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像星巴克一样享誉全球?学会“复制”就够了!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1163

前几天的文章中,张林先老师为大家揭秘了星巴克的创始人——霍伯特·舒尔茨,是如何与星巴克结缘,并一步步带领星巴克从6间小店走向全球的。有没有get到你的点?


围绕三条价值链拆解的星巴克马上揭秘,张林先老师为大家拆解星巴克的第一条价值链——产品的研发链。


文 | 张林先


要说星巴克的研发,应该从星巴克创始伊始开始谈。在舒尔茨入职之前的星巴克,其研发的重点在于:咖啡豆的烘焙技术。



自舒尔茨入职,尤其是从米兰回来,他就想改变星巴克的业务方式,转向喝咖啡的店面服务。这成了舒尔茨的战略路径,从离开星巴克,出去创业做“天天咖啡”,以致又回购星巴克,都是围绕这个思考。


由此,用现在时髦的话讲,舒尔茨成为星巴克的“产品经理”,并主导着星巴克“喝咖啡”服务产品的创意、研发过程。


01

从那杯拿铁说起


1983年,舒尔茨在米兰附近的维罗纳的一家咖啡店里,学着当地人的样子,点了一份拿铁。



他猜测牛奶是直接掺进咖啡里面。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咖啡师是把牛奶蒸起来,才做出了蓬松奶白的泡沫。牛奶的泡沫高高的浮在咖啡上。通过蒸过的牛奶(而不是加糖),来给咖啡调味。浓缩咖啡(Espresso)是咖啡的精华、味道非常的醇厚,将之和蒸出来的牛奶调和在一起,这是完美的咖啡喝法。




为此,他和戈登在米兰和维罗纳跑了接近500家咖啡吧。记笔记,拍照片,并记录咖啡师们的操作情形。我们还观察当地人的习惯,他们的饮品单,装饰布局,制作浓缩咖啡的技术。


我相信,舒尔茨当时辨析出来的,不仅仅是米兰人所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还包含了为这个生活方式服务的一套系统:浓缩咖啡、蒸牛奶,咖啡配方,以及咖啡师。



这种生活,这种生活的文化气息,对于米兰人、意大利人来讲,或许是司空见惯的。给舒尔茨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只是氛围惬意,而且生意兴隆。他从中看出,在西雅图开办这种形式咖啡馆的潜在商机。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了,当西雅图人、美国人品尝了拿铁和摩卡之后,也很快迷恋上了浓缩咖啡。



如果没有舒尔茨的这次米兰之旅,没有意大利浓缩咖啡的浪漫情怀,星巴克只能是一个咖啡豆商铺。


02

将咖啡“复制”到全世界


1983年的米兰之旅,为星巴克奠定了发展的基调。


舒尔茨在米兰获得了一种服务产品的原型。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效率,提升效率的途径有两个:通过标准化生产产生规模,通过单一系统的复制产生规模。后者就是连锁店效率的来源。



舒尔茨就是想把米兰的浓缩咖啡吧复制出去!先复制到西雅图,然后是美国,再然后是全球。


舒尔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复制的不是浓缩咖啡,而是浓缩咖啡吧,是浓缩咖啡吧的整个系统。


03

星巴克的系统构件


星巴克后期的产品研发都是围绕着这个系统进行的。


01

系统构件之一,浓缩咖啡。



这在研发体系中,并没有多少改变。通过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保证咖啡豆的品质和烘焙品质;再由咖啡专家和烘焙专家监管采购和生产过程,保证咖啡所拥有的纯正口感,以及所带来的咖啡情怀,浓烈的浪漫之爱、无可动摇的尊严感。


02

系统构件之二,配方。


总部的企划部和各国公司都参与了开发新产品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创意、创新,充满了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如,星冰乐(Frappuccino,也有叫作“法布奇诺”的),一种加冰的混合饮料,是在玛莎克朗咖啡推出失败以后的新产物,到2009年就已经有20亿美元的市场,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如今已经成为星巴克的核心产品之一。


| 图为星冰乐系列


各国公司在此产品上做了进一步的研发,改进其口感,以便更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如,中国团队在2009年,花了几个月尝试新配方,开发了花生口味的摩卡星冰乐、黑芝麻抹茶奶霜星冰乐。将中国人喜爱的花生、黑芝麻纳入星冰乐产品系列中。


03

系统构件之三,咖啡师。


星巴克的咖啡都需要现场调制,最好还能向消费者解释它的由来。咖啡的口感有赖于咖啡师的技能和心情。优秀的技能可以训练,而愉悦的心情如何保障?

要让咖啡师有一种激情,就像在自己家的浓缩咖啡吧里为自己的客人调制咖啡那样。舒尔茨一定意识到了!



在米兰有1500家浓缩咖啡吧,为什么没有一家大型连锁店?如何让每一个咖啡吧的咖啡师、服务员都像在自己的店面中服务?为此,舒尔茨在顶层设计中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所有员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并向每一个人提供股票期权。把所有星巴克员工(包括兼职人员)都在利益上、事业上捆绑一起,利益与共、事业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享受星巴克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未来收益。



星巴克员工自信和互信的氛围,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制度上的,否则,这将会是一句空话。



将来的商业形态,都会从卖产品转为卖服务。为消费者做服务,人(员工)的行为将是服务产品设计中的要素。如何让每一个人、不同岗位的人,都能保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企业当局需要在研发阶段,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考量,才可能有效。


看完了星巴克的产品研发链,你是不是发现了它们的秘密呢?除了产品研发,星巴克的产品供应链有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解析价值链之《星巴克的三条价值链》持续连载中,敬请期待!

编  辑/杨馥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卸任星巴克CEO,舒尔茨要证明什么?
星巴克的互联网梦
哲理故事 | 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好办法:赶在增长曲线之前就调整战略
领导 =“领先”+“指导”
“星巴克”从小作坊到咖啡王国
28000家星巴克的中年危机!| 米筐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