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邵东散文大联展(九)周进军:简家陇乡情走笔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简家陇乡情走笔

周进军

高桥老街记忆

从邵东城区往南驱车约四十公里,一座气势不凡的皇帝岭山峰跃入眼帘。山下开阔地,是一大片肥沃的良田。高桥老街就镶嵌在这片田地中间。
高桥老街,从遥远的明清走来。她步履蹒跚,行进在历史的天空。年复一年,迎来数不清的风霜雨雪;岁复一岁,送走数不完的春夏秋冬。
这条老街,不知承载了多少过往岁月;不知涤荡了多少烟雨风尘;不知聆听了多少人欢马嘶。老街记忆,仿佛一个陈年旧梦,在时光深处,呢喃着乡民走过的岁月烟云。据史料记载,此地曾是古代“丞阳侯国,刘巴故里”,拥有不少历史掌故和人物传奇。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里世代商贾云集,小本经营,人来客往,耕耘生机,繁衍绵长。在漫漫历史长河里,老街村民筚路蓝缕,不竭追寻。
淙淙悠悠的蒸水河,谁也不知她陪伴着高桥老街流淌了多少年。赋予老街生命,给予老街灵魂。河流紧邻老街向东,拥入衡阳湘江。
说是老街,其实就是一条古巷,贯穿西东。青砖青瓦墙,石级石板路,木格花窗,木质生漆板门,张显古色古韵。蒸水河在老街旁边流淌不息,并在上游约一公里的河堤处另分出一条小溪袅袅绕绕从老街中央川流而过,给老街注入流动的生命。一溪一河流,一山一田垄,恰是一幅淳厚自然的简约水墨画,一帧精致的江南水乡风景图。
在晚晴鼎盛繁华时期,老街店面作坊林林立立。大大小小店铺、手工作坊在两旁依次排列,有二十几家。诸如缝纫铺、铜匠铺、铁匠铺、银匠铺、面食铺、纺纱坊、织布坊、染衣坊、磨花坊、杂货坊、榨油坊、色纸加工坊等等。紧紧相连的古色商铺,可见明清踪影,尚闻当年喧嚣。
老街四周,聚集着保存堪称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青砖火瓦,古色陈香;雕梁画栋,造工精妙;飞檐翘角,工艺考究。淅淅沥沥的雨水,沿伸展着的屋檐洒落下来。滴滴哒哒的声响,回荡在高桥老街小巷深处。
如今的高桥老街,似乎满怀惆怅,显得那样萧瑟、孤独和无奈。枯萎的花草和厚积的青苔,依然决然扎根在斑驳的墙头,留恋出不舍那曾经的傲人风采。屋顶的瓦片一叠叠像细数着日子,见证着老街淌过的时光。宅院静静伫立,中间天井的墙角呈现一抹葱绿,彰显出几分盎然生机。
老街又是那样安详,不甘而无奈地静默。一天天落寞,一天天衰老,悄无声息地沧桑着。
一株大而挺的古杨柳在守望着这片老街,默默庇佑着老街村民,后随历史的变迁而悄然离去。只有那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还在默读风云,承载着世世代代乡民匆忙的脚步。
还记得高桥老街北边巷子旁边那口长方老井,清澈的水滋润了老街居民和迎来送往的行人。古井旁那一墩墩圆溜溜的捶衣石,依然泛着光。每当拂晓天露鱼肚白,老街瓦楞上炊烟袅袅时,丁丁当当的捣衣声,打破四周的宁静,此起彼伏,似一支律动的乐曲。
几百年风雨剥蚀,老街的身姿岿然不动,风骨不减。在气宇轩昂中,盈盈流动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辈又一辈延续着勤劳与荣光。从老街的青石板上走出了“三国名士”刘巴,走出了闻名中乡的中药名医“葵大佬”宁葵心,走出了幽默风趣、人称宋公爷的医师宁瑞雄,走出了精通医学和书法的老先生宁养正,走出了湘中二支队干将即“土八路”宁泽春、宁文斌,走出了听从部队召唤重返对越还击战前线的好战士宁子琪……高桥老街青石板上,覆盖着他们的匆匆步履。
老街是那么朴素,她是高桥人深爱的精神家园。那些响当当的名字,留存的痕迹,拨动着窖藏心底的思绪。这里装满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牵动着难以释怀的情愫,珍藏了沉甸甸的往事。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高桥人来说,老街是生存的根,是归宿的魂。
日起日落,斗转星移,古桥流水依然在小巷里响彻……吆喝声,鸡犬声,声声入耳,层层叠叠的青砖碧瓦,任凭风吹雨打。如果说,历史是一本不需要翻就可以懂的书,那么,老街就是一幅不需要想就可勾勒的画。古朴沧桑中,高桥老街显现出了她的足够厚重与从容。
老街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她是邵阳与祁阳互通的要塞之地,其商贸市场之大在方圆几十公里十分闻名。她是原高桥乡、后改名皇帝岭乡的机关所在地,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卫生、教育、商贸等高度集中。在建国后的近六十年里,为邵东县为老皇帝岭乡的发展和建设均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后来原皇帝岭乡并入简家陇乡,2014年11月简家陇撤乡建镇。乡属机关陆续迁离,高桥老街日渐落寞,少了许多原先那份喧嚣与繁华。
历史的脚步匆匆而去,带走了老街的风华。但老街留在眼前的青石小巷、拔地而起的高楼,正在不断刷新她的面孔,日益挤兑她年迈而萎缩的身躯。多少年的老街,多少年的青石板路,即将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高桥老街,人们熟悉依恋的高桥老街,该会是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承志堂的静默

几株青青的草卉,倔强地长在承志堂某处的墙脚根。它没有埋怨阳光的吝啬,没有担心养分的缺失。不管世人理不理会,重不重视,毅然决然自我生长。
承志堂,一座江南古民居代表,竟活出了两百多岁的高寿。如今“鹤发童颜”,还在焕发出不老的青春。它是民间资深“老学究”,是罕见的国宝。可它至今还是“编外大家”,别说有“特殊津贴”待遇。
是否高寿,不必要去浮夸虚报。有一块刻有“嘉庆十七”(公元1812年)字样的青砖,被岁月挤落出该属于它的地方,幸被老宅主人刘氏后代保存,当宝贝一样珍藏。
老宅的古今,在一页页刘氏族谱上鲜活。一种似曾相识的擦肩,是线装书上打出的“出生证明”。证明它是二百零四年前,由堆头刘姓太学生儒林郎鼎公修建。其规模仅次于三十里外的国宝级“老弟”杨桥荫家堂,也属于“大家闺秀”。可它“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被重视的现实仿佛要刺疼世人的神经。
盛满故事的老宅,在人们视野里斑驳着,沧桑着。同时在演绎着自身草根艰难的岁月和不朽的传奇。一根根木柱,一扇扇木门,一道道廊墙,一片片青砖青瓦,是往事的元素,是错综的情节,是岁月的篇章。廊墙格局、封火屏障、天井水沟、左右花园,窥久远年代而留下斑驳的痕,经时代检验而充满哲理的韵。尽管日渐清冷,可它与日子拼着生。
我用手轻轻抚摸门窗上精致的雕花图案,抚摸石柱座底阴阳交错的绝美线条,细读翘角檐下那一幅幅上佳彩绘。我努力在老宅里翻阅历史的墙缝,寻找庭院深深的记忆:门楣之上的组训一代代传承,“秉承先志”是向上的人生,不轻易言退的人生。穿过“五厅”,然后越过“四横”,我的脚步很轻很轻,唯恐碎了古宅沉寂的音。
古宅在这么久远的年代,历经了许许多多特殊的历史事件,还保留有这么好的完整,可谓“青春永葆”。这应该是与它不显张扬和保持低调有关。同时希望,这位“老学究”如今既已被世人撩开了羞涩的面纱,它就需在新时期的舞台上重拾青春的梦想,让官方和民间给于它应该得到的“待遇”和“关爱”。
我心里在反复思考,是什么记忆的存在鼓舞着人们用如此漫长的时间来完成对古宅的守护?历史仿佛一下子转回到过去,把我们每一位观者的思绪拉进时空的隧道。所以,当我们站在承志堂外去审视它时,现实和历史的图片在脑海一一拼贴,那些久违的记忆猝然腾起,历史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发生。生于斯,长于斯,在家乡这片土地上,我们必然要去对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倍加珍惜。同时也必然以此作为力量的源泉,多去认识和关爱家乡如承志堂一类的古建筑、古文化。
近来欣闻刘氏后矞成立了承志堂文化研究会,邵东市文旅广体局准备将古民居承志堂的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多方助力,定会对两百多年的江南古民居承志堂起到很好的保护和推介作用。

三都铺的历史钩陈

桥多,铺多,是江南一大地图特征,也是江南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亮点。
三都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她是一条长约两千余米由一个个店铺串联成的老街。祁东与邵东接壤之地,是一条茶马古道,也是一条通商之道。
街头矗立一株千年栎树,状如一把大蓝伞,绿荫如盖郁郁葱葱,占地一亩有余,树下摆放着几块条石,是人们休息乘凉的好东方。
沿街往下,只见两旁铺面参差不齐。临街铺子一百多间,著名的有药铺三凤堂、伙铺、银匠铺、染房合兴泰等。沧海桑田,风物犹存,但不少改变了原貌。有的新建了房舍,有的还保留原有模样,有的因失修倒塌破败不堪,但还能看出它的昔日繁华,她是邵商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街口一端有座古亭,保留还算完整。内有古碑数十块,有些是上了“年轮”,碑上字迹斑驳,辨认比较吃力。听当地老人说,其中一块是“明代嘉庆禁宪令碑”,已被县档案馆收藏。另有三块古碑属于清代宣统和乾隆年间,它们于“五八年大跃进时期”被当地村民藏于三都村某涵洞内,又躲“破四旧”等一个个运动,才未被损坏。
脚下的石板路、水泥路把地面上的一切连接成一体,蛙声、泉水声响声悦耳。太阳快落山了,三都铺又是热闹。收粮食的,赶牲畜的,乘凉的,家长里短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与亲切。
太阳的余晖洒在或青砖或泥土墙上,像涂了一层金黄,是那么透亮。古树、石阶、小路、街道两边残破的铺面,在光影的作用下,仿佛都有了远古的气氛。这气氛释放在空气中,充满了阳光的记忆,让你从沉思中走向远古的时代。耳畔传来流水声,在空气与山峰间回绕着。走在石板路上,听着脚下发出的声响,头脑中浮现各种画面。
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到了三都铺对面的仰山观雷音寺前。站在寺庙前看远方,山下三都铺旁边的容家大田垄呈一汪黄色海洋,四周群山环绕形成倒影。那金黄的稻穗泛起层层鳞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微风轻轻擦过脸颊,泉声、蛙声依然在山谷间回荡。我在呆呆地想,如何构思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此时的心境?几位干农活的老头从眼前走过,边走边擦拭汗水。忽然,我身边一直没有出声的同伴兴奋地大声嚷道:“看那一抹彩云!”干活的老头与我应该是同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抬头看去,一抹鲜红的彩云挂在天际。
此时,古寺、墙垣、树木、行人 ,甚至连周围的一切,瞬间凝固。“小东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渐渐开始清晰且逐渐完整起来。
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历史在纸上发出沙沙的游动声音……

(作者系退休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邵东市作家协会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桥游【1】━━━老街
乡土记忆(2):蒸水河边的老粮站,见证农民交公粮纳税的年代
申城风景——淳朴的高桥老街
上海浦东----高桥古镇
上海万里长江第一镇,营造之乡历经千年沧桑,人少景美,不收门票
邵东印象(5):堡面前,云山掩映的中乡一都(作者:陈胜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