?康熙皇帝没有明确说。据《朝鲜李朝实录》载:“康熙帝临殁时遗言:'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继位一个月后就封“二阿哥(胤礽)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之后将胤礽改名为“允礽”。数月后,雍正皇帝又下旨宗人府:“郑家庄修盖房屋,驻扎兵丁,想皇考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前往居住,但未明降谕旨,朕未敢揣度举行。今弘皙既以封王,令伊率领子弟,于彼居住,甚为妥协。”(《清世宗实录》卷七)雍正帝揣摩他父亲在世时安排的用意,是想把允礽迁到郑各庄去住,但他并未按照皇父的意思办理,而是把允礽一人留在宫里,继续圈禁在宗人府。把允礽的次子、理郡王弘皙及一家迁往郑各庄王府。关于理郡王一家分府搬家,档案有详细记载。

弘皙于雍正元年九月二十日(1723年10月18日)携全家分府迁居郑家庄。雍正帝派兵丁看守王府。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1725年1月27日)允礽(胤礽)幽死于宗人府,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终雍正朝13年,弘皙一直居住于郑家庄王府,并由郡王晋封亲王。

清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弘皙被乾隆皇帝革除王爵,迁出郑家庄王府,被永远圈禁于景山东果园。

再经二十五年后,也就是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时,看守王府的数百兵丁全部调往福州当差,亲属整户跟随。“其空闲房屋,毁仓空地。”整个王府和行宫被全部拆除。

所以说,郑家庄王府自从1721年建成,就是打算用来给废太子胤礽及其一家,包括后来的弘晳王爷居住的。从1723年弘晳一家搬入,到1739年弘晳一家迁出,再到1764年王府被拆,这座王府中只有弘晳王爷在此居住过不到17年。

以上就是《阎崇年史学论集:清史卷(全3册)》的摘要及其读后感。

小 节


治学70余年,阎崇年先生在四个领域里,格物求真,研究传承。

第一,清朝开国史的研究。1983 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努尔哈赤传》,1994 年由文史哲出版社印行《袁崇焕研究论集》,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清朝开国史》,还有一些论文。

第二,北京史的研究。出版《中国古都北京》(中、英、德文本)、《燕史集》、《北京文化史举要》等,还发表几篇论文。

第三,满学的研究。上个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我和中外同行同事一起共同创立满学这门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学科,相应建立北京满学会,连续举办五次国际满学研讨会,并主编《满学研究》(第一辑至第七辑)和《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等,也出版了《满学论集》。

第四,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历史。

阎崇年先生于2004年走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20年之间,主讲并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四个系列188讲、7册书,开创了一个人以电视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传播、普及历史知识的先河,其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是此前所有历史传播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青丝意气涉猎多,白发素心羹献少。学术研究,贵在恒久。一个历史学者,穷其毕生精力,做学术论文,一年两三篇,总算不过数十篇而已,除去应时、应景、应急、应命之作外,真正能够观点新、资料新、论述新、语言新的新作、力作、佳作、名作,会有几篇?而论文中,几年之后,几十年后,几百年后,读之有用,品之有味,又会有几篇?

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论著集刊》收文,上册十九篇,下册二十五篇,续编四十五篇,合计八十九篇。时过近百年,先生学术著述,仍具学术价值。这说明学术论著应经得起历史的、地域的、学术的、国际的检验。

阎崇年先生的这套《阎崇年史学论集》希望也能经受起历史的、地域的、学术的、国际的检验。

阎崇年这样评价自己:“我出生在一个半海半山乡村的亦农亦商的家庭,从小受着农、渔、商三种文化的熏陶,身上有着比一些人多一点的刻苦、勇敢和通变的素质。一个人必须变,但应该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里有不变,不变里有变’。对我来讲,这次是电视台把我逼上讲坛了,我变了,但是我一辈子研究满学、清史的专业志向不能变,这是我学术的根本。我要在变与不变中坚守我的学术本分。”

《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而《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把“诚”这一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的概念,放在“道”(规律)的高度,视之为预知未来的原因。理一分殊,这与道家讲的“敬慎不败”,佛家讲的“善报”,在思维罗辑上,当属一脉。

王阳明讲:“一念发动处便是行”。阎崇年先生心与行合一,上善若水,止于至善;阎崇年先生至诚、至善,慎终如始,故安康吉祥,无咎。

【铁哥书荐】风雨人生九十载,读史阅世一甲子:||《 阎崇年史学论文集》收藏散记

2023  7  6
广东东莞·脂雪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友笔下阎崇年丨李桥:与阎崇年谈满学
阎崇年:学术研究没有终结
阎崇年:满清十二个皇北京是些什么样的人
八旗制度研究述略
正说多尔衮(六)多尔衮争夺大清帝位之谜(1)
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为何偏要说自己姓“爱新觉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