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



/

/




明人陈继儒诗云:“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非主人也,能主人也。后郑元勋在《园冶》的题注中言: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



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造园无格,借景有因,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造园所代表的这种不拘泥绳墨的活的文化,是要靠人,靠学养,实验和识悟来传承的。




/

/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有记“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李日华此人亦为喜造园之人,其《紫桃轩杂缀》卷一》有载:“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



这些都是作为文人直接参与的园林建造,以某种哲学标准体现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而文人在这里起的作用,不仅是参与,更在于批判。在此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清人袁枚。




/

/




袁枚,号简斋,晚年随园老人。随园为袁枚所购的一除废园,园主人姓随,故名随园。袁枚购得后,并不大兴土木,而是伐恶草,剪虬枝,因树为屋,顺柏成亭,不做围墙,向民众开放。童寯先生关于园林的着述中,单独做文考证的,惟有随园。



童先生文中特别提到,袁枚旷达,临终对二子说“身后随园?得三十年,今愿已足。”三十年后有友人去访,园已倾塌,沦为酒肆。实际上,袁枚经营随园五十年,就有如养一生命。古人说,造园难,养园更难。




/

/




前辈谓云文人无有不好山水,该山水可以远俗之物也,俗远而后可读书研理,可以见道,郭熙《山水训》有言: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可以作画与造园之必要。



现得以保存至今的园林,流传实属不易但水准参差不齐,高下不辨;实体园林太易荒毁,修复之后亦是今不如古,在这个浮躁喧嚣年代,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何况园林这种东西。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园林随分有清凉,走遍人间梦几场
院和园:中国人的居住原本
白音格力 | 学会为自己造境
诗意地栖居
园林植物的养生妙用
中式书房,文人的心灵归属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