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都该看下这部电影,它说的是极权控制人的思想不会成功

文 | 徐小

笔名路西法尔,文学博士。



如果将电影史上以「信仰」为主题的作品排一下序,我会毫不犹豫地提名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为第一。


但如果把范围缩减到近十年之内,仍就这个主题而论,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会有很大的机会位居榜首。


(参考虹膜翻译组作品: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今年的奥斯卡居然忘记了这位大师


《潜行者》(1979)


这些关于信仰杰出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不会避讳信仰之路上的软弱与动摇:潜行者尽管掌握着引领世人穿透迷雾的奥秘,却无奈无人能领会他的指引,他所能做的唯有哀痛与哭泣。


《沉默》的故事发生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一改安土桃山时代对天主教的开明态度,推行严厉的锁国政策并残酷迫害基督徒。


《沉默》(2016)


主人公薛巴斯强·洛特里哥是一位虔诚的神父,他冒险偷渡到日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见证了日本信徒从容殉教的坚定和幕府宗教迫害政策的残暴无情,痛苦地质疑上帝为何在偌大的苦难面前沉默不语,无所作为。


最终这位神父顺从了幕府的暴力,弃绝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了人所不齿的「弃教者保禄」。



克尔凯郭尔说,如果我们因为基督智慧善良而信仰基督,那是可怕的亵渎,相反如果我们信仰基督,自然会发现他的智慧和善良。信仰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指内在思想,而是最外化的东西。



由于与欧洲天主教教会的隔绝,加上当时幕府的残酷逼迫,日本「切利支丹」(即基督徒)的信仰形式严重扭曲,到了在当时的欧洲一定会被视为异端的程度。诸如酷似送子观音的圣母像、对十字架的偶像式崇拜,都让怀抱着正统信仰的洛特里哥暗自嗟呀。



然而这些近乎异端的切利支丹却在「踏绘」(即当局强迫疑似基督徒的人用脚踩踏绘有圣象的板子,以辨别其是否信教)面前展现出了异样的执着,哪怕面临死亡的威胁,大多数信徒也拒绝轻轻踩上一脚来洗脱嫌疑。


对于这些日本信徒来说,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就是信仰与崇拜是不可分割的。甚至他们的信念本身在「正统」基督徒眼中都算不上是基督教,但他们以身殉教的勇气却证明了自己的的确确是上帝的羔羊。




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或许就是浅野忠信扮演的翻译和尾形一成扮演的奉行官井上大人。两个人都不是脸谱化的中世纪异端审判官或守旧排外的封建官僚,他们的恐怖中有更加「现代」的东西。



比起热心布道却不会说日语的洛特里哥,井上大人和翻译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西语,更加具有「全球化」视野。


然而吸收西方先进的器物文明的同时,他们却转而提倡「日本特色」,宣称西方的真理只适用于西方,日本人应该固守自己的本土信仰。当然,冠冕堂皇的说辞背后是幕府的统治集团的利益。


满口民族大义的幕府官员谈论起国人来并无多少感情,甚至把日本比作沼泽地,宣称任何外来思想的种子进入这片土地后都会被不知不觉地歪曲,永远无法生根。



在迫害基督徒时,这些幕府官员也没有表现出镇压异端的狂热,反而处处流露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理性。早在福柯写出《规训与惩罚》之前,这些官员已经意识到公开的施刑会将殉道者变成圣徒,只会鼓舞更多的信众。


因此他们总是先笑眯眯地向「切利支丹」「开诚布公」:在绘板上踩上一脚就好,只是一个纯粹形式,不会影响你们的信心,踩一脚就好。



可以说这些幕府「精英」首先变成了犬儒主义者,进而变成了犬儒主义的兜售者:在他们看来信仰的形式与内容截然分离,实际上就是什么也不相信,只要明哲保身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就好。


对于信徒来说,这种「宽宏大量」才是最无法容忍的亵渎。



即使不是基督徒相信也能从《沉默》这部影片中感受到彻骨的寒意,原因正在于这部电影里有着太多与《一九八四》息息相通的地方。从汉娜·阿伦特开始,研究极权主义的哲学家常常把极权主义的起源追溯到现代工具理性上,归结为特定的意识形态的产物。


然而我们看到在与现代无缘的江户时代,古拉格最根本的元素已经确立:对人的征服从肉体层面向精神层面转移。



因此真正让人震撼的并不是洛特里哥放弃信仰的那一幕,从被捕的一刻起,这一结局其实已经注定。洛特里哥也好,「切利支丹」们也好,他们的信仰都是属于中世纪的,形式与意义不可分割,人的内心世界自然而完整。


现代世界则日益被犬儒主义和工具理性所割裂。作为一个基督徒如果要在江户时代生存下去,就必须忍受「踏绘」为他带来的人格撕裂。



整部影片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已经三次叛教的吉次郎与弃教后沦为幕府走狗的洛特里哥再度相会的时候。吉次郎第四次请求洛特里哥倾听自己的告解,洛特里哥迟疑了片刻,关上了窗子,最后一次履行了神父的职责。


韦伯把现代社会比作「铁笼」,一切古典主义的英雄气概在高度发达的专制机器面前都毫无意义,其顶端形式就是《一九八四》中描绘的反乌托邦景象。


这是不是说人类的未来将被毫无人性的机械制度支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呢?我认为也不应该把现代极权主义的威力夸大到不可思议的境地。



在《沉默》的最后一幕中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圣哲或英雄,只不过是两个破碎的畸零人在努力地拼凑灵魂的碎片而已。


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举动证明了权力对人的彻底支配有多么虚妄:人性就像野草,可以被扭曲,拔除,却绝不会被根本灭绝。


即使神灵沉默不语,种子也会在沉默中生根、发芽。


所有极权都想控制人的思想,但最终它们不会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默》
名人的信仰(166)
只有这样的电影,才称得上是大片
独家影评:马丁斯科塞斯《沉默》 聚焦坚定信仰与人性弱点之间的尖锐矛盾
今年圣诞,斯科塞斯将把远藤周作最伟大的作品,搬上荧幕!
这部电影赋予了生命和信仰,孰轻孰重最好的提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