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绝望的先知|读嘉人物

这是 读嘉 的第 63 篇文章

本篇7918字,大约阅读时间为19分钟

老子 来自读嘉 22:49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洪鑫 朗读音频


文/苏则 (原创)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期人。

一、老子和孔子:谁影响了谁


我们熟知的老子,在近代思想界争议很大。首先,老子其人,在历史上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司马迁的年代,虽然老子的学说大为流行,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但已经搞不清老子究竟是哪位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一连举出三个人名,大意是:“这位‘老子’也许是A,也许是B,也许是C。我列举的这三个人之间,年代差了两三百年,并且没人知道到底是咋回事”目前为止,学界也还没办法论定出“老子”究竟是谁,但我们不妨就用“老子”二字,代称《老子》这部书——也就是《道德经》——的作者。

对于近代思想界来说,重要的争议不在于“老子”是谁,而在于“老子”的年代。根据《史记》,老子可能是孔子的长辈,也可能是孔子死后一百三十年才出现的晚辈。这一点非常令人纠结,因为研究思想史,不得不涉及的一点是思想或者思想家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到底是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影响了孔子,还是孔子在老子之前,孔子影响了老子?当时疑古的风气很盛,梁启超、钱穆、冯友兰等人都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后,是孔子影响了老子。他们的理由也很说得通,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条是:孔孟讲仁义,老子则是反对仁义的(“大道废,有仁义”),必然是已经有人提出了仁义,才会有后人去反对它。这些疑古的说法,竟把老子的年代压到了战国末期,庄子之后。


但二十世纪后期的考古发现打了疑古派的脸。1993年冬,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简上抄有十六种古籍,其中就有《老子》,且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抄本,说明在墓葬时期,《老子》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而郭店楚墓的年代当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即战国中期略晚。这样,疑古派的说法就不成立了。陈鼓应又指出,“仁义”未必为孔孟的专利,与孔子年代相近的左丘明《左传》中也将仁、义对举,《史记》也曾引用周代早期的谥法:“仁义之所往为王”。如果这个引述是准确的,那么仁义的概念远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老子》出现“大道废,有仁义”或者“绝仁弃义”这样的表述,也就并不奇怪。如果考虑到孔孟、老子的著作中存在的后人的添补删改,那问题就更复杂了。

在“仁义”、孔子和老子的年代先后还难以决断的情况下,用单线条的“老子导出孔子”,或者“孔子导出老子”来定义老子和孔子的关系,意义不大。一个比较稳妥的解释可能是:同样的时代背景分别导出了孔老。这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东周“礼崩乐坏”,封建制度崩溃的时代。《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谈到:在《春秋》一书中,记载弑君的事件,就有三十六起;被灭亡的国家,就有五十二个,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全国家的,数不胜数。君臣父子相互杀戮成为了社会常态。之后的战国时代当然更没有底线,更加残酷。


《老子》里有一段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几句话是有一定见地的:在社会稳定,人民视封建礼乐为当然信仰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费心钻研仁义忠孝。到有比干、孔子这样的人站出来高呼“克己复礼”,为忠孝献身的时候,说明情形危险,旧秩序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西周封建相对完善稳定,却没有什么仁义礼乐的学说传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却产生了诸子百家的灿烂思想,也是这个道理。

老子也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思想家的一员。他的思想路径恰恰与孔子相反。孔子面对这个将要崩溃的旧秩序,选择重新建构这个秩序,用陶渊明的诗来说,“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这个鲁国老头知其不可而为之,四处奔走,修修补补。老子同样面对这个将要崩溃的旧秩序,他的反应却是:“干脆把这个旧秩序彻底打碎算了”。

二、“绝仁弃义”的彻底解构


前面已经指出,面对同样礼崩乐坏的时代大背景,老子和孔子给出了不同的药方。孔子要建构,要给周朝的礼乐制度打补丁;老子则是要解构,要把这些制度和理想彻底抛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把智慧、仁义、孝慈、技巧之类的东西全部毁掉,天下才会太平。对《老子》不甚了解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了:仁义礼乐就好比一个箱子,虽然破了一两个洞,也还可以放东西,总比没有箱子强吧?老子为什么要把整个箱子给扔掉呢?怪可惜的。这是气话吧?


老子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但在《庄子》外篇中,有一篇《胠箧》。《胠箧》这一篇,大量引用化用《道德经》原句,也提出了“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的观点,显然和老子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这一篇文章论述严谨详备,是“绝圣弃智”主张最好的注释。我们就借用它来阐释老子的思想脉络。


“胠箧”(qū qiè),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撬开箱子。孔子他们不是要保留箱子,修补箱子吗?箱子是用来装财物的。为了对付小偷,箱子肯定是越结实越好。可是如果大强盗来了呢?他们是堂而皇之明抢的,背着柜子、扛着箱子就快步跑了。箱子越牢固,他们就越开心啊。如果你没有箱子,他们抢劫你的财物,反倒还要四处搜索,麻烦很多。

到这时候,你还觉得有箱子一定比没箱子强吗?


这个比喻非常漂亮,而且它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在《老子》、《胠箧》的作者们生活的时代,确实是大盗横行,有箱子不如没箱子的。《胠箧》里举了两个实例:第一是田成子篡齐;第二是盗跖讲仁义。


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其实严格上说,是先后两个国家。前一个齐国,是周天子册封给姜太公(姜子牙)建立起来的。但到公元前391年,田家篡夺了齐国的君位。齐国先王、齐桓公和管仲他们建立起来的那一套法度礼制,就都成了田家控制齐国的工具。“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名句,就是从此而来。


盗跖呢?他是春秋时期实力强大,无恶不作的大盗。但他却用儒家那套圣勇义智仁吹嘘包装自己,声称他们江洋大盗,也是圣勇义智仁一应俱全的,仿佛他们才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复兴者和代表人


可以看到,在这个时代,仁义礼智这些伟大光荣正确的概念,都被彻底玷污了,变成了乱臣贼子的理论武器。到这时候,你还觉得仁义礼智的存在一定是好事吗?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法治要比人治好,有科技比没科技好。但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和苏联的劳改营,也有一大堆严密的法令条例,管控的技术手段也非常先进。但你是愿意生活在集中营里呢,还是活在原始时代?

法制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勾践时代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这样的恶法;暴秦则以“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的法令控制民众的思想。

《庄子》举的是大盗贼的例子,比较极端,我刚刚举的例子是纳粹集中营、苏联劳改营,也非常极端。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子这种“绝圣弃智”,自杀性的彻底解构的思想,是在极端痛苦绝望的社会环境下面,才能兴盛发展起来的。老子“绝仁弃义”的主张其实是一个预言:即使那些“主义”(仁、义种种)再怎么伟大光荣正确,那些制度(礼、法种种)再怎么精致完善,在这种糟糕的环境里,也不过成为专制暴君们控制民众的工具而已。

狂接舆论治: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问:“日中始,怎么告诉你的?”肩吾说:“他告诉我,国君以己意制定法度,谁敢不听从不被同化呢?”狂接舆说:“这是‘欺德’,用欺人之德治理天下,不像过海凿河,使蚊子负山一样吗?圣人之治,先正己而后行于人,不强人性之难为,使人各尽其能也就是了。鸟能高飞,以逃网捕箭射之害,鼷鼠深穴于神社之下,以避烟薰铲凿之患。难道人之知,还不如这两个虫类么?”

但我们从中国历史的进程来看,实在不得不佩服老子:他的绝望是有道理的,他的预言极其悲观,但竟在中国实现了。孔子他们苦心建构的东西,到后来确确实实都成了暴君民贼的工具。

比如早期儒者热爱的周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来是对封建社会各等级都有要求和限制的。然而到了后世儒者的手中,就成了专制君主单方面压制臣民的工具。西汉初年,君臣之间的地位还没有那么悬殊,儒生叔孙通为一己荣华富贵违背古礼,向刘邦推销经他改造后君臣悬绝的礼制。刘邦试用之后,非常开心:“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这么高高在上呀!”连忙给叔孙通加官进爵


再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官僚体系和考试制度细密精巧,单以制度论,在世界范围都曾是领先的。英国文官制,就以中国科举为效法的对象。然而中国的专制君主是怎么看待这些制度的呢?唐太宗看着新考取的进士哈哈大笑:“天下的英雄这下都钻到我的罗网里面了”——唐太宗他们都是窃国为诸侯、为帝王的江洋大盗,挑着被制度禁锢着的箱子就跑。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三、“王乃天、天乃道”:老子的“道”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老子》解构了“仁”、“义”、“礼”、“智”,解构了各种制度,真是锋锐犀利,所向无前。但在建构方面,《老子》的成就相对就较小了——至少在表述上,没有解构时那么清晰。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当然尊奉“道”、“德”,老子试图建构的,正是“道”、“德”——必须注意,这里的“道”、“德”和我们现代意义的“道德”是并不一样的。但读过《老子》的读者,都会觉得老子所谓的“道”、“德”概念迷离惝恍,不可究诘。《道德经》第一句话,就是著名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意思就是,“道”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述的,如果非用语言表述,那就不是真的道了。因此老子不对“道”作明确定义,只是说明“道”有这样的、那样的特点,这就给后世的阐述者们造就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可是,老子本意的道,究竟是什么呢?


通读《老子》,有一个直观感受是,作者常常将“天”和“道”放在一起阐述,“天”和“道”、“德”,都是《老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老子》第十六章,干脆就说,“王乃天,天乃道”,人世间的理想君王要合于“天”,而“天”就是合于“道”的。这提示我们:老子的“道”,很可能源于他对“天”的理解。“道”,“玄而又玄”,不可言说,但它不可能是老子瞎想出来的,它必然有一个根源,这个根源就是古人相对容易感受到的“天”。


再举几个证据。《老子》第四章描述了“道”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它虽然看起来是空虚的,但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却是无穷无尽。而《老子》第五章则指出,天地如同鼓风器,内部空虚,却永不枯竭,变化运作,产生万物。这不就是“道”的特点吗?

又如,很多人知道,《老子》的“道”还有一个著名的特点,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是如此的普遍广博,无所不在,没有做什么事情,万物却凭借它生存和生长”。万物凭借“道”而生长,这听起来是很玄妙的,但如果我们就把“道”替换成“天”,是不是就很平易可懂了?对于自然知识有限的古人而言,自然界的“天”难道不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没有具体做什么,但万物依靠它而生存的存在吗?孔子也说过:“天没说过什么,四季就周而复始,万物就蓬勃生长了。”


简而言之,虽然老子的宇宙论中,是先有道,后有天地,是道孕育了天地,天地效法了道;但在思想路径上,老子是先认识了天地,然后根据他对天地的认识,抽象出了“道”这个概念。

四、“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伦理自然主义


先秦思想家中,“谈天”的不少。儒家虽然也谈,但总体上对“天”比较淡漠。“天道远,人道近”嘛!这是一种简易的世俗伦理观念。


老子和墨子都敬奉天,但他们的天是不同的。区别就在于,墨子也是个旧秩序的修补者,他继承了儒家的仁爱观念,因此墨家的天,是道德化的天,是兼爱非攻,实行仁义的天,天既然兼爱非攻,我们也要兼爱非攻:这是一种宗教伦理观。


而老子是解构者,要彻底解构人类社会的仁义道德,因此老子的天,是自然意义的天,既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不道德,是超越道德的。用现代伦理学的术语来讲,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伦理自然主义(moral naturalism)。“王乃天,天乃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的伦理、政治观点,基本就是从自然法则引申出来的。


伦理、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东西,自然法则是自然界的东西,两者存在区别。老子这么一引申,就得到了危险的结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什么是刍狗?这是一种祭祀的工具,用草编成,外形像狗,祭祀的时候大家对它恭恭敬敬,祭祀完了,大家就不对它客气了,踩坏它的头脊,拿草回去做燃料

有一些学者以为,这是老子的气话,是老子的讽刺,讽刺中国的统治者不仁不义,不把人当人看。这是过度解读造成的误会。


首先,“圣人”二字在《老子》五千字中,凡二十九见。除去“天地不仁”这一句,在二十八个例子里,“圣人”无一例外都是老子赞美的对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可以说,“圣人”是老子“无为”的道成肉身(incarnation),和孔子的“君子”、“仁者”一样,寄托了思想家本人的最高理想。孔子有可能会在自己的著作里,讽刺“君子”、“仁者”吗?同样道理,老子也不可能在他的《道德经》里讽刺“圣人”。


其次,在老子的伦理自然主义体系中,“以百姓为刍狗”,确实是合乎逻辑的结论。在自然界,天地确实“以万物为刍狗”,并不多在意它们,任由它们自生自灭。老子的伦理建立在自然法则上。在老子的心目中,人间的圣人就应该是自然界的天地的翻版。既然天地“以万物为刍狗”,那么圣人也应该“以百姓为刍狗”。


很遗憾,和很多《老子》的阅读者期望的相反,老子是支持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的,但这并不是说,老子主张对民众残暴。事实上,老子反对战争、反对重税、反对杀戮,是站在平民立场上的。他只是在那个时代过于绝望,以至于觉得重回自然,反而还更好一点而已。

五、伟大的先知,失败的医生


老子也许是华夏传统里最伟大的先知,但恐怕并不是个优秀的医生。他给中国开出的药方:回到自然、效法自然,未必减轻了古代中国的病症,相反可能是加重的。老子非常敏锐地看到:孔子之流建构的学说会被利用,却没有想到,他本人解构的学说,也一样会遭到利用。中国思想史上,现存最早阐释《老子》的著作是韩非的《解老》、《喻老》,韩非将《老子》阐释为帝王术。绝仁弃义和愚民弱民的法家主张,有了新的理论基础。


老子的伦理自然主义也被韩非继承下来,发展到可怕的程度。韩非也许是先秦诸子中,最擅长把人类伦理比喻成动物关系的思想家。他在《韩非子·扬权》里,用“一山不容二虎”一类的自然界禽兽法则,作为人类社会也必须君主专制的理由。相比之下,一贯反对将人类和禽兽混为一谈的孔子和墨子就值得我们怀念了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鹅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现是——既把鹅毛拔下来,又不让鹅叫唤,或者少叫唤”。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悲剧,往往源于不把人当人,却当做畜牲看。其实动物虽然没有智慧,却很少像人类那样善于残杀同类。

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也许人世间的所有建构都有它的缺陷,都可能被人利用,但要是一味解构,人也就会将自己也一并解构掉,丧失作为人类的人格和尊严。如果人类仍然相信,意义优于虚无,那么,建构意义就是不可缺少的,孔子的伦理和墨子的信仰仍然是足够可贵的。

后世许多阐释老子的思想家们证明了这一点。老子的学说本质是解构的,但他们却竭尽全力,试图从绝圣弃智的荒野里,建构出意义来。胡适先生在演说《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中,将老子描绘成一个像他那样的自由主义者,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中国思想的先锋老子与孔子,也可以说是自由主义者。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所代表的“无为政治”,有人说这就是无政府主义,反对政府干涉人民,让人民自然发展,这与孔子所代表的思想,都是自由主义者。……今天我就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老祖宗为了争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宗教自由、批评自由的传统,介绍给各位,今后我们应该如何的为这自由传统而努力。

 

这更接近“六经注我”的做法,是胡适先生重塑中国传统的努力。老子和现代自由主义都有推崇小政府的外在特征,但思想路径完全不同。现代自由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对私人权利财产神圣性的意义建构。个人自由的边界一旦确定并得到保护,政府的公权力自然得到限制。老子对此却并无建树,他的“小国寡民”,是“圣人”解构社会,回归原始的结果。


老子的理想有虚君的一面,又有弱民的一面,因此无法实现现代公民“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只能在某些时代,影响少数私欲并不那么强的统治者,暂时形成“不折腾”的文景之治。当然,比起民弱君强的漫漫长夜,文景之治也已经好得太多了。老子思想里倾向自由的一面,仍然值得我们珍惜,胡适自由主义的理想,也仍然有待新的建构者。


 注    释


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②  参看钱穆《<老子>书晚出补证》

③  崔仁义. 试论荆门竹简《老子》的年代[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1997(2):41-45.

④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本),修订版序

⑤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⑥  《老子》第十八章。此后《老子》引文,均以王弼本为底本,并参酌帛书、楚简诸本,除引文⑦较重要,略加辨正外,不出校记。

⑦  《老子》第十九章。王弼本、帛书本大意均同此,惟楚简本作:“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本文持李学勤、李零主张,以楚简本为儒化《老子》,仍用普遍流传的王弼本叙述。

⑧  如《胠箧》篇:“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即引自《老子》第八十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即引自《老子》第三十六章;“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即化用《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⑨  《庄子·胠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⑩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於定陶……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汙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⑪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⑫《老子》第一章。

⑬《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又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⑭《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⑮《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⑯《老子》第五章。

⑰《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⑱《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和对“天地”和“道”的表述相同。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表明圣人效法天地。

⑲《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夫孰能有馀以取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

⑳《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其斗㘖㘖,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贵,事乃无功。”《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墨子·耕柱》:“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道家:返本归真之真法
吕祖《道德经》解读
《庄子》天道
每天学点国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