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教子有方,先看看9条古人治家名言!

老话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1、立志以成事

曾国藩《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强调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颜氏家训》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齐家,为学治世”。

曾国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书》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处弛则百处懈”“惰则弛缓”“勤则医惰”,百种弊端,皆由惰生。

2、立德遗子孙

朱熹《家训》曰:“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重视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司马光《温公家范》亦重德:“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历史上的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林氏后代4人履职宰相,3000人成为进士,皇帝亲自主持殿试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成为家风典范。

后来的《林则徐家训》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3、训俭以示子

诸葛亮《诫子书》亦崇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司马光《训俭示康》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朱柏庐《治家格言》亦尚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忠孝以立身

苏轼十岁读《汉书》,慕范滂为忠献身,“范滂对母说:‘儿忠孝不全’,范母说:‘我为儿骄傲’”。苏轼问母,若我像范滂,您若何?苏母曰:“你成范滂,我即范母。”

《林氏家训家规》亦强忠孝曰:“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为大孝”“孝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亲则不能忠于国;必反为社会之蠹虫”。

5、督学以立本

《颜氏家训》有督学名典曰:“若能常保书百卷,千载终不为小人。”告诫子孙“不可骄逸怠惰,整齐门内,门风不坠”。

《颜氏家训·勉学》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6、烹豕以立信

《韩非子》载: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

说的是曾参妻携子到市场,其子啼哭,母说归后为子杀猪。归后,见曾参正要捕猪杀之,妻止之,说与儿戏言,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子,终杀猪以取信。

7、考山求严实

苏轼著《石钟山记》前,为了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携儿子苏迈到实地考察,写出了传颂千古的美文。

苏轼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与严实相悖!

8、垂范敕“二代”

《帝范》“求贤、审官、纳谏、崇俭、赏罚、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纲也”,教育太子为君之道,以身垂范,“安危兴废,咸在此焉”。

汉高祖刘邦《手敕太子》亦是写给“二代”刘盈的敕书:“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刘邦敕“二代”,学范读书用贤治天下。

9、“宗法”警后世

《包拯家训》载宗法:“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刊石,立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亦称开除家籍。

包拯的子孙一直未辱没祖宗,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是脊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家风十向度
经典家风家训:想要教子有方,谨记10则古人家风家训
家教不知如何做?向古人学习家风
古代著名家训中,“德、俭、忠、学、廉”哪个更重要?
浙江丽水松阳靖居村包氏家风【家风家训】
中华楹联微友群家风家教家训微征联揭晓,获奖入选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