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觉注意能力弱,精神涣散常出错

听觉注意能力弱,精神涣散常出错

转载于钱志亮教授《入学早知道》

 在小学,每个班都会有几个上课时从来不正眼看老师讲课的孩子,他们经常“走神儿”、“发愣”,你刚讲过的问题,一提问,十有八九不会,甚至连问题也复述不出来,成绩当然可以想象。

 

一个人的注意能力包括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触觉注意等,其中听觉注意能力是指对有意义的声音刺激的选择与集中的能力,也叫听觉专注力,实际上就是倾听的技能。

听觉注意能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

    平时和别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发飘”,不敢与人正视。

    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

    听他人讲解时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或东张西望、

    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如偶尔飞进教室的苍蝇等),所以听课常是听一点,漏一片。

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搞清楚。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常常听漏听错。

在写作业时,一听到咳漱、走路等细微的声音便转移注意力。

听觉注意发展不力的孩子上学没多久家长就有可能被老师“召见”,“罪名”通常是“老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有什么心事”、“不会听讲”、“多动”、“不遵守纪律”等。家长有时会据理力争:“我们家孩子可以很长时间地坐在一个地方专心致志地看书、画画。”然后是怀疑老师、怀疑学校教学、怀疑教育制度……

家长可以通过“漏数”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发展水平。家长以1秒说1个数字的速度,从1数到30,中间随意漏数十个数,孩子听到漏数的数,就拍手一次。如果孩子能听出8个漏数的数,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较强;如果孩子能听出6个,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一般;如果孩子听出6个以下,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能力较差。

听觉注意发展不力的危害很大。学生在学校中,倾听是一项做得最多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在一天当中,大约50%的时间用于倾听,如果一个孩子听觉注意能力发展不力的话,听课效率必定低下,学业必定不良。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人们一般每分钟要说101个字,但我们思考问题的速度却要比这个速度快得多,几乎超出3倍,也就是大约每分钟4个字。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思维运转速度比我们听到的任何言语的速度都要快。按照这个原理,说话也就常常不可能满足思维节律的需要,因此人们常常会在听别人说话的同时,分心去想其他问题。有的儿童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有的儿童看似在认真听讲,可是眼神呆滞,一边听讲一边想别的事情。这些表现就是由听觉注意力不足引起的。

由于听知觉有问题的儿童其听觉注意的选择性差、广度窄,缺乏持久性,所以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听觉注意能力。训练时事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无关刺激和干扰。

在提出训练任务时语言要明确、具体,确保孩子真的理解所要进行的学习或训练任务。

任务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最好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训练方法:

◆游戏一:你听到了什么

★玩法一  家长和孩子在家里一起闭上眼睛安静聆听各种声音,这些声音包括家里的流水声、街上的嘈杂声、楼道里的走路声、邻居说话的声音等。鼓励孩子既能倾听房间内的声音,又要倾听房间外更远一些的声音。

★玩法二   家长带孩子到户外,闭上眼睛倾听各种车辆的声音,如摩托车、小汽车、公共汽车、大卡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家长还可带孩子到动物园,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

◆游戏二:看谁听得多

 方法同上,看谁听到的声音多,而且又准确。

◆游戏三:看谁模仿得像

这个游戏主要训练孩子对声音模式的注意。要求孩子要闭上眼晴或背对大人,大人做拍手、击鼓、敲击的动作,并向孩子提问:“你听到了几下声音? 能不能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拍下来?”大人逐渐用不同节奏、不同音量等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刚才的声音。如“重一轻一重一轻一重一轻一轻”的音量模仿、“慢一渐快一很快一渐慢一慢”的节奏模仿、用筷子有节奏地敲碗和桌子“碗一桌一碗一桌一碗碗碗一桌”。

◆看谁听得准

给孩子读一组词,规定某一标准让他认真听(如听出类别、用途、生活习性等),当听到属于这一标准的词时,就拍手。年龄小的孩子,所读词语数量不宜过多,词意要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增加词的数量,标准难度提高,拍手的方式变换(如由拍一次变为拍两次)。这样让孩子在掌握词的分类基础上做出正确反应。正确率越高,说明孩子听觉注意越好。如:

—听到动物就拍手:猫、桌子、钱包、狗、老虎、苹果、大象、台灯、茶杯、蝗螂、麻雀……

—听到能装水的词就拍手:盆、电灯、桶、棍子、碗、壶、桌子、盘子、铅笔、书、瓦罐……

—听到水里的动物就拍手:鲤鱼、老虎、青蛙、鸡、鸭、长颈鹿、鲸鱼、凿鱼、海豹……    —听到可以写字的东西就拍手:钢笔、尺子、橡皮、铅笔、球、毛笔、钱包、手表、硬币、电笔、三角板、蜡笔……

—听到食物拍一下手,听到动物拍两下手:巧克力、铅笔、蛋糕、企鹅、电灯泡、连环画、马、骆驼、冰棍儿、汽车、玩具手枪、苹果、兔子、花生、鸡、眼睛、碗、盘子、米饭、孔雀、药良、手表……

◆看谁做得对

★玩法一: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家长告诉孩子,现在有4种小动物,“汪汪”、“猫猫”、“叽叽”、“嘎嘎”,分别有4种相应的动作。如“汪汪”是将两手举起至耳边,手像狗耳朵一样上下扇动;“瞄猫”是两手举至嘴边,做小猫持胡须状,分别向两边张开;“叽叽”是两手相握,食指伸出指向前方;“嘎嘎”则是两手手背向上,一手压在另一手上,手指尖向前,手腕相触,两手掌一开一合口开始时家长说什么,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逐渐增加难度,家长说什么,幼儿不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家长说“瞄瞄”,幼儿可做“汪汪”、“叽叽”、“嘎嘎”的任意一个动作。

这个游戏要求孩子把听到的信息迅速转换为动作。在反应中既要注意成人发出的声音,又要注意自己的手部动作,对听觉注意力是很好的锻炼。

★玩法二:由家长说出一个词,孩子做相反的动作。起初可以只用一对相反的词来测查,孩子较大时,就可以用两甚至三对相反的词来测查了。比如家长说“大圆圈、小圆圈”,孩子听“大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小圆,听到“小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大圆。家长随意排大小顺序。

1.“大圆置。小圆圈,长大了,一变小了。”孩子听到“长大了”就蹲下,听到“变小了”,就举起双臂。也可以改变顺序来玩儿。

2.“向前跑,向后饱。大圆圈,小圆圈。长大了,变小了。”孩子听到“向前跑”就倒退,听到“向后跑’就前进。

3、“刮风了,风停了。向前跑,向后跑。大圆镯,小圆圈。长大了,变小了。”孩子听到“风停了”就跑起来,听到“刮风了”就原地不动。由家长随意调整这些词的顺序。

孩子在正确理解反义词的基础上正确反应,正确率越高,说明听觉注意越好。

“打电活”

    家长用一根长约3米的线穿过两个纸杯底部的中心(两个纸杯的口向外作为听筒),在线的两端系上一根小竹签,使线不会从小孔中滑走。家长和孩子各拿一个纸杯,当线拉紧的时候,就模仿打电话,家长对着纸杯轻轻讲话,孩子把纸杯罩在耳朵上仔细听。

 听一听,辨一辨

 例如:家长对孩子说:“小羊在篱笆旁捉虫,小鸡在树上唱歌,小鸭在树下吃草,小鸟在水里游泳。”

孩子听到后根据生活经验改正句子:“小羊在树下吃草,小鸡在禽笆旁捉虫,小鸭在水里游泳,小鸟在树上唱歌。”

听得清,找得准

请孩子在家长提供的语句中,找出相同语音的字。

·大鹏小明在边玩儿。

·河边有个小头。

·小和小明一起吃子。

·小刚在桌前功课。

·长颈鹿旁吃树叶。

·叔叔在办公室看书。

·老奶奶在喝牛奶。

听指令,画画儿

 家长提出要求,让孩子按要求画一幅画。例如:请在纸的中间画一所小房子,请在纸的每个角上画一个气球,每个气球的颜色不一样等等。

◆趣味听故事

 请孩子听下面的故事,听第一遍时,要求孩子听故事里出现了几个“红”字;听第二遍时,要求孩子注意故事里出现了几个“三”字。故事如下:

 

小猫咪咪过生活

星期天,天气晴朝,太阳红彤彤的,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这天是小猫咪咪三岁的生日,它穿了一件红衣服,戴了一顶红帽子,可漂亮了。小猫咪咪烤了一个香喷喷的大蛋杯,又拿来三支红色蜡烛,插在生’日蛋杯上。小猫味咪跪在待子上,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了红蜡烛。

正当小猫咪咪准备去点燃第二支蜡烛的时候,窗外传来了小鸡的歌声:“叽一吸一叽一”小鸡叫了三声。

小猫咪咪扔掉手里的火柴,跳下椅子,跑出屋门。它向小鸡招招手,说:“小鸡弟弟,欢迎你!”小鸡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送你三条小虫吧!”小猫咪味拉着小鸡的手,走进屋里。小鸡看着小猫味咪划亮第二根火柴,点燃了红蜡烛。

正当小猫咪咪准备去点第三支蜡烛的时候,窗外又传来了小鸭的歌声:“嘎一嘎一嘎一”小鸭叫了三声。

小猫咪咪又扔掉手里的火柴,跳下持子,跑出屋门。它向小鸭招招手,说:“小鸭妹妹,欢迎你!”小鸭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送你三条鱼吧!”小猫咪咪拉着小鸭的手,走进屋里。小鸭和小鸡一起看着小猫咪咪划亮第三根火柴,点燃了红蜡烛。三条红色的小火苗欢快地跳动着,三个好朋友齐心合力,吹灭了三支红蜡烛。

它们手拉着手,围着生日蛋糕,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叽一叽一叽一”“嘎一嘎一嘎一”“喵一喵一喵一”。

 

数数

家长和孩子一起从1数到1。爸爸每次数100,妈妈每次数2个数,孩子每次数3个数,如爸爸数1,妈妈数23,孩子数456……依次数到100。熟练之后,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玩倒数的游戏,如爸爸数100,妈妈数9998,孩子数979695.…依次数到1。或者家长数“一”、“贰”、“俩”、“仁”、“三”、“肆”……问孩子错在哪里了。

总之,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应有意识地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轻声、低声与孩子交流,从而提高孩子听觉能力的敏感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顺口溜大全
【童子童谣•防溺水(3)】清清河水要当心!!!
小学入学测试题大全 幼儿生活常识
可爱的小鸡小鸭们
小鸡小鸭
你家孩子会叫妈妈了吗?想要宝宝早说话!给他念这12首儿歌就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