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走进阳明故里,再识阳明先生

世界如此险恶,

我们怎样才能内心强大?

现实如此浮躁,

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心理迷茫?

命运如此残酷,

我们怎样获得幸福人生?

读懂了阳明心学,

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

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王阳明心学是修炼强大内心的神奇智慧。

如此一段话,

在“喜马拉雅”我听到过数遍。

对王阳明先生的进一步认识,

应该是前些年我在复旦大学

听了一次讲座的时候,

即《王阳明心学思想》。

今年春节我和夫人到绍兴走一走,

这座遍地人文的名城,

被很多人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名人多不胜数,

有位“明朝巨星”就是王阳明先生。

走读绍兴,

问路阳明故里,

恰遇一位老者告知,

从西小路往里走,

过一座桥就是了。

由于阳明故居--"伯府"

尚在拆建规划之中,

暂利用临近“伯府”遗址的吕府

永恩堂建筑,

作为临时的王阳明纪念馆。

王守仁(王阳明)是浙江绍兴府人,

明朝进士,

因曾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

自号阳明,

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非但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而且能够统军征战,

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

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王阳明学术思想

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

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

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其弟子极众,

世称姚江学派。

其文章博大昌达,

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他和孔子、孟子、朱熹

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的成就,

无需多说,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而让我十分敬佩的一点,

不在于其名气,

而是不管从一开始的尊“程朱理学”,

还是后来的“龙场悟道”,

这其中所有的领悟和升华,

绝对是跟骨子里的淡泊名利

及超脱息息相关的。

对一个还在红尘中翻滚的人而言,

淡泊名利,

文人们虽然说了几千年,

做到的有几个?

先贤圣人,

坐而论道,

纸上谈兵者占绝大多数。

但知行合一,

真正理论结合实际的首推“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从产生到现在影响了数十代人,

连外国人都对其崇拜不已,

这点很多书籍和报道都有记载。

“心即理”,

“良知与致良知”,

“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让人受益匪浅。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知行合一”,

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人的言行要一致,

理论结合实际。

不同的思想结合实际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需要有“良知”。

如果为人光明磊落,

世界便处处鲜花盛开;

如果心灵阴暗,

生活便同样阴暗。

纪念馆里主要陈列的是,

反映着王阳明一生的重要事迹的物品。

从少年的求学经历到“出入于佛老”,

从龙场悟道到平定宸濠之乱。

回顾王阳明的一生,

不仅诗词书翰,

领一代风骚,

而且熟读兵法,

娴于韬略。

一个人越缺少什么,

才越要炫耀什么。

强者,懂得示弱;

弱者,才喜欢逞强。

“将欲取之,

必固与之。

或捐弃牛马而伪逃,

或掩匿精悍以示弱,

或诈溃而埋伏,

或潜军而请和,

是皆诱我以利也。”

上面四句话,

是王阳明兵法的总纲。

遇到强大的对手,

千万不要硬碰硬,

要么示弱假装逃跑,

要么隐藏实力去示弱,

要么假装失败而埋伏,

要么隐藏实力去假装求和。

王阳明说:信而从之,则堕其计矣。

只要对方相信了你很弱,

那他就输了。

真正强者,

从不在乎面子,

他们只要里子。

被人一激,

就要撸袖子干架的人,

一般没什么出息。

适当示弱,

反而能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善于示弱,

是一种极高明的智慧。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

太监要占功,

怂恿皇帝,

先把宁王放出去,

再让皇帝亲自平叛。

因为怕王阳明阻拦,

太监们散播谣言,

说王阳明和宁王勾结在一起,

见事败,

才擒拿了宁王。

王阳明却知道,

一旦宁王逃出去,

再抓未必这么容易,

而且再来一次平叛,

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所以他求见太监张勇,

把平叛的功劳拱手相送。

自己则称病不出,

住进寺庙。

张勇得了好处,

拼命斡旋,

最终把一场弥天大祸消于无形。

很多人为王阳明鸣不平,

但是王阳明却不以为意。

小舍小得,

大舍大得,

不舍不得。

舍弃个人的功名,

换天下一个平安,

这才是圣人的胸襟和格局。

当年韩信受屠夫胯下之辱,

别人都说,

这是韩信的耻辱。

可实际上,

当时的韩信心怀天下,

在屠夫胯下再钻几次也没关系,

只是浪费点时间罢了。

有大格局的人,

他们眼里有更广阔的天地,

不会囿于眼前的鸡毛蒜皮。

王阳明说:

“相下则得益,

相上则损。”

人与人之间,

不要争一时的长短,

弱一点,

退一步,

自然能和谐相处。


1905年,

日本海军的东乡平八郎,

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

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

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

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

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

24岁的毛泽东,

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

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

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

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

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

也是在1917年,

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

在车中闷坐无聊,

“深思看阳明格言”,

突有所悟,

全身一震,

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

“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

蒋中正之字号,

正是“介石”。

离开王阳明纪念馆,

沿“马弄”寻王阳明故居及碧霞祠。

斑驳的白墙黑瓦间,

却躺着一条条看似不起眼的小弄堂,

“阳明故居”就在其中。

王阳明文化研究中心

绍兴市王阳明研究会

阳明故居的正式名称是新建伯府第,

又称伯府第、王府等,

绍兴民间多称伯府,

是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

朝廷封诰其为“新建伯”,

并赐新建伯府第,

伯府名由此而来。

遗址位于越城区北海街道,

在谢公桥北、光相桥东,

和上大路南之间区域,

目前尚有以下几处伯府第的建筑遗存。

伯府第主体建筑尚留三柱石砌门框,

及旁边称为饮酒亭的一间半老建筑。

经文物专家考证,

确系明代建筑。 

王阳明故居前的王衙池,

系当年的碧霞池,

是王阳明“天泉证道”之所,

碧霞池内还建有亭台楼阁、水榭回廊,

能容纳百人,

与文献记载几乎一样。

碧霞池这座看似普通的水池,

却承载着令人敬畏的人文和思想,

流淌着阳明心学的清泉。

越城区的西小河

在此分享一则小故事

有一年,

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

“你经常说,

天下一切物都在人心中。

这花自开自落,

与我心有何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

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

唯有此心光明了,

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

在夫人的催促下,

我迟迟吾行地离开了阳明故里。

王阳明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行合一”,

以前曾被我误解为实践和认知是不能同时并进的。

实际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是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

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修为境界的问题。

再识阳明先生,

让我心旷神怡,

使我深刻认识到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

同时还要修心境,练修为。

(以上图文出自“牛粪拍手” 章国英,

图片摄于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心”出发|在绍兴,邂逅阳明文化
绍兴与宁波,为了同一个人举办高规格大会
走进王阳明故里
望海潮·余姚
盛夏走访王阳明故居遗址
王阳明这十句传世名言,句句经典,受用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