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沃灵官殿(中):缠战大中乡


邵东“中乡灵官殿”,没想到你竟然美成了这样!(点红色字了解详情)

灵官殿 我的家乡

 
  传说中皇帝要建的一个宫殿,  
  你的风水自是上乘 。    
  后来历史发生改变 ,  
  但你的王气仍时隐时现。 
  大云山为你遮风洗尘 ,   
  每天清晨送出太阳之神。 
  蒸水河轻流婉转 ,  
  夜晚的月影让人忘返流连。  
  这里主要居住着罗宁等百姓,  
  其先祖都有着江西渊源!   
  说看舌头不打弯转的方言,  
   一如血液里流淌的宁折不弯! 
   千年前灵动的白鹿,    
   如今不见芳颜 。   
   曾经如雷贯耳的大名,  
 现今又响彻潇湘,响彻于阗。  
   啊,天下灵官殿 ,    
   我的家乡!

   我的依恋!

【作者简介】罗东晚,男, 中学教导主任,高级教师,曾获评邵东县师德标兵和优秀德育工作者。在农村学校任教近三十年,喜爱文史,崇尚英烈。热心于发掘家乡衡宝战役的历史资源,致力于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宣扬。

血沃灵官殿

(中)

缠战大中乡


第四回   孙家冲桂敌反攻

      石株桥我军分兵

10月6日早上,一三五师按照野司命令,正准备出发,前往祁东洪桥。五架飞机飞向孙家冲上空,向一三五师四〇五团阵地丢下炸弹,飞机并没有明确目标,向孙家冲一带山头甚至民房狂轰滥炸,这些民房很多都是草盖的,所以多处燃起大火。几乎在同一时刻,白匪171师的山炮营也开始发排炮,呼啸的山炮打到团部所在的民房的前面,有两发炮弹恰好落在门口。团长韦统泰急忙命令:“赶忙想办法出去,出去指挥”副团长韩怀智急中生智,急忙推开屋后的一扇小门,奔向阵地。

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向前进攻,这些猴子兵,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交替进攻,非常嚣张。韦统泰沉着应战,先一阵手榴弹丢过去,然后马上一个反冲锋,将敌打退,并抓了几个俘虏兵,一问,方知来犯之敌是171师。

不久,171师又组织人马向四〇五团阵地进行了第二次冲锋,这次人数比第一次明显多了,在炮火的掩护下,敌人越过稻田,穿过田埂,向四〇五团依山依坎而修的阵地再次进攻,该团在团长亲自指挥下,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这样反反复复,双方你来我往,已逞胶着状态,一三五师自然已被粘上,已不能出发。丁盛密切关注着战场和战情,他发现敌军进攻并不特别猛烈,似乎还在等什么。丁盛估猜,这一定在等其他敌军来援。事实上,7军军长李本一正在督促172师,以及临时归他指挥的48军176师,138师正在向一三五师所在的小岭山、大全、善田一带汇聚。其意非常明显,就是形成对解放军的绝对优势优力,以期聚歼。

整个一天,灵官殿町里,天上飞机轰鸣,地上大炮呼啸,枪声一直不断,从上午打到中午,又从中午打到黄昏,敌人源源不断赶来,一三五师英勇还击,敌人一时也占不到便宜。

丁盛一边现场指挥,一边思索,这样被敌7军缠着打,还是太被动了,必须贯彻上级意图,尽快脱离敌军,向湘桂铁路穿插前进。于是,他命令部队交替掩护,逐次脱敌。

灵官殿町这一带,在整个中乡还算比较平坦了,但毕竟属于南方山地水网地带,当时又没有什么大路,再加上连日阴雨,泥稀路滑,很不适合大部队行军,部队只能成单排行进,拖得很长,极易遭截。所以当部队行至石株桥地带时,丁师长命令全师兵为两路,一路在左,由参谋长刘江亭带领四O三团,走赤壁岭,经井头江,再向祁东出发。一路为师主力,为右路,走石株桥,经马杜桥、黄土铺,约定两路在洪桥集结。

下午6时,一三五师正式分兵两路。他们各自命运如何?请看下回。


第五回  神前洞营长捐躯

   雷打石政指献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四O三团这一路。先头营在师参谋长刘江亭带领下,最先开拔,团主力在团长刘世斌,政委李济宗带领下随后跟进。

已是10月6日入夜,部队连夜开拔,刘江亭带队急进,与团主力拉开近一小时的路程,经双河口,过赤壁岭,7日凌晨到达衡阳井头江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部队从村东头进,不料村西头也来了一支白匪部队,猝然相逢,一个是青天白日帽徽,一个是八一五星帽徽,两支部队当即混战起来。自此,该营与团主力失去联系,直到三天后,该营又突然出现在黄土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随后跟进的四〇三团主力,早上五点左右来到神前洞。神前洞是大云山半山腰的一个村庄,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山民靠山吃山,以砍柴打猎为生,只是这段时间老见军马、山炮来来往往,很多人都躲到山洞里去了。

大云山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主峰1000米左右,在江南丘陵地区,显得鹤立鸡群,傲视群山。山顶常年云蒸雾绕,神秘莫测。千百年来,太阳日复一日,在云山峰巅,升上东天,把万丈霞光,撒向盆地里的万千子民。也有云遮雾障时刻,也有雨骤雪封季节,但中乡人都明白一个道理:黑暗总要过去,光明必将到来!太阳明天总会升起!

位于大云山西侧的赤壁岭,悬崖峭壁,并排很难走过两人,是衡阳邵阳两地来往的必经之路,一夫当关,那就万夫莫开,是兵家必争之地。

刘团长与李政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叮嘱战士小心悬崖。三营营长靳宝谦走在最前面。快走到赤壁岭时,突然听到了枪声,原来是狡猾的敌人,已抢先在此驻军设岗。放枪的是敌176师的警戒分队。先头营趁敌立足未稳,已冲过赤壁岭。可是团主力却被拦在了赤壁岭邵阳一侧!

紧急时刻,刘世斌命令各部立即抢占山头,修筑阵地。 

早上七点钟的时候,敌176师一个团,纠集138师一个团,同时行动,向我四O三团阵地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在清彼寨,在冽山排,敌人先用山炮猛轰,然后凭兵力优势,不间断的连续攻击。我军战士凭山固守,战斗越打越激烈,敌人却越打越多。三营阵地上,又一拔敌人冲上来了,可是战士们的子弹己经所剩无几了。靳宝谦营长要求战士们上好刺刀,很快,敌人冲到阵前,靳营长大吼一声,率先冲向敌阵,一个辟刺,撂倒一个敌兵,战士们也杀向敌人,经过兵强马壮运动的我军战士,以誓死如归的气概,用刺刀捅,用枪托砸,乃至近身肉搏,其舍我其谁、刺刀见红的精神,极大地震慑了敌军。又一次敌人进攻被打退!

刘团长看全团已与先头营失去联系,现又遭敌围攻,便令向师部报告敌情,请求指示。无奈团部电台又卡壳了。刘团长便令各营坚守,发扬独立作战精神,克服弹缺粮少的困难,争取最后胜利!

从早上开始,一直快到日落,不管敌军如何进攻,我军阵地仍然屹立。敌人恼羞成怒,眼看快要天黑,还不能把我军吃掉,敌人孤注一掷,再次组织,发起进攻。此时,我军阵地已是弹尽粮绝。战士们一整天只吃了点炒米,水壶里的水也已喝光。最主要的是,阵地上除了从敌军尸体上搜来的一些子弹,已没有什么弹药了,形势什么危急!

此时,敌人已快到阵前了,靳营长号召大家拿好枪支,乃至石头,敌人靠近了,营长再次跃出战壕,这时一排冲锋枪子弹扫过来…营长倒下了,最近的战士连忙冲过去,只见营长全身是血,双目圆睁,战士连声呼喊“营长,营长”可惜再也听不见营长宏亮的嗓音了。靳营长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在攻打锦州的时候,当时还是连长的他率部攻打进锦州城,当时,全连几乎拼光,可他却毫发无损。谁也沒想到,今天苦战顽敌,会倒在这高山密林间!靳营长是我军在中乡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官!其英勇气概,吓破敌胆,气壮山河!

这边左路军打得艰苦卓绝。那边右路师主力也在7日凌晨与敌打响! 

当时师主力进至石株桥地段,敌171师172师紧追不舍。丁盛令四〇四和四〇五团在石株桥东西两侧抢占山头,师直进驻石株桥小街,师部驻扎在街东头一贫困农户家里,户主叫罗志中,看到解放军纪律严明,一点也不像广西兵那样凶神恶煞,非常感动,连忙帮着师部人员架设电台,走前走后,递水扫地,俨然一家人。

师长一边指挥部队抗击白匪进攻,一边记挂着左路军,无奈电台总是联系不上。这边敌人又攻得极凶,丁盛只得先全力指挥抗击敌人。

石株桥街不远的三面山,是祁邵搭界之地,敌人依靠兵力优势,轮番进攻我军主峰阵地,而我军发扬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从7日日出战至日落,敌人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三面山阵地始终牢牢地掌握在我军手中。

下午5时,战斗稍有减缓,丁盛令参谋张佑带领一个班去寻找四〇三团。张佑,云南人,虽系起义人员,但加入解放军后,作战机智勇敢,深得师长赏识,他依据枪声和地图,在7日22时不负师长之托,终于在神前洞找到四O三团团部。刘团长见到师长终于派人来了,激动得掉下了眼泪。这时恰好团电台修好,联系上了师部。丁师长获悉情况,即令四O四团二营前去接应,令四O三团以张佑带路,迅即突围,回靠师主力。

当夜12点,刘团长令各部作好短暂休整补充后,乘夜突围。令团部警卫连殿后掩护。

是夜,是农历八月十六,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上圆月高照,又正值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前后,本是阖家团圆之时,可四O三团的战士们,为了新中国这个大家,哪有还顾得上什么小家?哪还有什么心思赏月?现在,必须尽快突围,越快越好。刘团长指令各部,以班排为单位,乘夜突围。无奈月光如银,山路又陡峭难行,突围行动很快被敌知晓。敌人的枪弹居高临下打下来,很多战士不幸中弹,从山路上、悬崖边掉下来,形势依然严峻!

担任掩护的警卫连在连长周国豪的指挥下,决心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掩护团主力突围。

7日午夜枪声响过不停,至8日拂晓,警卫连抗击数倍之敌,誓死不退,三十多人壮烈牺牲。早上6点左右,太阳已跃出云山之巅,晨光熹微,硝烟迷漫,敌兵暂时未见动静。周连长考虑团主力已走远,便带领全连余下的一百多人,在一位向导的带领下,过双河口,经文蒙坳,向今白鹿町退来,意图追上已退向石株桥的团主力。10月8日7点左右,警卫连来到今白鹿村雷打石地带,突然遭到敌人的埋伏。

敌171师一个团驻扎在该村周围,在雷打石的轿子坳,该团在两边山头都设有机枪阵地。在仁山头农户家,又驻扎着敌人一个营部。早上,一勤务兵来到井边挑水做饭,发现了正匆匆赶来的警卫连,见问口令不答。便丢下水桶,边走边喊“共军来了,共军来了”凄厉的叫声回荡在雷打石上空,旋即,两侧山头的机枪喷起了火舌,当即有几个战士倒下。周国豪连长没有慌乱,带领前面部队冲过火力网,队伍中间恰好是政治指导员宋全来,宋指导员连忙靠到山坡,指挥后面部队边打边冲,就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警卫连余部冲出了伏击圈,而宋指导员因殿后指挥,和其他十二位战士,永远倒在了这个解放后曾经叫金星村的土地上。他们和千千万万牺牲在中乡大地上的烈士一样,敌人腐朽化成泥土,而勇士神奇化为金星!

五天之后,又在祁东地段取得歼灭白匪重大胜利的周连长,又亲自返回到战友们牺牲的地方,將十三位战友重新收殓,向他们敬上最后的军礼,并顺便接走了在此受伤的两名战友。此是后话,下文将再提及。

10月7日这一天,对一三五师来说,是最最经受考验的一天,也是最壮怀激列的一天,面对数倍于己的疯狂围攻,面对外无援军内缺粮弹的困境,一三五师写下了自己军史上悲壮却又惊艳的一章。后来解放军战史上赫赫有名的丁指,以及后来令敌闻风丧胆的五十四军,还有现在全军仅存的两个六团制师之一的一六二师,都源出这支英雄的一三五师!

7日战斗如此激烈,那么8日战况又将如何发展呢?

请看下集。

第六回 长丰岭敌我异势

        同乐坪冤家路窄

战斗打倒10月8日,敌人原想依靠优势兵力,吃掉一三五师的企图眼看要落空,而四野各路部队正在林彪亲自指挥下,从四面八方向灵官殿赶来。白崇禧偷鸡不成,反倒有全军覆灭之祸,在7日就有了撤退之意,只不过两军缠战,你缠我,我粘你,速战不能决,想走又被拖。白崇禧预感大势不好,尤其是到8日,白再次下令督促各军快走。然而,这走不走得脱,已不由他了!

   8日上午,在今桥庄冲村及长兴街村一带,参与围攻一三五师的172师和138师有点惊慌了。从空口岭那边也过来了共军。其实这是四十五军从水东江那边火速赶来的一三三师。但这些桂系部队对未能吃掉一三五师心有不甘,于是纠集火力加大对135师的进攻,其实一三五师已接到命令,务必拖住桂军主力。并寻机绕敌身后,关门打狗。故丁师长抽空已令主力向祁东黄土铺出发了。当然随后赶到的其他部队也立即接过一三五师的接力棒,撵上白匪了。

这天最激烈的地方要数长丰岭了。双方互占山头,也说不清是你要进攻我,还是我要进攻你。但我军意图明显,不管敌军如何动作,反正就要消灭你。而桂军呢,又想走又想打,又是急又是恼。先前如果说敌军主要是攻,我军主要是守。到现在,则反过来了,逐渐的,我军主动进攻,而敌军,则不得不一再退守了。

解放军兵分两路攻击长丰岭,一路经长风亭,一路过丁家冲,双管齐下,志在必得。固守长丰岭的是138师一个团。解放军好几次冲上去了,但白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又几次将解放军打退。最后一次,解放军集中山炮猛轰,在长丰岭下再分成三跑齐头并进,终于攻陷长丰岭。敌人仓惶撤往多福岭,又占据多福岭附近高地,解放军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向敌人盘踞的高地发起攻击,战斗战至中午,敌人终于无心恋战,经界岭小街往祁东地界逃窜。

却说8日晚上,四○三团因连日征战,正在同乐坪一小村落宿营,四〇三团从6日开始,已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全团除几个哨兵外,都在民房边,山坎边,晒谷场上,相傍而眠。

这时,师政治治主任任思忠奉师长之命,来充实加强四O三团领导,突然发现一股敌人正向村里摸来。任主任连忙放枪示警,并马上叫醒刘世斌李济宗,这时,敌人先头部队进到村里,于是就在村里打起来了。从村里打到村外,双方都不知对方底细,但近身夜战,也确实残酷,村里到处是尸体,到处是枪声。这时,刘团长命令部队迅即占领南边的山头。这边敌人也不笨,也马上抢占南边山头。

这股敌人其实是从赤壁岭撤下来的敌176师,在神前洞,正是这股敌人,死死咬住四○三团的,想不到冤家路窄,又在这里碰上。从俘虏口里得知敌番号后,刘团长立即发布动员令“对面就是我们的死敌176师,同志们,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士们也高呼“消灭176师,消灭176师!”在同乐坪的这座南山上,四○三团气冲霄汉,而176师,也没有了两天前的骄横,也许预感到即将被我大军全歼的悲剧,176师在气势上已先输一筹。两军在山上缠斗,真可谓打得天昏地暗,或枪击,或刺杀,或拳打,或撕咬,十八般武艺,两边都用上了。渐渐地,桂军支撑不住,率先被打下山去。四○三团终于出了口恶气。

这边同乐坪四○三团打得敌人胆寒,那边丁师长主力也没闲着。

欲知师长何为,请看下集。

第七回 黄土铺绕前打头

              普云山急进击尾


却说10月8日,敌我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但敏锐的丁师长还是嗅到了一丝异常:那就是敌人已有撤退的迹象。恰巧野司来电,也证实了丁师长的预测。林彪命一三五师疾插黄土铺,断敌后路,并告知丁师,后续各师正在平行追击,火速赶来,令一三五师务必坚持到底,拖住敌人,阻住敌人,务必为大合围再争取一两天时间。

接报后,丁师长会同师党委立即研究部署。

首先在地图上找到黄土铺,黄土铺在石株桥的正南,虽属祁东县,但距石株桥直线距离不过三四十华里,师党委决心立即脱敌,乘隙奔赴黄土铺,以完成野司命令,再立奇功。

师参谋部当即作出部署,四〇五团在前,师直居中,四○四团居后,立即出发。四○三团暂先休整下,可待一天之后跟进。当然上回已说到,后四○三团又与敌176师遭遇,未能按预定时间出发。并且后来因电台故障,又与主力失去联系,直到几天后,才在黄土铺战场上扮演奇兵,而原四〇三团失联的先头营,也在几天后,突然出现在鹿门前,也是出乎敌我意料之外,为我方获得胜利也是立下奇功!战争的魅力,就是常常出现很多意外,而高明的指挥者,就是善于抓住意外,为自己既定的意内(意料之中)服务!林彪就抓住了一三五师误入敌后的这个意外,而最终痛歼桂系,一举洗刷四平乃至青树坪之耻。这些都是后话,按下不提。

刚才说到一三五师赶赴黄土铺,绕前打头,也可以说是断敌后路。但这一切,必须要有后续部队的及时挺进才会奏效。否则,一三五师的牺牲和付出就没有什么战略意义,而且使自己时刻处于全军覆没的危境!

好在我军的后续部队,在林彪的调兵遣将下,以高度的革命服从精神,正在向着衡宝战役的点晴之地——灵官殿赶来。

10月8日2时,我一三四师从赤壁岭疾进灵官殿。同日,一三三师从水东江佘田桥赶赴中乡。

而我一五八师,一四六师也从堡面前那边,翻普云山,过泥口坳(也叫银坑坳)挺进灵官殿之毛荷殿地段和石桥铺地段。

一三三,一三四,一五八和一三五四个师都属于四十五军,四十五军军长是陈伯钧,陈军长在井岗山初创时期,就紧跟主席,是主席嫡系中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后来军长是黄永胜,这人后来成了林彪死党,但他当时也是主席的一员爱将,永胜就是主席给他起的名字!单看这两位军长的名头,就知四十五军有多牛了。

而一四六师,也就是青树坪失利中的那个师。这个师早就憋着一肚子气,要说谁最恨桂系,除了林彪,恐怕再数就是一四六师官兵了。

看看这些部队,哪个不是虎狼之师?哪个不想建殊世战功?现在一三五师以身犯险,在围追白狐狸的战斗中,已拔得头筹。其他兄弟部队,岂能甘居人后?

所以,这些追击部队,都是奋不顾身,都想建功立业。至于什么水土不服,什么忍饥挨饿,那都是小菜一碟。每一个战士,每一个指战员,随时都准备流血牺牲。这样的战斗意志,这样的精神信仰,又岂是桂系军阀所能理解和比拟得了的?

这里再说说普云山,普云山是灵官殿与堡面前的分界之山,东段的泥口坳,千年古杉林立,一条小道是堡面前到灵官殿的必经之路。樵夫走在半山腰,唱起山歌,隐约可闻,犹如仙歌。山坳之险,由此可见一斑!

10月8日,白部实际已全面撤退。当然,肯定是交替撤退。7军军长与副军长凌云上凌晨已到达石株桥。但在普云山,7军李本一已令171和172师各留一个营作后卫,务必坚守到十点,中午赶到石株桥吃中饭。大概8点左右,一五八师经茶云,向普云山发起攻击。留作后卫的敌军两个营,并没有多作抵抗,在一五八师的攻击下,实在无心恋战,在丢下一百多具尸体后,仓惶逃窜。

至9日,敌我双方都陆续离开灵官殿,双方在中乡的缠战,至此告一段落。若论人员伤亡,也许我军不占上风,但从战略目的上讲,我军完胜。在敌人的腹心,从5日算起,迟滞白部嫡系三至四天,为我军大包围大迂回争取了极其宝贵的几十个小时,为后史所说的衡宝战役的最终全胜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然,衡宝战役的胜利,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因素呢?请看下篇《情倾蒸水河

谒中乡白鹿无名烈士墓
罗琦
一碑耸立向云伸,
引我思潮荡史尘。
血沃中乡滋劲草,
骨撑大地护人民。
秋枫漫染山河赤,
蒸水长流信仰真。
可惜吊君无姓字,
墓前相慰九州春。

邵东市九九夕阳红诗联吟诵会活动题灵官殿镇政府大门对联
何俊良
最忆是初心,长使国旗红,民意畅,多士胸中滋正气;
笃行当阔步,漫看蒸水碧,云天高,寿星乡里沐清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征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喜峰口长城血战
八路军悲壮的主力团,团长和营长全战死,副团长成二野头号虎将
张仁初将军:三打白彦退日寇
虎口脱险(一)——志愿军31师91团的传奇经历
浅谈总结经验教训(1992年)
洪学智将军回忆新四军解放苏北第一个城市之战——攻克阜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