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襄《茶錄》雋語

蔡襄畫像

觀茶如觀人


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氣色也,隱然察之於內,以肉理潤者為上。既已未之,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鬥試,以青白勝黃白。【編按,「建安」為漢代縣名,唐代稱建州,今福建省建甌縣,其縣境有建溪、鳳凰山等,以產「北苑貢茶」而聞名。下同。】

蔡襄《山堂詩帖》,1066年,紙本,24.8cmX26.7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丙午三月/十二日晚/欲尋軒檻倒金樽,江上烟/雲向晚昏。須倩東風吹散/雨,明朝卻待入花園/   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十五日山堂書

茶不入香


茶有真香。而入貢者微以龍腦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若烹點之際,又雜珍果香草,其奪益甚。正當不用。

候湯最難


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況瓶中煮之,不可辯,故曰候湯最難。

蔡襄《暑熱帖》, 23cmX29.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歎可歎!/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幾何?欲託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茶湯適中


茶少湯多,則雲腳散;茶多湯少,則粥面聚。

水泉不甘,能損茶味


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者味佳。隔谿諸山,雖及時加意製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損茶味。前世之論水品者以此。【編按,北苑鳳凰山位於福建建安縣西二十里,為「北苑貢茶」之主要產地;「前世之論水品者」指唐代張文新所撰《煎茶水記》,此書述水等:「(劉公諱伯芻)為學精博,頗有風鑒,稱較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揚子江南零水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又,引文中兩「石」字涵芬樓本均作「泉」。】

蔡襄《離都帖》,29.2cm X46.8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襄啟。自離都至南京。長子/勻感傷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歸殊為榮幸。不意災禍/如此。動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書。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度江。不及相見。/依詠之極。謹奉手啟為/謝。不一一。襄頓首。/杜君長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貴眷各佳安。老兒已下無恙。/永平已曾於遞中。馳信報之。

熁烤茶盞


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

建安茶盞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編按,茶盞即茶杯。《方言》「盞,杯也。」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紺,深青帶紅之色。紋如兔毫,黑釉表面有細絲狀白色斑紋,形如兔毫。此「醬釉兔毫盞」為建安貢品,北宋時皇家專用。】

醬釉兔毫紋盞,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文配圖來自網路,特此說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大观茶论
浅谈建窑“供御”“天目”“进盏”的始烧时间
蔡襄与北苑茶
点茶 斗茶——上建盏
茶录1
十件精美的兔毫盏图片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